25年勤學苦練“草根”技工成“億元礦工”

25年勤學苦練“草根”技工成“億元礦工”

25年勤學苦練“草根”技工成“億元礦工”

山西晚報客戶端APP

山晚公益

25年勤学苦练“草根”技工成“亿元矿工”

人物簡介

張晨光,男,漢族,中共黨員,現年45歲。1994年畢業於晉煤集團技工學校,成為晉城煤業集團成莊礦運行工區的一名礦井維修電工。

在崗25年間,他曾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省政府津貼的高級技師、全國煤炭行業技術創新能手、感動中國的礦工、山西省勞模、山西省職工優秀技術帶頭人、山西最美勞動者等一系列榮譽。2011年,首個以礦工名字命名的“晨光工作室”建成,為企業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高技能崗位人才,牽頭組織了多項礦井電氣自動化升級改造和機電系統優化設計,累計為企業創造價值近1.44億元,他也因此被稱為“億元礦工”。

2020年1月9日上午,雪後的晉城,霧凇沆碭。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山西晚報記者來到了晉城煤業集團成莊礦。這座在上個世紀末新建成的礦井,如今作為晉城煤業集團的主要礦區之一,已經包括了煤層氣、煤化工、煤機制造等產業30餘個工種,近萬名員工,張晨光便是其中之一。

1975年,張晨光出生在長治一個農村家庭。由於當時他的父親在晉煤集團從事井下工作,於是張晨光初中畢業後,順理成章考入了晉煤集團技工學校。1994年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原“晉城礦務局”的王臺鋪礦洗選廠當電工。俗話說“緊車工、慢鉗工、溜溜達達是電工”。對於那時的張晨光來說,在這個清閒的好崗位上老老實實幹下去,多年後總能和大多數人一樣熬成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然而隨著企業戰略西移,他剛剛開始的職業生涯便與眼前這座新建的礦廠——成莊礦來了個“不期而遇”。

技海浮沉數十年,在這裡相繼完成各類技術創新30餘項,為企業創造效益以億計,成為“億元機電工”“全國勞動模範”、成為走進中南海的“工人院士”……他是如何在一個普通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凡的價值?帶著這些疑惑,山西晚報記者見到了張晨光。

入職兩年初露鋒芒 小礦工征服外國專家

張晨光剛到成莊礦工作的時候,正值晉城煤炭產業戰略西移,新建成的成莊礦百廢待興。當時,公司從美國採購了一批先進設備,外國專家團隊正在廠裡進行新礦井投產前的設備安裝和調試工作。面對各國專家和各種先進新奇的設備,張晨光心下一動,鼓起勇氣主動跟領導申請隨專家團隊觀摩、學習。就這樣,他“住”進了安裝調試現場。白天,跟著專家學習圖紙和設備拆裝、接線、調試;晚上,乾脆就在單位支起了一張木板床,挑燈夜戰,查英漢字典一個個地“啃”專業單詞,對照實體設備琢磨一張張的圖紙……沒日沒夜跟著外國專家幹了120天后,他的工作筆記也記了厚厚的兩大本。那段時間的踏實勤奮,不僅讓他獲得大家的認可,也為日後從事機電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1997年,外國採購的變頻器運行了兩年後突然出現了故障,整個礦區系統無法正常運作,礦井面臨著全礦性停產的威脅。為了及時止損,公司緊急聯繫了外國廠家,答覆卻是專家最快一週才到。按照當時的煤產量計算,全礦停運一週大概要減少1000多萬噸產量!這個時候,張晨光站了出來,主動請纓維修設備。

這一套引進設備上,一塊電板價值2000美元,設備還在保修期,一旦變動,國外廠家絕不提供免費保修。領導有些猶豫,問他有多大把握。憑藉當初給外國專家打下手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以及事先排查工作,張晨光說,“我有99%的把握!”經領導同意,他打開了變頻器把驅動板拆下來,電子元件和國產的型號、功率、管腳粗細都不同,他一邊回憶外國專家安裝調試時的情形,一邊動手改裝……90分鐘之後,故障徹底排除。隨後趕到的外國專家抱著電路板看了半天,豎起大拇指稱讚道:“Perfect!”

張晨光透露,他小時候動手能力很強,經常拆家裡一些小玩意兒琢磨。上初一時,他照著物理課本上一個電動機簡易圖,找來一些生活廢品,獨自做出了一個電動機模型。入職兩年就成功維修了設備讓他收穫了很大的信心,也找準了人生座標:就是要當一名優秀的煤礦機電工!

自學數控十幾年 技能比武奪第一

憑藉踏實勤懇的學習態度,張晨光對於礦場內的設備維修也越來越熟練。尤其是接觸了國外的先進設備之後,他對新知識的渴求格外熱切,眼界也越來越開闊。“當時看著外國專家手裡拿著飯盒大小的一個黑匣子,就能控制礦下設備,覺得真是很震驚!”張晨光口中的“黑匣子”,是一個PLC變頻器,能夠對提升系統各環節的溫度、流量、壓力、電流等十多項生產數據進行實時監控、保護,減少人為操作的不準確性和繁瑣性。

當時,國內大多數礦井對數控編程軟件的認識和利用率還很低,這種前沿的技術既無處可用,又無處可學。那時候,一臺電腦要上萬元,學習的書籍資料更是難以收集。千難萬難,可是架不住張晨光對機電知識的酷愛,於是他用每個月幾百元的工資,攢錢買了臺電腦。班上有位老師傅,有本小小的書叫《可編程控制器的運用》,張晨光一有時間就纏著老師傅請教,談論起來更是三句不離那本書。“給我看吧!讓我學吧!”終於說動了老師傅,張晨光如獲至寶,拿著書美滋滋回了家。那段時間,為了學習PLC編程技術,他幾乎把自己的工資都搭上了。小到機電技術書籍、電子原件、電路板,大到電腦,需要就買,壞了就換,日常生活費用就靠同在礦上後勤系統工作的妻子支付。其間他一邊參加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一邊著了魔似的鑽研機電技術。與他同齡的工友們有的提拔了、有的調動了,而他卻放棄了三次進機關工作的機會,一心撲在了機電崗位上。

這一學就是十幾年,2009年“兗礦杯”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在山東舉行,其中恰巧有PLC編程這個比武項目。經過層層篩選培訓,張晨光作為成莊礦唯一代表選手參加比賽,並奪得了礦井維修電工第一名,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產業變革浪潮起 時代鑄就“億元礦工”

隨著能力的提升,張晨光成為炙手可熱的高級技工人才,他逐漸意識到僅僅依靠個人力量還不夠,心想:要是能帶動更多人,那礦井下的生產豈不就多一層保障?經過批准,張晨光在礦裡組織起“機電工技術小課堂”,每週四雷打不動搞培訓。久而久之,其他隊組的同事也主動過來聽課,培訓規模也越來越大。2011年底,以張晨光名字命名的首個大師工作室“晨光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2012年5月,“晨光工作室”被授予“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結合多年崗位實踐經驗,張晨光編纂實用教材、創立“四步培訓法”自主編撰了《礦井維修電工開關類》、《礦井維修電工控制類》等一整套50餘萬字的實用教材,並創立了獨具特色的“四步培訓法”,為晉煤集團培養高技能人才近千人。

小廠房裡張晨光的培訓課堂組織得有聲有色,然而煤炭產業黃金十年轉眼即逝,整個行業陷入寒冬期。面對全國煤炭企業轉型改革陣痛壓力,國家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緊抓供給側改革中人才結構性缺失的矛盾,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在這樣的大形勢下,晉城煤業集團面臨減人提效、降本增效的生存壓力,張晨光的團隊義無反顧地扛起了破解難題、創新創效的大旗。2015年左右,他帶頭設計研發礦下自動化傳輸帶,攻堅克難,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成功讓第一條傳輸帶成功運作。一下省去了八十幾個崗位,提升了效率,一年間接為企業節省近千萬成本,而當時請人專門做一個自動化控制程序就需要800萬。近年來,張晨光與他的團隊成員組織開展礦井自動化升級改造10餘項,完成各類技術創新30餘項,累計為企業集團創造上億產值。

隨著5G的興起,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正影響著社會各行各業。張晨光辦公室的書架上放著《5G無線網絡技術與規劃設計》《智慧產業》等等時下新出書籍。他將自己的學識技術比作一壺水:“你把水倒出去了,你壺裡的水就會缺,就需要繼續再學。我只有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才能將更多的水倒給別人。”說著他拿出了手機,打開了他們團隊設計研發的一款微信小程序,就可以實時看到礦下機器的運轉數據。勤奮為槳樂當先,技海無涯帆朝學,浮浮沉沉20餘年,他憑藉一腔熱愛,左手持電筆,右手握教具,用青春激起智慧的花火,用雙手創造驚人的價值,這個“億元礦工”是行業變革浪潮中一顆耀眼的明珠。

山西晚報記者 趙德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