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味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會讓他(她)吃苦。你認同嗎?為什麼?

我是好老譚


有人說,一味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會讓她(他)吃苦。你認同嗎?為什麼?我認為,你提的這個問題在中國普遍存在。三、十四年前中國實行了獨生子女政策,由於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就嬌生慣養、過度培養這個孩子,致使他(她)自私,任性固執,我行我素,五穀不分,四肢不勤,怕苦、怕累、怕髒成為常態。一味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會讓他(她)吃苦,這是必然的。河南的楊鎖,由於父母的嬌慣,失去父母后,23歲的他竟被餓死了。為什麼會餓死一個正值年輕的人呀?就是父母從小就不讓他吃苦呀,致使他什麼事也不會做呀!失去了父母這個靠山,他能不死嗎?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過度培養,孩子的懶惰、無知,是一個家庭走向滅亡的罪魁禍首!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幸福是奮鬥來的!



春之聲1953


非常正確。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呀!在孃家時“十指不沾陽春水”,什麼話都是脫口而出,從不經過大腦,為什麼?父母哥哥寵得厲害唄!記得我都十四歲了,有一次哥哥讓我給茶瓶裡灌開水,嚇得我爸媽大驚失色,連聲批評他:“你這個傻瓜,要是把妹妹燙著了怎麼辦?”結果呢?他們千嬌百寵的大腦袋女兒,結婚以後在婆家煮不來飯、說不來話(老是說錯話,和公婆妯娌說話也是想啥說啥,從不過腦子,因為我在孃家隨便慣了😭),天天惹禍,被心思縝密的二妯娌算計過多回,好事做盡了卻還是不逗公婆喜歡……說得好聽一點叫情商低,說得不好聽叫二傻子😡唉😔所以現在我女兒利用大學的空餘時間去補習班兼職,我舉雙手贊成;她打電話回來說,那些低年級的孩子補習時不聽話,她這個助教老師快累死了啥的,我絲毫不同情可憐她,就是要讓她多鍛鍊鍛鍊,才不會像我一樣變成二傻子。


鳳146983974


我認同,孩子出生後,他該吃的苦頭,就應該讓他自己吃,作為父母,不能替代他吃苦,因為父母護不了孩子一輩子。

苦,可以分成學習的苦和生活的苦。

學習的苦昨天看了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子初中三年,做完的試卷碼起來,比這個女孩還要高,每天寫作業能寫完一根筆芯,也就是一萬多字,想一下,苦嗎?當然苦!可是,她考上了她心儀的高中,果實是甜的!

孩子只要是上學,就要讀書朗誦,就要寫作業,還要風雨兼程去學校,這是很正常的,是每個求學的孩子都要經歷的成長過程,作為家長,我們不能阻撓孩子的成長。

生活的苦一個人,只要還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就要洗衣服、做飯、做衛生,那是很正常的。現在,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我們幫他把所有的家務都做好了。我們能保證,孩子長大了,能找到一個幫他把所有家務都做好的另一半嗎?

思來想去,生活的自理,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我們不能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力。讓孩子拿起拖把、掃把和抹布,成長起來吧!

苦,還可分為肉體的苦和心志的苦

肉體的苦不管是生活的苦,還是學習的苦,只要我們能用我們的雙手來解決,那都是肉體上的苦,相對心志上的苦,那都不叫苦了。

心志的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經歷失敗,經歷挫折,這種苦,看不到,卻是最折磨人的。但是,孩子卻很有必要嚐嚐這樣的苦頭。

當孩子面對這種苦頭的時候,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正視我們眼前的困難,這樣,才會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強大。而不是忽略眼前的困難,放棄與困難相對的成功。

比如說,孩子參加競選小組長失敗了,有的家長會說:“小組長有什麼好當的?”這樣說,表面是在安慰孩子,其實是堵死了一條孩子通向美好的路。

家長可以說:“沒有選上組長,是因為什麼呢?你和選上的組長,各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呢?”這樣幫孩子分析問題,孩子會坦然的接受失敗,併為再下一次的成功努力。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由此可見,孩子吃點苦頭,是很正常的,也是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的。


探索幸福密碼


一味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會讓孩子吃苦,這話很有道理呢。

一談到吃苦,從教育角度來分析,就是為鍛鍊孩子的意志力,讓孩子從小不怕累、不怕疼、不怕凍、不怕熱、不怕餓、不怕委屈、不怕壓力等。

1、不怕累。

孩子們在小時候的精力和體力恢復的特別快,你看他們在追逐打鬧遊戲時,哪怕是滿頭大汗,也見不到哪個孩子喊累的。但是一放在學習當中,為什麼不少孩子就喊累呢?其實都是家長過度寵愛造成的,大人怕孩子累著,於是便心疼。大人的誤導會讓孩子從心理上認為,寫作業或學習時間長了,就是很累的事,結果就不願意多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讓孩子適應一定的超負荷腦體勞動,這是成長的必需,家長不必大驚小怪。

2、不怕疼。

孩子們對疼痛感的忍受力有很大的差異性,凡是對疼痛特別敏感的孩子,往往都是受點小傷後,大人就會過度安慰,甚至有時看到孩子受傷後,有些媽媽還會掉眼淚。這些行為會給孩子心理暗示,疼痛是很可怕的事,結果就在疼痛忍耐方面非常弱。如果家長在孩子受點傷,或者生病時多不是過多安慰,而是說這點小傷算不得什麼,孩子就會真的感受到一種堅強力量,慢慢就不再乎小傷小痛了。

3、不怕過冷過熱。

老話講,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其實就是講人的身體需要經歷過冷或過熱環境溫度的鍛鍊,只要練多了,身體的適應性就會非常棒。但是如果天一涼,馬上就讓孩子多穿衣服,這就使孩子失去了身體適應環境溫度變化的機會,從而造成孩子機體自我調節能力變的非常脆弱,極容易感冒或發燒。同理在炎熱的夏季也一樣,如果家長過度保護孩子,動不動就開空調或風扇,也會讓孩子機體自我調節與適應能力變差,容易中暑。

4、不怕餓。

現在的物質生活條件實在太好了,一日三餐,孩子們都不缺營養。而這樣一來,孩子們就無法去體驗飢餓的滋味,反而降低了孩子們意志力。換作我們小時候,那時經濟條件差,經常是處於半飢餓狀態,但就是那種條件的艱苦,孩子們也都沒有怨言,也都適應當時的環境。如果現在家長們過度保障孩子,使孩子們沒有機會體驗飢餓感,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就拿學習來說吧,如果孩子學習態度不好,那不妨先完成學習任務,再吃飯,你看孩子會不會學習態度有改變,一頓不行,就連續幾頓,直到孩子有改變。

5、不怕委屈。

委屈是人在被誤解,或者不理解的情況下,內心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帶有痛苦性質的情緒感受。懂教育的家長,會在孩子受委屈時,不過度同情孩子,而是接納孩子的情緒狀態,不去過度安慰,瞭解到事實真相後,待孩子情緒緩和後,再進行引導和正面教育。如果家長看到孩子被別人欺負就替孩子鳴不平,保證會讓孩子受不了一丁點委屈。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就會非常脆弱,只要自己感覺不順心,不如意就會苛責於他人。別小看孩子吃虧受委屈,這可是關係到孩子抗挫折的商數,關係到孩子性格是否堅強呢。

6、不怕壓力。

在孩子們的生活世界裡,也會經常遇到壓力,如孩子成績不理想時,怕老師批評,怕父母責罰,精神上就會很緊張。如孩子在參加一些比賽活動時,內心會緊張,怕自己贏不了。如孩子在被別人欺負時,不敢還擊,怕自己會被打。如孩子在被別人嘲笑時,會心裡產生焦慮情緒,這也會造成心理壓力等。如果家長真懂教育,就會在孩子遇到一些帶有壓力性質的事情時,及時正面引導,激勵孩子做勇敢的自己,長期教育會讓孩子不怕壓力,變的性格堅強,擁有自信,不怕輸。

總之,讓孩子從小不吃苦,會讓孩子變的心理非常脆弱。越是心理脆弱的孩子,往往越容易出問題,如果家長能我上面的分析中認真去思考的話,你可能會從自己平日裡教育孩子的行為中,找到做錯的地方。如果你真能意識到自己有錯誤的育兒觀念,建議你及時矯正,千萬別過度保護和溺愛孩子,因為你不可能一直為孩子提供護佑,必須要教孩子學會迎接困難挑戰,適應環境的能力,才會讓孩子將來獨自面對社會時,有能力去承接一切逆境。


寒石冷月


非常認同,一味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會讓孩子很吃苦。人來到世上吃得了多少苦,才能享得了多少福,不吃苦不享福啊。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好比種莊稼,你認真種下,定期澆水,施肥,鋤草。苦吃夠了,收成一定好。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嘛。雖然每個人出身不同,家庭條件不同,但是無論誰想有所得,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所以這個世界其實是很公平的。不想踏實付出,只想有所收穫,只能說是痴心妄想。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很努力很努力去做事,結果也不一定就是我們所期望的啊。現實也是很殘酷的,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所以只能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吧。



一隻小小強


想不讓孩孑吃苦只能是父母一種善良的願望和期盼。但不客氣的說,這也是一種愚蠢和無知的想法。

養一個孩孑也好比種一棵樹,一棵樹長大要經得起冰霜風雪,還有雷劈,乾旱等許許多多的自然現象。樹是這樣,比樹更要經歷.各種考驗的人就更不用說了。即使父母可以把他永遠關在家裡,供吃供喝供穿供住,那也只能管他的上半生,父母要總會先離子女而去另一世界,那他下半生怎麼辦?所以我總是說,越是父母嬌慣的孩子,他就更經不起生活真實面的考驗,因而也會更無能,生活得更悲慘。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社會生活是現實的。再有錢有權有情的父母,你也包辦不了孩子的一生。所有的人長大後都要進入社會,這也好比樹木都要在野外才能成長是一個道理。


天嶽樵子


直白點說吧,不管你讓不讓孩子吃苦,長大後社會都會給他/她足夠的苦吃。作為家長要有這個覺悟。不一樣的是你需要考慮這麼幾個問題:

1.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一直到大學前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很多家庭很奇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溺愛孩子,結果就是孩子在家裡橫,在外面慫!這種事情太普遍了!不要這樣!家庭裡一定要有孩子怕的人,才能真的起到教育的作用。

2.孩子長大以後你想他/她如何面對各種“苦”?比如,女孩遇到渣男,她如何自主的保護自己?孩子將來遇到事業的顛簸,他能不能自己面對現實並積極調整?……人一生會遇到很多困難,真的困難只能靠自己動手解決,你可以找人出主意,但最終還是唯有自渡!

3.小時候的苦和長大以後的苦是一樣的嗎?肯定性質都不一樣!小時候的苦都是“練習”,甚至是人為設定的,這是在練習小孩的心態,練習對生活本來面目的感知,長大以後就是“實操”,不管你要不要他/她練習,他/她總會迎來社會的考試!比如小時候摔一跤哭一場,讓他/她自己站起來就懂得了自強,代價是流點血,長大以後這個價格就不一樣了,畢竟“自強”這種品質這麼寶貴,多存幾年肯定要升值嘛!


奇文另解


能吃苦中苦,方活人上人。凡事需要把握個度。孩子沒有吃苦的經歷,只會享受,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打退堂鼓,而萎縮不前。

孩子沒有迎戰困難的信心,缺乏進取心,再變得懶惰成性,就是不少家庭把孩子侍奉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結果。

現實社會環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優良的待遇條件,人人可以享受,可是艱難困苦的生活狀態,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適應的。

無憂無慮的生活,可以使人閒情逸致的陶醉其中,而少了進取精神。相反,一定程度的艱辛困苦,卻可以成為壓力變動力的源泉,促使人們不斷探索努力。

由此可見,讓小孩適當的學會吃苦,長遠看是好事而不是壞事。一味的溺慣著孩子,不利於成長和未來承擔更大的責任。

(網絡圖片)


莫忘初心242650426


認同的。


你要知道,你的孩子總有獨立的那一天。


你可希望他是溫室的花朵?


還是希望他是搏擊長空的雄鷹?亦或是海燕?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捲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我想絕大多數父母都一樣孩子是雄鷹傲視群雄,是海燕迎接風雨。


那麼,父母也應該明白:孩子該吃的苦,該經歷的事情,一件都不會少。


年輕時候吃點苦受點挫折沒什麼,忍忍就過去了。


如若人到中年,再經歷這些東西的話,他真的會承受不住。


而那時,父母也已經老了,走不動了。那該是多悲傷的結局?


而後悔是無濟於事的,你終究會為你年輕時候犯下的錯買單。


所以,題目中的說法是正確的。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不經受摔打,怎能有成長?


不接觸困苦,怎能體民生?


不吃點小苦,怎能擔大任?


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適當的吃點苦吧?我們不能等著社會去教育他,那樣太殘忍,不是嗎?


甄微堂


認同,父母有養育子女的責任,但不能溺愛孩子,不讓或者代替孩子去吃苦。

父母壽命有限,不能一直陪伴孩子,自己的路還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沒人可以代替他。

吃苦耐勞是中華民族的良好美德,孩子能吃苦,生活獨立才能在這個社會上更好的生存。

世界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事情問題需 要孩子自己去解決去面對,這個世界會教會他懂得一些道理明白一些問題,教會他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