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的都知道,有了三顾茅庐才有了军事诸葛。那么诸葛亮是感激呢还是后悔呢?

果园苍狼


我是0新说0,我来回答。

题主这个问题问得实在是有些莫名。

首先意思应该是先有刘备三顾茅庐才会有军师诸葛吧?

其次他是感激还是后悔,没弄明白你的逻辑。

我只能理解为,诸葛亮对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做了军师这件事,他心里是感激还是后悔。

其实这个问题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分析。

首选,你必须明白刘备为什么会请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的名气在刘备三顾之前已经不小,毕竟徐庶等人都在为他背书,又有琅琊诸葛氏这个名头,再加上老丈人黄家的推波助澜,所以诸葛亮并不是靠着刘备三顾茅庐才扬名。

一个希望找到明主的名士,正好有人愿意三顾茅庐来请自己,肯定会很有成就感,但感激我觉得谈不上,毕竟诸葛亮还是个毕竟自信和骄傲的人,做了刘备军师之后,更谈不上后悔,否则诸葛亮也不会殚精竭虑,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的大计,又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实际上诸葛亮正是利用三顾的过程,在试探和考察刘备,看此人是否有足够的胸襟,看他是否对自己足够重视。

古代君臣之间,最完美的就是君主信任臣子,臣子也忠于君主,有句话叫做,君待臣如国士,则臣以国士待之。

刘备对于诸葛亮的看重和信任,正是诸葛亮愿意竭尽全力辅佐他的重要原因。

所以总结一下,三顾茅庐是一种企业双向选择,老板认定了员工,员工也逐渐认可了老板。

感激这种情绪不存在,诸葛亮也没到那种被刘备看中就感激涕零的程度,以他的才智,随便在哪个明主手下都能混的很好,只有混不下去没饭吃的人,才会因为一份工作对老板感激不尽。

后悔也不存在,刘备当时虽然弱小,但却能无条件信任诸葛亮,这让诸葛亮的工作环境肯定是比较舒心的,就好像一个大牛进了小公司,虽然待遇什么不算很好,但环境氛围很好,老板信任自己,能独掌大权,当然不至于后悔。


0新说0


当你初次面对这个问题时,只要你稍有历史常识,你就不会被这个问题引着走。诸葛亮虽“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但是他真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吗?如果他真像竹林七贤那样,就不会用“抱膝长啸”来表达对当时世事的关切。就不会每与好友——石韬(广元)、徐庶(元直)、孟建(公威)相论而自比管仲、乐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志向不是称王称霸,而是辅佐贤主,廓清四海、平治天下、问鼎中原。这样的志向,这样的诉求,使他必须等待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明主。特别是既能贤亮又能尽亮的君王。

而当时的曹操挟天子,扶正统,占中原。文有郭嘉,许攸。武有许褚,夏侯渊。像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在那边只是任右中郎将,御史中丞。以致诸葛亮叹息说“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而三代世据江南的孙权,经过其父孙坚,其兄孙策的创业期,已经积累了原始的智囊集团。如文武兼有的周瑜与孙策有连襟之情兄弟之谊。而张昭更是“开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所以诸葛亮认为孙权只能贤亮而不能尽亮。

而刘备世出帝胄,根红苗正。不仅有帝王之志——吾必当乘比羽葆盖车。而且还有帝王之术——“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少言语,善下士,喜怒不形于色”等等。

刘备虽既有这些天生的品质,也有关羽,张飞,赵云的忠诚辅佐。却无法改变创业初期命运的坎坷。投袁绍,附刘表。居无定所,辗转流离。并且刘备在失去徐庶后有急切渴望得以贤明,改变现状。

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的出山以及三分天下的政治路线的确定,使刘备醍醐灌顶、如梦方醒。难怪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所以诸葛亮与刘备即是君要选贤臣,又是臣又要择明主的双向天作之合!诸葛亮岂能后悔?


琴瑟幽兰2


遗憾会多一些,隆中时即已三分天下,充分说明曹操势力大,孙刘不足以撼动。遗憾在努力了这么多年,终究一场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