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出一上聯,金庸對不出,到現在依然是絕對

小說盛行於明清,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話,但這句話中的小說指的僅僅是古典小說,並不是近現代小說。近現代小說分類要比古典小說更豐富,特別是多了一個武俠小說。武俠小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小說類別,它描繪了從古至今很少出現在史書中的一群人的生活。俠出現很早,“

”字,貶義上說可以是江湖草莽,褒義上說可以是為國為民的士,就像荊軻,他也屬於俠。

古龍出一上聯,金庸對不出,到現在依然是絕對

一、古龍和金庸的俠義區別

武俠小說最鼎盛的時期,是四大家都在的時期,四大家以金庸為首,古龍次之,特別是金庸,他幾乎寫盡了江湖,將俠的忠肝義膽全部剖析了出來。可以說,金庸一個人就代表了一個武俠世界,而像古龍等人,幾乎就是在金庸的世界裡描寫著武俠。

金庸和古龍都屬於武俠中的王,但對於文人來說,從來都不存在王不見王的現象,所以金庸和古龍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他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文學,談論時事。

古龍出一上聯,金庸對不出,到現在依然是絕對

二、文人之間的娛樂,對對聯

有一次,金庸、古龍還有好友倪匡三人聚到了一起,和金庸古龍一樣,倪匡也同樣是文學大家。文人聚在一起能做什麼,除了討論文學之外,要麼就是談詩論賦,要麼就是曲水流觴。金庸古龍等人聚在一起,也就做著一點文人做的雅事,討論討論詩詞,對對聯。

對聯是古代文人非常喜歡的一項娛樂活動,對對聯同樣是一項比拼,文人不可能像武將那樣打打殺殺。文人能比的,要麼是詩詞,要麼是歌賦,而對對聯也是其中一種。對聯起源非常早,如今最早記載對聯的朝代是五代,當時對聯的作用是祈福,過年的時候貼在門的兩邊。但是後來,對聯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聯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有明志的對聯,如蒲松齡的自勉聯。隨著對聯的豐富,對對聯也成為了一種娛樂活動。

古龍出一上聯,金庸對不出,到現在依然是絕對

三、絕對:冰比冰水冰

金庸、古龍和倪匡三人聚會無聊的時候,就開始對對聯。三個人都是文學大家,博古通今,對對聯自然是手到擒來,幾輪下來,不分高下。三個人的性格各不相同,金庸沉穩,他嚮往的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大義,所以雖然博古通今,但非常耿直。而古龍和金庸不同,他的俠是突破自我,單刀直入的俠,所以有些刁鑽。眼見三個人對對聯誰也難不倒誰,就另闢蹊徑,古龍說了一個比較奇怪的對聯:冰比冰水冰。

古龍出一上聯,金庸對不出,到現在依然是絕對

這個對聯不像一般的對聯,特別咬文嚼字,但卻別有一番韻味,如果將對聯拆分一下,可以劃分為冰,比,冰水,冰,而且最後一個冰和第一個冰完全不是一個意思,第一個是名詞,最後一個是形容詞。非常有意思的是,這個對聯描述的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這個對聯難度不比“煙鎖池塘柳”低多少,煙鎖池塘柳用了五行,並且加上了意境,如今能勉強入眼的下聯只有炮鎮海城樓,但意境上差了一點兒,所以煙鎖池塘柳也被稱為絕對。

古龍出一上聯,金庸對不出,到現在依然是絕對

絕對”的意思就是說這個上聯沒有辦法對出下聯,從古至今,這樣的絕對還有不少,冰比冰水冰這個上聯也可以稱之為絕對,幾乎對不出下聯。對於這個上聯,金庸也沒有對出來,最後思索半天,說了一句:此聯不通。

此聯不通這句話算是一個橫批,意思有兩層,其中一層是說金庸自己對不出來,所以說此聯不通,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說這個上聯有問題,根本對不出來,是絕對。

古龍出一上聯,金庸對不出,到現在依然是絕對

四、網友關於對聯的答案

一個絕對,並不僅僅意味著難住了別人,也是一段佳話,更何況是發生在金庸古龍之間呢?所以這個上聯和橫批就這樣流傳開了,期待著有人能夠對出一個好的下聯。關於這個對聯,金庸先生一直到去世都沒有給出一個好的下聯,但如今一些網友們卻對出了不少下聯:

油較油水油


牛無牛人牛


明是明月明


圓比橢圓圓


愁使愁心愁


畫是畫中畫

古龍出一上聯,金庸對不出,到現在依然是絕對

但實際上,這幾個下聯基本都不通,首先去掉名詞和形容詞不對的,明是明月明、愁是愁心愁,這兩個下聯第一個字是形容詞,而不是名詞,不合適。冰與冰水有承接關係,冰可以化作冰水,冰水也可以化作冰,所以去掉沒有承接關係的,牛無牛人牛,圓比橢圓圓。

油較油水油和畫是畫中畫算是稍微合適一點兒的,但細品也不合適,油可以化作油水,但油水不可以化作油,畫是畫中畫算是最為合適的了,不管是畫中畫,還是畫,都可以看做畫,但這已經上升到技巧方面了,而冰比冰水冰則是常識,所以也不合適。

所以,金庸對這個上聯的判斷並沒有錯,此聯不通,算是一個“絕對”,很難對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