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把時間宅在家中,有學習傳統文化的嗎?有什麼心得體會?

斤斗山下


以前得空的時候喜歡在家裡看看書,練練書法,疫情出現以後,我反而更忙更累,每天都值守在路口,測體溫,做登記,自從疫情出現以後就再沒休息過,但願早點能夠結束,迴歸到正常生活!





山雞是冠


我當了一回老宅男近一個月,沒有學習傳統文化。我認為:傳統文化是人與環境渾然一體的和諧方式,不是學來的,是人的成長過程中自然形成的。

對於傳統文化,也有稱為地域文化的,如:海洋文化、草原文化……。

也有按照生存方式分類的,如:農牧文化、農耕文化、工商業文化……。

非傳統文化是人為的。這部分文化通常源自於統治者(管理者)和智者的倡導,也有吸納外來文化的成分。這些才是可以學來的文化理念。

人為的文化,一般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探索並規範社會公序良俗。

2,探索並強化社會治理架構。

3,通過學習哲學和文化交流,反思並淘汰不利於發展的傳統文化理念,增補所需的文化元素,進行文化建設。

4,根據社會需要,提出治理方案。

……

我們不能把之前的所有文化都稱為“傳統文化”。


教育反思者


我的體會在剛剛發的《小人輕易撂倒君子,成了職場中的常態,你知道原因在哪裡嗎?》一文中談了,請有興趣的條友點評:


今來論人事


其實,當你打開頭條的時候,你已經在學習各種文化了。有你熟悉的,也有你不熟悉的,有你感興趣的,也有你反對的。你可以評論人家,也可以寫作讓人家評論。你可以閉門不出而熟知天下之事,你也可以將自己的思想見解與他人分享。在這裡沒有窮富貴賤之分,都可以暢所欲言。人人都是學生,人人又都是老師。只要你肯學,哲學、玄學、佛學、國學……等等,要有就有,不懂可以搜索,沒有回答不了,只有你想不到的。不會炒菜還可以學點廚藝,有些小病小痛還可以尋醫問藥。所以,疫情期間雖然大家都好像無所事事,無賴無聊,其實你在不知不覺中也充實了自己,在這段時裡,你或許成了作家、詩人,或許成了醫生、護士,或許成了廚師、美食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笑紅塵170599035


多年來,就有學習傳統文化的習慣,有空就會看看。在抗疫宅家的日子裡,與往常並沒有太多的不同,因我平日就是無事不外出。

讀書怡性,不求心得,心得是求不來的。

這段時間,我讀的是佛教志,被古人的詩詞文賦深深折服,沉醉於其中,現恭錄岳飛羅田巖訪黃龍舊跡留題一首,與你分享。

手持竹扙訪黃龍,

舊穴只遣虎子蹤。

深鎖白雲無覓處,

滿山松竹憾西風。


慧光2787


大把時間別浪費,打開頭條或其他視頻網站,帶著孩子一起寫字,比單純刷手機有意義多了。



北卡徐阿姨2020


這是一個難得靜下心來體驗自己內心感受,同時對自己一家周圍的人和事進行觀察的時刻,如道德經裡說,以身觀身。如孔子所說的慎獨。話又說回來,一個人內心是否安靜才是根本,


逸二一


平時工作忙,讀書也是用斷點時間。現在可以把之前斷點時連成片。也就重讀之前的文章,挖深挖透。


龍小易


這個階段大家都在家閉關修煉學習,等出來了世界變了,因為你也變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f3c7942cdd0423897a1c59c9aa9f264\

杭州心理諮詢師林仕錕


建議讀一讀《中國文脈》,寫得非常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