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卷叶螟用什么药效果好?

云中赏月5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台风“利奇马”发生之后,水稻区卷叶螟蛾量上升,田间虫卵剧增,稻纵卷叶螟防治形势严峻。

稻纵卷叶螟危害

稻纵卷叶螟幼虫一般户先危害水稻心叶,然后在叶尖形成虫苞,随着虫龄增加,卷叶螟会造成叶子卷叶,害虫的为害后叶片失去叶肉组织,叶片形成白斑,所以稻纵卷叶螟严重时,不仅水稻叶片卷曲,而且会白叶多。

稻纵卷叶螟什么时期危害大?

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各个时期都可以为害水稻,一般是水稻孕穗期后剑叶受损危害最大,这将直接影响水稻的开花结实,降低水稻产量,所以孕穗期到抽穗扬花期,是水稻防治卷叶螟的关键期。

防治关键期

稻纵卷叶螟防治一幼虫孵化盛期到二龄幼虫期为最佳时期,这个防治容易,错过这段时间会增加防治难度,目前防治药剂推荐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氧基虫酰肼、茚虫威、虫螨腈、虱螨脲等为主,建议以复配为主,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效果都不错。

很多农户反映稻纵卷叶螟抗性较大,阿维菌素这些药剂效果都不太好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效果吗,农农老师觉得除了选择一些抗性较小的药剂,例如茚虫威、虫螨腈、虱螨脲等药剂,还可以加入“安透”等助剂来增加渗透性和内吸性,增强杀虫效果。

有人询问田间出现很多蛾子需不需立马防治,实际上蛾子是不会为害水稻的,这个时候用药正是增加成本,但孵化出来幼虫是要取食叶片的,建议蛾子高峰后大约3-5天后喷施农药。


农农老师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稻丛卷叶螟可以说是很常见的一种害虫了,危害水稻严重,每年防治它,都会下一番功夫,它是一种迁飞性的害虫,躲在水稻叶片内为食,受害后的水稻,叶片会形成白色的条斑,如果是特别严重的,从地头看,田间一片枯白,特别是在孕穗期、抽穗期的时候,本来想着高产,结果因稻丛卷叶螟的危害,产量减少不说,品质还不好,收益直线降低。

稻丛卷叶螟是怎么发生的呢?首先它具有迁飞习性,可以从其他地方慢慢迁徙过来,危害当地的水稻,其次,它会在田间越冬繁殖,等到来年进行危害,它的越冬场所,一般在地边的杂草、田间掉落的稻苗等地,所以,清理田间杂草、杂物,显得尤为必要。

稻丛卷叶螟防治的话,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是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农业防治常用的办法有:

1、水肥管理要跟上,目的是增加水稻自身的抗性,让水稻生长健壮。

2、有条件的,可以释放赤眼蜂,赤眼蜂作为稻丛卷叶螟的天敌,效果还是不错的。

3、选用抗虫性较强的品种,从根本上进行预防。

以上3点估计大家关心的不多,化学药剂可能很多人会感兴趣,目前,防治稻丛卷叶螟的药剂,市面上卖的有很多,常用的有甲维·毒死蜱、\t锐劲特、康宽、氟虫双酰胺等等,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药剂,根据当地稻丛的抗性程度选择,如果某个药剂在当地抗性已经很大,建议换药喷打,一次不行,间隔10-15天左右,可喷施多次。

关于防治稻丛卷叶螟的内容,小帮手就先说这么多,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害虫,经常种植水稻的朋友,对其都不陌生,希望水稻种植户们,及时观察,遇到了此虫害,能够很好的防治。

【我是农民的小帮手,了解更多水稻种植相关内容,可关注查看哦~】


农民的小帮手


防治水稻卷叶螟用什么药好?

答案:防治水稻卷叶螟的农药很多,可以用甲氨基阿维菌素、四氯虫酰胺、丁烯氟虫腈等等,效果非常好。

甲氨基阿维菌素。是一种微生物源低毒杀虫、杀螨剂,是在阿维菌素的基础上合成的高效生物药剂,具有活性高、杀虫谱广、可混性好、持效期长、使用安全。它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它对蜂、鱼、蚕有害。一般作物的安全采收隔期为七天。每亩用甲氨基阿维菌素160~200毫升兑水80~100斤喷雾,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效果非常好。

四氯虫酰胺。主要剂型有20%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它对鳞翅目害虫具有较高的防效,不易与已有的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对鱼类、蜜蜂、害虫天敌和哺乳动物毒性低。在稻纵卷叶螟幼虫高峰期用药,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药斤3~15天垫表现出较市生杀虫和保叶效果,3天后杀虫效果达79%,7~15天杀虫效果可达94%~96%,药很10~15天保叶效果达95%。使用时,抓住卷叶螟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用药效果好,且有速效性和持效期长的特点。

丁烯氟虫腈。主要剂型有5%丁烯氟虫腈乳油,是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内吸等作用。防治稻纵卷叶螟一般掌握在卵孵盛期或蛾高峰期过后七天用药,每亩用药40~60毫升,兑水30~60公斤稀释喷雾。

总之,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农药非常多,为了生产出无公害粮食,请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是我国最悠久的粮食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和印度,据历史记载早在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有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养育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

可是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常会因为气候,管理不当原因,造成病虫害发病严重,直接造成产量的减少。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虫害为卷叶螟。一旦防治不及时,直接减产20%-30%左右。今天我就针对这个话题聊聊卷叶螟对水稻的危害,传播规律和防治措施,希望能给我们农户一些借鉴:

水稻卷叶螟的危害

水稻卷叶螟主要是成虫将卵产在嫩叶上,卵孵化后,幼虫开始分散吐丝卷叶结出白色的苞状物,在里面吸食叶肉,只留下一层表皮。整个生育期都会受害,苗期受害会使植株直接黄化枯死。分蘖期受害会减少分蘖,推迟生育期。抽穗时可影响开花结实,直接减产。


水稻卷叶螟的传播规律

水稻卷叶螟是经过多次演变而来的,一般以幼虫危害,靠飞行,灌溉水传播。繁殖能力强,它会在田间的杂草,掉落的稻苗上越冬,在条件适宜时繁殖。

水稻卷叶螟的防治措施

1、除草灌水

杂草是水稻卷叶螟的寄生场所,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可去除一些虫卵。在采收后田间灌水过冬,可杀死一些虫卵和蛹,避免越冬危害。

2、施肥采收

选择一些叶片坚硬,夜色较浅的品种。前期少施氮肥,避免贪青晚熟,使水稻在虫害发病严重前采收,减少虫害威胁。


3、巧用天敌

水稻卷叶螟绒茧蜂是专门寄生于卷叶螟低龄幼虫期的一种优势天敌;赤眼蜂螟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是寄生卷叶螟主要蜂种。

4、灯光防治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点黑灯诱杀害虫。其方法简单易行,防治效果较好。

5、药剂防治

在发病时用25%杀虫双水剂150克,加水30-50公斤喷雾。在一二龄幼虫高峰期使用,或用1000倍液浸秧1分钟再栽种。采收前半月再喷一次。


水稻卷叶螟发生在水稻整个生殖期,一旦发病对产量有直接影响。我们在防治时采用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方法,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燕子在新疆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重要害虫,属于迁飞性害虫,由于越南等地也在大量施用双酰胺类杀虫剂,这几年稻纵卷叶螟只是在局部比较严重,下面我推荐几种当前在防治稻纵卷叶螟上药剂:

阿维菌素、甲维盐

阿维菌素在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上已经有十多年历史,抗性在增加,用量越来越大,由于阿维菌素没有内吸性,所以阿维菌素对于卷叶螟防效较短,在卷叶螟世代重叠时,阿维菌素保护时间较短,实际应用中建议加入氯虫苯甲酰胺等一起使用。甲维盐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活性比阿维菌素高,且抗性较小,但同样保护时间太短,目前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主要用来防治大龄稻纵卷叶螟。

双酰胺类杀虫剂

双酰胺类杀虫剂包括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等,这一类杀虫剂对于卷叶螟管控时间较长,属于长效型杀虫剂,但速效性方面欠缺,目前一般和阿维菌素、甲维盐等复配使用,氟苯虫酰胺将在今年10月后禁止在水稻上使用。

茚虫威等其他杀虫剂

在我们的实践中,对于阿维菌素抗性较大的卷叶螟,可以使用阿维·茚虫威来防治,效果还是较好的,市场上也有人使用虫酰肼等产品来防治卷叶螟,推广得不愠不火,效果差强人意,不是市场主流。

结束语

在现在农资市场上,也有人使用毒死蜱等来防治卷叶螟,毒死蜱在后期使用还是有些风险的,有可能造成谷壳变褐色,也不建议去使用所谓“锐劲特”药剂,这些药剂都是被禁止使用很多年了。


农业助手


防治水稻卷叶螟用什么药效果好?

应依据以往用药情况选择药剂,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和抗性情况灵活掌握用药量。防治水稻卷叶螟的药剂有:氯虫苯甲酰胺(康宽)、阿维菌素(含b1a成分)、甲维盐、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等。在一些地区,卷叶螟对康宽、甲维盐等药剂出现抗性,打不住的情况,可以选择用甲维盐·茚虫威进行防治,效果有保障。

水稻卷叶螟防治重点:

1、防治时期:蛾孵化高峰期后一个星期左右用药;

2、防治卷叶螟的技术关键是用药时期要准,用水要足;

3、喷雾要细、均匀。

注意:迁入、发生峰次多时,第一次用药后7-10天再防治一次。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各位积极发表评论。更多农业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水稻卷叶螟是迁入性害虫,成虫有翅膀,能飞行,有趋嫩叶性和趋光性,专食水稻嫩叶,幼虫卷曲在稻叶中,水稻苗期、分蘗期、孕穗期、灌浆期都有危害。主要危害造成水稻枯萎、茎秆腐烂、稻穗不结实等。

稻纵卷叶螟有趋光性,可用诱虫灯诱杀,灭蚊灯诱捕,来防止疫情扩散。当每百株水稻查出40条幼虫时,要及时药物防治,如果防治不及时,会造成水稻减产绝收。


药物防治用药主要用以下几种:

31%氟腈·唑磷微乳剂;

毒死蜱;

稻丰散;

苏云金杆菌(Bt)8000|U/毫克可湿性粉剂;

杀虫双;杀虫单等。

选择以上药物,进行喷雾,喷雾要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进行,对准稻心、稻叶防治喷雾,由于稻纵卷叶螟用稻叶将身体牢牢裹住,防治起来有难度,一般从苗期到灌浆期要进行多次防治,另外南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三代繁殖危害,防治要根据当地植保站、农技人员指导意见防治,防治药物要吸杀、触杀、熏杀药物轮流反复使用!

以上是长江老农当地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心得分享,仅供参考,欢迎交流经验,服务三农!


长江老农


水稻卷叶螟为水稻常见害虫,因为其每年都从南到北借助气流迁入为害,然后又借助气流迁回南方越冬,因此对其又称之为迁飞性害虫。

水稻卷叶螟不同地区发生为害代数有所不同,一般南方比北方为害重,世代多。稻纵卷叶螟主要为害水稻叶片,幼虫吐丝纵卷叶片成虫苞后躲再里面取食叶肉,留下表皮造成白斑,严重时叶片枯白,导致千粒重降低,影响产量。稻纵卷叶螟卵主要产于上部三片叶,初孵幼虫主要在心叶及叶腋间,1龄幼虫基本不结苞,多在心叶幼嫩叶片上取食,造成针尖大小白点,2龄幼虫爬至叶尖处吐丝纵卷叶尖叶缘,称之为卷尖期。3龄幼虫纵卷叶片明显,造成明显束腰状虫苞,称之为束叶期。3龄后食量加大,4-5龄频繁转苞为害。因此生产上要重点抓住3龄以前即束叶期重点喷药防治,辅之高龄幼虫喷药补治。

大量实践试验表明: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期(3龄以前)亩用40%毒死蜱50-60毫升,或康宽15-20毫升,或稻腾20-30毫升喷施防治效果均较好。也可以选用甲维盐氟铃脲,或阿维菌素或阿维氟酰胺或甲维盐茚虫威或甲维盐虫螨腈等防治效果均较好。

对3龄以上大龄稻纵卷叶螟幼虫,可以亩用24%氰氟虫腙30-40毫升喷施防治效果很好,或选用甲维盐吡丙醚或溴氰虫酰胺等药剂防治效果均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