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逆襲典範——痞子劉邦

陳勝說了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看似他天不怕地不怕,實際上他還是心虛得很。這句話不過是給他自己壯膽而已。


寒門逆襲典範——痞子劉邦

漢高祖——劉邦


因為從他往上推兩千年,還真的還沒有一個農夫、奴隸能成就大業青史留名的。
夏朝的天子是大禹的後代,大禹當然也不是一般人。商朝的創始人商湯也是何等了得,他在打敗夏桀之前,已經做了17年的部落首領。至於創建周朝的姬昌姬發父子,本就是商朝的世襲貴族(伯爵)。周建立後,被周天子分封的諸侯,除了本族人,其餘也大都是在建國戰爭中的有功之臣。
楚國和秦國一度被其他諸侯嘲笑,因為據說他們國君的先祖出身低微。但到了戰國時代,歷經幾百年的傳承之後,楚和秦的國君已經成為真正的貴族了。
陳勝和吳廣造反的時候應該是沒想過要得到全天下的。起義後他只是自封為將軍,並借用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各地群眾起義。說穿了,他的不自信是因為在他們之前,還沒有一個普通農夫成功為王的先例。
但還是有一個寒門子弟在他之後不久就成功了。那就是劉邦。
不必去談他如何在沛縣起兵,如何斬蛇起義,如何在波瀾壯闊的楚漢戰爭戰勝項羽集團而取得天下。反正他成功了,他成了天子、當了皇帝。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


他登基的時候,距離皇帝這個詞彙的誕生只有20多年的時間。前朝的禮官們為他準備了秦始皇當年經歷過的登基大典。劉邦在繁瑣的儀式之後不能不感嘆:當皇帝真TM風光!當然,這話他只能在內心裡對著自己說。對待部下他的言行要像一個命中註定的真龍天子。他為此還編造了他母親在田裡夢見蛟龍伏身而受孕,最終生下他的低劣故事。以前的國王皇帝可沒有必要編造這樣的故事,因為他們的權利是世襲來的,沒有人會懷疑他們的正統性。
但劉邦不同。他當農夫的老爹還在,他兒時的玩伴還在。他是怎麼一個來歷大家都一清二楚。
劉邦和陳勝一樣,還是有些心虛的。陳勝能將“大楚興、陳勝王”的字幅塞進魚肚子裡,他劉邦當然也可以編個故事來為自己正名。相比陳勝的做法,劉邦的故事儘管低劣,但還是比較含蓄的。就如同見到出巡的秦始皇車隊,項羽能說出“彼可取而代之”,而劉邦只是說:“大丈夫生當如此”。
項羽當然有他自己自信的理由:他出身楚國貴族,爺爺項燕為楚國大將,曾帶兵抗擊秦軍的侵略。項羽在人世間只活了30年。在秦末戰爭中,他率兵經歷百餘戰,每戰必勝。唯有最後的垓下一戰讓他兵敗並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後人評價他“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在世界軍事史上,論作戰神勇,唯有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可以同項羽相比。

劉邦比之項羽就更底層了,他真的沒這個自信。可他最後還是贏了項羽。這讓後來多少代中國人為之不忿。從司馬遷開始就為項羽打抱不平了。司馬遷寫《史記》,特為項羽寫了歸類為帝王的本紀。實際上,他認為在秦和漢之間,項羽創立的西楚也是一個朝代。儘管這個朝代只存在了4年。
當了皇帝的劉邦衣錦還鄉,這在以前的國王和皇帝是不曾有過的。因為他們大都出生在皇宮裡,沒有故鄉可回。
回鄉的車隊和架勢遠超過當年出巡的秦始皇。街坊鄰居們奔走相告:快來看那,老劉家的老三當了皇帝了!
同所有取得天下的帝王一樣,劉邦也開始分封諸侯。他的直系親屬都得到了爵位。
劉邦也許是歷史上最孝順的皇帝。他當上皇帝后封他的老爹劉太公為太上皇,這是歷史上的第一個活著的太上皇,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當過皇帝而直接當太上皇的人。劉邦將他父親接到自己的皇宮來住。但劉太公住久了覺得無聊,還是想回鄉下。因為他習慣了同他的鄉里鄉親們過普通的農村生活。於是,做皇帝的劉邦一聲令下,硬是在皇宮的邊上,複製了劉太公原來住慣了的鄉村。非但如此,他還命人並將父親的街坊鄰居都搬遷過來,專門陪這老爺子消愁解悶。

劉邦的青少年時期就是一個典型的屌絲。他不喜歡讀書不喜歡種田。每日遊手好閒,呼朋喚友,吃喝玩樂。
但就是這樣一個屌絲,卻被一個白富美的老爹看上了,硬要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嫁給他。這個女子是呂雉。當年她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33歲,呂雉18歲。
呂氏一家本是呂不韋的族人,是大戶人家。儘管劉邦在結婚前就有情人,而且還有了私生子,但呂雉是劉邦明媒正娶的的結髮妻子。就是說,劉邦在33歲的時候才結婚。在那個時候,大部分男女青年在20歲以內就結婚了。劉邦的情況的確屬於異常。
後來劉邦當了皇帝,呂雉也就成了皇后。後人評價此事時,一致認為呂雉他爹呂公很有遠見。這事如果放在今天,恐怕沒有哪個屌絲會這麼幸運。即便你是一隻潛力股,也沒有哪個白富美肯跟你一起艱苦創業。更不會有一個慧眼識珠的老丈人將18歲的女兒嫁給一個一事無成還大自己女兒15歲老光棍。
劉邦以一介平民,成功的取得了天下,當了大漢皇帝,開創了歷史上中國人在世界上最強盛的一個朝代。那麼,他的成功是偶然的嗎?
後人評價楚漢,阮籍曾說“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這樣的評價在我看來是毫無道理的。

應該說,劉邦是當之無愧的真正英雄。他不但不比他以前的帝王將相遜色,而且完全勝過他們,因為他的帝位是靠自己創造,而不是世襲自前輩。
他在沛縣生活了四十多年,看似碌碌無為,實則結交了當地的各方豪傑。這為他以後的帝王事業做了人才上的準備。在這個沛縣集團的清單上,蕭何、樊噲、任敖、盧綰、周勃、灌嬰、夏侯嬰、周苛和周昌等後來全部成為漢朝的開國功臣。
當時,劉邦的泗水亭長職務並不顯赫,僅相當於今天的街道主任兼派出所所長。
但他恃才傲物,並不把他的上級,包括沛縣縣令等放在眼裡。
劉邦在沛縣起義的時候已48歲了。如果沒有秦末農民大起義的機會,他也許最多能混到縣令的位置,也許就在亭長的位置上終老一生了。這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
同樣的,秦末的天下豪傑,有機會成為帝王的人並不少,只是他們同劉邦相比,還欠缺了點什麼。
劉邦的才能,不僅在於會用人,同時也善於審時度勢和整體謀略。楚漢戰爭,劉邦一方並沒有勝算,但他還說主動開始進攻。儘管每戰必敗,但他屢敗屢戰。最不可思議的是,項羽雖打了不少勝仗,卻發現形式越來越不利於自己。最後主動提出和解,劃定了鴻溝為界。然後,又是劉邦先撕毀協議,主動進攻。直至最後滅掉了項羽。

寒門逆襲典範——痞子劉邦

影視劇照——呂后


西漢建國後,天下並沒有太平。有功之臣爭權奪利,反叛隨時可能發生。劉邦在平定異姓王和安撫原六國貴族的做法上有力有節,強化了中央皇權。
漢初,匈奴勢力強勁。為避開鋒芒休養生息,劉邦採用了同匈奴聯姻的方式穩固了自己的後方。
在劉邦之後1500年,中國出現了第二位平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
有人比較了二人的相同點:
都是平民出身
都善於以弱勝強
一幫同鄉幫了大忙
建國後殺戮功臣
繼任者都不得善終
兩人的老婆都是強人 只不過一個是霸道婦人 一個是賢良內助
兩人創建的朝代漢和明都是歷史上持續時間較長的朝代
西漢211年
東漢164年
明276年

寒門逆襲典範——痞子劉邦

明太祖——朱元璋


劉邦和朱元璋並沒有被列入中華民族的傑出領袖。按大家常說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並不在列。
但在實現個人價值,開創一個偉大朝代方面,他們一點也不遜色。他們應當成為後世廣大屌絲學習的楷模。
同為平民,後來的李自成和洪秀全之所以沒有成功,不得不說,他們還沒達到劉朱二人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