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转为员工可支配收入您怎么看?

社会病的不轻


如果把公司和个人两部分都发到工资里还可以,要不然还是交公积金吧,再怎么一个月好几千呢,能喝好多好多啤酒了


航天小苦逼


关于取消住房公积金这个事情也是近期刚提出来的,但我个人认为取消肯定是有些唐突,毕竟这是职工的一项福利,如果取消了意味着其员工在享受到这种福利就很难了,就拿目前的国企和私企相比较的话,国企的福利非常健全社保公积金职业年金等都是应有尽有的,但是在私企工作的员工有的连社保都不缴纳,更不用说住房公积金了,也谈不上职业年金了。所以说在目前相关条例的规定下,如果企业能给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也算是为职工争取到的一项福利。

其次为什么会提出取消住房公积金这一事情?我个人觉得是因为住房公积金在实施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弊端,比如说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手续相对来说比较繁琐、购房的时候进行贷款异地很难使用等等,这都是住房公积金的根本痛点。

这样的例子在当下也是数不胜数的我有一个同事在北京工作了有五年,住房公积金的账户里面也差不多有十多万元的存款,然后去河北买房的时候当地的开发商不允许他使用北京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如果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只能使用河北的住房公积金,最后无奈之下只能使用商业贷款。

所以如何处理住房公积金所存在的痛点问题不应该是一刀切将其取消,而是应当扩大其适用面,比如在某一个城市缴纳的公积金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这样的话住房公积金所发挥的价值就远远大于现有价值了。

我们简单的梳理一下住房公积金的用途就能发现非常的鸡肋。

  1. 租房提取每个季度4500元(北京);
  2. 当地购房提取,可以全额提取。
  3. 支持当地购房贷款(小产权除外)
  4. 支持部分异地购房贷款。

在第一项的使用时很多人都没有问题,每个季度可以正常提取4500元,而对于购房提取只有在当地购房提取较为顺利,异地购房的提取和购房贷款仍然是不支持的,仅仅有少数的才可以贷款。

最后再表达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不应当取消,因为住房公积金确实有其自身的优点,比如说贷款利率比较低,其次是企业作为职工的一项福利,也可以理解为它是一项民生工程,所以我们应当探讨的是如何健全公积金的使用制度,而不是一刀切取消掉,如果说取消的话也应当出台一项新的福利作为对于职工的补充。


感谢阅读@笔记簿杏豆:企业培训师,劳动纠纷咨询师,社保专家,专注职场干货、社保问题分享,欢迎点赞与评论,关注向我提问!


笔记簿杏豆


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1)住房公积金只在城镇建立,农村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2)只有在职职工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无工作的城镇居民、离退休职工不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3)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另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职工个人缴存部分由单位代扣后,连同单位缴存部分一并缴存到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内。

(4)住房公积金缴存的长期性。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经建立,职工在职期间必须不间断地按规定缴存,除职工离退休或发生《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外,不得中止和中断。体现了住房公积金的稳定性、统一性、规范性和强制性。

(5)住房公积金是职工按规定存储起来的专项用于住房消费支出的个人住房储金。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中国有80%的企业没有住房公积金。

在剩余的20%的企业里面,可能上10%左右的企业只是象征性的交最低档:90元或者180元,其基数是很低很低的。

那么还有10%左右的企业大部份集中在:事业单位、机关、国企、效益极好的私人企业里面。

所以,取消公积金制度是极好的政策。第一是:为国家减负、还可以为企业减负。第二是:实现了公平机制。让少数人取消公积金,让大多数人平等公平,这是极好的。


山城波哥


我认为如果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公务员、国有企业等福利待遇较好的单位职工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和职工并没有多大影响。因为很多中小企业实际上是没有给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有的就算缴纳了,也只是按照最低标准。

不缴纳住房公积金,把这笔钱转为员工可支配收入,如果有出台明确的政策,对于公务员和国企来说,还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对于私企来说,住房公积金转为员工收入很难实现。

1.有些企业缴纳住房公积金,本来就是迫于无奈,这不强制要求了,就更没有理由花这笔钱了,就算转为员工收入,估计只会按照较低的比例来增发收入。

2.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原本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给企业减负,但是如果要求把这笔钱转为员工收入,那么企业的负担并没有降低,那又何必大张旗鼓取消这个制度呢?

3.税收方面也有问题。原本住房公积金是可以抵扣个税的,但是如果转为员工收入,这部分收入是需要缴纳个税了。有的员工收入如果恰恰在个税累进税率的梯度上,反而可能会加重员工的税收负担。

所以,我认为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现在不具备条件,需要更完善的配套制度。预期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不如优化住房公积金的用途和使用条件,可能更加现实。


老萌有个存钱罐


水儿不哭

昨天 08:55

今天网上看到有人建议取消公积金,首先普及一下什么是公积金。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对等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通俗一点讲这是企业给职工买房的一个福利,用公积金买房贷款利率百分之3.25,而商贷百分之4.9为基数上浮各地方不一样。无形中给职工增加了福利。但是各个企业缴纳的钱又不一样,好有许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给职工缴纳,国家又没有强制性缴纳的规定,导致出现不公平的待遇。个人觉的不应该取消,而是该加速改革,每个企业必须要交,每个地方缴纳的钱应该一样,房价对谁都是一样高的。这样才公平,才会减少贫富差距建福,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给企业减赋可以减税啊,中国已经富强了,中国企业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非常时期国家应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水儿不哭


住房公积金制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平性不足。

作为一种住房金融保障工具,公积金制度应当发挥重点支持中低收入职工住房支付能力、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但实际上覆盖人群明显有偏且区域结构错配,不仅未实现对中低收入人群的支持作用,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均衡。

仅覆盖小部分人群,且明显集中于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普惠性的政策工具,理应覆盖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群。然而运行了20余年至今,公积金实缴单位仅292万个,实缴职工1.44亿人,仅占同期城镇职工总数的33%,也大幅低于社保养老缴费职工数(约3亿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实缴职工中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人数占比高达51%,达到7344万人,而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职工占比为31%,仅4464万人,前者职工覆盖比例显著大于后者。

加剧收入分配不均。职工收入越高的单位公积金的缴存额和缴存比例往往越高,这首先加速了初次分配的不均衡。而高收入职工通过购房行为(不论是直接使用公积金贷款和提取公积金,还是因种种原因放弃使用公积金贷款而仅提取公积金),有进一步扩大了资产端的贫富差距及消费端的支付能力。

对中低收入人群支持明显不足。公积金制度虽然从设计理念上可以认为兼顾了强制储蓄(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作为强制最低缴存)和自愿储蓄(超出最低缴存额的部分)的特点,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主要体现为强制性,缺乏自愿性、灵活性,导致对部分收入群体存在误伤/误惠。

一方面,对于低收入群体,有没有公积金制度都不能改变无购房支付能力的客观事实。虽然制度允许因租房等其他非购房原因申请提取公积金,但实际操作中并非易事。对这类人群而言,缴交公积金既是负担,更恶化了短期消费能力。

另一方面,对于高收入群体,公积金于购房支付行为而言变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这其中有房贷的高收入职工,鉴于可以便捷地提取公积金,他们愿意多缴,因为公积金是一种免税福利。而对于那些没有房贷的,退休前难以合法提取公积金,同样作为免税福利来缴交虽然不一定是负担,但也未必有多情愿。

有一定住房支付能力但又不是很强的中等收入群体(或言“夹心层”),可能是仍旧支持公积金制度的主要人群。然而必须指出,需要给这部分群体提供购房金融支持,但是否应由定位于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意味着偏向于支持低收入群体)的公积金体系来完成,特别是在牺牲了低收入和高收入两个群体的效率和公平的前提下来完成,是值得商榷的。


爱生活更爱土豆


有些员工不明白,这是在给你涨工资,果真实现的话,平均收入会增加1000元以上,幅度会很大,以前涨一级工资12元钱都有动刀动枪的,现在涨1000多元怎么能没有动静,会有非常大的振动的,这是均衡理论。像普通员工发福利!


读心读世界


支持这个观点本身公积金作为独立性基金,谁交钱谁受益原则,我赞同。


流连忘返198802


把工资也取消了吧,都不要工资的,就在公司吃喝住,蛮好。吃公司的用公司的。


叁伍先生


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