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不繫名居易 造化無為字樂天 這裡藏有皇帝曾經的辛酸和不易

前言

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是寫白居易最妙的兩句詩。其妙處並不僅僅在於嵌入了白居易的名和字,更在於居易、樂天本身還有自己的一層深意。

這首詩的作者李忱(chén)並不是一個特別著名的詩人,但是他卻有著特別尊貴的身份。

因為這個李忱(chén)是唐朝的第16位皇帝,這兩句詩就出自唐宣宗李忱(chén)七言律詩《吊白居易》。

一、中興皇帝欣賞大詩人

相對於血雨腥風的長安城來說,洛陽是一個和風細雨的安寧之所。很多看破功名誘惑的人,喜歡選擇一個既繁華又遠離紛爭的地方養老。所以,劉禹錫、裴度、白居易等人都選擇了這裡養老。

唐武宗會昌六年(846年),75歲的白居易於洛陽去世 。同年唐武宗去世,手握大權的宦官馬元贄等人並沒有輔佐皇子繼承皇位,卻把唐武宗的叔叔-光王李忱擁立為帝,是為唐宣宗。

唐宣宗是唐憲宗的第13子,比 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三個皇帝的親叔叔。

馬元贄等人以為這個窩囊的皇叔好控制,因此李忱陰差陽錯成了唐朝的第16位皇帝。不過作了皇帝李忱並不甘心做一個碌碌無為的傀儡皇帝,他在位的十三年中,對內罷斥李德裕一派,對外收復了河湟地區,也算是少見的中興之主。

據說李忱即位以後選宰相時,首先想到的是就白居易,可惜白居易此時已去世半年多了。傷心之餘,李忱寫下了這首《吊白居易》: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浮雲不繫名居易 造化無為字樂天 這裡藏有皇帝曾經的辛酸和不易

二、何謂居易 浮雲不繫名居易

白居易這個名字還有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據說白居易年輕時拜會大詩人顧況,顧況眼界甚高,一般人入不了他的法眼,因此拿白居易的名字開起了玩笑。

據《唐唐才子傳》記載:

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謔之曰:“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及覽詩卷,至“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乃嘆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言戲之爾。”

那麼,唐宣宗為什麼說“浮雲不繫名居易“呢?當然不僅僅嵌入了白居易的名那麼簡單。因為居易這兩個字,本身也大有學問

“居易”二字出自於《禮記·中庸》: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鄭玄注:“易,猶平安也。

意思是說,君子不處險地,其他的就隨天由命了。小人嗎,喜歡富貴險中求。居易,就是處在平安的地方。

這一句,其實是對於白居易的一種評價。

浮雲不繫名居易 造化無為字樂天 這裡藏有皇帝曾經的辛酸和不易

白居易曾經充滿了激情,信奉的是”兼濟天下“。年輕時的白居易身為言官,屢次上書言事,當時還特別喜歡作諷喻詩針砭時事。常常惹得唐憲宗非常不快。

被貶謫江州以後,他的思想開始轉變了

宗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殺,白居易上書請求捉拿兇手,於是被人彈劾越職言事,其後又因詩獲罪被貶江州。

從此以後,白居易漸漸轉變了人生觀。從兼濟天下開始從轉為獨善其身 。

所謂”浮雲不繫“,可以理解為功名利祿對已經不能再吸引白居易了。 當時的白居易早早看清官場的兇險,因此遠離牛李相鬥、遠離宦官爭權, 主動申請避開長安是非之地。

因此在甘露之變中,宰相王涯等高官權貴死於非命時, 白居易正在悠哉遊哉的閒遊洛陽香山。

禍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 顧索素琴應不暇,憶牽黃犬定難追。 麒麟作脯龍為醢,何似泥中曳尾龜。

這首詩的題目是《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獨遊香山寺)》。看到甘露之變的兇險,白居易難免不感到慶幸,因此憐惜王涯等人像嵇康、李斯那樣臨刑前索素琴、憶黃犬的悲哀。

做一個死掉的麒麟或者龍,何如做一個泥漿中生存的烏龜呢?

浮雲不繫名居易,皇帝詩人一語雙關,即說白居易看透時事,如浮雲一般無所牽掛,也是說他遠離險地,安居於平安之地,實乃大智慧之人。

此之謂”居易"也.

浮雲不繫名居易 造化無為字樂天 這裡藏有皇帝曾經的辛酸和不易

三、何謂樂天 造化無為字樂天。

樂天,出自《周易·繫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

樂天知命,安於現狀,平靜地接受命運安排,所以沒有憂愁。

無為,在很多古籍中出現,《禮記·中庸》中有無為:

“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無為,也在《道德經》中出現十幾次。造化無為,順應自然,不需要可以去追求什麼。

造化無為字樂天,同樣是雙關語。第一層,是指這個沒有啥子追求的人叫做白樂天。

第二層,即指白居易對於自己生活的態度,順應自然, 安於自己的處境。

此之謂樂天也。

浮雲不繫名居易 造化無為字樂天 這裡藏有皇帝曾經的辛酸和不易

四、全詩的簡析

1、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白居易(772年-846年)75歲去世 ,在古代是一個長壽的人。可惜的是,人生於世終有一死,終於還是去了”冥路作詩仙“。

2、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上面講過,這是皇帝對於白居易處世態度的欣賞。

3、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長恨歌和琵琶行都是白居易的名篇,因為押韻和平仄的問題,所以一個改為長恨曲,一個改為琵琶篇。

4、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頸聯說過小孩都知道長恨歌,外國人都知道琵琶行,白居易的詩當然是”已滿行人耳“了。 《舊唐書·白居易傳》 ,元稹為白居易集作序時說:

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其繕寫模勒,炫賣於市井,或因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其甚有至盜竊名姓,苟求自售.......予嘗於平水市中,見村校諸童,競習歌詠,召而問之,皆對曰:"先生教我樂天、微之詩。"

一度思卿一愴然。聽上去感覺是對於一個好友的思念,不知道唐宣宗做皇帝之前和白居易私交怎麼樣。

不過,據說唐宣宗即位後,準備是讓白居易作宰相的。所以,這種”愴然“也可能是對於失去人才的惋惜。

浮雲不繫名居易 造化無為字樂天 這裡藏有皇帝曾經的辛酸和不易

五、皇帝為什麼欣賞一個造化無為的官員

作為一個皇帝,唐宣宗李忱(chén)為什麼欣賞一個不思進取的詩人呢?

大概是李忱(chén)有過同樣造化無為、浮雲不繫的想法吧。

作為皇子、皇弟、皇叔三種身份,唐宣宗經歷了唐憲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5任皇帝。

唐宣宗生於元和五年(810年) ,為唐憲宗的第十三子。其生母鄭氏原為鎮海節度使李錡侍妾,李錡謀反被腰斬後,鄭氏入宮作了侍女。李忱就是這個侍女與唐憲宗生下的孩子。

李忱是敬、文、武宗的叔叔,年齡卻比敬宗和文宗還小一歲。

李忱持重少言,大家都認為他腦子不太靈光。唐文宗、唐武宗曾在宴飲上以逼他說話為樂 。特別是唐武宗李炎很瞧不起李忱,對其不甚禮遇。

李忱曾經寫過一首七言律詩《百丈山》:

大雄真跡枕危巒,梵宇層樓聳萬般。日月每從肩上過,山河長在掌中看。仙峰不間三春秀,靈境何時六月寒。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鍾朝磬碧雲端。

宋朝陳巖肖在《庚溪詩話》中解釋說,李忱做皇帝以前其實活得很不容易:

帝為光王時,為武宗所忌,多晦跡為方外遊,至百丈山作詩云。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鍾朝磬碧雲端。登得高,看得遠。宋朝王安石後來有詩云: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歷經5位皇帝的光王李忱也修煉出了造化無為、浮雲不繫的道行。

也正是這種隱忍,讓宦官們認為李忱無慾無求,比唐武宗的兒子們好控制,因此擁立了李忱做皇帝。

由此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唐宣宗喜歡造化無為、浮雲不繫的白居易。因為他們有類似的想法,有同樣智慧的處世哲學。

浮雲不繫名居易 造化無為字樂天 這裡藏有皇帝曾經的辛酸和不易

結束語

白居易貶謫江州之後轉變了的人生觀,他能夠在複雜的官場鬥爭中處身事外,還能夠悠閒地安度晚年,可見這是一個大智慧之人。

因此唐宣宗評價白居易: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其實,這也寫出了唐宣宗曾經的酸楚和不易,這也是他自己奉行的處世方法。終於有一天,他也作了皇帝,可以開始自己的時代了。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