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奇异故事有哪些?

夜晚吹冷风


世界上最年轻的父母

古代男女的适婚年龄至少要在男十五岁、女十三岁时才能够资格婚嫁,如果要说生子的话,女性也得到十五岁以后,身体各方面发育成熟了才行。

2010年,一张黑白照片震惊了当时的媒体,照片上是一对正在拜堂的新人,照片的题目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父母:1910年的一对中国夫妻,男9岁,女8岁”。(目前网上已经找不到照片了)
(十三岁当父亲的英国男孩)



当时照片一报道的时候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质疑照片内容的真实性:“女孩才8岁,月经都没有,不能排卵怎么可能生子”;“男孩才九岁,连睾丸都没发育好,没有精子是不可能生子的”。

当然此事可以说是一个故事,或者说是趣闻,但幼年生子的情况却是屡见不鲜,比如英国就有一位十二岁的女孩,为她十三岁的老公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成为了英国年龄最小的父母。

在1935年,秘鲁安第斯山脉下的一个小村庄里,年仅五岁半的女孩未婚生下了一个六磅重的小男孩,此事直到六十年后才被公之于众。
(十一岁女孩结婚当天分娩)


而前文所说的世界上最年轻的父母,也完全有可能的事,据一位记者的拜访记录所记:那时还没到新中国,童养媳的情况依旧存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有的是女方比男方大,有的是男方比女方大,甚至有的两个小孩结婚的也有。

民国时期当地就有一对年轻的新人结婚,男的十五岁,女的十岁,两人是娃娃亲,女孩入门九个月后就生了个大胖小子(不到十月怀胎),为此还闹出了不小的事情。

所以,幼年生子的情况是存在的,那黑白照片里的九岁父亲、八岁母亲,是目前世界上可知最年轻的父母。但在这世界之最的背后,却是封建社会陋习对孩子的毒害以及男女之间对禁果的无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陋习的死而不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将其改变的。
(八岁生女的女孩)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从前,有户人家是卖馒头的,娘仨儿,老婆婆蒸馒头,闺女烧火,儿子大憨就挑着担,走街串巷卖馒头。

这天的生意不大好,大憨都卖了一天了,还剩一大半没卖呢。他垂头丧气地往回走,背后却忽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大哥,我都好几天没吃饭了,您行行好,给我个馒头吧。”

大憨回头一看,叫住他的是个面黄肌瘦的姑娘。大憨见她实在可怜,就给了她两个馒头:“你吃吧,不要钱的。”

那名女子接过馒头,又指着大憨的馍筐,问道:“大哥,你怎么还剩这么多馒头没卖完呐?”大憨愁眉苦脸:“唉,我这馒头蒸得不软和,别人都不想买。”

女子忽然又问他:“大哥,你家住哪儿呀,我能去看看吗?”

大憨就把他家的地址告诉给了女子。

等到第二天,那女子竟真的来了大憨家。

她见娘仨儿挤在一间茅草房里,就说:”这房子太小了,你们先出去,我重新拾掇拾掇这处儿。”

等娘仨儿走出去,那女子吹了口气,茅草房就变成了大瓦房。

从这天起,女子就在大憨家住下了,蒸馒头的活儿也由她接手,卖馒头的还是大憨。而老婆婆和闺女是彻底闲了下来,整天串串门子,说说闲话,过得好不轻松。

但好景不长,女子是妖怪的闲言四起,也被母女俩记在了心里。

待到女子又开始蒸馒头的时候,老婆婆隔着门缝儿偷偷探察,竟发现那女子什么都没做,只对着锅上的蒸笼吹了几口气,大白馒头就出笼了。

老婆婆十分害怕,就和闺女偷偷烧了一大锅开水,趁那女子熟睡的时候,猛地朝她身上泼去。一阵白雾散去,女子不见了,床上只剩下一只死去的狐狸。

而就在这天夜里,大憨家的新房子也不见,变成了从前的茅草屋,一家人又过回了苦日子。

这故事极具讽刺意味:被视为异类的狐妖知恩图报,却不得好死。受着狐妖恩惠的母女二人,忘了狐妖为她们所做的一切,只知道妖怪就是该死,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得到。

我想起了《子不语》中的一句话:

“君须知万类不齐,有人类而不如怪者,有怪类而贤于人者,不可执一论也。”

无心的人还不如妖,有心的妖更胜于人,实乃箴言。


参考资料:《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卷》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作者简介:半枕山月,自由系写作者,治愈系主播,新手系后期,乐于分享一切美好与有趣的事物。


半枕山月


我亲身经历的灵异事件:

原本我也不太相信灵异,可是真实经历了,无法用科学解释了,不相信也不行。由这么一件真实灵异事件就发生在我身上。如果你胆小,就此止步。

为了能让你更好的了解这件真实灵异事件,我得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我是06年读的大二。那时候已经有了手机,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用手机的都还算贵族。来自农村的我,条件自然跟不上,只能用寝室的座机接打电话。

故事发生在06年的冬天。那时天气十分寒冷,寒风呼啸,冷得人都哆嗦。室友们都早早回到寝室,在一番寒暄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被窝熟睡了。

大概到了午夜12点左右,叮铃铃……叮铃铃……寝室的电话响了,把所有寝室的室友都给吵醒了。这时大家非常恼火。心中不免责怪,这谁的电话,这么晚还打来电话,没有一点公德心。铃声持续中,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在这寒冷之夜起来接电话。有个姓熊的同学实在忍不住了,拿起电话吼了一句:“找谁啊?这么晚。”熊同学迷迷糊糊好像没听清楚,又叫一句:“你到底找谁啊?”砰的一声,熊同学把电话直接扔在桌子上,然后……许久才说出话来。“找你的。”他对我说。我说:“谁啊,这么晚打电话来。”心里也是一阵责怪。然后哆哆嗦嗦爬起床拿起电话:“你谁啊?”。电话里头传来一句沙哑的声音,因为没有听清楚,我就再问了一遍。电话里头还是那句话,让我如恶魂附身一般,全身是鸡皮疙瘩。她说“我找某某(我的名字),我在地下我好冷”。心理那个慌啊,现在都无法用文字描述。我镇静的再问了一句“我不认识你啊,你是谁?”。可是电话里还是那句话“我找某某(我的名字),我在地下我好冷”。两三遍对话之后,再也没有胆量说下去,除了身体冷得哆嗦之外,心理哆嗦得更厉害。直接把电话扔桌子上。

同学们都觉得不对劲,就问我。我告诉他们,有个女鬼在找我,说她在地下,她好冷。在熊同学的佐证下,没有一个人再敢接电话。后来我们全部室友壮起胆,一起去看看楼下是不是真的有女鬼。你们猜下面有什么?除了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最后就是全寝室的一夜未眠。

很多网友可能会说,这是恶作剧。是的,我们都想过,可是,我找过一些跟我玩得比较好得女性朋友,她们无一承认的。这事已经有10年了,至今还是个迷。可能有网友还会问,为什么不去查电话的来源,打过去不就知道哪里打过来的么?是的我们去电信查过,这个结果会让你很惊讶———查无记录。

很多时候不相信有灵异,不相信有个鬼。可是真的发生却无法解释,你该信还是不信?








奇闻八点半


你们相信人有特异功能吗?我说的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我们村,真人真事,有据可查。事情发生在1979年的冬天,那时候生产队还没解体,土地还没有承包到户,一切生产资料都归集体所有,农民通称为社员。我们村地处偏远山区,吃水先当困难,所幸有一个天然大水坑,夏天开满荷花,我们村世世代代都管它叫“荷花泡子”,从我记事起,就没见它干过,冬夏我们家家户户都得到这个泡子挑水吃。到了冬天,天天都得打冰眼,有时候到了春节前后,水位太低打不出水了,人们就得用稿刨冰块运回家,解决吃水问题。可见这个荷花泡子对我们全村有多重要。就在那年冬天出事了,有社员看见生产队的小牛到冰眼上喝水时一不小心掉冰眼里了。这还了得,那可是社员们的大水缸啊。如果不及时把牛捞出来,泡这一冬,水都得臭。问题来了,牛掉下去之后不会在原地,它在水里肯定会挣扎,当时的情况是,泡子长,宽都在50米左右,水深达4米左右,冰厚度在700左右,冰上面还有半米深的积雪,牛在什么位置跟本没法预测,想最快时间把牛捞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可急坏了当时在生产队当干部的我父亲,光靠取冰根本就解决不了这一冬天的吃水问题,刻不容缓,第一时间,得赶快向公社汇报。当时,我们这个市出现了一个传奇人物,叫张宝胜,相传他有特异功能,怎么个特异法我也记不清了,反正当时被传的神乎其神的。所幸的是在公社领导的配合下我们村还真把张宝胜给请去了,你还别说,特异功能还真就不是瞎说,他根本不用眼睛看,反正看也是白看,那么厚的雪和冰想看见牛根本是不可能的。他靠的是嗅觉,也就是闻,他在泡子上面每走一步都仔细地闻,大概半小时左右吧,他在牛落水那个冰眼的右上方15米的地方,指着脚下说,牛就在这个位置,怀着迟疑的态度,社员们七手八脚地就开始凿冰,一袋烟功夫,不可思议的是牛真给捞出来了。张宝胜真有特异功能,这一爆炸新闻一传十,十传百,闻牛这件事轰动了好一阵子。闻牛的时候我只有八岁,这件事情过去四十年了,我父亲现在八十一岁仍健在。问他张宝胜后来怎么样了,他说真假不知道,反正民间有两个传说:一个版本是说张宝胜有特异功能这事被国家知道后给保护起来了;另一个版本是说张宝胜后来得了一场大病,特异功能消失了。不管怎么说,闻牛这件事终究已成为历史了。我记忆中再没有人去考究特异功能这件事了。如今荷花泡子还在,不过村民们都吃上自来水了,荷花年年都开,随着旅游看荷花的游客逐年增多,当年的荷花泡子早已变成了如今的荷花山庄。





迷茫118738801


卖油翁夜遇黄皮子

入冬了,这天天还不亮,卖油翁就挑着他的油往集市上赶,天寒地冻,伸手不见五指。

走到半路,遇到一个身穿黄色夹袄的老头,两人顺路就聊了起来,两人来到一处豪宅前,老头请卖油翁到家里坐坐,天寒地冻的,卖油翁确实冻坏了,需要歇歇,就和老头进去了,老头给卖油翁拿了条金黄色的毛毯,很快卖油翁就睡着了。

等卖油翁醒来,天大亮,卖油翁发现自己竟然在一处荒坟里,傍边有一个黑洞,洞口一只黄鼠狼睁着黑漆漆的小眼,瞟着自己,和昨天的老头像极了,地上有张字条:大雪封山,我等取你的香油果腹,待度过这个寒冬,必有重谢。

卖油翁一看,油全没了,卖油翁独自回到家中,果然在此后的生活中,卖油翁一家顺风顺水,遇事总能逢凶化吉。


卖油翁活到一百多岁,据说他出殡那天,漫山遍野都是黄皮子……


故事匠


有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叔,他做了一个很长的梦。他梦到自己夜晚从自家二楼爬下去,一路走了好多地方,有满破的荆棘,有悬崖,有很深很深的河流,有高山等等。奇怪的是他一路上除了衣服被刮破外,身上就一点皮外伤,更奇怪的是他一点也不疼。当他醒来的时候,只见一家人围着他。

他问了一句:“你们都不干活,盯着我干哈?”

一小青年摇了摇头道:“爸,你不觉得疼吗?”

被小青年这么一问,大叔活动一下手臂,才发现自己累得手臂都抬不起来,他低头一看,自己穿着一身血迹斑斑的衣服。他吓得立马跳起来,顿时感觉自己全身上下疼得要命。这时,他才明白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


迟暮星火


我还没出生的时候,溥仪就退位了,我应该算是中华民国的人吧。

那时候天下可不太平,不光咱们内乱,各种洋鬼子也进来抢地盘了。但是我的日子过得还行,哪怕是兵荒马乱,我也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过得滋润。

当然了我不是土匪,也不是强盗,也没有起义,也没有做生意。我可以说是无所事事,也可以说是一事无成,但是活到现在我依然很滋润,那全都是因为我的鼠叔。

都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在我家不是,准确的说从我爹之后就不是这种情况了。我家不仅不打老鼠,还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当然了我们并不是供奉着它,而是因为它和我爹是过命的交情。

那时候溥仪还没有退位,我的祖上蜗居在一个小镇上,生活倒是过得还挺滋润。毕竟是地主嘛,因而肯定有个地主家的傻儿子了,也就是我爹。

其实他并不傻,相反他聪明的紧呢,只是败家,吃喝嫖赌全占了还不算完,待我祖父祖母去世之后,更是喜欢上了抽大烟。

家有金山银山也架不住挥霍不是,就这样没几年的功夫,偌大的家产就只剩下三间瓦房了。哪怕就是这样,还是忘不了去抽那一口福寿膏。

那一天,他手里惦着最后的两个大洋,晃晃悠悠的朝着大烟馆走去。来到了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他也知道今天这一次是最后一次了,抽完了这两块大洋,自己连饭辙都没有了。但是思前想后,他还是没能忍住,也怪他自己太能劝自己了。他心想早晚都是死,不如快快乐乐的死,还省得了那份疼痛。

就这样在里面享受了一天,天傍黑的时候走了出来。寒冬腊月,没有了太阳,就感觉天都要冻裂了一般。但是父亲连衣服都没有整理,双手一抄,就朝着自己家走去,他已经想好了,自己没必要走到家里去,没钱买煤,屋里屋外都是一样的。死在路上,自己的三间瓦房说不定还能帮助别人呢,若是死在屋里,想必也没人去住了。

还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天是真冷,天寒地冻,走了没多远,就冻得受不了了。看着路边不远处有个草垛,想都没想一头就扎进去了。但是这天气下,草垛也没有多大的作用,充其量就是挡挡风罢了。

天越黑就越冷。父亲已经快没有知觉,随手撤了几把干草就放在了自己的身上,这时候的他有些后悔了,没想到这福寿膏还是不能让自己摆脱死前的痛苦。渐渐的他就没有了知觉,这时候两只瑟瑟发抖的老鼠却从一旁钻进了父亲那没有系扣的棉袄里面。

父亲有些口渴,但他很纳闷,死都死了怎么还有口渴的感觉呢。强行睁开自己的双眼,却发现自己躺在自己家的炕上,而且还挺热,想来若是不热,自己也不会口渴了。

可这一切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明明记得自己躺在了草垛上,怎么就回到了家中。黑乎乎的门帘打开,一个老汉走了进来,才让父亲明白了一切。

这老汉不是别人,是父亲的亲娘舅,老实人一个,哪怕当初自己的姐夫是地主,当初也并不曾来要的一丝一毫。自己过了大半辈子,也未曾娶妻生子。夜里赶来是因为老娘去世,怎么的也得让这外孙去送最后一程。

幸好连夜来了,若不然自己的外甥就跟着自己的老娘去了。

明白了一切的父亲,眼泪也滴滴答答的落了下来。不是悔过的泪水,不是庆幸的泪水,单单是为了自己的姥姥而流的。虽然自己吃喝嫖赌抽,但是孝心还是有的,逢年过节不管怎样都会托人给姥姥带一些点心。自己肯定是不能去的,毕竟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可是没有福寿膏的。

人死为大,父亲强撑着自己“单薄”的身体就要坐起来,收拾收拾去奔丧。解开棉袄两只老鼠却忽然跑了出来。看到老鼠的一瞬间,父亲就想打死它们,但或许是因为有一只肚子挺大,父亲竟然有了恻隐之心。

虽然知道它们听不懂,但还是自言自语了说了几句:“也罢,我至始至终也没个伴,你俩在这儿看家吧,我去奔丧。若是能活着回来,咱们就一起过,当然了我估摸着我也活不多久了,没钱没粮以后只能喝凉水咯~”

整理好衣服,父亲就来到了外间,吃的东西很简单,老舅带来的地瓜。人要饿的时候,吃什么都是香的,一人一个抱着就啃。啃了一半的时候,父亲却开始扒皮了,他老舅看着他那个样子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心里想,都吃不起饭了,还穷讲究。

扒下来的地瓜皮“很厚”,父亲偷偷的扔进了里屋,啃完了剩下的地瓜,两人就启程出发了。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父亲的姥姥顺利下葬了,带着娘舅给的半袋子地瓜,父亲踏上了回家的路。路过烟馆的时候,父亲停下了,他有些抗拒不了这个地方,抗拒不了那种飘飘然的感觉。但是他已经身无分文了,这半袋子地瓜也不够自己抽几口的。

就这样父亲在门口蹲了半个时辰,终于做出了他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回家!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父亲进了家门先去炕上看了看。果然老鼠并没有等着自己,应该是去别家了。人穷的时候,老鼠都嫌弃自己。这是父亲当时的想法。

虽然只有自己,但是日子还是要过,饭还是要吃,吃饱了,不想了,明天看看去寻摸点活儿,怎么的也得活下去不是,要相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劝着自己。

硬邦邦的地瓜父亲也咬不动,放到锅里煮一煮,也算是吃个热乎饭不是。打开了锅盖,父亲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大铁锅的下面有着薄薄的一层米,当然其中还掺杂着不少的泥土。但怎么说这也是粮食啊。

父亲有些不可思议了,这到底是谁在帮助自己啊。正想着的时候,从灶台的洞里窸窸窣窣的钻出来两个黑不溜秋的东西,把父亲吓了一跳。仔细看了看才发现竟然是那两只老鼠。这让父亲有些喜出望外了,毕竟总算是有个伴嘛。

看看老鼠,再看看锅里的米,父亲似乎明白了什么。父亲很感激它们,但是毕竟那是偷盗啊,嘴里喊着下不为例,手里却把灶火烧的旺旺的。淘洗了其中的泥土,父亲的胃里算是进了一些粮食了。

吃饱了喝足了,躺在暖洋洋的炕上,枕头旁边两只老鼠静静的趴着。父亲也是睡不着,就开始给两只老鼠说话。

“是不是快生了?一定得注意,别冻着,就在炕上待着,我明天去找个活儿干,肯定能养活你们一家子。你们以后不能偷别人家的东西,若是无主之物咱可以要,明知道是人家的东西,咱就不要去偷了。我来养活你们,若是能找个古董也就不用这么费劲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父亲没去找工作,整天跟着老鼠在荒郊野外乱跑。生活却是一点一点的好起来了。父亲也没有忘了他的亲娘舅,给他老人家养老送终。这一切都是因为父亲真的挖到了古董,有时候走着走着就会捡到宝贝,当然捡到的东西中就包括我。

因而现在的我依旧和我的鼠叔一家一起生活,也许它们就是传说中的狐黄白柳灰的仙家,但是在我看来,他就是我的鼠叔。我没有结婚生子,因为这战乱的日子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我的孩子是不应该来经历这种困难的。就像鼠叔的那些孩子再好的生活环境最后还是一不小心让人打死了。

若什么时候你看到有个人再荒郊野外低头寻找,不要惊慌,说不定那就是我~那真是:行善不分高低贵贱,报恩不限柴米油盐。


星尘的夜空


有,我伯父原来会用白水化鱼刺,真的很神奇,这是我亲身经历的,那时候我吃鱼卡住喉咙了,爸爸带我来到伯父家里,只见伯父在水缸里打了一碗白水,然后朝着一个方向念几句咒语,手在上面比划着,最后叫我喝下去,真的就好了,据说叫九龙化骨水!


床头故事


赵员外家境殷实,当地大户人家,宅院田地广阔,奴仆婢女众多。这一日,赵员外到镇上集市闲逛,市场人声鼎沸,男女老少花花绿绿络绎不绝,赵员外东瞧西看兴趣盎然,不由得已到街尾,见有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赵员外好奇,走近过去,人群围成一圈,把员外挡在外面,于是赵员外伸长脖子,踮起脚尖努力向里观瞧。只见正当中立着一个瘦小干枯的江湖人,此人正口若悬河的使劲叫卖,不过一些坛坛罐罐,因说得好听,说得清奇,更像个嘴把式,因此引得众人围观,不时暴出笑声。

那时候,常有那种走江湖之人,全凭一张伶俐的嘴将众人逗得哄堂大笑,然后大家买他一、二件商品算做酬谢,而这些商品也大都是常用之物,因此也都划算。赵员外从不甘寂寞,不时踮足引颈眺望,不知不觉中已挤进内层,他见那江湖人跟前摆满各种瓷器,其中一件五彩陶罐器型精致,便将此物拿于手中爱不释手,江湖人见状伸出两根指头示意银钱二十两,众人都有些咋舌,而员外并不在乎,随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此时已接近尾声,众人开始散去,赵员外拿着五色陶罐回家。

赵员外回家后,即将五色陶罐摆于正堂之上,五种颜色鲜艳夺目,赵员外又看了一会。

是夜,宅院各处安静下来,灯火渐渐息灭,员外开始进入梦乡,突然,窸窸窣窣的一阵响动将赵员外吵醒,他推了推赵氏,赵氏正沉睡得香,那声音时断时续,时而在近处,时而又在远处响起,赵员外听了一会,不觉哑然失笑,分明是哪里来的野猫野狗罢了,一边想着员外又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起,赵员外带着几个仆人,在院中各处转悠,一切正常。正待转身回时,赵员外见柴工房门紧闭,略显有些不快,因为柴工火工本该早起,准备烧水做饭才是。员外吩咐仆人推开柴门,突然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接着看见两柴工倒在地上已经死去,心脏位置被掏去一个窟窿,心脏不翼而飞,死相极其恐怖难看。

这一惊是非同小可,整个宅院炸开了锅似的,人心惶惶,赵员外将全院的人集中,但谁也说不清楚昨晚的事,这一天就在紧张恐怖的气氛中度过。

是夜,员外令众人加强戒备,紧闭大门和窗户。过三更,窸窣之声又起,员外用心细听,窸窸窣窣之声不断,员外惶恐不安,终于捱至天明。谁知,第二日发现,又有仆人惨死,同样的被挖去了心脏。

赵员外一面叫人安葬死者,一面去市集上购买各种刀枪棍棒分发给仆人婢女,又在院中各处多设灯笼火把。吩咐:“夜不熄灯,通宵照明,仆人和婢女都要全神戒备。”一切准备妥当后,天色渐晚,众人都提心吊胆。过三更时,赵员外又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这次是从屋顶传来,赵员外与赵氏抱着一团,大呼小叫,众人听见持火把奔出,然而搜遍全院上下并无异样,众人又各自安歇。而赵员外又听见窸窸窣窣之声,众人又起,如此反复,终至天明。众人提水盥洗,在井里发现两具婢女尸体,心脏同样被掏。

半月时间,一到晚上就有人死去,同样被掏心脏,奴仆婢女也逃得精光。只剩下赵员外夫妇二人。赵员外无计可施,只得听天由命。

这天下午,院外传来马蹄声,蹄声由远至近,直到大门外停住,接着有人推门进入大院。赵员外夫妇急忙迎出,只见来人眉清目秀、身材修长,背背宝剑,剑絮随风飘荡。夫妇俩大喜过望,来人正是离家十余载的儿子赵明。

赵员外夫妇俩只有这一个儿子名叫“赵明”,从小就被道士带走,成为俗家弟子。每年,赵明都要回家看望父母与家人团聚,这次路过此地,顺道回家。

赵明走进自家大院,便觉煞气森森,一片愁云惨雾笼罩。见父母神色慌张并且憔悴,已知家中定是出了大事。忙向父母问安,赵员外将发生的事情全说一遍,赵明听后不由得庆幸,幸好自己及时回家,否则父母恐遭遇不测。

当晚赵明与父母共处一室,夜过三更,果然窸窸窣窣之声又起,赵明一手持剑破窗而出,骤然见屋顶聚集着一股黑气,赵明大吼一声,一手掐诀,一手挥剑,斩向黑气,黑气往后急缩,四处奔窜,赵明紧追不舍,追至大堂,那黑气突然消失不见。赵明将大堂里外都仔细寻了个遍,居然没有寻找到丝毫踪迹,心中不免纳闷起疑。赵明担心父母,急忙回到父母身边。

第二日天刚大亮,赵明就与父母来到大堂之上,因夜半三更属纯阴而正午时分则属纯阳,因而煞气会在夜里是隐匿,白日暴露。赵明觉大堂之中煞气较之他处更甚,他向堂内四处打量,猛盯向那只五色陶罐,陶罐四周随处可见斑斑驳驳血渍,忙向父亲寻问从何处而来,员外将那日在集市上的事说了。赵明拿起陶罐,走出堂外。这时已近正午时分,阳光将地面烤得滚滚发烫。赵明将陶罐往地上狠狠摔去,陶罐被摔得稀巴烂,滚出一个骷髅头,那骷髅头犹张大口,嘴角有血渍喷溅痕迹。赵明挥剑将其斩为两半,随即在日光下化为齑粉。

赵明从前听师父说过,江湖上有一种邪门歪道。先盗古墓,取其骷髅头,施以邪术后,即以活人心脏为食。然后装于容器内,再设法放置在富裕人家,便其家破人亡,再夺其房屋田产。用心之歹毒,闻者色变。

初时,赵员外购买五色陶罐,江湖人要价二十两银子,实为探明虚实,检索富贵人家。赵员外不知就里,因此得此横祸。

赵明急前往集市,搜寻那江湖人。江湖人感应的事情败露,早去了多时,哪里还有影踪?天长日久,赵员外家慢慢恢复如初。


砖房子


狐仙的故事


在后山有个传说。有一个人深夜从山里路过,看见月光下,山头上,有一个人把头盖骨举在面前,朝月亮大声喊:“成了沒?成了沒?”听见的人如果喊“你沒成,你沒成!”他会哭着走了,但从此以后这家人有麻烦了。原来,这是修炼千年狐仙在山头问你。因为你说沒成,它一千年的修炼就白进行了,还要从头开始修炼,再等一千年。所以狐狸恨你,就给你找麻烦。如果你回答:“你成了!你成了!你早就成了!”当狐仙听他说自己成了,马上高兴地跑到他跟前感恩,并且主动说帮助他家。说:“如果你有难,朝西点三柱香,叩三头大喊:‘狐狸大仙!狐狸大仙’我就会马上到。”然后,狐仙辞别,消失在夜色中。从此以后,这个人总能交上好运,家境也越来越富了,最后富甲一方。光阴冉冉,不知不觉过了多少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犯事了,而且是杀头之罪。临刑前,他忽然想起狐仙的话。便要求点三柱香叩头。刑官同意了,便找来三柱香,他在刑场上点燃插上,朝西猛叩三个头,大声喊:“狐狸大仙!狐狸大仙!”顿时西边天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刑场上狂风大作。人们纷纷躲避,迷眼不视物。只见狐狸大仙头戴王冠,身穿王袍,在大风中闪到他跟前


,把他在胳膊肘下一夹,转眼不见了。等大风过后,人们不见了死刑犯。他得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