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在這場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阻擊戰中,醫生、護士、軍人、警察、保安等都在一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抗擊新冠,上海各個社區都在行動中。


上海社區街道的疫情防控究竟是怎樣的呢?


樂民平臺【社區防疫】專題持續更新,歡迎各社區街道工作人員和熱心居民投稿,萬眾一心、同舟共濟,共同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


本期,小樂帶大家來到江浦路街道和天山社區。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江浦路街道

是典型的“新老舊”三合一的社區。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

如何加強小區的封閉管理?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您好!請先測個體溫。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好,現在只有這一個出入口,我感覺安全多了。


2月13日,遼昆居民區疫情防控值守人員與正欲進入小區的一位居民交流著。 遼昆居民區是一個四周都有門的老舊弄堂小區,通道四通八達,封閉管理難度很大。唐山路1039弄、長陽路539弄、長陽路503弄、昆明路600弄等8個小區共有13個弄堂口,無門禁無物管。而這樣的老舊小區江浦路街道有33個。目前,均實施了“封閉式”管理。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起初,居委幹部考慮過將出入口“封死”的方案,但考慮到安全因素及緊急狀況,此方案並未被通過;經過深思熟慮、集思廣益,並在區、街道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下,通過圍擋建築垃圾的圍欄將小區封閉起來,並在圍欄上張貼嚴禁外來人員進入的告示以及統計外來人員信息的二維碼,信息醒目,界限清晰,自實行圍欄封閉管理以來,快遞員、外賣員都被攔截在外,使四通八達的老舊弄堂小區也有了安全感。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為了更好的守護好圍欄,把好這道關,居委幹部、街道疫情防控下沉聯絡員及志願者不間斷進行巡邏,對圍欄進行及時修復更新,同時對進出人員進行管控。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一門”管理


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關鍵在於“管住門”。街道進一步排摸71個“小包圍”的具體情況,針對有物業管理、無物業管理、自管門衛、部隊系統管理等類型,細化形成6類門崗管控方案

,分別是物業單獨管理、社區志願者輪值管理、平安辦落實安保人員託管、物業+社區志願者共同管理、社區志願者+城管“門責”隊伍+外聘專業隊伍共同管理,以及部隊、單位對其系統住宅自行落實力量管理。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每個小區明確1扇門、2人、24小時

輪班值守,落實“兩禁一阻”、“三問三登記”要求。非本小區車輛禁止進入小區,快遞、外賣人員禁止進入小區,本小區以外人員原則上進行勸返。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應對返程高峰,人員管理要更嚴更細,對於進小區人員、車輛都會問“你從哪裡來?去過湖北嗎?具體住址?”三個最基本問題,根據詢問結果進行登記,對於返滬人員還要求做好掃碼信息登記工作,同時嚴格落實體溫測量,確保逢人必查、不漏一人。


“兩色”通行證


在小區“封閉式管理”的基礎上,2月12日開始,街道各居民區進一步採用紅綠“雙色卡”的出入門管理制度。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對於近14天內未離開過上海的常住戶發放綠卡,憑卡出入小區;對於外來回滬體徵正常的小區住戶,在居委做好個人登記後發放紅卡,憑卡出入小區時測量體溫,14天觀察期滿可換綠卡通行證。非本小區居民,不予以發放通行證,一律不得進入。“兩色通行證”這一舉措,通過分色標識、嚴格管控,促使小區防控工作更加動態化、精準化、高效化。


“三防”:人防、物防、技防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小區門崗2人一班,全部實現“專業+志願”配備模式,上崗前,街道開展專題培訓,下發流程、講清要求、明確職責。在玉屏南路476弄等沒有門衛室的弄堂小區門口搭建帳篷,落實值守人員,區、街道下派機關幹部,由居委會根據工作情況予以人力調配,確保人防力量充沛有效。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加大小區公共區域消毒工作,包括電梯、公共樓道、垃圾廂房等,每天消毒情況在小區公示,確保居民知曉。有些居民區還設置了廢棄口罩處理箱,供居民投放,避免垃圾分裝造成的二次感染。


“四掃”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當前,出租房管控成為人員排摸的一個重點。天山路街道以老舊小區為主,小區租房率平均達到50%。在此背景下,街道各居委組織力量“掃街、掃樓、掃房、掃人”,堅持從小區沿街商鋪、居民樓組、出租房、重點人員名單排查等4個方面入手,把所有來滬人員的存留空間底數摸清、人員情況摸清,確保全覆蓋、無死角、不遺留。街道還建立了重點人員排摸日報機制,各居民區每天通過“名單排查”+“自行排查”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地毯式”排查工作。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社區防疫」抗擊新冠,上海社區在行動(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