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上一線戰“疫”他說等疫情結束最想吃媽媽做的飯

羊城晚報記者 錢瑜 通訊員 沈悅 張霄

等疫情結束了,你想做什麼?“我就只想吃頓媽媽做的飯。”珠海邊檢總站拱北邊檢站執勤四隊“95後”民警蔣君宇說。

蔣君宇是湖北武漢人,2017年加入珠海邊檢總站,工作在拱北口岸基層一線。今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的家鄉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而他身在珠海,牽掛著父母、惦念著親人,也一直追隨著父母的腳步,奮戰在戰疫最前沿。

“武漢伢不服周”

“武漢伢,不服周”,這是一句武漢俚語,有著不服輸的意思,這段時間,蔣君宇一直用這句話鼓舞自己。

今年1月30日,拱北邊檢站決定成立黨員戰疫突擊隊,負責執行疑似病患驗放、在高風險區域執勤等任務。蔣君宇第一時間報了名,他說:“我是黨員!業務可以,還能說武漢話”。

被選中後,蔣君宇每次都要穿著防護服等護具,“全副武裝”地在一線執勤。由於資源緊張,蔣君宇穿上防護服後一個班次都不捨得脫,執勤間隙也在後臺區域短暫小憩,近8小時的工作,他的護目鏡上常是霧氣騰騰,下班後手套裡也全是汗,額頭常常被勒出一圈紅痕。

“剛開始幾天,沒法適應那種憋悶感,站一會兒就頭暈想吐。”每次蔣君宇都是使勁梗著喉嚨,強忍著不吐。憑著這股“不服周”的勁兒,頻繁“出擊”的蔣君宇至今驗放了50多名重點疫區旅客。

全家上一線戰“疫”

蔣君宇的父親蔣大慶是一名交通警察,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後,他被緊急抽調去某高速路口駐紮執勤,負責進出車輛及人員的引導勸控、運送疑似病人等工作。形勢嚴峻,蔣大慶和同事們頂著寒風在執勤點對來往車輛逐一排查,一干就是14個小時。

疫情暴發以來,蔣君宇唯一一次撥通父親電話時,他的父親正在高速路收費站作短暫的休息,平時不善言辭的他,卻在短暫的幾分鐘裡反覆叮囑兒子:要注意保護好自己,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掛掉電話,便又投入了緊張的工作。蔣君宇的母親宋曼在當地婦聯工作,封城之後,她每天奔走於各個社區進行排查登記。

“1998年抗洪的時候,爸爸和媽媽也一個多月沒回家,有一天爸爸回來了眼睛很紅,後來長大了才知道那天和爸爸輪換班巡防堤壩的一個叔叔被雷擊中,殉職了。”得知父母在最艱難時刻勇敢“逆行”,蔣君宇雖然擔心,但不意外,因為這才是他了解的父親母親。

2月4日,蔣君宇收到父親的一份“禮物”,那是蔣大慶在家人群裡發出的一份手寫請戰書。“懇請組織把我放在最需要的地方”,看著堅定的話語和鮮紅的手印,蔣君宇感受到父親在千里之外給了他一個“擊掌”,以行動為他送來更多前行動力。“放心,爸,我會繼續加油的!”

雖和父母相隔千里,但蔣君宇堅信,和父母並肩作戰,這場“戰疫”終將取得勝利。“等結束了,我要回家吃媽媽做的排骨蓮藕湯和清炒菜薹,最愛這兩道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