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经》这本书如何正确的理解和读懂呢?

用户1663820082913


大家好,我是冀东老李,《易经》这本书是一部非常深奥的经典著作,有一部分人把它解读为卜卦算命的书籍,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你就是拿着黄金当铁用了。

这么经典的著作是一本非常难得的书籍,但大家一定要读懂悟透,真正理解书中的奥妙,他可不是算命这么简单。

《易经》是传统文化,告诉大家在社会上如何为人处世,生活中如何与人相处,事业上如何顺风顺水,这才是《易经》的真实含义。

如果大家把《易经》读懂悟透,我们的命运就会真正的把握在自己手里,《易经》把宇宙万物的大道讲的非常通透,宇宙万物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来运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我们的世界是大宇宙,而我们人的身体是小宇宙,他和世界万物一样,也都是按着规律来运行,同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理解了宇宙规律,也就了解了我们自身的命运,从此就不在为生活而烦恼。

[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冀东老李


《易经》被誉为天书,主要是易经里面用阴爻和阳爻组成了卦象,而卦象又分单卦和复卦,单卦就是我们常说的"乾坤艮兑震巽离坎"这八个卦,将这八个卦重叠就形成了六十四卦,《易经》就是讲这六十四个卦的学问!

一、要学懂《易经》首先要记住卦名,卦名的最后一个或二个字代表的是卦意,如"地天泰","泰"就代表安泰、吉祥!"风火家人","家人"内也,代表的是一家人的意思!

二、要精通《杂卦传》,杂卦传是最快能记住易经这六十四卦本义的!

三、学卦要有抽象思维,要有读象、取象的思维,每个卦大体是说什么的熟记一下就可以!

四、断卦时可根据卦象的本义或爻辞来看,也可看卦之生克,本卦、互卦、变卦的关系!

五、搞懂六十四卦,学易经就不难,如果确实还认为学《易经》难,你可购买我录制的《学懂易经六十四卦》学习便可!





福善易学讲堂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易经》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包罗万象,错综复杂,相通相连,变化万端。是今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参考借鉴的文化宝库。

运用它,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积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精华内涵。同时,切莫将《易经》与简单的巫术和迷信联系在一起。它是一本文化经典,而不是占卜秘籍。

《易经》是一部奇妙无比的古书。看不懂的人说它是有字天书,略知一二的人对它深感敬畏,真正了解的人就爱不释手,随时摆在案头,向它请益人生各种问题,然后增长处世的智慧。

  《易经》的“义理”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一直在变化之中,充满无限的活力与生机,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妥善安排自己有限而可贵的一生?答案是努力提升道德价值,以行善为主轴,搭配求真与审美的目标,使人生趋于完美的境地。个人与群体不可区隔,所以这是成己成人之学。

  《易经》的“象数”可以用于占卦,只要秉持“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这三项原则,再依循正确的程序进行,则占卦结果将使人相信“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并非虚语。意即:即使没有老师与保护者,也会好像面临父母在指导一样。当然,人都希望趋吉避凶,但是《易经》也提醒我们“天道无吉凶”,因为吉凶在于人的欲望。

  《易经》再三揭示人生的正途在于:培养德行、增强能力,以及启发智慧。把握这三点,人生的主动权操之于己,生命也将变得充实也更有意义。《易经》在古代经典中属于哲学类,其故在此。哲学是对人生经验作全面的反省,再由之找出系统的理解以及最终的目标。也因此可以说:没有哲学,人生形同盲目;脱离人生,哲学难免空疏。《易经》正是一套圆满的哲学体系。不学《易经》,将是无可弥补的知性缺憾。

  关于《易经》的学习,我用三句话来概括:一、不学一定不会;二、学了不一定会;三、学会终身受用。首先,《易经》的六十四卦是基于一套特定的符号系统,若是不曾学习,则这些卦象显得神秘而难解。其次,为什么学了还不一定会呢?因为它的占卦部分需要解卦,而解卦能力永远有提升的空间。这表示人生有可测与不可测的部分,同时人也有自行做主的选择机会。占卦不同于一般的算命,也在于它要求我们以清醒的理性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最后,学会《易经》,将可终身受用。此中妙处,其实在学习过程里就已经逐步实现了。


石丞子


在这里阐述一下我的理解,易经之易源于卦象,古圣贤通过对不同卦爻的变化,注辞补示,以大道至简的言词表达出卦爻所蕴含的寓意。从而汇聚成体,世称易经。易象为日月之合,日上月下,太阳的光明是直接的,而月亮之光是耀日而亮的,故人讲阴阳,实为日与月之象,日为阳,月为阴,易经反应了天体运转的规律,不同时期有满有亏,有烈日当空,也有暗黑之时,阴阳相辅,运转不息。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有大贤悟道,从易经中提炼出为人处事,天文地理,兵法乐律,数学演变等等易象之理,实乃易经反应的正是天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为一切寓象的本源。故而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

人们读易经本源之书,不同的人处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思虑是不同的,从而理解的寓意不同,大贤如此,大众也是如此。实因任何事物都可有好,坏,中,平,优劣,黑白,吉凶,明暗,生死等等可用阴阳辩证统一的思想来反应。所以易经放置于四海,皆能通用。

故而,要想正确解读这本书,要因人而异,你本身要有一个辩证的思维,再针对自身所做之事所思之事,发现适合自己的理解就已经算是读好了。不用太过介意大师名家怎么理解分析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因为占位不同,所考虑事情的境界范围也不同。作为个体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悟道就可以了。既使小学生从中能知道八八六十四,也算从易经中得到了它所含的寓意。




小鱼儿游历记


全面物质平衡哲学新文化发现者说:读懂了!易经是生命、生理结构和功能优秀的古圣先贤,用他们特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天、人、地的物质及事物的运动规律,并得出的规律总结,其后又根据天、地、人的物质自然运动规律,设计出,怎样驱吉避凶的各种方法。易经也是从发现到发展,再到应用,经过慢长的历史过程,才逐步完善的。其间,有多位圣贤参与研究的。卦相,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十二属性,阴阳,都是事物运动和存在的不同状态。本来易经没有任何封建迷信,是科学的,可是由于人类的自身的观念始终偏狭,局部,俗话说,就是迷糊或目的不纯,导致了人们对易经的迷信观念的产生。要想看懂易经,就得用全面物质平衡哲学新文化——宇宙物质观念,用材料、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的物质科学分析,才能透彻的明白。每个人,不管你,学不学易经,懂不懂易经,明白不明白易经,你都在宇宙自然物质运动规律中运动生存着,所以人们都在易经的运动的奇书里。要说的话,很多,但媒体篇幅有限。望国家部门机构重要投资立项研究使用全面物质平衡哲学新文化,必有大用。谢有识之士支持!愿听回声。


怪人3621


关于《易经》这本书,首先搞清《易经》与《易传》。

通行《周易》一书,包括《易经》与《易传》两部分,《易经》部分归于周文王名下,《易传》部分归于孔子名下。由于西汉之后,经与传合为一体,误导世人经与传不分,《易传》当作《易经》念。

周文王的《易经》才是《周易》。孔子的《易传》不过是以儒家的观点解释、传授《周易》。

《易经》即《周易》,包括六十四卦卦符,卦辞,爻辞。卦辞爻辞尽筮占吉凶之辞,无“阴阳”无“太极”,也无“乾为天,坤为地”之辞。

是《易传》论阴阳,并附会儒家伦理。


有话少说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易经》是远古文明的产物,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连山》、《归藏》,秦汉时期的易书《周易》,并称为“三易”(另有一说三本书均作于远古)。远古时代人们定天象、法地仪,观象授时,创制历法与易书等,文明肇始。《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远古时期古人“观象授时”,并确定天干地支及阴阳五行、八卦原理。八卦与干支时间以及方位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同属一个系统。远古早已有之的时空、阴阳观念,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世界观,用阴阳、乾坤、刚柔的对立统一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的规律,这个规律被称为。道。。这规律揭不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易。,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变易,指变化之道,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简易,一阴一阳,囊括了万种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都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不易,虽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规律;天地运行,四季轮换,寒暑交替,冬寒夏热,月盈则亏,日午则偏,物极必反,这便是规律。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有。定数。与。变数。,定数有规可循而变数无规可循;定数中含有变数,变数中又含有定数,无论定数还是变数其大局皆不变。易有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川君说易


别把《易传》当作《易经》念。

什么是《易经》?本无“经”字,《史记》称《易》,周文王在伏羲《易》八卦基础上作六十四卦。孔子为之作《易大传》,现称《易传》。《易传》也没称周文王的《易》为《易经》。周文王的《易》之所以称《周易》,以别于不见流传的《连山易》、《归藏易》。之所以称《易经》,《周易》奉为儒家四书五经之首之故。

通行《周易》,包括周文王《易经》和孔子《易传》两部分。事实上,《易经》才是《周易》,《易传》只不过以儒家的观点解释《周易》罢了。

阴阳,太极,乾为天,坤为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等,皆非《易经》而是《易传》之辞。

《易经》只有六十四卦卦符,卦辞,爻辞。卦辞爻辞尽筮占吉凶之辞,别无其它。


赵日金141


《易经》传世的这本书,本来“原文”只是纪载八卦模式占卜方法的书。是孔子为其写“传”后,才成为理学著作!在此书之前的上古时代,“易经”理学这哲学思想框架早已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如:“伏曦画八卦”等记载传说,这就说明在此前已有“八卦”!...所以《易经》只是“易经理学”这个哲学体系的应用记载的其中残本。并不代表完整的“易经理学”思想体系!要读懂,就要悟学——必须理解“阴阳三才学说”!必须明白《易经》文字是后人添加的,必须参悟别的典籍和多体会思考自然规律等!


道元易经理学


《易经》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易经的核心就是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

解析:

1、简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再复杂再深奥,一旦人类的智慧达到,就可以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

2、变易: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着,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如果离开这种变化,宇宙万物就难以形成。

3、不易:是指在宇宙间万物皆变的前提下,还有唯一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万象之物的东西不变;即是说万物皆变的规律是永远不变的。

所谓"不易",就是基本平衡;"变易"就是发展变化,就是不平衡;"简易"就是世界上所有最复杂的事物可以用最简单的符号来概括。发展变化、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