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瘟疫論》某些理論否定取代了《傷寒論》,為何很多中醫人還埋首於傷寒?

以中醫之祖的名分


醫學科學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實踐又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現代西醫和古代中醫都是從實踐中證實的醫學科學,只是研究的時代不同國家不同角度不同。中醫《瘟疫論》和《傷寒論》一樣,時代不同人員不同,角度相同但理解不同,經驗各異,誰否定誰沒有意義,不能作為誰不科學的定論,都在各抒己見而已,都是實踐經驗的總結,這也很正常,沒有對比怎分高下?!古人在腎陰虛還是腎陽虛誰多見方面也是相互爭論的非常激烈。《瘟疫論》在溫熱病方面有吳又可的經驗也是國粹,實熱證多見。《傷寒論》是張仲景的經驗,《傷寒論》之所以仍然被中醫界學者奉為國粹至寶,是因為《傷寒論》形成的六經辯證理論在流行病臨床實踐中為數不少的虛寒證的病人作出了貢獻。從西醫角度來分析,《瘟疫論》是流行性發熱性傳染病,如細菌性病毒性等烈性傳染病,《傷寒論》是流行性傳染性較輕的病毒性疾病而已,都具有深入研究的價值。只是臨床上,烈性傳染性比較少見,而傳染性較輕的病毒性疾病比較常見,所以,很多中醫人仍然埋頭研究《傷寒論》。


玫瑰一號


《瘟疫論》否定取代《傷寒論》,為何還有很多中醫人埋首《傷寒論》?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的人,中國正處於一個動盪混亂的年代,瘟疫流行,戰亂不斷。張仲景根據當時的瘟疫情況,實事求是的著寫了《傷寒論》,這一醫學經典對指導後世醫學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唐代著《千金方》的孫思邈對《傷寒論》的評價極高,後世的《瘟病條例》、《瘟疫論》都是從《傷寒論》中發展起來的。更加談不上否定一說,只是《傷寒論》由於年代久遠,對瘟疫的治療還停留在東漢的時期,而現在的瘟疫已經有了新的變化,但是,《傷寒論》的辨證論治的醫治思想是中醫的精華,怎能用《瘟疫說》去否決的呢?學中醫,不學《傷寒論》就不知道什麼是辨證論治,又怎麼能把疾病治好呢?

因此,否定《傷寒論》,《傷寒論》無用論都是不對的,恰恰相反,我們要傳承張仲景作為醫聖的辨證論證的精髓,繼續把中醫中藥發揚光大。所以,這也是許多的中醫人埋首於《傷寒論》的原因吧?


順是而為1


我在提出傷寒論第一個基本概念“太陽病”中的“太陽”是什麼的時候,沒有細讀過吳又可的《瘟疫論》,後來才知道吳又可完整的認識了傳染病即癘氣的傳播途徑、發病表現。傷寒論是針對東漢末年的瘟疫的,但他的認識被吳又可否定了,主要治法即解表發汗法也被吳又可否定了。吳又可只是沒有後來的巴斯德幸運,巴斯德恰好遇上發明了顯微鏡,於是發現了細菌、病菌、病毒、接著發明了疫苗。

但是為什麼吳又可後來的中醫人竟然輕視了吳又可的《瘟疫論》,仍然熱衷於《傷寒論》,出現了無以數計的皓首窮經的劉渡舟、郝萬山等所謂的傷害專家?

這是一個足以令整個中醫界深思並痛徹心扉的問題。

必定有一個答案,是因為內經,還是因為那個《醫宗金鑑》?

還有一個原因,是《傷寒論》中也有溫病的概念,但和吳又可的《瘟疫論》提出的溫病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後來的中醫人沒有細心研讀,以為差不多的概念。


以中醫之祖的名分


告訴你們為什麼中醫古人勝今人吧

與鄧老那幾位一起參加非典的老中醫,都是大國醫,現在基本上都死了。他們中隨便哪一個人放在現在,都是中醫後輩望塵莫及的。

為什麼西醫越現代越高超,中醫為什麼越往古代越牛皮?

因為中醫是手工體,西醫是印刷體。請問古代王義之的書法現代有幾個寫得出來呢?中醫就同書法一樣,今人科學再發達沒師父傳教與不勤寫肯定達不到古人水平。


趙青衫


這次的新冠是傷寒嗎?打噴嚏,咳嗽,一身疼痛,乏力等就是傷寒的症狀。而這次的症狀增加了肺結水,乾咳,發熱,咽喉腫痛,有了這些病症在治療上就增加了難度。平時在治療傷寒時會採用一些溫熱的發汗藥,而對於乾咳,發熱,咽喉痛又必須採用養陰,解熱,消炎的藥。對於陰症陽症不明確的症狀只有反佐治療。熱藥,養陰藥齊下,可是最大難題是肺結水,考慮好肺結水病就可能可以得以改善。看到有些方子已經做到了,運脾利水,祛寒,養陰。就祛寒除溼中草藥的路經有點欠缺,這樣逐水較慢,如果使用肉桂逐寒,溫腎水,寒痰或消除的更快。方即然是反佐方肉桂可以應用。此文僅供大家討論與參考!


鄧錫成1


西方醫學對人類健康做出巨大貢獻,這是不可否認的!包括人體結構、組織器官基本功能、營養、部分致病微生物的感染疾病、寄生蟲病、分子生物遺傳基因、外科手術、藥物藥理、少部分免疫疾病等等,西醫也在蓬勃發展;其實西醫也有很多疾病不明白和弄不清的問題;表現在知道很多疾病,知道病理變化,但無法弄清病因,那更不可能治癒,少部分用藥可以緩解,還是弄不清病因;還有些疾病只知道症狀連診斷都下不了,所以不要過高估計西醫的作用和結果,因為這樣的情況下,這會讓我們的思維變得侷限起來;世界萬物,相生相剋這是哲學也是科學,沒有研究清楚的東西並不等於這個事物不存在,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而後提升為理論,理論在實踐中得到驗證,並再糾正、改進及完善,只要人類在發展,這個週而復始的過程不會停止!這是中醫幾千年存在的原因。西醫、中醫都有侷限性;治療都有不確定性,醫學永遠在探索的過程中,人類的疾病也在不斷變化之中,所以不讓真實的謊言矇蔽自己的眼睛,放棄不成熟的、幼稚的思想,理智看待世間問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有信仰吧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這個小編是典型的:扇陰風,點鬼火,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亂的鍵盤俠。

中醫是古人老祖宗憑經驗總結出來的醫學,是經驗積累,就像目前的大數據的分析總結。沒有為什麼,類似大數據總結判斷,也是科學!黑中醫不科學的黑了良心,中醫不科學不管用能在中國傳承和醫護華夏民族幾千年嗎?

帶有偏見且不中立的提問最好不要說,給人一種居心不良的導向。


五千之首


我是一箇中醫愛好者。我們的祖先太過優秀。可是沒有否定,就沒有進步。要古為今用。高深的理論不便醫者學習運用,也不利求醫者理解配合。青蒿素就是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產物。也許中藥學更容易走向現代化。病毒性肺炎搞得我們太狼狽了。下次呢?下下次呢?不寒而慄。看起來,這次有希望熬過。不知道下次?希望在病毒領域也出個“青蒿素”。十年不行,二十年。這一代不行,下一代接著幹。可是現在還有願意埋頭苦幹的高人嗎?


鬼步舞青山依舊


一些人千方百計,想盡一切辦法來否定中醫,否定中國文化。不想想《傷寒論》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醫書之一,是一部了不起的中醫科學的醫書。中醫也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發展起耒的,沒《傷寒論》,那來《瘟疫論》?


玲玲80468293


說這樣話的人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根本沒有讀過《瘟疫論》或者根本沒讀懂。另外,瘟疫論是傳染病學的專著,怎麼否定傷寒論?張機在序中說,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不能說其中某個觀點有問題就全盤否定吧?即使想攻擊中醫也需要想點腦子才好,所謂知己知彼,能提出這樣無腦的問題也真是長見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