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在运-20之后,是否有必要研发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

洪溅


先看看现在装备400吨级重型运输机的国家,就只有2个美国和俄罗斯,分别是美国的C-5“战略运输机”和俄罗斯的安-124“鲁斯兰”战略运输机,安-124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405吨,最大载重量150吨,C-5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380吨,载重量130吨,两者皆可载重60吨做洲际飞行,就是说可以搭载一辆T-90或M1A2洲际飞行。

同时美俄也有这样的战略需要,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唯一的驻军基地,也是军事盟友,自叙利亚战事以来,俄罗斯一直通过空运和海运向叙利亚支援,而在苏-24被击落后,俄罗斯就马上紧急部署了S-400防空导弹,S-400地空导弹所使用的底盘为MAZ-7910轮式重型越野车,伊尔76根本装不下,只有安-124可以,安-124将一个营整编制的S-400防空系统火速部署到叙利亚,安-124立了大功。

那么中国有这个需求吗?先看看中国受大飞机的限制。2011年叙利亚撤侨,空军派出4架伊尔76运输机,持续飞行12小时,穿越阿拉伯海和红海,跨越6个时区、8个空中情报管制区,中途要在卡拉奇和喀土穆加油,因为航程不足,如果是有安-124这样的飞机,可以减少到2架,而且单程途中不用加油,更大的航程可以绕过更多的空中情报区。

中国目前没有强烈研制的400吨级运输机的需求,但是不代表未来没有,毕竟随着一带一路以及国人大量出海,中国的利益将遍布全球,现在可以先把运20的产量提升上来,同时预研400吨级战略运输机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如20吨级高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大直径机身加工技术等等。


巴尔干尖刀


200吨级的运-20刚刚小批量生产、服役,大家又开始关注400吨级重型战略运输机了,表明国民对强军建设的关注度在快速提升!可以明确的是,从满足空军建设及国家国防战略发展、利益保障等需求方面,400吨级战略运输机是必要条件!

未来重型战略运输机效果图


运-20运输机目前正在开足马力量产,但还算不上是一款真正的战略运输机。

运-20运输机是我国西飞公司基于伊尔-76运输机研发的一款中型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约220吨、最大载重量约66吨、最大载重量下航程约4400公里。从性能参数来讲,运-20是一款相对比较全面的运输机,能够运载一辆重型主战坦克进行中等距离投送,另外,也可以搭载一定规模的空降部队进行中远程距离投送,对于我国空军目前极端缺少中远程运输载具的现状而言,运-20的入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局面。但是运-20还称不上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运输机,研发更大载重量、更远航程的真正的战略运输机符合我国发展需求。


世界各主要战略运输机与客机的对比

400吨级战略运输机,有效运载量应在120吨左右,对于目前装备的主战坦克来说,一次性可装载2辆,同时,还可以保证拥有6000公里以上的航程,如果装载1辆主战坦克的话,应能够有8000公里以上的航程。对于我国不断扩大的海外利益以及大量侨民,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还可以动用远程战略运输机进行海外撤侨、撤回重要物资等。而目前装备的运-20或者伊尔-76运输机,不论是载重量、还是航程方面,都无法胜任远程、大载重量的任务,例如当年的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等,从国内内陆起飞都无法直达目的地,如果装备了400吨级远程战略运输机,在遇到类似情况就可以游刃有余了(当然,也可能需要刷上民航等标志,你懂的😂)!
运-20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只能说是暂时缓解目前的需求

目前唯一拥有完善空中战略运输能力的国家只有美国一家,俄罗斯也有远程战略运输机,但是装备规模远无法与美国相比!美国装备的战略运输机主要包括C-5“银河”、C-17“环球霸王”两款,也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为突出的两款战略运输机,总数量在350架以上;俄罗斯装备的战略运输机主要有安-124、伊尔-76各种改进型等(勉强算是战略运输机)等,但是装备数量上要比美国低一个量级。类似C-5或者安-124这样的远程战略运输机是我国下一步战略运输机研发的目标。
体型庞大的C-5战略运输机



美国C-5战略运输机机群

战略运输机的需求和数量规模,与一国整体国力和海外资产规模应相互匹配,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和资产规模也在快速增长,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架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运输机,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在运-20成功研发的基础上,研发新一代重型战略运输机势在必行!
希望国产重型战略运输机早日成型!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威呐解析


当然有必要,而且很有必要!我国要想拥有战略投送力量,光靠运-20还远远不够,必须有对应的战略运输飞机!我国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航程大于7800千米,和同级别的相比是很不错,但是要和安-124、C-5相比还差的多!

C-5最大起飞重量380吨,载重超过130吨,航程大于13000千米。安-124最大起飞重量405吨,最大载重150吨,最大航程15000千米。从数据可以看出两者运输量都超过了100俄吨以上!在近期的实战运用中,安-124体现了不俗的运载能力。叙利亚战争期间,俄军出动了数10架安-124运输机,开展了上百次起降任务,为叙利亚运输了近1.4万吨战争物资,包括S400放空导弹,T90主战坦克等一大批先进武器装备,帮助叙利亚在短时间内稳住了局势,并展开了反击!7月12日出口土耳其的首批S-400防空导弹系统组件也是动用安-124从俄罗斯起运,于当地时间12日运抵土耳其。7月27日,一架乌克兰的安-124从美国本土起飞,一次性为印度送来4架美国生产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C-5可以向全球运送美国现役全部主站装备,一架C-5B可运载2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或16辆 3至4吨卡车,或1辆M1坦克和2辆布雷德利装甲车,或 6架AH-64A 武装直升机,或10枚潘兴式导弹及发射车,或35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美国如果将1.5万名士兵运送至欧洲,仅需42架C-5,便能在13个小时内运送完毕。这些是运-20/伊尔-76/C-17等无法做到的!所以我国的战略运输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和美俄战略运输机的差距还有很大!非常有必要研制400吨级乃至600吨级的重型战略运输机!


名小明


大是一种能量,可容纳和投送任何的大型装备,从重型直升机到重型坦克,甚至中型运输机。以俄制安-124运输机为例,一次即可把一个S-300防空导弹连,齐装满员地投送到万里之遥。

美国空军维持55架C-5M战略运输机,作为干涉和插手全世界地区事务的利器,远大洋彼岸,随时随地可以把陆军重装师投送到地球任何角落。二者都可以一次性运输3辆重型坦克,而运-20只为1辆。要以快制快,真正做到快速反应,只能投送人员不成,还应有快速投送重型装备的能力,而空中运输正是目前所有投送手段中最快的。

我国领土广袤,要有效加强国家安全,维护地区稳定和核心利益,反恐处突,威远绥酋,离不开更大的运输机支持。我们常愿意说的话,虽远必诛,有了战略运输机,才能达此目标。就是执行人道救援的任务。

今天我们的生意做遍了全世界,比如2011年叙利比撤侨,伊尔-76要在沿途经过地面加油才成,而有了400吨级大飞机,真正的大飞机,不降落,不进行空中补受油,亦可实现。执行救灾任务,时间就是生命,战略运输机可以容纳和装载更多更大型的救援物资,作用巨大。

发展超大型运输机,可拉动航空产业升级,当我们有能力发展之时,机制、人才和资金悉数到位,不发展这些又该干什么,如西飞的所说,不只400吨,包括600吨级,我们也会全力以赴。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明朗的技术春天,该进则进,唯有一往永前。


魂舞大漠


有必要,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直接对标安东诺夫-124了!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美军的C-5“银河”运输机。在前几年的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就利用安-124在叙利亚境内短时间部署了大量军用设备,下图就是装载武装直升机和S-400型防空导弹的场景。运-20属于220吨级,可以说400吨级战略运输机将极大提升我国空军的战略投放能力。

运-20的服役已经是我国大型运输机的重大突破了,在此之前我军只能依赖于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的20多架伊尔-76。当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我空军甚至还需要向民航接客机。运-20的运载里能达到66吨,可以搭载主战坦克等装备,载重40吨时最大飞行距离能达到7800公里。这基本解决了我国在亚洲地区的战略投放问题。

而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可以说比运-20拉开一个档次,例如安-124的最大载重能达到150吨,其货舱长36米,宽6.4米,高3.4米。在1982年至2004年间,共下线55架。安-124的翼展达到了73.3米,比波音747还要宽,搭载有4具推力在229.5千牛的D-18T涡扇发动机。其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拥有24个机轮。更为惊人的是续航能力,不需要空中加油就能飞1.5万公里。

更为吸引人的是安-124潜力无穷的装载能力,它的机身采用梨形截面,主翼为后掠式上单翼设计,在1985年时,一架安-124曾创下运载171吨的载重记录和10750米的飞行高度记录。而且它的货舱还能容纳“阿丽亚娜”火箭和国际空间站部件、小羚羊直升机、A380的中段机身、Pzh-2000自行火炮等。而且它一次就能运输最少7辆BTR装甲车。安—124让俄罗斯拥有强大的战略部署能力,例如在短时间内完成S-400的防空导弹部署,对土耳其形成强大的震慑能力。


航空之家


我认为研制400吨运输机需求不迫切,但有更好。美国的C5和苏联的安124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空运理念所致,那个年代的空运理念是超远距离运输采用非枢纽机场——枢纽机场——枢纽机场——非枢纽机场的模式,C5和安124都是担负枢纽机场——枢纽机场运输的,然后再用C141、伊尔76、安12、C130从枢纽机场运至非枢纽机场或者小机场。不但军用空运是这个模式,民航运输也是这个模式。波音747、空客A380就是担负超远距离枢纽机场之间客运的,然后再用波音737和空客A320从枢纽机场运至非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现在这种空运模式已经发生变化了。美军C17运输机出现颠覆了这一模式,C17是在超远距离两个点直接空运,从美国本土直接运至前线机场,不再经过枢纽机场倒运了。民航业也发生了变化,国际空运的枢纽机场理念淡薄了,波音787、波音777、空客A330、A350现在都担负两个大城市机场的直线运输,不需要经过特大型枢纽机场转机了。而且民航业现在还有个现象,随着燃油价格上涨和航空发动机技术越来越成熟,四发宽体客机已经开始淘汰了,国际空运的主流都变成了双发宽体客机。综合上述,4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对于客运已经没有需求了,货运方面还是有需求的,400吨级运输机能空运超重超长超宽设备,这一点是200吨级运输机不具备的。研制400吨级运输机成本巨大,最好是与俄罗斯合作,在安124基础上技术升级,合作生产,这样更经济。


conan888


必须有。

我们在运输机这块一直有着不小的短板,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60吨的运20使得我们在大型运输机方面与欧美缩小了差距,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空中多用途平台。

但是,为了实现大国梦想,光有运20是不行的,毕竟60吨的有效载荷,要想实现武装部队特别是装甲部队全球大范围机动,还是比较吃力的。而美国有最大起飞重量380吨左右的C5,俄罗斯有最大起飞重量400吨左右的安124,这都有利于提高成建制部队的运输效率。

以美军C5“银河”为例,其最大起飞重量380吨左右,最大载重量130吨左右,比运20整整翻了一倍。运20大小体型和美军现役的C17相仿,单看还没感觉怎样,可能还挺威武雄壮,但是和C5这样的国外老王比起来,那就明显小一圈了。


因此,要想完成大规模运输任务,光靠200多吨的大型运输机,效率还是不如一步到位的重型运输机,特别是在运输更多、更大的定制件和非标件方面。所以,对于我国,应该说还是很有必要去研制400吨级的运输机,以便更好地结合国家战略掌握军队主动权,为国防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当然,从头开始再研发一个400吨级的中国C5,恐怕还有不少路要走,特别是在更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方面,但是我们对此还是满怀信心!


深蓝防务


您好,军武杂谈为您解答——未来一段时间内不需要。

长期来看是肯定需要的,毕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实用性较强,一般的民用机场和部分条件下的野战机场都能够支持其进行起降作业,而且其货仓规格也能够携带目前中国陆军主要的主战装备。

而即使是改装为空中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以200吨级运输机的体量和运载力来看,也满足了改装的需求。

400吨级的运输机就属于超级战略运输机了,这类运输机虽然规格更大,单次的运载量也很可观,。但是相对的,400吨级运输机的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太高了。

而且400吨级的运输机使用范围就很有限了,需要更长且更为平坦的机场跑道。随着整体规格的扩大,机动性会下降,更容易成为敌方的攻击目标。


军武杂谈


暂时没那个必要。

我国的运20大型运输机已经正式列装部队,各方面进展顺利,甚至由运20发展而来的大型运输机也已经成功首飞。运20是我国建设战略空军的关键装备,意义重大。在运20已经顺利列装、各项改进工作有条不紊之际,很多军迷已经不满足200吨这个级别的运输机,开始展望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了。

所谓200吨级、400吨级的运输机,就是指其最大起飞重量为200吨和400吨左右。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就是美国C-5和前苏联安124那样的大家伙。

美国C-5“银河”战略运输机,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1970年正式列装。最大起飞重量418吨,最大载重量130吨。总产量131架,目前尚有50余架在役。

安-124“鲁斯兰”战略运输机,由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1986年列装。最大起飞重量405吨,最大载重量150吨,总产量55架。

当然,人类还制造过比C-5、安-124更大的运输机,那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安-225,这个大家伙是600吨级的巨无霸。

安225同样出自著名的安东诺夫设计局,总共就造了1架。最大起飞重量640吨、最大载重量250吨,算是人类建造的最大的运输机。虽然安225拥有无可匹敌的货物运输能力,但是其实它诞生的目的只有一个:驼运暴风雪航天飞机。由于苏联发射暴风雪航天飞机的基地在偏远的拜科努尔发射中心,而暴风雪航天飞机尺寸偏大,不能通过铁路运输。单独为了运输暴风雪而建造一条新铁路比建造几架超大型飞机要贵的多,所以才有了安225的诞生。

扯得稍微远了,回到正题。与C-17、运20这种2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相比,C-5、安124这样的400吨级战略运输机当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总归有大的好处。目前来看,C-5、安124运输机的优点有两个:

一是运送超大尺寸货物的能力。这两型400吨级的运输机前机头罩和后舱门都可以打开,全面显露出货舱,可以用尺寸巨大的货舱装下一些超大型货物。拿C-5运输机来说,几乎可以装载美军的全部战斗装备,包括主战坦克、直升机和陆军74吨重移动剪式桥梁。

安124超强的大尺寸货物运输能力,使得它在特殊货物运输领域独当一面,生意还挺兴隆。

2、超强的载荷航程性能。载荷能力和航程性能结合起来说才有意义。同样都能装载60多吨的M1A2坦克,C-5能飞1万多公里,C-17就只能飞4000公里,这样就避免了空中加油的耗费。

但是,虽然C-5、安124确实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研制和装备这一级别的运输机,原因有如下几个:

1、我们暂时没有那样的需求。C-5和安124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因全球争霸,需要打造向全球快速部署重装部队的能力,不计成本研制出来的。以C-5来说,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在假想的西欧战事中,从美国本土运输重型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增援西欧,所以其最基本的性能要求就是运输50吨的主战坦克不经过空中加油从美国本土飞到德国。

我国目前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利益也逐步伸展,未来也会有向较远地区投送军事力量的需求。但是,无论是未来的国际形势还是与潜在对手的力量对比,都不会出现需要重装部队的高烈度对外干涉。实际上不光是我国不需要,美国、俄罗斯等军事强国也没有开发这一级别后需机型的计划,因为大家都没那个必要了。

2、运20已经够用了。运20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最大载重量66吨,虽然无法与C-5、安124相提并论,但是其优异的设计水平,使得其能够运输包括99A之内的我国陆军几乎所有的装备。实际上C-17与C-5之间也是这样。虽然C-17的在大载重量只有C-5的一半多一点,但是能够运载95%以上的美国陆军装备,只有超大尺寸的架桥设备等难以运输。

在确定运20的各项性能指标时,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能够运输我国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装备的主战坦克。运20体型宽胖,货舱尺寸远超伊尔76,与C-17差不多,就是为能够最大限度的运输各种尺寸、重量的货物。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的履行加油任务,运20加油机做了一些修形、瘦身设计,以降低飞行阻力,提高经济性。

3、效费比较低,收益与成本不相匹配。前文提过,C-5和安124运输机是美苏争霸时代特殊需求下的产物,在你死我活的对峙中不计成本搞出来的。而现在需求不强烈、而且运20又能满足90%需求的情况下,投几百亿元生产个几十架战略运输机太过奢侈。我们已经提出要在2035年初步打造出一支战略空军,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四代机、运输机、隐形轰炸机、加油机等等等等,不可能为了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花费巨资。

顺便说一句,飞机越大,其投入产出比往往越差,A380就是很好的例子。A38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但是由于需求量小,空客在这个项目上亏了很多,反倒是A320\\330\\350这样的中小型飞机发展的风生水起,赚了大把的银子。

另外,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要玩转400吨级的大飞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起码35吨级的发动机是一个挺大的难题。总之,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是从方面来权衡,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不会去研发。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短时间内不需要,这是超级世界大国才考虑的

400吨级的这种战略运输机,其主要是承担洲际战略投送任务。当这种飞机被制造出来时,标志着该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超级力量,战略利益遍及全球。

比如美国的C-5银河战略运输机,就是为了实现跨大西洋运送陆军部队及战斗装备,实现空中战略机动需要而建设。他的第一次威力展示则是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中拯救了以色列。


1973年10月6日,叙利亚和埃及精心准备下,对以色列发动全面进攻,以色列在开战初过于自大和准备不足,损失十分惨重。开战后第四天以色列陆军就报告炮弹消耗量达到70%,一周后以色列赖以生存的空军报告力量消耗达到红线,再过三四天空军也将不复存在。这种危及关头,美国来救场了。

美国除了提供卫星侦察图,告知埃及部队推进过程中的空隙外,还有就是代号为“五分钱行动”(Operation Nickel Grass),大批军事战略物资从战略储备仓库拉出,装上运输机。然后以每天起飞6架次C-5和17架次C-141运输机的标准,C-5运输机直飞以色列,C-141在葡萄牙亚速尔群岛机场补充加油后再飞以色列的方式。


美军在32天时间里,一共向以色列运送22395吨军事战略物资。这场行动中C-5运输机充分证明自己地的价值,尽管C-5只飞行了25%的任务架次,但其空运的物资吨数却高达48%,并且M60主战坦克、155毫米口径榴弹炮、地面雷达系统、重型货柜车、CH-53直升机,以及A-4E攻击机这些超大尺寸装备只能由C-5运输机来运送。可以说是C-5拯救了以色列,没有这些主战装备快速运达迅速恢复战斗力的话以色列恐怕很危险。

同样另一种400吨战略运输机安-124鲁斯兰的诞生,也与苏联的一场战略空运行动有关,那就是1977年的“非洲之角”行动。

当时索马里总统巴雷,乘领国埃塞俄比亚内乱之机,发动侵略战争,而且还试图转投靠美英。被激怒的勃列日涅夫下令苏军航空兵立即展开行动援助埃塞俄比亚。苏军前后出动出动225架安-22、伊尔-76等大型运输机,建立一条跨欧亚非的空中航线。

这条运输线在4个月里向埃塞俄比亚运送600辆T-55、T-62和PT-76坦克,300辆BMP-1履带式战车、BTR-60和BRDM-2轮式装甲车,近400门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炮,外加百余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苏联、古巴和也门还派出3000多人军事人员帮助埃塞俄比亚训练军队。在苏联的大力扶持下,埃塞俄比亚军队战斗力飙升,2个月后开始全面反攻,4个月后收复全部国土并攻入索马里。



这场空中闪电战,让苏联认识到战略空运对与其影响力辐射的巨大价值,认为安-22和伊尔-76运输机也难以满足苏联的需求,全身心投入新型战略运输机安-124的研发工作。


所以明白么,战略运输机的价值在于洲际战略投送,这是世界大国可以任意干涉别国冲突的的依仗。相当于对全世界宣告这个国家我罩了,哪个不长眼的非要来试试,我的战略运输机马上可以拉着一堆装备把他武装到牙齿,秒升999级。
叙利亚,俄罗斯向其运送成套的S-300

同样,对于我们目前来说没什么必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还没彻底撕破第一岛链。现在还是只爱好和平,人畜无害的兔子,那么争霸之类根本不是现在的作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