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英國為什麼要對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

導語:

綏靖”一詞,來源於《三國志·吳志·陸遜傳》,意思是“安撫平定”,到了現代,作為政策,它成為一種姑息養奸的做法。因此,綏靖政策也稱姑息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一政策最積極的推行者是英國、法國、美國等國。

那麼英國為什麼要對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其結果又會是怎樣呢?

一、根本原因:經濟的崩潰

英國在一戰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戰後經濟恢復非常緩慢。從美國的主要債權國變成了債務國,欠債額度高達8.5億英鎊。倫敦已經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這使英國金融實力和國際金融地位與信用開始崩潰。

最重要的是,此時英國國內的工業生產根本不可能滿足大規模戰爭的需要,但德國完全可以。這也是英國對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的根本原因。

二戰前,英國為什麼要對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


二、其他原因

1、英國國內輿論不同意開戰

德國在慕尼黑會議的時候,戰爭準備並不是很充分,甚至希特勒對捷克斯洛伐克並不像對於波蘭那樣鐵了心要用軍事手段來吞併,更多是想用外交訛詐,如果這個時候英法果斷出手制止,打敗德國付出的代價可以小很多。

但是英國國內輿論根本不同意開戰,綏靖政策在英國國內是有著深厚的民意基礎的,民心所向,民主政客必須考慮自己的前途和聲譽。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陣亡90萬、傷殘者更多,國民財富縮水嚴重,因此國內不希望再有這樣一次勝利了。

二戰前,英國為什麼要對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


2、英國政府為達到目的

二三十年代,英國曆屆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經濟問題上,把重整軍備看作是恢復經濟的障礙,企圖以沒有實力為後盾的外交政策,達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

二戰前,英國為什麼要對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


3、當時兩種社會制度共存

十月革命後,國際關係中開始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的對立和鬥爭。英法等西方國家為阻止蘇聯的影響,把德國當作反布爾什維主義的屏障。當德國建立法西斯政權,進而撕毀凡爾賽和約對外擴張時,英法竭力把這股禍水引向東方。

二戰前,英國為什麼要對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


三、綏靖政策的主要表現及其結果

1931年“九一八事變”,容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

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軍備

1935年8月美國通過中立法

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

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裝進佔萊茵區

1936年8月對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採取“不干涉”政策

1937年7月縱容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此後又策劃太平洋國際會議,陰謀出賣中國,同日本妥協

1938年3月默許希特勒兼併奧地利

二戰前,英國為什麼要對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英法迫對德宣戰,綏靖政策走向失敗。

四、總結

英國對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戰後英國經濟崩潰,且經濟恢復緩慢,國內的工業生產根本不可能滿足大規模戰爭的需要是其對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的根本原因。英、法及幕後支持它們的美國,妄圖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為代價,在歐洲實現“普遍綏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實質上是推動德國進攻蘇聯。歷史證明,綏靖政策是一種縱容戰爭、挑撥戰爭、擴大戰爭的政策。它無法滿足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卻鼓勵了侵略者冒險,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