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小谈——《论语·学而》(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看到这篇文章诸位,请允许我做个自我介绍,我是丢失的豆包,算是一个笔名吧。文章是我个人学《论语》的些许心得,付为小谈奉于诸位。茫茫人海,相遇便是机缘,我以此小谈为媒介,与诸位结交为友,也不辜负这场机缘。由于豆包另有为生计而奔波的差事,写小谈只能抽闲暇之余,还望诸位莫怪。

谈《论语》就不得不说起孔子,而现在社会上喊打倒孔子的还不在少数。其缘由还是近代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沉痛悲惨的苦难!在那个西洋文化入侵的年代,使当时生活在文化冲突巨变的潮流中人民,要担负起继往开来的责任,于是五四运动爆发!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当时的青年学生们,为了寻求救国之路,不惜削足适履,打倒了自己几千年的文化,首当其冲便是以孔子为主的儒家!

为什么会打倒儒家?儒家思想究竟是不是封建主义呢?儒家被打倒到底对不对?豆包在以后的小谈中会慢慢阐述自己的意见。

咱们这一篇就来聊聊《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怎么解释呢?可能很多中小学生都会回答:“学习中时时加以温习,不是很愉悦吗?”而且很多家长也认为对!到底这个解释对不对呢?这是孔子两千多年前的话,两千年后的解释真的可以代替孔子本身的意思吗?

孔子被称为圣人,是至圣先师,说的话应该会让大部分人认为有理,上面解释学习中时时加以温习,不是很愉悦吗?豆包拿自身举例,我上学的时候并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别提时时复习,所有的复习都是为了考试,回想起来那可真是痛苦万分。

孔子是中华民族第一位教育普及者,让人人都有权利享受教育。这一章句被编排到《论语》的第一句,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学习复习更快乐吗?

其实咱们得先了解几个字的含义,第一个是“学”,开篇第一个字,什么是学?何为学呢?

学不仅仅是指学习,在这里更多的是指学问。你为何而学?看看当下便可知,有人为考试而学,有人为升官而学,有人为赚钱而学,那究竟有多少人为了学问而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现在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祖宗留下的东西!

学问之道,是在于如何教一个人做人,如何为人处世接人待物,而知识与文学只是学问的一部分,并非学问的最高目的。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懂得多是这个人知识渊博,哪怕不识一个字,只要做人好,做事对,那便是有学问之人。其实《论语》全篇都是教大家如何做一个人。

第二字是“时”,作为时时、时常解释都说的通,“学”字是文章之始,代表着领头,领头正确了,后面的才会正确,如果领头误上歧途,那么后面的“时”字如何解释,都不过是歧途上的助力而已。前面说到学问就是做人,做人就要洞明世事、练达人情,而要使自己在做人方面做到绝对的好,那就需要时时经常保持一个学问做人之心,正所谓曹雪芹在石头记中所言: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第三个字是“说”,这个“说”通“悦”,何为悦呢?由内心深处的喜悦而表现于外的现象。当你对做人的道理日渐透彻,兴趣也会日渐浓厚,那时便有好之者变为乐之者,做学问达到了“悦”的程度。倘若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为了升职加薪而学,那会“悦”吗?会快乐吗?

如果强制解释为学习中时时加以温习就会快乐,这便不是《论语》,而是封建主义约束人民的教条!孔子可以说是教育家,但是绝对不是教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解释起来也很简单,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应该感到高兴吗?要我说得先看是什么朋友,朋友还有好坏之分。第二那得看什么时候,现在年轻人讲究月光,每月的薪水都是当月花光,如果朋友是你日子最紧迫的时间来与你相会,恐怕不是不亦乐乎了,而是不亦苦乎喽!

所以解释这一句之前在阐明一个东西,就是做学问就不要怕寂寞,不要怕凄凉,因为做学问就是做君子,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去做,不该做的死也不能去做。我们看孔子一生是很寂寞的,为了教育,一生穷苦。因为他知道社会的安定,需要教育。

所以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就是指知己啊!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遇到知己,那真是人生大幸。可惜很多人终其一生连半个知己都见不到。

远不仅是指距离,是说的知己难寻!难寻到什么程度?到了向未来寻知己,所以这个“远”字更是指时间,代表了未来。孔子的学问,在春秋乃至战国时都不被诸侯所用,东齐有道家学术,西秦有法家学术,南楚有老庄学术,北燕有纵横学术,中间宋地还有墨家学术,唯有一个鲁国才是儒家学术,还得不到当国诸侯的重用,所以说孔子是很寂寞、很凄凉,这种情况下谁不希望出现一个知己呢?

可惜知己在孔子有生之年没有出现,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后的汉武帝时期才兴盛起来,董仲舒弘扬儒学,司马迁撰《史记》大赞孔子,这中间时间隔多远,五百多年啊!这五百多年是多寂寞啊!何为圣人,哪怕承受五百年的寂寞,一千年的寂寞,甚至以后不会有人懂我孔子的学说,我还会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对照下当下,发现当下很多人因为一丁点不理解,就记恨几天几月几年,甚至大半辈子。

董仲舒和司马迁可以说是孔子的知己了,只是来的比较晚。也自汉代正式开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士大夫们更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孔子由一个至圣先师,被当权的帝王们冠以教主,把其言语改为教条,用来约束人民,稳固自己的封建统治。而士大夫们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更是与皇帝统一口径,只写有利于皇帝统治的教条。宋代以后的科举制度更是以四书章句为题,以朱熹的注解为义解,将错就错,一错到底,一直错到现在。你说打倒封建主义,把孔子打倒冤不冤?儒家可以说是一个粮食店,孔子是店主,各位帝王和士大夫们就是店员,现在店员把这些好米好面都换成了自己的糟糠之食,大家买回去吃了拉肚子,现在反过来骂店主,没有骂店员的,如果孔子能看到,肯定会把这些店员一一开除。儒家,中国几千年的老字号,有其糟糠不错,但是为了摒弃糟糠,而把整个粮食全给扔了,真是不明之举啊!毕竟我们是米面长大的,全吃面包会水土不服的。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是君子的行为吗?感觉这个解释说的通吗?人家不了解我,或者误会我,我不与别人争论,我不去自证清白,难道我在心里面小小的抱怨一下都不可以吗?如果说不可以,心里抱怨了就不是君子,那么这个君子我宁愿不当!

这一句咱们要谈一个“愠”字,“愠”是指内心深处的抱怨。任何人遇到了困难,遭受了打击,就骂别人先对不起自己,不理解自己,不认可自己,不帮自己等等,这就是一般人的心理。而真正做学问的君子,讲究做人好,做事对,凡事反问自己,反思自己的问题,自我反省,自我改善和进步。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到这里《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句就暂时说完了,以后对此句有别的心得,再另开新谈。如果诸位想要这句一个完整的现代译文,豆包还是不敢。为什么不敢呢?因为两千多年了,文字和语言都改变太多,豆包所言只是自己的一点小体会而已,如果豆包直接译文,那还是孔子的《论语》吗?我看不是吧,那就成了豆包的《论语》了!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丢失的豆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