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职场沟通,最重要并非“说”,而是“倾听”

小A从接待室回到工位,说有个紧急案件要汇报。我停下了手中工作,让她先汇报案情。她说了2分钟还没说完,我心急了,主动开口帮他整理案情:“客户诉销售误导,但无任何证据,要求我们全额退保,不满足要去媒体曝光。”

她看着我点点头,“但是……”

我打断:“没证据,内部调查也没发现异常,客户的主张不能支持,拒绝她吧。我还有事,你先去”

半小时后,我手中工作做完,发现她还没回来,就去接待室看下情况。发现她正在和客户沟通保单被保险人代签名问题。我一下警觉起来,主动走进入和客户沟通,确认客户可以证明投保时被保险人不在国内。于是建议客户提供相关证据,以便我们为客户申请特殊操作,然后送客户离开。

客户走后,我立马叫住小A,批评她汇报案情时为什么不说代签名问题。小A非常委屈地看着我说:“领导,批评我不接受。刚才我想说的呀,可是你并不听我说呀!”

有效职场沟通,最重要并非“说”,而是“倾听”

比说更重要的是倾听

上面这个日常工作中的小故事中我和小A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我没有认真倾听她的诉说,不仅让我错过了重要信息,做出错误判断,也让小A觉得并未被尊重。

还记得我刚开始做客服的时候,读过《好好说话第一步:学会倾听》,里面有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有效沟通中,比说更重要的是倾听”。

有效职场沟通,最重要并非“说”,而是“倾听”

倾听

为什么倾听这么重要?

为什么沟通中倾听这么重要?因为每个人渴望被他人听见。那些最伤我们心的事情,不就是我们意识到我们在乎的人并未真正倾听我们说话。

沟通是一种双向的交流,虽然可以将角色分为“说者”和“听者”,但是双方身份时不时交换。且从心理学分析,每个人都有希望被理解、被认同的心理需求。倾听是认可对方有表达的权利,听他说完也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

团队管理中最怕的就是员工觉得自己不被理解,成因往往就是因为沟通过程中踢到了铁板,他的沟通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次数一多他很可能就懒得沟通了。

有效职场沟通,最重要并非“说”,而是“倾听”

沟通

如何做到更好地倾听?

  • 暂时搁置自己的需求

我们是不是真心在听对方的沟通,对方是能感觉得到的。为了让对方,明白你是真心关注他,靠的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你真心实意地倾听。

<strong>倾听的真心体现在你是不是专注地在听。这里的专注并不是指你听下手中的事情,摆出倾听的样子,仅仅做出字面上的意义反应。而是指你有意识地搁置大脑中会让自己分心的念头,尽量不打岔,让对方完整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万不得已要打岔,也应该是对前面内容的整理并鼓励对方说更多的内容。

  • 欣赏别人的观点

想要让对方了解你真心在倾听他的述说,且你对他说的内容感兴趣,你需要做的很简单。

针对他的述说,<strong>肯定其中和你想法一致的内容,表达你对他的欣赏,问一些更细节更具体的问题。能让对方感受到你专注于倾听他的述说,能表现出你抓住了对方述说的重点,鼓励他说得更详细一点。

需要关注的是对于下属而言,沟通不一定都是愉快的。甚至领导给予的批评和建议都是有点可怕的。如果你希望让他们放心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必须向他们真心保证你很感谢他们提供的信息或者观点:

  • “我很高兴你说出来了!”
  • “谢谢你让我知道……”
  • “我不了解……我很高兴你告诉我。”
  • 确定你了解得对不对

有的时候,当对方长时间阐述自己观点,但是没有得到回应对的话,“说这”可能会受到打击。毕竟沉默是非常暧昧的。因为你并未让对方知道你的确听进去了对方说的内容。

那么怎么让对方知道你听进去对方说的内容呢?你可试着让自己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他话语后表达的真心,用自己的话复述对方的立场,是表现“我了解”、“我听进去”的最好方法。然后邀请对方更正或肯定你复述的想法和感受。

请记得,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在你的复述行为,而在于邀请对方针对已经说的内容做更详细的说明。

  • 懂得对无关的沟通说不

在最后还是需要提醒,优质的倾听并不是什么都听。我初入职场的时候,特别害怕别人对我不满意。所以努力倾听每一位述说的内容,维持良好的关系。时间上了,就发现沟通的内容不再局限在工作了,更多的是个人问题。

其实如果你愿意倾听对方述说个人问题时,你已经在减轻了对方的负担。但有的时候,私人的谈话已经让你无法工作时,就要以坚定友善的态度打断他们:

  • “我很想再多听一点,但是我必须回去工作了”
  • “抱歉,我想我听到领导在叫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