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際邊界瑤村的戰“疫”故事

省際邊界瑤村的戰“疫”故事

富川瑤族自治縣新華鄉先鋒村是廣西和湖南交界處的一個瑤族村。疫情當前,先鋒村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共抗疫情,用溫情送走寒冬,迎接春暖花開。

抗疫先鋒身先行

近日,新華鄉先鋒村黨總支部剛升級為四星級農村基層黨組織,卻值疫情來襲。

“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我們黨員只有衝在最前線,帶領群眾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才能捍衛榮譽,才不辜負上級組織對我們的信任!”面對黨旗,支書蘇天星暗下決心。隨後,蘇天星就迅速組織全村幹部、黨員以及駐村工作隊員迅速行動,扛起黨旗,直面風雨,投入抗疫一線。動員群眾、組建巡防隊、設立卡點……全村迅速行動起來。

團支部書記羅冰由於去年動過手術,身體不佳,無法加入抗疫工作中來,但是她覺得自己不能落下,於是叫丈夫莫忠安代替自己出徵。每天晚上,蘇天星都會帶領村幹部,用自己的五菱小貨車,將防疫物資送到各個卡點慰問值守人員。

省际边界瑶村的战“疫”故事

村幹部堅持每晚慰問卡點值守人員

和大多數村一樣,先鋒村也面臨帳篷、口罩等防控物資緊缺的困難。帳篷數量不足,蘇天星就捐出了自己家的帳篷,自己所在的卡點不用,分配給其他自然村,自己則在寒風冷雨中堅守。

蘇天星的五菱小卡每天為卡點值守人員運輸慰問物資

他的無私奉獻深深打動了其他村民,於是,村民紛紛自己動手,搭建起小屋子,緩解了帳篷的問題。口罩緊缺,黨員幹部帶頭捐款購買。2月12日下午,800個口罩終於到達先鋒村。在關鍵時刻,先鋒村的黨員又做出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定:除300個留在先鋒村用於防疫工作外,剩下的全部捐贈給新華鄉政府,由政府統一調配。

省际边界瑶村的战“疫”故事

夫妻異地齊出力

由於先鋒村駐村工作組的組長和另一名駐村工作隊員從外省回來未滿14天,需在家隔離觀察,許多工作都落在了該縣縣委宣傳部派駐的駐村工作隊員李維江的身上。為此,他表示:“雖然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但是再辛苦也要做下去!”自新冠狀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就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沒回過家。

李維江查看帳篷損毀情況

李維江在村裡為抗疫努力的同時,他的妻子何豔梅也在南寧奮戰在抗疫第一線。何豔梅是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進修醫生,廣西出現確診疫情不久,她便身披白甲奮戰在抗疫最前線。截至2月12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已經收診了6名確診病患,另一名進修醫生也被確診感染,但何豔梅依然堅守在抗疫最前線,與其他醫護人員一起與病毒作鬥爭。

省际边界瑶村的战“疫”故事

黨群協力齊抗疫

在黨的扶貧政策下,先鋒村的貧困戶也紛紛摘掉“貧困帽”,脫貧致富後的他們,也用自己的方式抗擊疫情。

省际边界瑶村的战“疫”故事

脫貧戶魏優松喜得雙胞胎,按當地習俗,原本打算在正月初六辦滿月酒宴請親朋好友。疫情發生,他毅然響應號召,主動推遲了酒席。在聽說村裡物資緊缺的事情後,他還拿出自家的帳篷給村委使用。脫貧戶黃小武聽說村裡缺口罩,毅然從自己為數不多的口罩中拿出7個,捐給村委。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