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前幾天線上開會時,有同事感慨了一句「我已經 22 天沒喝奶茶了」。這幾個禮拜,你可能經歷了沒帶咖啡器具回家、茶飲館不營業、捨不得浪費口罩買奶茶等一系列小困難,好不容易等到茶飲店營業,又因為安全要求得向近在咫尺的店鋪支付 N 元配送費,想喝口熟悉的飲料真的好難。

不過回頭想想,在現磨咖啡和現做奶茶之前,我們也經歷過很長時間「粉末沖泡」的粗獷階段,眼下再嘗試一次「味道好極了」或者「你是我的優樂美」沒準也會有一些驚喜。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大家推薦幾款好喝且容易在線下買到的速溶咖啡、瓶裝奶茶和沖泡茶飲,只要有一個杯子和一壺熱水就能安撫味蕾,希望你在家也能喝得豐富又開心。

沒有設備也能喝咖啡

咖啡組品鑑員:@張奕源Nick @化學心情下2

好買好喝的速溶咖啡

在家喝不上手衝的各位朋友不如在家試試你許久沒喝的速溶,經過多年發展,市場上的速溶咖啡從品類到品質都有了很多變化,選擇其中幾樣嘗一嘗,說不定你仍然會愛上它。

胡安·帝滋凍幹咖啡

  • 購買渠道:天貓旗艦店
  • 價格:220 元 / 190 g

凍幹咖啡是速溶咖啡的一種,比起傳統的速溶咖啡,凍幹咖啡可以保留更多的咖啡香氣。傳統速溶咖啡通常使用熱加溫工藝萃取(譬如用蒸汽萃取出咖啡液,再凝結成咖啡粉),萃取過程中的香味流失比較多。而凍幹咖啡則是在零度以下使水分直接昇華(冰昇華成水蒸氣)從而完成冷萃取,大幅減少了萃取過程中的香味流失,口感也就更接近研磨咖啡。

入坑凍乾的首選品牌是胡安·帝滋,原因無它——胡安·帝滋是最質樸的哥倫比亞咖啡,不像大部分速溶咖啡那樣拼配(所謂「拼配」是指將不同產地、不同種類的咖啡豆拼在一起,形成一種調和的口感),而是選用了清一色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所以很多朋友第一次喝凍幹會覺得味道有點兒怪:入口有點酸。

當然,如果你是喝慣了手衝咖啡的愛好者,聽到「偏酸」可能會心頭一動。的確,能夠儘量還原研磨咖啡的本味,正是凍幹工藝區別於傳統速溶製作工藝的優勢所在。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胡安·帝滋的凍干係列除了標準口味之外,還有巧克力風味和低因版本。相較於羅布斯塔咖啡豆,阿拉比卡豆咖啡因含量會低很多,對於咖啡因不耐受的朋友而言還是非常適合的。最重要的是,凍幹咖啡混合其它飲料的玩法很多,比如加豆奶、燕麥奶等等。

我習慣把用它用來製作成拿鐵,比如拿一個 500 ml 的馬克杯,加上一勺半到兩勺的凍幹咖啡,之後加上250 ml 的熱水及 250 ml 的牛奶來製作。這裡可以選擇性地加糖或者加蜂蜜,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自行調節就好。

UCC 凍幹咖啡(114、117、紅標、綠標)

  • 常見購買渠道:天貓超市、京東旗艦店、線下超市(特別是進口超市)
  • 價格:75 元 / 90 g

在胡安·帝滋尚未引入國內之前,有一段時間我嘗試過 UCC 的職人系列凍幹咖啡,這個品牌的凍幹均為拼配。但俗話說——如果拼豆拼得好,風味一樣做得好。

儘管全球市場規模不及雀巢,但 UCC 在咖啡領域的地位卻不可小覷。UCC 成立於一九三三年,其旗下咖啡都為東亞人群的口味進行過調配,有不同的酸、苦程度可選。我為你推薦的 114、117、紅標、綠標四款產品是市面上最常見也最容易買到的 UCC 速溶咖啡,價格不貴,定位也都是日常「口糧」,很適合作為平時飲咖啡的主力。

四款產品的最大區別在於每款的口味傾向,譬如我很喜歡偏酸的咖啡,所以對我來說117 就比114 更合口。四款咖啡的口味差別可見下方圖片⬇️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雀巢 GOLD 凍幹黑咖啡

  • 常見購買渠道:天貓旗艦店、京東旗艦店、線下超市、便利店
  • 價格:75 元 / 100g

終於來到了很多人提起速溶咖啡時的第一反應——雀巢。

我春節前後恰好喝了一瓶雀巢 GOLD。當時準備回家過年,我擔心帶回家的掛耳咖啡撐不過一個假期,剛好有個熟人喝幾次 GOLD 之後不想喝了,我就把剩下的大半瓶要過來當作掛耳不夠的備選。沒想到到家之後疫情愈發嚴重,假期無限延長,咖啡也喝得嗷嗷快。喝著喝著,剩下的大半瓶 GOLD 就從備選變成了主力。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GOLD 黑咖啡在雀巢速溶咖啡裡是一個偏高端的產品線,價格比普通版速溶黑咖啡高不少(其實按照每杯均價來算也沒高得很誇張)。和普通版雀巢黑咖啡相比,GOLD 確實口味更好,咖啡的香氣和醇厚都明顯更濃。如果你平常在喝雀巢的普通版黑咖啡,那我推薦你升級到 GOLD,口感的提升相對於價格的提升而言非常值得。

舊街場白咖啡

  • 常見購買渠道:淘寶、京東、線下超市(特別是進口超市)
  • 價格:68 元 / 20 條

說到甜,本文提到的咖啡裡最甜的可能就是舊街廠白咖啡了。接觸白咖啡也是大概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我在那時候喜歡各種刺激的口味,所以也沉迷白咖啡了一段時間。

所謂「白咖啡」,並非指咖啡是白色的,而是其採用了低溫、長時間的烘焙工藝,加工期間也不加入任何雜質,所以相對傳統黑咖啡更純淨,更「白」。也正因為白咖啡的製作工藝比較特殊,它的實際口感也弱化了咖啡的苦和酸,多了一種非常明確的炭香。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連舊街場自己也發現自家咖啡太甜了,新版本已經減少了含糖量。圖源:天貓

除了經典口味外,舊街場白咖啡還有一個很受歡迎的榛果口味。榛果香與炭香疊加在一起,進一步強化了白咖啡的特殊口感。經典口味和榛果口味各有各的好,都很適合嚐鮮。

OWL 貓頭鷹袋泡研磨咖啡

  • 常見購買渠道:天貓、京東、部分進口超市
  • 價格:49 元 / 15條

在此次列舉的眾多速溶咖啡中,貓頭鷹袋泡研磨咖啡的口味是和其它品牌區別最大的一種。它喝上去不像傳統速溶那樣有著撲鼻的香味和濃郁的口感。相反,貓頭鷹的口感非常清淡,有點像「咖啡水」,這種體驗非常奇特。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購買時要認準包裝,不要和貓頭鷹速溶咖啡弄混。圖源:天貓

這款研磨咖啡的咖啡豆產自越南,口味也強調香味襲人、入口醇厚。喝貓頭鷹研磨的感覺有點像喝掛耳或者手衝——咖啡有濃濃的香氣,入口卻不「上頭」,嘴裡不會被苦味完全佔據。

需要留意的是,貓頭鷹旗下也有普通速溶咖啡,口味和這款袋泡研磨咖啡不太一樣。如果你想體驗這款咖啡,購買時請留意不要買錯。

特別的存在:三頓半超即溶咖啡

  • 購買渠道:少數派有贊商城(隨手帶貨)
  • 價格:189 元 / 24 枚

在速溶咖啡裡,三頓半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它在形式上是速溶咖啡,打開小罐罐之後把粉末倒入水中就能開喝;但它的口味更接手衝,有著其它任何速溶咖啡都沒有的咖啡香味,而且還根據咖啡本身的烘焙程度將口味編為1 至6 號,便於你按喜好選擇。不僅如此,三頓半的融化能力超強,無論熱水、冰水還是牛奶,它都能一觸即融,不需要任何中間步驟,方便指數比其它速溶更勝一籌。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三頓半包裝上的編號從小到大,代表著口味從酸到苦,0 號為特別款。圖源:天貓

單從口味上來說,三頓半是速溶咖啡裡口感最接近手衝的一種。不過速溶畢竟是速溶,如果你是喝慣了手衝的老玩家,帶著「把手衝時刻帶在身上」的期待而來,那三頓半比掛耳還是差了不少。但和上文提到過的速溶們相比,三頓半所富含的原始咖啡香氣已經醇正了許多。此外,三頓半可以隨便衝、隨便喝的特點讓它成為了目前最方便的咖啡,非常適合旅行、出差、逛街等狀態下隨時想要喝一杯的情景。速溶咖啡裡最特別的一個,值得你一試。

超市也能買到的掛耳咖啡

近幾年,掛耳咖啡在中國的增長勢頭越來越猛,由於它同時兼顧了手衝咖啡的醇香和速溶咖啡便於攜帶和沖泡的優點,許多上班族都把掛耳咖啡當成了日常補充戰鬥力的主力飲品。我平時在辦公室也以喝掛耳為主,它的風味無限接近手衝,但又沒有手衝那麼麻煩,隨便找個熱水壺衝一衝就能喝到好咖啡,確實很方便。

正因為喜歡掛耳的人多了,許多速溶咖啡大廠也開始增加掛耳咖啡的產品線。儘管這種大批量生產的掛耳咖啡沒有獨立咖啡店出品的掛耳口味出色,但對於喝慣了手衝或掛耳的愛好者來說,它還是比速溶更接近自己的日常飲用習慣,也更容易買到。

接下來,我也為你推薦幾款大廠出品的掛耳咖啡,它們都能在天貓超市、京東超市或線下進口超市買到,讓你在特殊時期依然「不斷頓」。

意大利進口illy 掛耳咖啡

  • 常見購買渠道:天貓超市、京東超市、線下大型超市
  • 參考價格:46 元/ 5 包

把 illy 的掛耳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它最好買——網絡渠道自不必說,就連線下也非常常見,各類中大型超市甚至部分便利店裡都有賣,找起來最方便。以前過年回家,有時候帶回去的掛耳不夠,我也會找個超市買一盒illy 頂一頂。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購買時要認準包裝,不要和貓頭鷹速溶咖啡弄混。圖源:天貓

illy 掛耳咖啡的劣勢在於性價比不算太高,一方面是它單包大概八、九塊錢的價格在掛耳咖啡裡不算低,畢竟你自己做一杯的成本只在五塊錢左右,即使用非常好的豆子也才十來塊一杯;另一方面就是illy 的口味很一般,豆子深烘、偏重苦味,沒有太多的香氣和深層次的口味變化。口味不算出色加上價格不低,讓illy 的掛耳咖啡更適合應急或者偶爾喝喝,而非當作日常口糧。

不過,illy 是個意大利品牌,所以豆子烘焙得比較深也在情理之中,想來是為喜歡在咖啡里加奶加糖的人準備的。鑑於這個牌子在超市裡確實很好找,如果你一時斷糧,找來喝喝並無不可。

UCC 職人掛耳咖啡

  • 常見購買渠道:天貓超市、京東超市
  • 參考價格:58 元 / 50 包

和職人系列速溶一樣,UCC 還出了一套職人系列掛耳咖啡,系列中的三個口味也各有傾向。說到UCC 在掛耳界的地位就不得不提:掛耳咖啡於上世紀九〇年代末由日本企業發明並完善,隨後UCC 再度改進並於二〇〇一年註冊了專利。可以說,UCC 就是掛耳咖啡歷史的書寫者之一。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UCC 職人掛耳的口味傾向,是苦是酸,一目瞭然。圖源:天貓

入坑 UCC 的咖啡一向簡單——每款產品都有明確的口味傾向指導,無論你之前喝沒喝過,都可以憑口味指導輕鬆選擇適合自己的咖啡味型。這套掛耳也是一樣,購買時認清產品的苦、酸程度,直接購買即可。

隅田川深烘掛耳咖啡

  • 常見購買渠道:天貓超市、京東超市、線下大中型超市
  • 參考價格:68 元 / 24 包

同樣是有一次過年回家,我無意間在超市發現了這款掛耳咖啡,於是買回去試了試,感覺還不錯。隅田川也是一家來自日本的咖啡企業,旗下的這款掛耳產品口味也非常「日本」——儘管是深烘咖啡,但並不苦到掉牙,而是帶著日式咖啡的柔和。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圖源:天貓

和 UCC 掛耳一樣,這也是一款從價格到口味都適合作為日常口糧的產品,放在公司一盒,自己和同事沒事兒都能整兩杯,輕鬆又愉快。

雀巢GOLD 掛耳咖啡

  • 常見購買渠道:天貓超市、京東超市
  • 參考價格:26 元 / 5 包

是的,老牌大廠雀巢也出了掛耳咖啡,而且一出手就把產品列入了他們的 GOLD 產品群,可見雀巢對這款產品的重視程度。

雀巢的這款掛耳採用了中烘,而且作為一家產品賣到全世界的大廠,雀巢掛耳的口味可謂「雞賊」透頂——幾乎沒有任何口味傾向,尋求絕對平衡。當然,事實上這種絕對均衡並不存在,即使同樣的酸度和苦度,不同人的感受也不一樣。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雀巢哲學:均衡死你


不過,雀巢努力追求的「我儘量誰都不得罪」哲學還是能在喝咖啡的時候輕鬆感知,就像雀巢出品的速溶黑咖啡一樣——不尋求獨特風味,只確保人人都喝得下去。

根據我的觀察,雀巢這款掛耳在線下渠道的鋪貨不那麼全面,如果你想試試雀巢的掛耳什麼味兒,還是優先在網絡渠道購買。

在家能喝到什麼奶茶

奶茶組品鑑員:@puffsgo @路中南 @化學心情下 2

自從喜茶、奈雪、一點點在線下全面鋪開,杯裝奶茶就飽受冷落。畢竟杯裝奶茶和現做奶茶從原料上就相去甚遠,口感自然也很難相提並論。然而在幾乎只能雲喝奶茶的現在,杯裝奶茶又出現在我們面前——畢竟這一點小美好,從便利店就可以買到。

暴力速溶奶茶:優樂美

  • 常見購買渠道:天貓及京東喜之郎旗艦店、線下小超商
  • 價格:約 5 元/杯

說起來,就算超市再小,也有下文會提到的 Meco、蘭芳園這樣包裝和味道都不算太差的替代品,但可能是心裡一股莫名其妙的原教旨主義作祟,又或許是真的太久沒有喝優樂美這種價格低廉的速溶產品,在上一次去超市購物時,我順手拿了幾杯優樂美,然後結賬回家。

為什麼是優樂美不是香飄飄?完全是出於小時候對於那支「你是我的優樂美」廣告的喜愛,而且不管怎麼講,優樂美都聽起來更可愛一點。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喝優樂美這種速溶奶茶不需要有太多「精緻」的念頭,就是要暴力打開蓋子、霸道地撕開包裝袋,然後不管三七二十一倒入熱水胡亂攪拌。隨心等待幾分鐘就可以開始大口吸入,濃濃的香精味、甜到舌頭髮麻的味道、軟硬不一的珍珠、一定會燙到嘴的塑料吸管,這種糟糕而原始的體驗卻讓我在當下覺得格外快樂。

不是因為攝入糖分而快樂,是因為那種迴歸童年的「粗糙感」。在全副武裝地購買優樂美時,我還「順手」購入了 QQ 糖和辣條,突然發現正是這些只配呆在貨架側邊,被各種精緻包裝包圍而埋沒的食物,才是真的充滿了我們的童年。當我們長大追逐精緻,開始挑剔口感、成分、熱量,適時地迴歸「粗糙」,或許會更加快樂。

注:環保考慮,可以購買優樂美的粉末包裝,不一定非要買紙杯裝的飲料哦~

最像港奶的瓶裝奶茶:蘭芳園

  • 常見購買渠道:天貓及京東旗艦店、線下超商及便利店
  • 價格:約 10 元/杯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個蘭芳園和中環的那間茶餐廳沒有一毛錢關係,不過在各種程度上倒是非常接近手拉的港奶。

這款奶茶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勁好大」。打開包裝就聞得到非常隆重的奶味,茶則笑裡藏刀——曾經在半夜打車出門前拿了一杯喝了一路,沒想到居然清醒了一整個後半夜。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已經回溫,那麼可以在午後來一杯冰鎮蘭芳園,冰鎮後甜味會沒那麼明顯,來一杯就能提神一下午。

普通但不會錯的奶茶味道:Meco 牛乳茶

  • 常見購買渠道:京東超市、便利店
  • 價格:約 6 元/杯

香飄飄旗下的這款 Meco 牛乳茶曾一度是我的暑期最愛,奶茶味並不像蘭芳園那樣濃郁,甜度也不那麼齁,就是普普通通的牛奶和茶的融合,很像無名奶茶檔出品的十塊一杯的現做奶茶。如果你想念街邊奶茶檔的味道,不妨試試這款牛乳茶。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不會長胖的瓶裝奶茶:元氣森林乳茶系列

  • 常見購買渠道:天貓及京東旗艦店、便利店
  • 價格:約 12 元/瓶

作為曾經流連便利店貨架間的奶茶小王子,我幾乎嘗過便利店裡所有的奶茶,然而也是因此,這款元氣森林乳茶顯得格外珍貴——這是一款無蔗糖奶茶。

入口的第一秒,你根本分辨不出這款奶茶與普通奶茶有什麼區別:冰鎮後的液體湧入,還沒有等味蕾反應過來分辨甜味的真假足量的奶味和茶味就已經將口腔充滿,鼻尖嗅到的濃濃奶香也衝擊著神經……與添加「真糖」的奶茶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嚥下後有一絲悵然若失,甜味劑的味道無法完全忽略不計,不過已經比普通的代糖飲料逼真許多。令我感到放心的是,儘管成分表裡有糖,卻是升糖較慢的果糖,對於減脂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個系列還有一款奶綠口味,喜愛奶綠的朋友可以一試。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發現的第二天立馬給同事也整了倆

無器械手工奶茶

此外,奶茶還完全可以選擇自己 DIY 製作,甚至還可以通過改變配方做得更健康:奶可以選擇純牛奶,茶則選擇像樣的紅茶,例如正山小種——稍微高檔點其實也無妨,反正是自己享受。

你可以用高溫沖泡出茶湯,或者水煮紅茶——拿一個小奶鍋倒上水,冷水加茶葉然後開煮,等茶湯變紅後就關火濾茶。然後在奶鍋中倒入牛奶,煮沸關火,再將紅茶與牛奶混合,佐以糖或代糖調整甜度。茶湯和牛奶的比例可以自己調整,如果想做得更像港式奶茶,則可以將牛奶換成淡奶。

口感上可能沒有外頭賣的奶茶豐富,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沒有香精、原材料也更靠得住,肯定更健康一些。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手工奶茶

無咖啡因及茶鹼飲品

茶飲組品鑑員:@化學心情下2 @會飛的三羊店長

前面的飲品大多含有咖啡因和茶鹼的飲品,每天攝入太多可能會導致失眠或者情緒不穩定,也不適合處於哺乳期和生理期的女性。如果你也想控制自己的咖啡因及茶鹼攝入量,那麼下面這些無咖啡因茶飲建議你試試。

菊花檸檬皮茶

  • 購買渠道:MUJI 實體店
  • 價格:18 元/ 10 袋

節前我在MUJI 實體店中買了很多種無咖啡因的茶飲,這款菊花檸檬皮茶也是一個回購選項。這是混合了菊花、檸檬幹、香茅、蘋果乾的複合式代茶,放在獨立茶包中。

沖泡後會得到花草香味,沒有甜味,味道是緩慢釋放的,不停續杯喝上一整天也還有味道,很適合在家裡安安靜靜工作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地慢慢喝。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路易博士茶

  • 購買渠道:MUJI 實體店
  • 價格:20 元 / 10袋

路易波士茶是一種南非的代茶飲料,所以通俗的叫法叫做南非茶。雖然名字叫茶,但它的原料其實是一種豆科灌木,不含茶鹼和咖啡因。

口感上有一點菸燻的乾草味,有點像茶但是沒有澀味,很適合想喝茶味又不想攝入茶鹼和咖啡因的朋友。第一次喝可能會不習慣(有點像是小時候的蘆葦泡水的味道),但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就會覺得不錯,和各種小甜點也很搭。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洋甘菊茶

  • 常見購買渠道:超市、淘寶

如果你有一定的焦慮症狀,那麼除了戒斷咖啡因,還可以飲用洋甘菊來調節情緒1 。

淘寶上買了的乾製的洋甘菊比起我們買的菊花茶的花骨朵要細碎的多,可以用茶漏、泡茶球等網眼較小的泡茶工具沖泡。洋甘菊被認為具有鎮靜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改善睡眠,口感上也同樣屬於「有味道又不刺激」的類別。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圖源:淘寶

一些「糧食茶」

市面上賣的花果茶很多都會添加香精、色素和糖調味,雖然入口時的口感不錯,但喝多了對身體自然無益。而有一類茶被我稱作有「糧食的味道」,它們有個共同特點:由真正的「糧食」製成,味道樸實、不會二次調味,一般去超市隨便買都不會有錯。以下推薦我常喝的四種:麥茶、玄米茶、紅豆薏米、苦蕎茶。

這類茶統一的購買注意事項是不要相信店家和包裝上的「刮油減肥」,喝無添加的茶頂多是不胖,要減脂還是要靠控制飲食和運動才能達到。

虎標苦蕎茶

  • 常見購買渠道:天貓及京東自營店
  • 價格:37 元 / 50包

虎標苦蕎茶是我愛過的第一款糧食茶,而它的口味比起後面介紹的幾款並沒有那麼「糧食」,說是「苦蕎」但其實並不苦,加熱水沖泡就很容易出湯,伴隨著濃郁的蕎麥香,味道也很清亮。

至於我後來為什麼不喝了,那是因為被下面幾款茶帶得在「糧食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 常見購買渠道:超市、淘寶

麥茶是我嘗試過品控差異最小的袋裝飲料,不管是日本的貴价麥茶,還是從超市隨手拿的國產麥茶,最後沖泡的結果口感都差不多——入口的味道並不明確,衝入鼻腔的是烘焙出的大麥香味,嚥下之後能找回一絲絲甘甜。夏天冰鎮飲用能噸噸噸喝下一大瓶,而冬天就喝熱的味道也不差。

如果覺得用沖泡得到的淡而無味,那麼用煮的會得到更濃厚的茶湯。OSK 這樣的日本品牌還推出過「蘋果麥茶」這樣的花式麥茶,覺得麥茶過於寡淡的也可以一試。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圖源:日本亞馬遜

玄米茶

  • 常見購買渠道:超市、淘寶

如果你還是希望在糧食茶裡喝到一點「茶葉的味道」,那麼可以試試玄米茶。

玄米茶的原料是糙米和綠茶,比例大概在 3:1 甚至更高,綠茶在其中僅僅發揮調味作用。比起其他幾款,糙米的香味最接近「糧食」,加入熱水就會產生一種類似乾燥海苔的香氣,脆脆的糙米顆粒泡進水裡再舀起來吃也非常美味。下午有點餓又沒到飯點的時候衝上一杯,解渴又解饞。

伊藤園出品穩定,而淘寶隨便一家店鋪的工藝也不差,注意每個品牌糙米和綠茶的比例再挑選就行。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大概是這麼個樣子 圖源:淘寶

聚廣德紅豆薏米茶

  • 常見購買渠道:天貓旗艦店
  • 價格:70 元 / 50 包

撇開「美容養顏祛溼氣」的玄學,紅豆薏米也是一款口感不錯的茶飲,我特別推薦的是聚廣德這個品牌(雖然名字是這樣,但並不是廣東品牌)。茶包裡除了紅豆和薏米,還有紅棗、玫瑰花等很能增加口味豐富性的原料,入口是自然的水果酸甜,又有糧食的醇厚口感。所有原料都是搗碎了裝在茶包內,所以一經沖泡,口味就非常濃郁。

就「糧食的味道」來說,這款茶是我這幾年的至愛,熱泡尤其上癮(需要注意的是茶湯千萬不能過夜,過了夜一般就餿了)。

這些咖啡奶茶,在家也能輕鬆製作解饞

雖然我很嫌棄獨立包裝浪費,但是可以保證長時間保存。圖源:天貓

最近你在家裡喝什麼,向大家安利哪一款飲品?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