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些追星的90後甚至00後對於偶像的狂熱到達了一種幾近“癲狂”的狀態?

雨在下


1.90後,00後都是年輕人,大多喜歡那種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偶像明星,而且他們的歌很符合這個年齡階段的口味。

2.因為他們的不成熟造成在粉絲眼中,偶像就是完美的,無可挑剔的,不容許他人質疑的。愛豆做什麼都支持。

3.好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還沒有工作,思想還不成熟,明星毫無疑問是閃閃發光的存在,完美的顏值,討人喜歡的性格,令人羨慕的生活,而這些對於追星的孩子來說,也許是她們夢寐以求的東西。所以他們會把明星當榜樣。

4.對於一些不理智的人來說,他們會把追星當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務,比如:愛豆開演唱會,要去應援。愛豆坐飛機要送機,愛豆下飛機要接機。愛豆發專輯,要去打榜……其實,對他們來說,就是缺少好的引導。一個家庭的教育很重要,小時候多灌輸軍人科學家醫生等正確的引導,就不會發生這種幾近瘋癲的狀態。








me1034


什麼算狂熱呢?我是80後,30多歲,為人妻母,但第一次這麼追星,和小時候不一樣,年輕都沒那麼執著,我會因為他去想我自己活了30多年的人生枯燥,會改變自己生活方式,會嘗試運動,嘗試他喜歡的事情,會為他變得更美好的自己,會在現在疫情爆發時用他來給自己打氣,會不甘心只呆在我們自己這裡,會想去武漢,會想用他捐的呼吸機救人,會想穿著他帶來的隔離服,就像在我身邊一樣,會祈禱疫情過去,我要是看龍門石窟和牡丹花卉,會告訴我姑娘,媽媽喜歡的這個哥哥非常努力,非常棒,所以媽媽也努力,你只有努力才會長大,才會變成你自己喜歡的樣子,別人才會喜歡你



唯博一笑


在我眼裡,追星中有癲狂狀態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年紀小的,不懂事,不夠成熟,一種是年紀上來了,腦子沒跟得上。這兩種人有個共同點:書看的太少了,眼界太窄了,圈子太小了。

我覺得追星最合適的年齡應該是二十多歲,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只是覺得二十多歲的人三觀已經定型了,不太容易被粉圈的粉粉黑黑帶歪了三觀,就算遇到三觀不正的同擔或是偶像,也可以自己理智分辨,好歹可以有一個自己的判斷。

而且這個年紀的人剛好是有活力有衝勁的時候,沒見識過太多的黑暗,相信美好,相信未來,而且偶像的正面帶動和激勵作用也可以真正的發揮出來!比如B站有很多為愛發電的up主,有很多是因為偶像學會了視頻剪輯。

二十多歲的人大多可以在經濟上慢慢獨立了,也可以拿著自己賺的錢去看看喜歡的人或是氪金,氪金方面會較為理智。同樣,二十多歲的大多數人由於工作原因見識的事情逐漸增多,所以眼界會相對開闊些,不至於想問題太過片面,做事情太過激進。而且,二十多歲正是成家立業的黃金時間,當粉絲將大量的時間都放在工作和家庭上,也沒那個閒工夫在網上吃瓜掐架了。(對,我就是在說因為疫情,大量網民閒不住,開始雲吃瓜雲掐架)這樣,粉圈還能消停些。多混幾個圈子,多交些朋友,看書多元,見識多一點,想癲狂也癲狂不了,因為大腦會告訴自己,你的想法和做法有多糟糕。

所以90後年紀上來了的話也沒幾個癲狂的,00後還小,只要正確引導,少讓她們去奇奇怪怪的網域衝浪,將精力放在好好學習上,也不會因為追星而幾近癲狂。




石頭裡的泥人


一是因為時代不同了,二是因為曾經追星的孩子成了90後00後的父母

70後80後年輕的時候,很多家庭才剛奔小康,父母也都在拼命打拼,物質依舊匱乏就更別說精神娛樂了。長大了後工作又得靠自己努力買房買車養孩子努力生活,多數人何談用錢去追星。

而現在90後00後,父母啥都準備好了。父母年輕時候因為缺錢不能追自己喜歡的偶像。對於孩子追星是寬容的甚至是身體力行的支持。還有一個最大一個原因,追星越來越費錢,而90後00後父母給的錢夠追星,甚至跨國去看演唱會。

我還記得之前有個00後的為了去看自己偶像王一博,70後媽媽親自幫訂飛機住宿,最後還甚至陪同去了。

記憶裡小時候哭著鬧著特別想要的玩具自己得不到,如今自己的小孩長大了,不願意讓他們有缺失有遺憾,只要是不違法無壞影響,都會身體力行的引導和支持。追星亦是如此。


白焰說娛樂


對於追星這個事兒,我一直不理解,我並非星對非理智追星不理解,而是理智追星行為不理解。在這個方面我缺乏同理之心。

非理智追星畢竟是少數,因明星結婚而悲憤跳樓的畢竟是個案。但是90、00後普通的理性追星行為讓我大惑不解。他們大多多才多藝、開朗活潑、而且還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粉絲團各種活動需要經費的),這樣的人在線下往往已經很出色的,為啥還追星呢?而且他們的戀愛對象往往跟所追的明星的人設也不相符。我知乎上看到一個關於“你追星嗎?為什麼會追星?”的高票回答:“你有沒有愛過一個遙遠的人,他從來都不讓你失望,他是你的勇氣和力量,他永遠是年輕的,美好的,光芒萬丈的。他永遠在那裡,好像信仰一樣。”

也有其他比較高讚的回答,如通過追星讓自己變的更優秀,通過追星治癒了自己的抑鬱症等等。

我也追星,我就喜歡周星馳。但是得保持理智。




太幽默搞笑視頻


我相信這個問題一定是跟“時代發展”和“科技發展”還有“教育現狀”有著很大的關係。

首先現在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大多行業都在飛快的發展,當然也少不了影視業。很多年輕、優秀、帥氣、美麗的新型藝人逐漸被大眾所認知。從而之前的老藝人也逐漸退出了大眾的視野。而現在的藝人收貨的自然更多的是90後乃至00後。

接下來就是科技發展的角度。

從科技發展的角度來看,現在的科技發展的速度大家有目共睹,從2G到3G再到現在的5G光是網速都有了質的飛躍。再也也不用熬夜下電影了。所以信息傳播的速度也有了質的飛躍。當一個明星人物事件或者作品被大眾認可後很快就會傳播開,自然就會收穫更多的粉絲。

然後接著就是追星了,之前的追星大多都是海報、貼紙之類傳播性不高的介質。而最多也就是跟身邊朋友說說。現在社交平臺印象裡巨大,自然對於明星輿論和消息就會更多。這也就造成了年輕人追星癲狂的原因之一。

最後就是最關鍵的教育問題。

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跟以前的義務教育雖然是一樣的。但教育方式不同,自然學習壓力就會大大增加。

之前走路上學,走路放學,回家做作業,做好以後就是娛樂時光,壓力不大。自己的興趣也是天然的。而現在的教學一方面進行著傳統教學一方面進行著“線上監督”孩子得不到釋放。加上現在補習班、興趣班五花八門,孩子壓力大需要釋放,結合科技的發展自然就寄託在明星上面,這也是最主要的問題。

所以還是建議還給孩子一些天然和天性。

總結來說現在的年輕人追星癲狂的主要原因還是生活方式和壓力問題!





不會飛的額魚


我覺得是整個風氣壞掉了,從最開始的幾個追星比較極端,到後面帶著越來越多,當追星極端的人數量到達一定程度多之後大家就覺得這屬於正常行為了從而導致極端的人越來越多。。

並且現在粉絲運營管理行為越來越系統規模化。。本來只是喜歡idol想進粉絲群和粉絲們聊聊天,結果被告知需要去過什麼偶像的演唱會票根作證明或者啥進群要交群費作應援idol用。。

在做完這些之後還群裡時不時要動員大家去接機不能讓idol落了威風。。參與偶像活動不活躍的話還被踢出群。。

希望風氣整改下吧,喜歡偶像的話就在他的影視作品音樂作品開演唱會的時候支持下就好了,不要太過極端送一堆禮天天去刷什麼票。。


Kk嗷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偶像文化也帶到了一個新篇章。流量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代名詞。 並不是90後,00後癲狂。因為每個時代都有追星一族。過去沒有網絡。年輕人追星只能通過海報報紙以及電視 獲取藝人的動態。就保持著一種狀態並不狂熱。而現在網絡發達微博運營自媒體平臺 偶像可以隨時隨地發一張圖再配上一些文字。粉絲可以在留言的地方與偶像零距離活動。此次對偶像的要求偶像也會盡可能的完成,並通過視頻或者圖文的方式來呈現給粉絲。所以是粉絲的瘋狂使網絡以及流量時代產物。重要的是中國經濟的崛起,讓很多年輕人有了追求的資本和家長的支持。因為70後就是中國第1代的追星族。所以說家長對孩子追星這件事兒家長不反對。反而對成績好的孩子會用這種方式積極鼓勵。比如看演唱會。購買音樂專輯。購買周邊產品。購買同款之類的作為獎勵。所以說也就觸發這個時代流量成為至上的資本。粉絲追星是為了得到精神食糧。而明星也得到了人氣和資源。不過隨著年齡和認知,最近瘋狂就是青春期那幾年。當大學畢業後走向社會,有了社會壓力以及家庭壓力,還有社會的壓力。也就很少再有人進行了瘋狂的追星了。


韓榜音樂推薦


這個追星瘋狂不是當下年輕人的專利,80後那批人同樣有瘋狂的,像楊麗娟,追劉德華都追的死了爸爸。

隨著時代變化,追星的形式有所變化,但本質並沒有變,那就是瘋狂迷戀偶像。當下的時代,物質相對發達,年輕人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所以他們追星是有物質基礎的。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雖然條件不如現在,但是有偶像的演出大家還是要去看的,也會尖叫嘶吼。


視小影


當今社會環境下,各種媒體,各種平臺,娛樂綜藝廣泛傳播,不管優質內容還是低俗內容,只要能博得人們眼球,就是成功。這種社會認知體系,逐漸形成,一些沒有價值判斷的人,就會被帶跑偏。

那麼什麼樣的人是沒有社會價值判斷的呢?第一個就是孩子,思想心智不夠成熟,主端判斷薄弱。隨意各個播放平臺的肆恣宣導,他們接觸,加之大人沒有很好的引導,他們就會淪陷。再者明星們,或者藝人們,他們顏值高,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女生喜歡他們的原因,經常有女生說,我的偶像誰誰誰,主要就是顏值高,打動著他們,為了不吃不喝也要去看他們演唱會。最終步入社會後,一部分普通人,把明星印子了在心裡,找對象談戀愛都按照明星同款的去找,感覺自己就像電視裡醜小鴨,也能遇到某個富二代,種種奇遇,巧合最後走到一起。社會價值觀嚴重錯亂,都影響到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了。這就是被帶偏了的表現。

那麼針對這些問題,前幾年我國廣電和宣傳部門,做出了很多重要調整,摒棄低俗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正確三觀引導。加強文娛管理,因為媒體的傳播與推廣要為我們社會的發展做正能量宣傳,給人民一個正確的認知邏輯和豐富的文化交流,充實內心世界。

所以,很多孩子盲目追星,社會價值觀嚴重錯亂,不能僅僅只靠我們國家去引導,同時我們大人也要合理引導,讓孩子擺正三觀。秉著正確的觀念去認識社會,努力學習,為社會發展做貢獻,這樣人民才能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