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不保本,为什么仍然有人说最靠谱?

信托鹰眼


这里的靠谱并不是说保本才靠谱。高净值群体青睐信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个层面相对性的要靠谱很多。但是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的靠谱不能和信托没出现过风险和“保本保息”等划为等号。

下面从法律、监管、流程和现实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信托为什么靠谱的真正原因。

一、法律层面上的靠谱

涉及信托的主要,有“一法三规”。一法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三规”指《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不仅如此,还有银监会配套的相关管理规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通过以上可以看到,国家对于信托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这就决定了信托作为金融“正规军”的合法性,与非法集资诈骗机构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从法律意义层面上,信托是靠谱的。

信托公司作为主要经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相对于银行、保险公司和券商而言,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其实,信托公司作为四大金融机构之一,要接受严格的监管。

二、信托受银保监会严格监管

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信托监管部承担信托机构准入管理。开展非现场监测、风险分析和监管评级,根据风险监管需要开展现场调查。提出个案风险监控处置和市场退出措施并承担组织实施具体工作。指导信托业保障基金经营管理。银保监会对信托业的监管相当全面,主要有:参与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监管规则;对信托公司及其业务范围实行准入管理;审查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制定从业人员行为管理规范;对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状况、偿付能力、经营行为和信息披露等情况进行监管;实行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开展风险与合规评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信托登记要贯穿产品全周期:

信托产品不是信托公司想发行就能发行的,想发行先登记!

《信托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信托机构应当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行日五个工作日前或者在单一资金信托和财产权信托成立日两个工作日前申请办理信托产品预登记(简称信托预登记),并在信托登记公司取得唯一产品编码。

2017年9月1日,信托登记系统在原中国银监会发布《信托登记管理办法》生效当日上线运行。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登“)是经国务院同意、由原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并由其实施监督管理,现由中国银保监会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信托业基础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于2016年12月26日对外宣告成立。《信托登记管理办法》第九条,信托登记信息包括信托产品名称、信托类别、信托目的、信托期限、信托当事人、信托财产、信托利益分配等信托产品及其受益权信息和变动情况。

信托产品及其信托受益权登记,包括:预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终止登记、更正登记等。

对于投资者而言,信托登记贯穿于信托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主要环节,发行、募集、设立、期间管理和终止等各阶段的重要信息,并进行集合信托计划信息公示,信托公司及其信托产品被全部置于“阳光下”,每个信托产品获得唯一有效的产品编码即“身份证”,为清晰辨认合法的信托机构和产品提供了条件。

中国信登对包括委托人、受益人等在内的敏感信息采取了多重严格的保密措施。

四、信托具有信托业的保障基金。此项对于投资者本金安全来说,更加安全

为防范和化解信托业的风险,国务院决定建立信托业保障机制。原银监会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出台相关制度,推动成立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汇聚信托业自身的力量来应对行业面临的风险。

《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障基金公司可以使用保障基金:

信托公司因资不抵债,在实施恢复与处置计划后,仍需重组的;

信托公司依法进入破产程序,并进行重整的;

信托公司因违法违规经营,被责令关闭、撤销的;

信托公司因临时资金周转困难,需要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的;

需要使用保障基金的其他情形。

万一出现极端情况,信托公司面临破产、撤销等,信托业保障基金可以发挥作用,及时化解风险。此外,信托公司如果出现短期资金周转困难,可以向保障基金公司提出申请,并提交流动性困难解决方案及保障基金偿还计划,由保障基金公司审核决定是否使用保障基金,申请通过后有偿使用。

五、信托具有赔偿准备金,更加保证行业的安全性和公平性

信托赔偿准备金指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用于赔偿信托业务损失的风险准备金。我国《信托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信托公司每年应当从税后利润中提取5%作为信托赔偿准备金,信托赔偿准备金累计总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20%时,可不再提取。《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163条规定了信托赔偿准备金的具体用途,“从事信托业务时,使受益人或公司受到损失的,属于信托公司违反信托目的、违背管理职责、管理信托事务不当造成信托资产损失的,以信托赔偿准备金赔偿”。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18年4季度末,信托赔偿准备金为260.71亿元,同比增长17.90%。信托业的风险抵御能力有了提升。

《信托公司管理办法》


A老黑说股


言简意赅的回答:


  1. 中国《信托法》规定信托资产不属于信托公司资产,资金运作和结算均为专户管理,具备独立性和安全性。
  2. 信托公司背景多为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地方政府、中央汇金等,具备强大的信用背景。
  3. 从运作模式角度看,信托公司募集来的资金大多投资于国企央企、上市公司、地产公司等,标的优质违约率低。并且会做质押或抵押,抵押率多为50%以下,可以说安全边际做得非常高!如果融资方不还钱,可以处理质押物进行变现,支付投资者本息。
  4. 说具体数字,截止2018年末信托理财规模21.7万亿,而银行理财规模才20.04万亿。可见信托规模其实比银行理财还大!另外,2018年信托发行15090单,违约77单,平均违约率只有千分之五。并且多为第二、第三梯队的公司,头部信托0违约。
    并且这里的违约并不一定就本息全无,可能是归还本息时间的违约,也就是延期兑付。

综上,用这么小的风险博取8%—10%的收益率自然是投资首选!

信托客户群体多为:高净值个人、企业主、银行、保险公司、上市公司等。由此可见,信托仍是非常靠谱的一种投资工具!


理财问与答


信托有其特殊的功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一资产配置的需求

信托购买起点是一百万起,主要是面向高净值人群,他们一般是合格投资者,即个人家庭金融资产300万以上或年收入50万元以上。

高净值人士的投资方式并不是仅仅购买银行理财,而是有更多的诉求,比如跑赢通胀,比如资产保值增值,他们也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因而购买比银行理财收益稍高的信托是个不错的选择。

信托收益稳定、违约率不高

目前信托收益大多数是比较稳定的,2年期的信托产品年化收益在8-9%左右,一百万每年有近9万的收益,这样的收益能跑赢通胀。

虽然信托产品也有一些违约的情况,但只要风控措施完善,通过延期去处置资产或重组,违约的信托产品大部分最终能兑付,并非血本无归。比如从过去10年多的政信信托来看,风险敞口规模远低于银行1.89%的坏账率水平。


财思思


首先肯定回答信托是靠谱的,但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的靠谱不能和信托没出现过风险和“保本保息”等划为等号。除了国债和银行存款类产品之外,任何理财产品都不能宣传保本保息或者完全没有风险。

法律和监管层面意义上的安全

信托之所以安全,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信托公司是正规持牌金融机构,而且我国目前正常经营的信托公司只有68家(另有三家处于停牌状态),目前来看也不会再有新的增加。所以说信托牌照可以说是中国所有金融牌照中最为稀缺和最为值钱的牌照。

一、监管层面

信托是受银保监会下的信托部所监管同时也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按规定信托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除了向董事会提交内部审计报告以外,还要向央行报送上述报告的副本,频率至少是每半年一次。所以信托是在严格监管下进行风险管理和经营的机构。

二、法律层面

信托有“一法三规”,指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一法三规”规定了信托公司的经营范围、行为规范;同时对信托公司的设立、信托业务的开展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三、信托有保障基金

所谓的保障基金,是由信托市场参与者共同筹集,用于化解和处置风险的互助资金。其本质就是发挥行业“稳定器”和“行业风险”的作用。

产品流程层面的安全

一、事前阶段(产品立项和尽职调查)

信托业务的准入有一定的门槛,也就是政策指引。每家公司的指引对各类业务的开展,都有自己的标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风险。所以说产品立项是信托的第一道防火墙。

产品立项完成之后,就到了尽职调查的阶段。通过信息收集和分析,形成对交易对手的一个全方面的透视,也就第二道防火墙。

二、事中(内部审核、监管报备和合同制作)

完成了产品立项和尽职调查之后,就到了事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内部评审、文件制作与事前报告、账户开立与合同管理。

成了尽职调查之后,项目就进入到了内核审核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将由信托公司的中后台对项目进行审核。之后项目材料将提交至项目评审委员会,由其做出一个综合的判定,得出信托产品是否通过评审的结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控制好风险。

三、事后(推介募资和产品成立)

合同要素确定好之后,信托产品就正式进入到了募集阶段。信托产品最后能否成立,资金能否运用到项目当中,项目交易对手能否拿到资金,还取决于产品的募资进度。

只有资金募集达到要求,产品才能正式成立,否则信托就无法成立。

总结

信托公司是以依照《信托法》的相关条款所设立,严格遵守“一法三规”并且在银监会的监管之下进行合法经营的金融机构。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信托的产品要历经七重“劫难”,才能最终成立。之所以复杂,一方面是由于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则是控制风险。


小祥子874


作为信托从业者来说,

信托的坏账率比银行理财还要低。

信托可能会出现延期,但是完全不对付的少之又少。就说XS信托,虽然雷了,但是最后也在兑付的七七八八差不多了。


信托人的自我修养


信托由银保监会进行监管,总共有68家信托公司,信托与银行、保险作为银保监会监管的对象,大部分信托公司都有国资委背景以及地方政府背景;过去由于行业内不成文的刚性兑付默认,许多投资人养成了习惯;觉得没有风险;此外,在近几年资管新规的发布,打破刚兑成为业界的认识。

希望更多投资人擦亮眼睛,充分理解收益及风险的关系。寻找专业的信托公司,才能将风险锁在笼子里。


金融小花猫


根据信托业协会公布的信托业不良率为1.5%。也就是98%的概率不会亏损,但是每年却可以得到一个比较确定的7%-9%的收益。所以信托成了高净值人群的首选投资理财产品[大笑]


信托梁肇飞


以前信托基本都是刚性兑付,即使赔钱了,也自己兜底,现在国家政策不允许银行机构拆东墙补西墙,暴雷就暴雷!而且现在确实有暴雷的,就是前几天的事!


梦想家四号爷们儿


因为前面十几年是刚性兑付,所以监管政策打破刚性兑付,从业人员就会拿过往历史说服客户,客户就会很相信。


清枫云淡


看什么角度来看信托,信托也有风险也有坑,相对来说信托项目经由专业人员寻找挑选,经过详细尽调报告和经验大神论证,有风控措施和偿还逻辑,项目相对靠谱。相对那些依靠规模和高额利润覆盖风险的产品靠谱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