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期的英帝国为何没能留住爱尔兰全岛?答案出人意料

十九世纪的英帝国正处巅峰期,一度统治全球四分之一人口和土地,环顾世界难觅敌手。位于其西侧的爱尔兰王国,亦在1801年并入不列颠,宣告两国正式合二为一。

令人有些困惑的是,如今的英国只拥有北爱尔兰六郡,其他部分已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是什么原因,促使本已成为一体的英爱两国,再度分手?

巅峰期的英帝国为何没能留住爱尔兰全岛?答案出人意料


爱尔兰简史

位于大西洋西北的爱尔兰岛,面积8.4万平方公里,与东侧的不列颠岛隔爱尔兰海相望。

公元前六世纪起,来自欧陆的凯尔特人占据该岛,并建立一些小王国,他们也是现代爱尔兰人的祖先。从种族和文化来看,爱尔兰人与同源于凯尔特的苏格兰人更为接近。

地缘上的原因,使爱尔兰在罗马帝国占据不列颠岛时期,仍然保持着独立。直到十二世纪英国势力侵入,开启了爱尔兰岛殖民时代。十六世纪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英爱成为共主之国。

巅峰期的英帝国为何没能留住爱尔兰全岛?答案出人意料


英国人的到来,使得大批不列颠岛新教徒定居在爱尔兰北部,并形成优势人群。这些外来户赶走了居住于此的爱尔兰人,迫使他们迁居到更荒凉地区或成为被雇佣的无地农民。

信奉新教的移民,自此与笃信天主教的爱尔兰人接下梁子,也留下了日后北爱分离的隐患。

巅峰期的英帝国为何没能留住爱尔兰全岛?答案出人意料


矛盾凸显

十九世纪初,两国合并之后出现的一场变故,成为闹分家的开端。

由于引进了高产的马铃薯(土豆),爱尔兰人的食物来源获得极大改善。即使是贫穷的农夫,也再不用担心全家人的口粮。

然而在1845年,巨大的灾难摧毁了赖以为生的土豆田,一种霉菌令土豆大量腐坏,严重减产。灾情共持续五年,使爱尔兰人口锐减,这个数字包括饿死的一百万人和背井离乡的人口。

巅峰期的英帝国为何没能留住爱尔兰全岛?答案出人意料

爱尔兰大饥荒

状况之惨引用当时一位官员尼古拉斯的原话表述:

我走进一间农家小屋,其场景令我瞠目结舌。六个因饥饿导致骨瘦如柴、形如鬼魅的人躺在角落一堆肮脏的稻草上。我以为他们死了,但当靠近时,却传来一声声低吟,他们还活着……

当时英国拥有大量海外殖民地,从美洲进口的粮食甚至还通过爱尔兰港口转运,然而英国却对骇人的灾情视若无睹:

巅峰期的英帝国为何没能留住爱尔兰全岛?答案出人意料

逃往美国的爱尔兰移民

当遥远的奥斯曼苏丹听闻灾情后,慷慨解囊一万英镑予以援救,这一善举却遭到维多利亚女王的劝阻,只因她自己才捐了2000英镑。无可奈何的苏丹只能将款项降低到1000英磅后,又偷偷给爱尔兰送去三船粮食。

做好事为啥还要“偷偷摸摸”?即使对于民间自发的救援行为,英国亦设置层层阻碍。更过分的是,不施以援手倒也罢了,饥荒期的爱尔兰还大量出口粮食。

爱尔兰大饥荒除了天灾的原因,更多的是人祸。英国不顾他们死活的做法,彻底让爱尔兰人寒了心。

巅峰期的英帝国为何没能留住爱尔兰全岛?答案出人意料


散伙

二十世纪初,随着爱尔兰自治的呼声愈发高涨,北部阿尔斯特省的新教徒们组织志愿军以求自保,而爱尔兰人也成立志愿军,致力于武装独立运动,并在1916年爆发复活节起义。

时值一战期间,就怕事不大的德国,还给起义者们提供了一船军火,却在即将登岸时被英军查获。由于力量悬殊,起义终告失败,但该事件让爱尔兰人的反抗更加如火如荼,也让英国萌生退意。

巅峰期的英帝国为何没能留住爱尔兰全岛?答案出人意料


1918年的公投中,大部分爱尔兰地区都支持独立,唯一的例外是阿尔斯特9郡中新教徒占优的6郡,投票结果显示那里的居民更愿意留在英国。

1921年,深陷爱尔兰“全民抗英”困局的英国,终于同爱尔兰签订协议,北6郡成为北爱尔兰,南26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该政体形式更接近于自治领。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49年,爱尔兰宣布成立共和国,意味着彻底脱离英联邦。

巅峰期的英帝国为何没能留住爱尔兰全岛?答案出人意料

爱尔兰反抗运动

长期以农牧经济为主的爱尔兰,被称为欧洲的大农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爱尔兰成功实现向知识经济的转移,如今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人均生产总值大幅超越英国,成为顶尖富裕的国家。

巅峰期的英帝国为何没能留住爱尔兰全岛?答案出人意料

富裕的爱尔兰

不知英国对此作何想法,因为土豆的缘故结下民怨,失去一大片富庶的土地,实在是得不偿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