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書法作品?

鄧衍強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印象深刻的書法作品,主要表現在視角衝擊力特強的書法作品。撇開寫醜書的那幾個人的書法不說,劉洪彪和張繼的書法作品就是讓人印象深刻的書法作品。

上圖為劉洪彪老師的草書書法作品,給人的印象深刻嗎?

上圖為張繼的隸書書法作品。張繼老師是書法創新的倡導者,他曾經說過,書法創新很可怕,但不創新更可怕。

上圖亦是劉洪彪老師的草書書法作品,形式上有創新,視角衝擊力極強。這樣的書法作品往展廳裡一掛,作品就會發出:“我來啦!”、“我在這兒那,快來看啊!”的“聲音”。


上圖為言恭達老師的隸書書法作品。這幅作品給人的印象也是極為深刻的!

上圖中的臨帖作品,不知道各位朋友看後對此是否有深刻印象呢?

上圖為李剛田老師的篆書書法作品,也是很有震撼力的!






上圖為張旭光老師的書法作品,也是人們印象深刻的書法作品。

上圖為《今日頭條》網友亦涵的書法作品,我認為也是有視角衝擊力的!


中州耕牛堂主


使人印象深刻的書法作品一般都有極其特殊的風格,也就是說它包含著內在的審美情趣,往往別具一格,給人造成視覺上的衝擊和感官體驗。

但印象本身就是一個主觀的概念,所以有什麼樣的認知和審美便有什麼樣的附庸。心境淡雅的看不慣斑駁躁動的,個性奇異的往往厭棄中正平和的,所以印象二字,是同氣相求的結果。說的俗一點,叫做各花入各眼。

從平正到奇絕再歸於平正,是古人一般的經驗之談,代表一種自然的審美的遞進。但是要說實際的情況,其實大多都到不了第三階段,所以往往奇絕的最容易吸引人的眼球。也就是說,審美還是處於感官的有效刺激層面上,並沒有超越感官,向著理性或者超理性的方向再進一步。這是一般規律。

像趙孟頫、文徵明的字,人人都不會太討厭,但要說印象深刻,直入靈魂,人們卻往往會想起別的。比如《石門銘》,比如《爨寶子》,比如龍門諸品,比如楊凝式,比如徐渭,比如八大,比如金農漆書、板橋亂石鋪街之流,都更加的給人以感官的刺激。那是一種直接的感官體驗,情緒的表達佔據主體,而法度只作為基礎站在幕後,這樣的藝術是有張力的,使人容易迷醉動亂的。

大抵越近極端的越使人印象深刻,要麼走向法度森嚴的那端,要麼走向異趣深幽的那端,隨各人的志向和情趣,做種種之創造和變革。所謂源流,一般來講,流更廣闊而源更深邃,但終歸是一體的。

你被什麼吸引,便因之而改造自我。它不是一個死的東西,是時時變動的,是以文化作為內在的根本驅動力的。不可同日而語。


魚生文化雜談


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書法遺存浩如煙海。要說有哪些讓我印象深刻的書法作品,三言兩句肯定說不清。就舉一些自己感到有獨特意義的例子吧。

甲骨文《大型塗朱牛背骨》

中華文明,最早的象形文字,字形和線條都這麼神秘而優美。

金文大篆:《散氏盤》銘文拓片

方圓兼備,大小隨形,左右搖曳,仔細看有行有列,猛一看,如滿天繁星散落。書法藝術的“肇於自然”,在這裡表現的淋漓盡致。

帛書:秦 天水放馬灘竹簡 《日書》

這是迄今發現最早出現“點”這個筆畫的古代書法遺存。

隸書 東漢《石門頌》

線條在無拘無束的散步。

王羲之《二謝帖》。與簡約質拙的章草相比,王羲之創立的清朗俊逸的“新體”,風靡至今。

草書懷素《自敘帖》

老僧是方外之人,才不管你世間的機心巧算,著意做作。彩練當空一條線,筆走龍蛇幾人及。

顏真卿《爭座位稿》

阮元評其如“熔金出冶,隨地流走”八個字,說絕了。

黃庭堅《諸上座帖》

專門給二王一系行草書治病的。筆畫中部的頓挫,字行之間的搖擺和錯位,是對二王一系“今草”的筆畫中部縱筆而過,和字行的縱貫而下的糾偏。

米芾《臨沂使君帖》

第三行“如何芾頓首”五個字,一筆揮就,疏密收放,盤金屈鐵,擒縱自如。李娜的《青藏高原》最後一句,和這行字的表現何其一致。書法具有音樂性。信然。

章法上的大開大合,古人玩的可真叫呼呼生風。

王鐸巨幅《杜子美贈陳補闕詩》

有名家評說,學習王鐸可得氣。“氣”這個字,在古代哲學思想上,在書法理論上有許多表達。但玄而又玄,使人無法對號入座。看王鐸特大條幅作品,就不再對“氣”的理解恍兮惚兮。

一方面筆畫盡力拉長,一方面把前人寫小字,字與字之間的牽絲縈帶的似斷還連,變成實連。表現氣脈長,氣韻足,氣勢大。

徐渭《應制詠劍詩軸》

高352釐米,寬102.6釐米,鴻篇鉅製,撼人心魄。你可以不喜歡他的字,但不得不被其山崩海立,江河沸騰的氣勢所震撼。

“紙上得來終覺淺”,這句話也適用於書法的鑑賞。我們在紙上看到的古今法帖,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假的。比如看明清人的大作品;比如看董其昌,王文治的淡墨。印刷品和原作的差別,往往判若雲泥。

于右任對聯

雄強大氣,得益於碑學的注重筆畫中段的表現,橫向取勢和帖學的流暢。

曾有眼福,親見王鐸,徐渭,于右任上述大作。至今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快樂書法營”專注於書法結構與造型的研究和探索。獨持己見,不隨俗說,不迷信權威,刨根問底,直指要害,以事實為依據,以自己的獨立判斷解析書法方面的各種課題。杜絕講故事,杜絕弄玄虛,杜絕口水文,為喜歡書法的朋友們奉獻絕招乾貨,是我的終極追求。

著有《二王行書結構與造型原理》,《顏真卿行書結構與造型原理》,米芾《行書結構與造型原理》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快樂書法營


印象最深的作品是哪一個書家?

我印象最深的是劉白瑜,別號“老白書道”


平常稱老白,他追求一種崇古而不泥古,書法創作別有一番味道,喜作詩,每每即興詩作而成,吟詠風歌,詩意咀來特別有人情味,一般書作以己詩辭而寓墨,特別有文墨之風度,以上作品,就是他自己作詩親躬揮灑,由行筆處可以看到筆墨順暢的狀態,正如腹中有詩氣自華,而今體現在書墨中,自有一種才華風度。

見字如面,觀老白書道,印象中的書作,筆法融合了碑體與帖學之意筆,七年前首次見到他的書作,沒有深度究其筆畫來龍去脈,總是感覺筆意豐富,不是一般水平,隨著時間長久後,知曉他的書法理念,是不僅僅學書之法,而是悟其道,從篆籀,漢隸,魏碑皆有深厚的研磨,其正楷就是從魏楷與唐法的結合。沒有刻意尋蹤某一時期某一家,而是取其神,創其意,以自己獨有個性而形成的筆意,成就了今天的楷字形貌。

老白書道,體現了學書,不做書奴,每每臨帖,都是幾分得來,而用之消化於自己墨跡中,作為營養而吸收,不是簡單的借來照抄照搬,神偷古筆,神契情性,融古而出新,習練書法久了,體驗到照貓畫貓,永遠不屬於自己的貓,臨書最高境,取神求道,次之是謂臨啥像啥,而既然趨於酷似,而不求思考其所以然,也終久也是走別人的老路。老白學書精善博採眾長,深入淺出。從老白書道,讀懂了學書貴在有自己的風致,無論是出彩,還是有些許不中意,應該說書無止境,永遠在追求的路上。

下面是老白的博客的一段話:

藝術本來就是人類掙脫在現實世界中所受到的羈絆、獲得自由超越去追逐夢想的一片蔚藍無垠的雲天。從事藝術活動,要是還那麼思想僵化,枷鎖重重,程式呆板,雜念叢生,戒律縱橫,要想獲得審美的自由樂趣和創作的新意生機,簡直是毫無指望的。因此,徜徉於藝術世界之中,我們自當放飛自由的翅膀,自覺地“努力做一個不循規蹈矩的人”

狂喜淡墨a


今人書壇大腕之作多無頭,脫法創新,如山中竹筍,頭重腳輕腹中空,少古法,創新往往是假、大、空基多,少正楷之功力,銀樣蠟槍頭,無內涵,少視覺衝擊力!

我印象最深的是嶽武穆的《滿江紅》,書法應是思想和情緒的載物,從書法應看到作者情緒的流露,且當今書家多不像古人,自寫所作之詩斌。《滿江紅》仍千古之絕唱,是作者愛國情懷的充分表達,豪氣干雲,情緒激昂,看之讀之熱血沸騰。書法筆力雄健,如行雲流水,叩擊心扉!

另有毛澤東的《沁圓春雪》,詩詞書法堪稱一絕,前無古人,難有來者,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抒發了壯志豪情。其書源於懷素之草而獨具風格,洋洋灑灑,一瀉千里!


凰山書畫苑李文聰


不久前,讀過陳思王曹子建的洛神賦。作者以浪漫主義的手法,通過夢幻般的境界,描寫人神之間的故事,主人翁對洛神的愛慕,終因人神之道殊而含怨而別。只留下綿綿的思念,耿耿長夜,獨坐相思。

說實話,面對傳統經典,根本就不可能用一部來代表。先秦哲學,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及明清小說,隨便翻開一樣,都能讓人如痴如醉。

觀古今於須臾,覽四海於瞬間。讀書之樂樂陶陶。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農村攝影人大衛


古有蘭亭序,今有張旭光之草書。張旭光為如今書壇中流砥柱。


art張力


我最喜愛的是懷素的自序草書,越看越覺得字裡行間透著仙氣。我還喜歡十竹齋畫譜裡閆初老先生為雙烏啄花枝題詩的行草,真有盤龍飛鳳的感覺。


藏拙居山野閒翁


顏真卿的裴將軍詩貼


丁白先生


看圖說話,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