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區人民醫院抗疫勇士:臨危不懼緝“毒”

重慶市永川區人民醫院肖家衝院區作為永川區疑似新冠肺炎隔離病房,負責全區疑似新冠肺炎的篩查,在這裡有這樣一個團隊,他們每天身處實驗室和看不見的病毒打交道。

王科,34歲,中共黨員,在讀博士,是重慶市永川區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也是永川區新冠病房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標本採樣的主要人員,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隔離病房的每一位疑似患者的鼻咽拭子都被王科採集過,因此他也被譽為“採樣小金手”。

永川區人民醫院抗疫勇士:臨危不懼緝“毒”


永川區人民醫院抗疫勇士:臨危不懼緝“毒”


永川區人民醫院抗疫勇士:臨危不懼緝“毒”


培訓臨床醫生使用正壓呼吸頭套

永川區人民醫院抗疫勇士:臨危不懼緝“毒”


與檢驗科同事在黨旗下宣誓

永川區人民醫院抗疫勇士:臨危不懼緝“毒”

接受新冠防控知識培訓


2020年2月7日22時53分,永川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微信群的聊天界面出現一條因發熱、咳嗽到院就診的一對夫妻的消息。發熱門診醫生接診後,瞭解到患者1月21日從武漢回來,介於病人情況特殊,永川區發熱門診微信群隨即組織區人民醫院新冠防控專家會診,經過分析患者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結合CT和血常規結果,專家們一致認為兩名患者皆為新冠肺炎高度疑似患者,需立即轉入新冠肺炎留觀病房進一步進行確診,2月8日凌晨0點10分,兩名患者轉入留觀病房。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病毒躲在暗處,“我看不見它,但能感受到它,”王科說,“其實我們的工作就是臨床醫生的眼睛,每一步工作都要極其細心,協助臨床醫生儘快做臨床診斷。”穿上防護服,一場和敵人看不見的戰鬥就打響了。

王科做好自我防護後,便進入隔離病區,開始為這兩名患者進行鼻咽、口咽拭子採樣。由於患者本身伴有咳嗽症狀,加之採集鼻咽拭子對鼻腔又是一種刺激,患者更容易咳嗽,這使得采樣的難度加大。取完左側鼻咽拭子後往往要等上幾分鐘才能取右側鼻咽拭子,最後完成口咽拭子的採樣。即使多部位採樣面臨氣溶膠風險相對較大,但為能進一步保證標本質量,防止漏檢出現假陰性,王科也從來沒有一絲懈怠,認真謹慎的採集好每個部位的樣本。

而每一次完成採樣步驟,取下呼吸頭套、脫下隔離服的那一刻,他全身早已被汗水浸透。

永川區人民醫院抗疫勇士:臨危不懼緝“毒”


每日查看肖家衝院區檢驗項目質控開展情況

永川區人民醫院抗疫勇士:臨危不懼緝“毒”


在發熱門診做採樣前工作準備

永川區人民醫院抗疫勇士:臨危不懼緝“毒”


準備進入隔離病房

永川區人民醫院抗疫勇士:臨危不懼緝“毒”


永川區人民醫院抗疫勇士:臨危不懼緝“毒”

在病房進行標本採集

由於發熱病人的特殊性,很多患者往往都是晚上到發熱門診就診,到新冠病房則幾乎都是凌晨1點左右,從收到病人的那一刻,就開始了一場爭分奪秒的戰鬥。王科說:“早一刻出結果,便能早一刻出治療方案,患者也減少一分危險。”

王科直言,作為一名從事腫瘤分子診斷多年的檢驗人,他深刻的知道標本採樣重要性,只有合格的標本才能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也才能保證患者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為了練好採樣的本領,王科還拿自己和身邊的人練手,無數次的尋找採樣手感,同時體驗自己被採樣時的感覺,以儘可能保證標本質量,並減輕患者的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