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2岁和民国著名渣男离婚,因兄长孀居三十年不曾再婚,终遇爱情

“坏婚姻,是所好学校”,这句话出自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作为一个女人,张幼仪听从“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徐志摩结婚,而徐志摩生性多情,他看不上张幼仪,称其为“土包子”,更称他们的婚姻是“小脚与西装的爱情”。张幼仪不是那种封建思想浓厚的女子,当她对徐志摩付出的爱没有任何回报时,她选择了结束这段婚姻,在孀居了三十年之后,上天没有辜负她的痴情,为她送来了属于自己真正的爱情。

她22岁和民国著名渣男离婚,因兄长孀居三十年不曾再婚,终遇爱情


一、与民国著名“渣男”徐志摩的结合与离异

张幼仪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她曾经在江苏女子师范学院读书,因为这所学校非常重视女子的教育,宣扬“男女平等”的思想,因此张幼仪的思想非常进步,她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包办婚姻下的那种封建女性。张幼仪还没有毕业,就被家人叫回去与当时江南富商徐申如的儿子徐志摩成婚,对于这段婚姻,徐志摩虽然并不看好,但迫于父母的压力,也只好遵从。婚后徐志摩对张幼仪非常冷淡,在家中老人的强迫下才与张幼仪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徐积锴,乳名阿欢。生下阿欢之后不久,徐志摩就到英国读书去了。

之后在张家人不断地催促下,徐志摩才迫不得已答应让张幼仪前来和他同住,张幼仪回忆在船上见到徐志摩的场景:“我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是他,因为那一群人中只有他露出了不想到那的表情。”而这意外的巧合也注定了他们的婚姻不会长久,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错误。张幼仪在英国对于徐志摩的生活起居都用心照顾,然而徐志摩对她却一如既往的冷淡,无论他在外面多么的热血沸腾、与众人挥斥方遒,回到家里他依然是那样冷漠,这大概就是

他与别人有千言万语,对你却一个字也舍不得说。

她22岁和民国著名渣男离婚,因兄长孀居三十年不曾再婚,终遇爱情


二十二岁那年,张幼仪怀上了她和徐志摩的第二个儿子彼得,而这时的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因,为此还逼迫张幼仪打胎,张幼仪坚决不肯听从。林徽因知道徐志摩的人品如此不佳,也就拒绝了他的追求,此后徐志摩更加不愿意见到张幼仪,甚至玩起了消失。他托朋友给张幼仪带了一句话:“你愿不愿意做徐家的媳妇,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张幼仪此时已经看清了这个男人虚伪的面目,在她生下彼得之后,徐志摩又派人送来了离婚协议书,这一次张幼仪没有犹豫,直接在协议书上签字了,离开了徐志摩的张幼仪开启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离婚后的人生路

张幼仪并没有因为离婚就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她在德国上了大学,主攻幼儿专业,并且最终成功的拿到了毕业证。一九二五年张幼仪的小儿子因病去世,她在痛不欲生过后被弟弟张禹九接回了上海,不久以后她又带着儿子阿欢到北京读书,直到听到母亲离世的噩耗,张幼仪才从北京回到上海,而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因为感觉儿子对不起她而赠送了一栋房子给张幼仪,让张幼仪能够在上海有一个家。

她22岁和民国著名渣男离婚,因兄长孀居三十年不曾再婚,终遇爱情


当时张幼仪的哥哥张君璈让张幼仪在中国银行女子商业银行担任副总裁,同时兼任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张幼仪还在东南大学教德语课程,在离开了徐志摩以后,她的人生开始变得步步顺利,在经济和性格上都变得独立,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坚强的女子,逐渐摆脱了那段不幸的婚姻和痛失爱子的伤痕,准备开始新生活。然而哥哥却告诫她在短时间内不要再谈感情问题,在那个年代,离婚还是一件会被街头巷尾议论的事,尤其是像张家和徐家这样的大家族,如果此事被声张出去会使两家的家族名誉受损,张幼仪无奈之下只好答应。

三、与徐志摩的永别

徐志摩是一个多情的人,他始终无法做到对一个人的专一,最终也是因为他的多情而死。徐志摩见到林徽因以后便认定了这是他所爱的人,对林徽因展开了追求,他甚至逼迫张幼仪打胎来成全他的爱情,当林徽因知道徐志摩的所作所为之后,便对这个男人产生了深深的失望,与梁思成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不久后二人结为伴侣。徐志摩遇到的第二个女人是陆小曼,陆小曼的才华横溢很快吸引了他,但是他的父亲徐申如却让他必须得到张幼仪的承认才能结婚,当张幼仪同意二人在一起之后,徐志摩居然高兴的把戒指都甩到了窗外。

她22岁和民国著名渣男离婚,因兄长孀居三十年不曾再婚,终遇爱情


张幼仪并没有责怪徐志摩的无情,反而正是因为他的无情,才把张幼仪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女人,在没有丈夫的世界里,她仍然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但是徐志摩的婚后生活却没有想象中的幸福,陆小曼从小娇生惯养,生活开销巨大,而他的父亲对于陆小曼的做派又十分厌恶,不肯给他们钱,徐志摩没办法只好通过给人写稿赚取稿费来养活陆小曼,迫不得已之时,他还被迫向张幼仪借钱。张幼仪最后一次见到徐志摩,徐志摩告诉她自己是来帮朋友卖房子顺便赚一点佣金,然后又坐飞机去别的地方赚取稿费,当天飞机失事,二人的见面就成了永别。

四、迟到三十年的爱情

此后三十年间,张幼仪一直在教育和事业中奔波,她把儿子阿欢养大成人,并送他去国外留学,对于阿欢的妻子,他害怕阿欢出国留学会喜新厌旧,重蹈她当年的覆辙,于是要求儿子带着她一起出去。对于后辈,张幼仪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但是她自己的感情世界却因此空白了将近三十年,出于对哥哥告诉她不要结婚的建议,张幼仪也是一直遵循着,本来以为自己会孤独的度过晚年,

这时她的白马王子却出现了。

她22岁和民国著名渣男离婚,因兄长孀居三十年不曾再婚,终遇爱情


张幼仪在移居香港时,遇到了他的第二任丈夫——苏纪之医生,苏医生曾经在日本留学,后来回到上海行医,与妻子早已离婚。在长时间的相处中,她们产生了爱情,苏医生是一个专情的人,没有徐志摩那样风花雪月的爱情,有的只是一颗想与张幼仪共度余生的心。张幼仪认为自己是个寡妇,应该听从儿子的意见,于是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明了她与苏医生的爱情,也表达了想要结婚的态度。

儿子接到信后欣然同意,他给母亲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诚恳的写到,母亲孀居三十年抚养他们的不易,认为母亲已经尽到了责任,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指责母亲的呢?他非常赞同母亲再找一个伴侣,来弥补她前半生的不幸。张幼仪至此终于收获了自己迟来三十年的爱情。张幼仪六十七岁的时候和苏医生到英国和德国旅行,当她看到曾经和徐志摩共同居住的那间小屋时,她说自己从来不相信自己曾经那么年轻过。张幼仪和苏医生共同生活了十八年,苏医生去世后她来到美国纽约居住,于一九八八年病逝,享年八十八岁。

她22岁和民国著名渣男离婚,因兄长孀居三十年不曾再婚,终遇爱情


无论是怎样的痛苦打击或是无情背叛,张幼仪都坚强的扛了下来,在没有丈夫帮助的日子里,她始终没有对生活妥协,反而通过一次次的经历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女性,张幼仪说:“人要学会成全自己”。的确,人生的大起大落与酸甜苦辣都是并存的,只有从容面对,说服自己向美好的明天前进,才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所有的美好都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