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有些“小”女人,容易偏愛“大”叔

你是否想過,年紀輕輕的你為什麼總是鍾情於那些幾乎能做你父親的老男人?你真的愛他,還是他的出現滿足了你的某種渴望?是你真的崇拜他,還是你潛意識裡需要一種安全感的補償。心理學上說,人最渴望的就是最需要的。但是現實生活中最需要的渴望往往不能帶給人幸福,反倒會把人引向更大的失落和失望。

在這裡,我們探究一個“小”女人愛上“大”男人的原因或許可以幫你認清自己的深層渴望:也許正是因為這方面過於飢渴,你才會陷入偏差;或者這方面過於欠缺,你才急於找那方面的補償。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有些“小”女人,容易偏愛“大”叔

其中,第一個原因就是:童年父愛的缺失。這樣的小女人看到大男人時會有這樣的表現:她看到他的時候,覺得自己沒有父愛的童年得到了補償。這樣的小女人的經歷一般是出於幼年喪父或者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她們的心理是這樣的:由於潛意識裡一直渴望有一個父親,當她在尋找伴侶時,也就很難摒棄自己的原始渴望。再者,她沒有和父親共處的經驗,對父親的渴望多半來自於自己的幻想。

當她看到他時,覺得自己沒有父愛的童年得到了補償,這樣的話與其說找到了愛,不如說找到了內心缺憾的伴侶。雖說補償和愛很多時候很相似,有很大的相通之處,但本質上它們是不一樣的:愛是產生,補償是消費;愛是積極,補償是消極;愛是給予,補償是索取。

愛,只有在健康的人格中才能變成生產力:你給予我愛,我又因為你的愛而產生更多的愛。相反,若僅僅是把他當做內心的補償,就很難不墜入一味“享受”補償的偏差,以致忘記或者忽略給予對方。因為人格不健全,內心缺乏愛的力量,即使他在一開始很愛她,但隨著慾望的滿足和時間的推移,他對她的愛也難免流失;同樣她對他的愛也有可能因為年齡和性格的差異而發生裂變。結果原以為倚著一個長輩般的大男人,從此便可以一勞永逸,殊不知,一旦她投入他的懷抱,另一種失落感便會產生,補償的失落帶給她的將是更大的失望。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有些“小”女人,容易偏愛“大”叔


小女人喜歡大男人的第二個原因:是對於父親的感情過於深厚。這樣的小女人和大男人在一起,彷彿回到了隨心所欲的童年,只要和他在一起,自己才能毫無忌憚地撒嬌和任性。這樣的小女人,從小就被濃厚的父愛包圍者。

女人如果對父親的感情過於深厚,也會造成日後對大男人的青睞和偏愛。這是因為,漫長的童年中,她習慣了父親的放縱和嬌寵,也習慣了自己對父親的撒嬌和任性,一味地捲縮在隨心所欲的任性裡,雖然年齡已經進入成年,但是思維還停留在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或許這樣的小女人在工作上可以進入社會角色,但是在感情上卻難以走出童年的世界,一旦心中萌發了愛的火苗,所習慣的行為方式必然會把她引向一個和她父親頗為相似的大男人。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有些“小”女人,容易偏愛“大”叔

第三個原因是:和年輕的男人失戀後,尋求大男人的保護。曾經被某個年輕男孩深深傷害過,他或者見異思遷,或者不負責任地一走了之,藉口都是“我當時不成熟,只是一時衝動”。有此經歷的女人認為:只有年長的男人才能給自己完整的愛。

這樣的女人出於報復或者是退守,再也不敢跟那些年輕而不負責任的男孩來往,她認為他們都不成熟,相信只有真正成熟的男人才能給自己帶來安全感,於是便選擇了一個幾乎可以做自己父親的大男人做伴侶。

經歷了失戀的傷痛後,一個感情執著的女孩似乎很容易在選擇上南轅北轍:從前的她想找一個她愛的人;眼下的她認為找一個愛她的男人更實惠、更合算。如此一來難免不墜入以利益代替愛情的陷阱,一旦生米煮成熟飯便會發現,儘管他待自己無可挑剔,可她還是若有所失。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有些“小”女人,容易偏愛“大”叔


第四個原因就是:她對同齡男孩從沒有感覺,認為他們淺薄無味,只有大男人的成熟魅力才讓人心動。這樣的女孩生性內向、敏感、心事重重……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開始為小說和電影中塑造出來的成熟男人的形象所傾倒,他們深邃的眼神、神秘的微笑、複雜的過去都對她有著難以言說的吸引力。

西方有這樣的統計:一個懦弱、敏感的男孩容易愛上一個成熟的大女人;同樣,一個多愁善感的年輕女孩,超齡大男人也容易成為她的誘惑。這是因為,多愁善感往往是多思的產物:沒有思不會有愁,沒有思更不會有感。問題是,女人的浪漫往往來自於她的自戀,她的自戀又加深了她的浪漫,而她對大男人的迷戀多半就是這種浪漫情懷的產物。更有甚者,她的痛苦並不在戀愛本身,而在於她並不想發展戀情,卻只想保持浪漫。因為她喜歡暗戀勝於戀愛,她喜歡獨享暗戀的甘苦勝於表白。她不過是生活在為自己構築的夢境裡。若她的戀人真的出色倒也無妨,若他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般優秀,她一廂情願的夢想就會破滅,她自己也會因幻想的破滅而備受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