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的死并不太可惜,但临死前不先立太子以致南明无主可奉,这是为何?

展示你追风一面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面对不断逼近北京的李自成大顺农民军,南迁南京对于当时明朝的统治者崇祯皇帝来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此时明朝的京畿地区,甚至包括整个北方地区,经历了多年的战乱,早已是一片凋敝。

自崇祯二年(1629年)的“己巳之变”开始,清朝的八旗军队先后五次越过长城,深入北方地区进行劫掠,使得北方人口损失千万,牲畜、财物损失更是不计其数。与此同时,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所到之处,也基本是荒芜一片。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北方地区土地荒芜、经济崩溃、盗匪横行,百姓流离失所,俨然成为了整个国家经济上的“负担”。

所以,崇祯南迁,客观上来说,是丢掉了一个巨大的财政和行政管理的“包袱”。

与此同时,明朝还可以就此摆脱“多线作战”的不利境地。

当时的明朝北方地区,始终处于清朝以及李自成大顺农民军和张献忠大西农民军的夹击中,这就使得崇祯皇帝无论是在财政上还是兵力上,都面临这巨大的消耗和负担。所以放弃北方的一片“糜烂”之地,就能从多线作战的不利境地的抽身出来,进而使得清朝、李自成、张献忠相互直面,进而为争夺北方地区而大打出手,自己则可以“左手渔翁之利”,同时可以获取大量的战略缓冲空间,进而休养生息,赢得恢复和发展的时间。

对于崇祯来说还有一个极为有利的因素,明朝在南京的一整套行政统治的“备份系统”,可以使得国家的管制可以无缝对接。

当年,明成祖朱棣在迁都北京的同时,保留了南京的所有国家行政部门,并且北京有的衙门和职务,南京这面也都有。所以即便是不带朝中一名大臣,只有崇祯只身一人前往,也能快速的建立统治。

而更为关键的一点,如果崇祯南迁,或者说崇祯自己不来,能让自己的太子或者皇子南迁南京,那么南明王朝统治“合法性”争论的悲剧也就不会上演。

南明弘光政权之所以倒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问题成为最为主要的原因。

弘光政权时期“南渡三案”的出现,就是对于弘光皇帝合法性的最大质疑,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左良玉、左梦庚的叛乱以及投降。而后来的鲁王政权和唐王政权的相互倾轧,争夺的也是统治“合法性”的问题。

正式因为有着“合法性”的争论,导致了南明内部不仅不能集中力量抵抗清军南下,甚至出现了自相残杀的局面,而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清军非常轻易的就打下了整个南方地区,南明小朝廷也在不断的争斗与内耗中就此顷刻间覆亡了。

所以,如果崇祯本人或者其直系的皇族血脉能够南迁到南京,很有可能延长大明王朝的存续时间,或者形成南北对着,甚至能够北伐恢复疆土,然而这一切却毁在了崇祯皇帝刚愎自用且不愿承担责任的性格弱点上。

<strong>


李明睿劝谏崇祯皇帝南迁,险些成为第二个“陈新甲”。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朝的皇太极在打赢了“松锦大战”后主动与崇祯进行和谈,并且提出了一些列并不算“苛刻”的停战条件。此时原本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在崇祯皇帝的授意下秘密进行的,然而由于陈新甲家中下人的失误,将原本密奏崇祯的文件直接交到了内阁,使得朝堂上下一篇哗然,纷纷指责陈新甲的“和谈投降”行为。此时的崇祯皇帝竟然翻脸不如认账,将所有的罪名全部推卸到了陈新甲身上,而陈新甲就此成为了崇祯不愿意承担责任的牺牲品。

李自成刚刚起兵进攻北京的时候,李明睿就劝谏崇祯皇帝皇帝南迁。

他不仅为崇祯皇帝分析了利弊,并且还为崇祯皇帝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理由和方式,这便是仿照宋徽宗假道镇江拜佛祈福,进而逃离东京的方式,假借前往山东拜祭孔子为名,离开北京达到山东,再由史可法带领南方的军对接应崇祯已完成南迁。

同时李明睿还提议,为了让整个南迁的方案不经过廷议,不走户部费用,建议由崇祯自己出钱。

然而这就触动了崇祯皇帝最为敏感的两根神经:其一,崇祯皇帝在经费上历来“抠门”,不仅仅是他不想出这个钱,更是确实也没有太充足的费用了;其二,便是崇祯皇帝并不想由自己将这个方案提出,进而背上“逃跑”的骂名。

于是,崇祯皇帝还是将此方案放在了朝堂上审议,他不断地暗示朝臣劝谏他南迁,可是所有的朝臣几乎都要他本着“君王死社稷”的理念,死守北京。

此时的崇祯皇帝又一次全部的责任推卸在了李明睿身上,而南迁南京的事情也就此搁浅。


李建泰第二次劝谏崇祯南迁,但依旧为崇祯皇帝否决。

当李自成已经打到了保定,由李建泰向崇祯皇帝提出南迁南京建议,并且提出了让太子前往南京的想法。

此时的李建泰正在率领着崇祯皇帝砸锅卖铁拼凑出来的最后军队在保定抵御李自成的进攻,然而李建泰也知道现在是根本无法抵抗大顺农民军,于是李建泰在被俘前向崇祯皇帝上疏说:

“贼势大,不可敌矣。愿奉皇太子南去。”

李建泰的意思是,崇祯皇帝可以“君王死社稷”,但是可以把太子和其他皇子们送到南京,保存皇族的血脉。这个方案得到了朝堂上部分官员的认同,李明睿则再次劝谏崇祯尽快南迁,但是此时的崇祯并没有表态,而是继续在朝堂上询问朝臣的意见:

“李明睿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于社稷,联将何往?又功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诸卿以为如何?”

此时崇祯的想法是,希望大臣们不仅劝谏应该把太子以及一众皇子送到南京,更是要极力的劝谏他应该南迁南京,尽管当时陆路已经被李自成截断,但是已经可以通过从天津走海路前往南京。

然而,朝臣们再一次提出了激烈的反对之声,不仅声讨李明睿、李建泰等人,还极力反对崇祯南下,特别是以光时亨、陈演等人更是以唐睿宗和唐肃宗的例子,也反对将太子等人送到南京。

就这样,在朝臣激烈的反对声中,崇祯自然是没有魄力去承担这份责任,于是在其主动放弃南迁的同时,也没有将太子及其他皇子送到南京。

据说,当天退朝之后的崇祯非常的气愤,不仅是一个人捶胸顿足,还一怒之下掀翻了桌案,足可见其的恼怒与愤恨,然而这并不能怪朝臣,要怪只能怪崇祯,如果不是他刚愎自用且不愿承担责任的性格弱点,也不会有如此局面,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一次次“坑苦”自己的朝臣,包括陈新甲,以及后来的孙传庭、李明睿、李建泰等人,也不会让朝臣对其是如此的忌惮而又极度的反感。


最终北京城破,崇祯自缢,明朝灭亡,包括太子在内的所有皇子皆成为了李自成的俘虏,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崇祯性格弱点的牺牲品。

就在北京城已经被李自成的大顺农民起义军团团包围,北京城即将陷落的前一天,万念俱灰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向他的后妃和儿女们做了最后的安排和交代,先是安排三位皇子乔装打扮后秘密送出宫,周皇后、袁贵妃等也自尽殉国,崇祯皇帝亲手将自己的女儿和一众后妃或刺死,或砍伤。

而在北京城破之时,崇祯皇帝在贴身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来到了紫禁城后的煤山之上,捶胸顿足的说道: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说罢,便在煤山山顶的歪脖树上自缢身亡,大明王朝也就此灭亡。

在北京城被攻破后,崇祯皇帝的一众皇子成为了明朝官员们投降李自成的“投名状”,在纷纷被“出卖”的情况下,为李自成所俘获。经过“山海关大战”,李自成惨败,这些崇祯皇子也从军中逃脱,之后便是以各种方式为清朝所俘获,并且加以杀害。

而更让人感觉到讽刺的是,原来那些所谓的“忠臣”和“诤臣”们,先是排着队的投降了李自成,之后更是悉数出现了大清王朝的朝堂之上,力劝崇祯南迁的李明睿、李建泰投降了,极力阻止崇祯南迁的光时亨等人也投降了,不得不说这是崇祯皇帝的悲哀,也是大明王朝的悲哀。

然而这也怨不得这些大臣,要怨只能怨崇祯自己刚愎自用和不愿承担责任的性格弱点,不仅让他没有离开北京城,还让他没有及时的将一众皇子送出,进而为明朝国祚的最终葬送与南明小朝廷的悲剧结局,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雍亲王府



谁说崇祯皇帝没有立太子?

早在崇祯三年(1630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就立了当时刚满周岁的皇嫡长子朱慈烺为太子。可以说,是明朝立太子最早的皇帝,时年崇祯皇帝自己才19岁。

许多人不知道崇祯皇帝是怎么样子的人,以为他是个勤奋的昏君或是个不明事理的人,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崇祯皇帝有三个特点:一是有雄心壮志,想把大明朝拯救回来;而是非常勤劳,经常宵衣旰食,加班加点是常态;三是非常节俭,不舍得乱花一分钱。

按理说,这样的皇帝是千古都难以找得到的,为什么会亡国?主要原因就是崇祯皇帝太年轻了,十几岁的孩子,要处理这样的内忧外患,太难了。所以他一上台就不敢懈怠,处理了魏忠贤的阉党集团,兢兢业业工作,但是因为太年轻,他看不清问题,抓不住症结,做不到提纲挈领。他迷茫、彷徨,他从祖宗那里找办法,相信祖宗,为此,崇祯皇帝确立一个信念:依法治国,遗照《皇明祖训》和《大明律》等祖宗家法治国,向他的老祖宗朱元璋学习,谁触犯法律,处理谁,绝不姑息。

但是,那些祖制和法律都是应对太平日子的,并不能应付危局,结果依法治国的崇祯皇帝面对内忧外患,一个都解决不了。手下能干的大臣往往因为不能控制的原因触犯了法律,被崇祯帝处罚、乃至处死。可以说,崇祯皇帝在位17年,稍稍有点本事的人都被处死或战死或投降,把自己的骨干班底消耗光了。最后一个是陕西巡抚孙传庭,明史:传庭死,明亡。

以1644年的形势,崇祯皇帝即使早早将15岁的太子朱慈烺送往南京,以便在北京遭遇不测后继承皇位,主持大局,其实也没有用。崇祯皇帝自己干了17年,越干越糟糕,以至于在煤山上吊,指望一个15岁的太子在南京能收拾旧山河,无疑是痴人说梦。

当时,内有李自成、张献忠,都有几十万大军;外有虎视眈眈的满清,有精锐部队十几万人。无论如何,腐朽至极的明王朝也不会有翻本的机会。除非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重生。明朝的腐朽,根本在于失去了人心,而朱元璋和朱棣都是收买人心的高手。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后来,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被李自成抓获,李自成封他为宋王。1644年4月,李自成在山海关被多尔衮吴三桂打败,朱慈烺从此不知所终。


坐看东南了


因为骄傲,更因为绝望,因为骄傲,所以始终顾忌舆论,抹不开面子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因为绝望,所以宁愿殒身殉国也不愿再与这群“身着儒服,行若狗彘”的文武百官虚与委蛇。

一:禀性骄傲的崇祯皇帝

崇祯是个极度骄傲而且自负的人,所以他不愿像天启一样,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当个“不参与朝政”的傀儡皇帝。因此,打从他登上皇位,就注定了他和魏忠贤之间不死不休的局面,也就注定了被东林党人利用的悲惨命运。因为,由于明朝严苛的皇位继承制度,身为藩王的崇祯并未接受过正统的皇室教育,按照朱元璋的设计,他只要安安心心、本本分分的躺在藩王的王位上,尽忠职守的负责吃喝玩乐、生儿育女就可以了。故此,年轻气盛的崇祯对本朝特殊的权利运作机制并不熟悉。

二:当骄傲的人被欺骗时

当崇祯凭借一股少年锐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扑灭魏忠贤的时候。虽说此举打破了原本微妙的权利平衡,从而造成了东林党人一家独大的态势。但我依然认为,假以时日崇祯势必能够成长为一代有为之君。只可惜,事情的发展并不如我们的预期那样,袁崇焕的出现彻底打乱了崇祯的成长轨迹,也破灭了大明最后的希望。

公元1628年,因为辽东局势异常紧张,在群臣举荐之下,崇祯皇帝果断启用已被罢官的袁崇焕,而在“召对问策”的时候,“雄才伟略”的袁崇焕却大言不惭的放出“五年复辽”的厥词。但后来据袁崇焕本人而言,这不过是用来安慰皇帝的说辞罢了(这在古代就是欺君之罪,但袁崇焕却敢于随口说说,由此可见,崇祯在他眼中直如小儿般好欺骗)。可即便如此,原就汲汲国事的崇祯却对此深信不疑。于是将辽东之地的全权交由袁崇焕处理。

可浩荡无边的君恩换来的却不是收复失地的捷报,而是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噩耗。而毛文龙的被杀,则又直接导致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人降清,以及没有了后顾之后的皇太极的大举入寇和兵临城下。少年人本就心气高、自尊强,在意识到自己被无情欺骗之后,其反应自然异常的激烈,其报复也就异常凶猛。是故,在京城之围后,袁崇焕因“专恃欺瞒”之罪被千刀万剐。

应该说,袁崇焕事件所带来的后果是极为恐怖的,在经历过被“背叛”之后的崇祯,因此而变得敏感多疑,刚愎自用。而随着这种性情的成型,他与群臣之间的关系也就愈见紧张。后来走到山穷水尽、孤家寡人的地步,无不与此息息相关。

三:因为绝望,让他宁愿同归于尽

“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为亡国之臣”带着痛彻心扉的觉悟,崇祯帝自挂东南枝,延续了近300年的大明朝亦因此而宣告覆灭。

宵衣旰食的明天子,在矜矜业业十七年之后,带着满腔的怨愤与无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他之所以不愿再做任何挣扎——命太子前往南京。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因为他这十七年的帝王生涯给他带来的深深的绝望造成的。

纵观崇祯十七年的帝王生涯,我们不难发现,他几乎生活在一个又一个的骗局之中,先是“耿耿忠心、公忠体国”的东林党人的拒不配合;再是“大言炎炎、袖手谈心”的朝廷清流的谩骂攻击;再是“骗粮骗饷,逢战必溃”的辽东劲旅的漫天要价。当此空库空虚,内帑耗竭之际的崇祯帝当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在皇帝要求增收商税之际,原本高高端坐俨然圣人的东林党人蓦然化身正义之师,指斥皇帝与民争利,于是在经过一番角逐之后,增税、添赋的份额又被摊派到黎民百姓头上。而这对已经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百姓而言,无疑是火上浇油,于是,朝廷要是派税,造反的民众也就越多。

当此之际,因为有心国事而少年白头的崇祯只能腆着脸的向百官募捐,但富得流油的朝廷重臣却比这个浑身补丁的皇帝还穷。“清正廉洁”的他们穷的忙着夜夜笙歌、走马章台。毕竟,在他们眼中,皇帝轮流做,但不管是谁当皇帝,都得靠他们来治理天下。所以,在李闯破城的当天,朝廷百官再无一人上朝,而在崇祯孤独上路的时候,除了少部分尚有廉耻的为国殉葬、守节之外,更多的确实在喜气洋洋的准备迎接新的主子。可叹所谓清流,当真是无耻至极。

所以,在我看来,崇祯之所以宁死也不愿派太子前往南京——决然不是因为恐惧手头的权力被稀释,更主要的是因为他对这天下已然有了深深的绝望,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再经受自己所经历过的一切。更不愿自己的儿子成为百官手中的玩偶和傀儡。

我是狐笔春秋,欢迎大家批评指教,谢谢~


狐笔春秋


这个问题有问题。

因为崇祯三年(1629年)即立有太子,即皇长子朱慈烺。

崇祯十七年(1944年)三月,李自成兵围北京,有大臣建议朝廷南迁或太子去南京监国。因为担心南逃会被自成兵追及,所以崇祯决意困守孤城。

崇祯之所以拒绝太子南下监国,可能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崇祯即位以来夙兴夜寐以图中兴大明王朝,命太子南下,事实上等于承认大明即将亡国,对于刚愎自用的崇祯而言为不可承受之重;

其次,明朝在崇祯十数年治理下山河鼎沸,国事日非,在臣民中早已威信扫地。而南京为大明陪都,六部九卿齐备,沿长江一线尚有数十万兵马。如果太子南下监国,则极有可能在大臣拥戴下效唐肃宗灵武即位故事,在南京称帝。这样会使崇祯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承认太子即位让正当盛年一心图治的崇祯难以接受;如果不承认则只能指责太子谋朝篡位,最后父子反目,大明内讧定会导致明王朝加速土崩瓦解;

第三,太子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从未知世道艰难艰辛与复杂残酷。此时京城之外兵荒马乱,太子南下在崇祯看来旦夕有不测之祸。无论是基于父子之情,还是储君系天下安危的考虑,崇祯都很难下决心此时让太子弃都南下;

第四,在崇祯看来此时大明王朝尚未到山穷水尽之时,他已下诏各地兵马进京勤王。尤其是山海关离京城不过数日路程,吴三桂为骁勇善战之将,关宁铁骑为虎罴之师。如果吴三桂忠心王事,快速进军,那么京城之围指日可解。

如果当时崇祯让太子南下,那么北京城破,太子登基即位名正言顺。则左良玉及江北四镇不敢随意胡来,而各地藩王也不敢擅自称帝。又因为江南既未遭天灾又很少受战乱影响,有大量的资源可资抗清。因此,明王朝极可能依东晋南宋故事,倚江南半壁,徐图恢复,也未可知。



我的乾坤


崇祯有太子,在崇祯三年,崇祯就把自己的儿子朱慈烺被立为皇太子了;


后来李自成的农民军攻进北京城,在崇祯自杀前,就已经要朱慈烺、朱慈炯化装,逃离了北京城;


兵荒马乱的生死未知;


南明也不是无主可奉,是只剩下半壁江山依然斗的厉害;

在崇祯诸子生死不明的情况下,南明小朝廷根据“皇明祖训”皇位传承规则,就拥立了已经逃难到南京城的福王朱常洵的儿子朱由崧;按照嫡法也是该立朱由崧。可是,偏偏南明有人不认可朱由崧这个皇帝,东林党人怕朱由崧跟自己翻旧账(万历年间的争国本事件),主张立君立贤,完全改变了在争国本事件中的立场;主张立万历弟弟朱翊镠之子潞王朱常淓为君;而史可法却来了个调和,想二者兼有,主张立万历七子桂王朱常瀛为君;彼此间,争来争去;清朝都打得剩下半壁江山了,还在争论该立谁,这样的朝廷,焉能不亡?!


最后朱由崧在众多武将的支持下,成为了皇帝,也就是弘光帝;也就是至此争斗,把,明朝最后的翻盘的成本也内耗掉了,南京城很快被清朝的多铎攻破逮到弘光帝。


南明不是无主可奉,是不同的人,想立的主子不一样,是主子有点多,玩内耗,最后抵抗的力量就这么玩完了;


过去即历史


崇祯帝共有七个儿子。其中,周皇后生有三子,分别是太子朱慈烺(皇长子)、怀隐王朱慈烜(皇次子)、定王朱慈烔(皇三子);田贵妃生有四子,分别是永王朱慈炤(皇四子)、悼灵王朱慈焕(皇五子)、悼怀王(皇六子)、皇七子。皇长子朱慈烺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明朝覆亡的公元1644年,皇太子朱慈烺十六岁,皇三子十四岁,皇四子十岁左右。除了这三个儿子外,其他皇子都已早逝。李自成攻入北京内城后,崇祯帝感到大势已去,为作将来计,他命人把皇太子朱慈烺、皇三子和皇四子送出宫外躲藏起来。在与太子、二王临别之时,崇祯帝为他们换上百姓装束,特别叮嘱皇太子朱慈烺道:“汝今日为太子,明日为平人。在乱离之中,匿形迹,藏名姓,见年老呼之以翁,年少者呼之以伯叔。万一得全,来报父母仇,无忘我今日之戒也!”后来,皇太子朱慈烺藏匿于民间,皇三子和皇四子一齐去了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家。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进城,命令全城搜寻皇太子和皇三子、皇四子。第二天清晨,周奎将皇三子、皇四子交出。不久,皇太子亦被李自成的军队搜获,他被带到李自成面前时,面无惧色,尽显帝王之气,问李自成:“何不杀我?”李自成答道:“汝无罪,我岂妄杀!”皇太子又说道:“既然这样,听我一句:一、不可惊我祖宗陵寝;二,速礼葬我父皇母后;三,不可杀我百姓。”李自成一一答应。后来李自成东征吴三桂时,皇三子和皇四子曾随军前往。据说当时皇太子也在军中。据《明史》记载,李自成曾封皇太子为宋王。山海关一战,李自成军大败而还,皇太子、皇三子和皇四子下落不明,有人说是被吴三桂夺去。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十一月,北京出现皇太子;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南明小朝廷亦出现皇太子。据考证,南明皇太子是假的。

北京出现的皇太子应该是真的。朱慈烺在一个太监的陪同下进入了周奎府中。当时在周奎府中的长平公主看到朱慈烺后,抱头痛哭。如果这个朱慈粮是假的,长平公主定然不会有如此举动。周奎问朱慈烺藏身何处,朱慈烺答道:“城陷之日,我单独藏匿于东厂门外。一日夜出,潜至京华门,投身于一个豆腐店里。店小二见我是避难的人,给我穿上旧衣服,让我在灶前烧火,又害怕我暴露,五天之后将我送到崇文门外的尼姑庵外,在那里生活了半个月。太监来尼姑庵发现了我,听说公主还在,所以就来相见了。”说完,朱慈烺就哭别而去。几天之后,朱慈烺又来了,长平公主告诫朱慈烺道:“慎毋再至矣!”因为周奎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曾将皇三子、皇四子交给李自成,这次也难免他不会把太子交给清廷。果然,周奎很快出卖了朱慈烺。朱慈烺被捕后,交给刑部审理,断为假冒太子。主审的刑部主事钱凤览找来原司礼监太监王德化、原锦衣卫十名侍卫太子的锦衣卫来辨认,都说是真太子。于是钱凤览上书清廷,指责某些明朝官员以真太子为假太子。周奎等人竟毫无廉耻的说道:“即以真为假,亦为国家除害。”这位昔日的国丈,丝毫不念骨肉之亲,一定要把朱慈烺逼上绝路。最后,多尔衮亲自出面,将朱慈烺处决于狱中。凡争言为真太子的都受到处罚,钱凤览被处以绞刑。个人认为清廷之所以不愿承认此人为真太子,主要原因是他们刚刚入主中原,统治并不稳固,朱慈烺无论是死是活,都将不利于清廷的统治。如果以真太子的身份把朱慈烺处死,势必引起中原百姓的不满,所以,多尔衮只能以假太子的身份结案,并严厉处决了争言真太子的官员,为掩饰自己不可告人的行径。著名历史学家孟森也认为北京出现的皇太子是真的。

其实在北京城破之前,朱慈烺是有机会逃出生天的,但被那个刚愎自用的父亲葬送了。李自成进军北京时,很多明朝官员主张崇祯帝固守京城,皇太子朱慈烺先行南下,再图进取。因为当时的长江以南还在明王朝的控制之中,这些大臣的建议不可谓不可行。左都御史李邦华上疏道:“皇上自然守社稷,若皇太子则可抚军矣,仁庙之故事可考也。今屹然旧京,我皇祖奋兴故地,东南兵马不下西北,皇太子若往,望风争趋,不呼自集,况草野义师,枕戈豪杰,又相与引领者乎!财赋又在,不费远输;元气犹存,不比凋丧。有皇太子在其处,则皇上之守社稷,声势壮密,呼吸关通,贼即纷张,人心坚固。愿我皇上行之也。”然而崇祯帝却说道:“朕经营天下十几岁尚不能济,哥儿们孩子家,做得甚事!”武断地拒绝了李邦华的建议。就这样,明朝中兴的希望丧于崇祯帝之手。南明小朝廷从朱由崧开始,因为没有一个合法的继承身份,各个藩王之间为了皇位拉帮结派,甚至兵戎相见。极大削弱了抗清力量。而清廷抓住有利时机,各个击破,最终灭亡南明,统一了中国。

崇祯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勤勉之君,但是他这个人虚伪,好名声,贪财吝啬,又刚愎自用,不仅害了自己、害了家人,也亡了国家。


历史的小学生


崇祯在李自成入京前就早已立了太子,问题应该是为什么不提前安排太子南下。这其中就牵扯到了历朝历代帝王神经中最敏感的一部分,更是只可会意不可言传的一部分,用最是无情帝王家形容再合适不过。

崇祯皇帝明思宗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就迎娶了信王妃,崇祯从皇兄明熹宗朱由校的病榻前接过大任后便立信王妃为皇后,即周皇后。次年周皇后生下一子,也就是崇祯帝第一个儿子朱慈烺,这一年后金第一次入关,京师戒严,皇太极围城不攻留信而去,袁崇焕被逮捕入狱,崇祯三年朱慈烺被立为皇太子。

最是无情帝王家

崇祯一朝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君臣之间互相猜疑互相利用甚至互相敌视。崇祯一朝十七年更是连换十七个刑部尚书,五十位内阁大学士。七位总督十一位巡抚被杀,仅后金军杀戮德王一事崇祯便牵连大臣一天之内连杀三十六位官员。常言道:“疑人不用,疑人不用”。但崇祯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崇祯帝疑心病不仅用在了大臣身上更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


提议让太子南下一事朝中早有开端,只是众人心照不宣不直接提及此事便一拖再拖。直到李自成率军直逼京师,大明基业危在旦夕时朝中大臣才捅破这层窗户纸提议让太子南下南迁出逃,在南方发展势力以待日后东山再起。不知道崇祯当时听到后怎么想的,或许在犹豫吧!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道理崇祯自然知道,即使民间也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这时候兵科给事中(东林议事小吏)光时亨的一句话让崇祯心底里仅存的亲情和社稷为重的观念再次崩塌,光时哼说:“幸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一句话便让崇祯彻底打消了让太子先行南下的想法,那这句话的深意是什么呢?

奉(幸)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明季北略》

马嵬坡前警崇祯

“幸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这句话里面是一个历史事件,安史之乱时长安城危在旦夕,唐玄宗携带杨贵妃和百官逃,至马嵬坡时军队发生兵变逼死了杨贵妃和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统领兵权,架空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为帝,即唐肃宗,继续把李唐王朝“被迫太上皇”的传统发扬光大。



唐玄宗李隆基的前车之鉴摆在面前,崇祯断然不敢重蹈覆辙,他连赌的勇气都没有,什么父子亲情和江山社稷在私欲面前不堪一击!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百官提议南迁时也是光时亨力谏崇祯,对其进行道德绑架,冠冕堂皇的一番说词让崇祯羞得面红耳赤,便放弃了南迁计划。就这样南迁大计和太子先行南迁南下的提议一次次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1644年,农历甲申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李自成),大西大顺(张献忠年号)元年。这是中国历史发生天翻地覆的一年,这一年的种种事件直接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率大军攻京师九门,次日城破,直到这时候崇祯帝才写下诏书让成国公朱纯臣带领残兵败辅佐躲在朱臣纯家中的太子朱慈烺南下逃亡,日后再图大计!没错,正是那位崇祯逃命时把崇祯拒之门外的成国公朱纯臣。▲闯王李自成入京

这时候岂不晚了?这时候太晚了!朱慈烺最后落入李自成手里,李自成山海关一片石兵败后朱慈烺便失踪了,一说出家为僧,一说死于乱军之中!

朱慈烺失踪后在陪都南京的亡明遗老遗少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弘光政权,即南明开端。腐败的弘光小朝廷仅八个月后便被清军剿灭。

期间还出过一段插曲,一位不知是真是假的太子朱慈烺前去找朱由崧,后来又承认自己本名王明之是冒充的太子朱慈烺,至于到底是真是假已经不得而知,倒是王明之这三个字留给后人无限遐想。


▲明思宗朱由检

或许真如清初铁帽子王之一的多铎所说:“他要承认自己是朱慈烺不早被朱由崧杀了?”之后这个不知真假的太子被清军押往北京斩首!


明月清风阁



宋安之个人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崇祯帝刚愎自用,权力欲望很高,所以不想造成两个权力中心。一方面是因为明朝之前有着帝都被兵围的情况,但都有惊无险的渡过,所以崇祯帝觉得这次也可以有惊无险的渡过,结果没想到翻船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崇祯南迁无人背锅,更害怕太子南下造成两个权力中心

面对李自成的大军,崇祯帝其实还是想南迁的,而还做了陆路和海路两个准备,在天津准备好了二百多艘船,以当时情况来看,南迁无疑是无奈中的最有利的选择,但崇祯帝最后并没有南迁。

原因有两点,一是很多北方籍大臣不舍得自己在北京及其北方的产业,所以反对南迁。二是崇祯帝想让手下大臣主动提出南迁,让大臣来担负这个弃都而逃的罪名,但崇祯帝在位十七年年,诛总督七人,巡抚被戮者亦有十一人,可以说是一个暴脾气的皇帝,下面的大臣谁也不愿意背南迁这个锅,不然南迁以后,崇祯帝为了推卸责任,必定会卸磨杀驴的。

虽然南迁最后并没有得以实施,但讨论过程中派太子南下监国是一个很好的折中办法,当时的督师大学士李建泰、大学士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等都支持太子南下监国,崇祯帝虽然犹豫不决,但也有同意的迹象。

但这时候主张留守北京的愤青光时亨说道:“幸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意思是当年安史之乱,唐玄宗西逃,结果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如今你们这样支持太子南下监国,是不是有这种打算?

犹豫不决的崇祯帝一听,自然害怕这种情况,所以太子南下监国的事情自然不了了之。

其实以当时情况来看,无论光时亨说不说这话,崇祯帝也明白自己跟大臣关系闹那么僵,如果派太子南下监国,那么自己十有八九被被抛弃,这些人肯定会拥立太子的,所以他才犹豫不决,等到光时亨说出那句话以后,于是下定决心不再让太子南下监国,免得出现两个权力中心,甚至自己被架空的情况。

二、北京不是第一次被大军包围了

在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前,这个大明朝的帝都,其实已经几次被大军攻击过了。

第一次是明英宗御驾亲征被俘的土木堡之变以后,瓦剌也先乘胜追击打到了北京城下,于谦组织了北京保卫战并且胜利,使北京幸免于难。

第二次是明嘉靖帝时期的“庚戌之变”,鞑靼土默特部的领袖俺答率军进犯明朝,一路打到北京城下,因为北京一时半会攻不下,加之明庭同意与其通贡,俺答才撤兵。

第三次则是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皇太极率军突袭至北京城下,明廷当时急令各地兵马驰援,袁崇焕统领诸路援军,阻后金军队于广渠和德胜等门外,皇太极见进攻受挫,因此撤兵。

正因为有着之前三次,尤其是崇祯二年那次北京被皇太极攻击不成功的前事在,所以崇祯帝自信这次面对李自成的大军,也可以渡过难关,因此并没有南迁,也没有派太子南下监国。

但崇祯帝忽略了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之前三次进攻,明朝上下面对的是“外虏”,所以不论内部乱成什么样,都可以一致对外。

而这次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属于是内部起义,更是拥有着颠覆明朝的实力,有着新朝的气象,所以明朝上下不再一致对外。因此崇祯帝号天下勤王,结果只来了唐通的八千人马,而李自成一路更是势如破竹,也就是遇到宁武总兵周遇吉的抵抗而稍稍耽误了一些时间,到了北京城下以后,京师三大营都是直接投降,可以说崇祯帝被帝国的官绅阶级所抛弃,因为他们找到了新的利益代言人李自成,因此判断失误的崇祯帝最后只能是憋屈以身殉国。


宋安之


崇祯死前是立有太子的,只是没有提前安排太子逃到南京。到了最后,太子想逃都逃不掉了。在这个时候,崇祯也没有下诏,万一自己这一脉的人都逃不掉,由哪一支的藩王继位。导致南京的那套班子没用上,各地蜂拥出现许多“皇帝”,使得反抗清军的力量过度分散。这也是崇祯的昏庸导致的,大明亡在他手里不亏。

崇祯不放太子去南京

崇祯皇帝有7个儿子,但其中4个早夭,只活下来3个。长子朱慈烺,崇祯三年便立为太子。朱慈烱,封定王,这也就是后期被许多人冒充的朱三太子。因为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不过夭折了,朱慈烱是崇祯的第三个儿子。第四个儿子朱慈杀炤,封永王,其他孩子都早早夭折,没有封号。这三个儿子,如果提前送到南京,他们的正统性都是无可置疑的。也就不会出现后面的福王、唐王、鲁王、桂王等藩王争着称皇帝的局面,大明说不定还有一丝回旋的余地。

但是崇祯愣是一个孩子都没送出,那他到底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这就和崇祯的性格密切相关了。他刚愎自用却又多疑,而且极度爱面子。说白了他是既想当婊子,还想立牌坊。当初崇祯和陈新甲密议,要和满清议和。但事后不小心消息走漏,舆论大哗,崇祯直接把黑锅全甩给陈新甲,直接把陈新甲给杀了,算是给群臣百姓一个交代。

其实崇祯是想着自己去南京的,那里有现成的一套班子。只是崇祯想要百官提出来,但前面有陈新甲事件,哪个大臣敢提?于是有人退了一步,提出让太子到南京监国,定王、永王分给南方的封地,让他们前去封地守护。这本是一条很好的计策,但有大臣以唐玄宗、唐肃宗事件予以反驳,因为唐肃宗趁“安史之乱”直接架空了唐玄宗。

况且送太子监国和崇祯的“御驾亲征”的意图相违背,所以崇祯直接以“我经营天下十几年都没用,这几个小孩子又能济得什么事!”给拒绝了。其实崇祯心里的想法不过是,你们不让我走,那大家都别走了!等到李自成攻破北京,太子等人想走都走不了,崇祯让皇后、贵妃都自缢,砍去长公主一条胳膊,自己也吊死在煤山之上。等太子到外戚周奎家躲避时,对方却闭门不纳。后来太子、定王、永王都陆续被李自成获得,三人最终下落不明。也许被李自成杀害,也许是隐姓埋名躲藏起来。

崇祯自杀前,没有诏书让谁继位

崇祯没有事先安排自己的儿子逃往南方,可谓十分自私了。他内心还有万一的希望,期待着自己三个孩子能有逃到南京的,所以他并没有发下诏书,到底有哪位皇子或者藩王登基继位。只是后来崇祯三个孩子都失去信息,各地藩王便被诸多大臣纷纷拥立为皇帝。

首先便是福王在南京被立为皇帝,稍后潞王在杭州称监国,鲁王在绍兴称监国。后来唐王在福建被拥立为帝,唐王被清军掳走之后,桂王被人拥戴,在广西称帝,称为永历帝。永历帝后来逃入缅甸,被吴三桂用兵力强迫缅甸交出永历帝,而这时已经是顺治十六年了。假如当初,崇祯能预先安排下后手,指定哪位贤明的藩王继位,说不定明朝在江南可以抵抗更长的时间。

综上所述,崇祯皇帝死的确实不冤。他一不遣太子南渡,二不指派由哪路藩王领导抵抗力量。导致后来各路藩王在大臣的拥立下,像走马灯似的登基上位。分散了抵抗清朝的力量,也使得南明无共主可奉。内部的消耗,其实加剧了明朝最后反抗力量的灭亡。


飞熊说历史


崇祯三年时,就已经立皇长子朱慈烺为太子了

当李自成的农民军以摧古拉朽之势向北京进军的时候,崇祯皇帝虽然资质平庸,但还是知道以目前京城的防卫力量,是挡不住李自成的农民军的。

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一向自以为是的崇祯,首先想到的是南迁,暂避农民军的锋芒,然后再组织力量剿灭李自成的农民军。

崇祯的想法是好的,但他自己又不愿背负南逃的骂名,想让庙堂之上的大臣们提出来,然后像汉献帝禅位给曹丕一样,经过三辞三让,最后表现出为了顺应民心,不得已而南迁的,并非自己不想死守京师。

可惜的是,满朝文武大臣们,竟无一人愿意为崇祯背负这个南逃的骂名,为何?

错不在庙堂之上的文武大臣,错在崇祯一人,因为他太刚愎自用了,其在位十七年的时间里,先后有七位总督和十一位巡抚被杀(全是封疆大吏),且连续更换了十七个刑部尚书和五十位内阁首辅。

自古以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千年古训,崇祯竟然多疑到了这种地步,试问庙堂之上的大臣们,那个还敢做事,他们每天想的已经是如何能活下来,不被崇祯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官或者处死就心满意足了。

其实崇祯皇帝在识人用人上,与慈禧太后相比差的何止万里,慈禧太后把持朝政长达半个世纪,为何?因为她笼络人心的能力堪称一流。

崇祯南迁的想法,满朝文武大臣们都是心知肚明的,有些大臣是想提出来的,但又怕崇祯南迁之后,万一崇祯来个秋后算账,想找个一个替死鬼怎么办?

所以满朝文物不但没人提出来南迁,反而一致反对崇祯南迁,理由是祖训“天子守国门”,况且北京在崇祯二年的时候,被皇太极的八旗军也攻打过嘛,固若金汤的北京城,不照样安然无恙嘛,再说了,李自成的农民军一群乌合之众,怎能与皇太极的八旗军相提并论。

既然崇祯南迁的提议无法达成,那么让太子朱慈烺南下,总该可以了吧,这样的话,万一京师不保,南京在太子朱慈烺的领导下,立刻就能成为大明新的政治中心。

但可悲的是,此时的崇祯皇帝真的是成了孤家寡人,他的这一提议又立刻遭到了,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的劝谏,光时哼说:“幸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一句话让崇祯彻底打消了让太子先行南下的想法,为何呢?

因为光时亨这句话说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当时长安城危在旦夕,唐玄宗携带杨贵妃和百官出逃,至马嵬坡时军队发生兵变逼死了杨贵妃和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统领兵权,架空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为帝,即唐肃宗,唐玄宗李隆基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面前,崇祯断然不敢重蹈覆辙,

由于崇祯本人魄力不足,不敢在非常时刻,担起责任,所以崇祯南迁之计和太子先行南下的提议全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