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雲南的沐王府為何沒有在清軍入關時北上救國?

今古言堂


回答小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雲南沐王府的一個起源到最後的沒落階段,仔細看完之後,估計就知道為什麼雲南沐王府沒有北上救國了。明洪武十四年,傅友德,藍玉和沐英平定了雲南。洪武十六年,朱元璋義子被留下鎮守雲南。

洪武二十五年,沐英卒,沐春襲西平侯。永曆十年,劉秀文封“蜀王”,被稱為“蜀王府”。永曆十四年最後到沐天波的時候,在崇禎皇帝自盡之後,土司沙定洲在幫助沐天波評定叛亂之後,就留在沐王府,沐天波被迫逃亡。

這個時候的沐王府自身難保,何談北上救國,這真是國之傾覆,家之難安啊。崇禎皇帝的死亡前夕實際沐王府就是正在動亂階段,有心無力就是這個時期沐王府的真實寫照。


笑看流年世態


一.朱元璋時期:

由於雲南位於傳統帝國邊界的西南極遠處,明朝對於雲南的統治在一開始就是比較鬆散的。因為雲南本地還有堅持抵抗明朝的元朝梁王勢力,朱元璋才派出藍玉和沐英這樣的大將進軍平叛。

因當地土司叛亂,所以明朝一方面學習元朝對雲南的統治模式,一方面又要加入自己的機構。作為入住雲南的大將沐英,就這樣被冊封為世代鎮守西南的異姓王爺。他也就成為了明朝打掉梁王勢力殘餘之後的本地聯盟首領。但這個所謂的地方首領,是直接聽命於明朝中央的,他的私家班底非常有限。有叛亂時,所需要部隊時也是明軍在西南部署的防衛所為主。在需要的時候,還可以從四川和貴州兩地調兵。


二.朱棣時期:

朱棣上位後,一方面加強對全國的控制,一方面也著手削弱地方藩王的實際力量。雲南的沐王府也成為了針對目標。源自沐王府的後代們,除了王位繼承人外,也經常以士人的身份做官或帶兵。但他們的職務和地位許可,都源自中央而不是自己的王府。所以,只是在一段時間內形成了看似貴族的團體。

三:明朝後期太監時期:

明朝的太監權勢又進一步擴大。沐王府地位就尷尬,不得不屈從於宦官之下。至此,沐王府已經基本上失去了當初朱元璋設置時所賦予的大部分職能。甚至還有王府成員因為無法完成任務,而被朝廷囚禁問罪。

到了清軍入關的前後,沐王府在實際上已經無法影響雲南的大部分土司。隨著朱棣的消弱,後期太監的進一步分化,沐王府就剩一些隨身親兵了,抓個小偷都夠嗆。所以,沐王府無論是實際上的還是理論上,都沒有能力北上勤王,當然朝廷也知道沐王府狀況,壓根就沒有下聖旨讓他北上。



最後順便提一句,沐英本人是個身經百戰的名將,而且他發明的三線戰法(火銃)比西方早少早了一百多年。


河半朝陽


靖難之後明朝連同宗藩王都沒權了,異姓藩侯自然更是從獨立公國變成土財主。而且人都是自私的,傳承數代的貴族往往把家看的比國重。天下姓誰不重要,甚至天下讓哪國人哪族人管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保住祖宗的家業。


北漂叔叔


山高路遠。救個錘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