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古代军队管理制度最关键的一环

公元前257年,赵国受到秦国的攻击,危在旦夕。于是赵王求救于魏国,但是魏王并不准备发兵救赵。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为了救援赵国,偷了魏王的虎符,调动了大将军晋鄙的十万大军,击退了秦军,保存了赵国。随后公子派部将率领军队回归魏国,他独自和门客留在赵国。

当时的魏国大将军晋鄙知道调兵救赵国并不是魏王的本意,但是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听命于信陵君。这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也有很多人也都会奇怪,为什么魏无忌凭借偷来的虎符就可以调动魏国的十万大军?为什么古代调兵时?这就源于当时的调兵制度,只认虎符不认将领。

虎符: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古代军队管理制度最关键的一环

先秦到秦汉时期,调遣部队需要君主的授权,而君主授权时,就是把虎符交于所授权的将领。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是什么职务,必须手持虎符,才能够调动军队。在这种管理制度之下,军队的调遣权力完全集中在君主手中。这种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君主的中央集权,维护君主的统治。

何为虎符:是古代中央政府管理部队的工具,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虎符是调兵用的兵甲之符,是古代中央政府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从先秦到秦汉时期经常制作成虎形,所以叫做“虎符”。选择虎形是因为虎是百兽之王, 并且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四神兽”之一,白虎代表西方,五行属金,是战神和杀伐之神。

“虎符”在构造上分为左右两半,右半边留在君主手中,左半边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如果要打仗需要调兵,君主派遣使者拿着右半边到屯兵处所,不对的长官将右半边与左半边验合后,就可以按照使者的命令行动。

两半“虎符”的形状和刻录的铭文完全相同,背面的榫卯一一对应,就像现在的钥匙,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 汉语里“符合”一词就是根据这个得来的,很形象的说明了虎符的使用方法。

虎符: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古代军队管理制度最关键的一环

杜虎符:《国家宝藏》守护的文物,有着自己“特别”的故事。

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中,守护的国宝是秦国的“杜虎符”。1973年在西安北沈家桥村发现的“杜虎符” 为战国时期至秦朝的文物,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杜虎符尾端卷曲,虎作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有槽。虎身铸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 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

杜虎符是秦惠文君称王前铸造的,另一半掌握在驻扎于杜地(战国时秦国杜县,故址在今西安市南)的军事长官手中。秦杜虎符铭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最长的一件, 且保存完好,特别是40个错金字,在虎身镂刻阴文,再将金丝嵌入阴文之内,最后镂平打磨光亮,虽历经两千多年,仍熠熠闪光。字体绝大部分是小篆,规整挺秀。反映了中国古代错金工艺的高超水平。

秦杜虎符的发现很有趣,20世纪70年代初,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有一位少年叫杨东峰,有一天他在村西帮助大人平整土地,忽然发现了这件东西,拿回家后放在了窗台上。当废铜卖太轻,值不了几个钱,于是这个无价之宝就成了几个孩子手中的玩物。

后来,杨东峰把他拿到西安市文物商店,可文物商店的人也没有发现它的价值,没有收购。杨东峰又拿到碑林博物馆,传说杨东峰当时仅要求给一套当年流行的军服,但是博物馆没有,但因杨东峰献宝有功,给了他7元人民币的奖励。

虎符: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古代军队管理制度最关键的一环

古代战争中,兵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围绕兵符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传播。除了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外,还有许多历史的著名典故。《三国演义》作为伟大的战争巨著,也有关于兵符的故事,来自于智绝的诸葛亮。

《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在赤壁之战中,趁着周瑜在那边与曹仁激战,知道南郡特别空虚,便命令赵云夺了南郡,并抓获了守将陈矫,取得了南郡的兵符。然后以南郡兵符为诈,调动了荆州的守军前往南郡相救,接着让张飞夺了荆州,又差人拿着兵符诈称曹仁求救,诱襄阳的夏侯惇出战,让关羽乘机夺取了襄阳。

诸葛亮用聪明的大脑,仅凭一件小小的兵符,接连使用计策,将曹操的不对弄得晕头转向,兵不血刃夺取了三处城池,而周瑜耗费许多钱粮和士兵,却一无所获,气得金疮迸裂。说明了当时兵符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虎符: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古代军队管理制度最关键的一环

也有未用虎符调兵的例子,但是非常少。西汉时期,汉景帝死的时候,太子刘彻年幼,景帝不放心儿子,就把调兵的虎符交给了自己的母亲窦太后。景帝此举是相信自己母亲的政治能力,也是信任母亲能辅佐好自己的儿子。窦太后在汉武帝即位之初,把持朝政,对武帝多番掣肘,气的刘彻大叫:“我大汉朝阴盛阳衰!”

但是汉武帝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不到十岁就立志讨伐匈奴,终止耻辱的和亲政策。随后重用儒生,大兴武事,这和窦太后信奉黄老、无为而治的理念相左。窦太后求稳,武帝走的是刚猛激进的路子。两人因为政见不同,窦太后不放心刘彻,调兵的虎符迟迟不肯交给刘彻。甚至还起了废掉刘彻的念头。

窦太后的做法让刘彻十分不痛快,常带着侍从武官去上林苑狩猎,来过过调兵遣将的瘾。逆境更容易激发人的斗志,由于窦太后的制约,刘彻才越发的努力,训练羽林.学习兵法,时刻准备着一飞冲天。

东瓯国被闽越国打的仓惶来汉求救时,刘彻没有动用虎符,就调动了会稽守军,完美的协助东瓯打退了闽越国的进攻。窦太后看到刘彻羽翼已丰,她放心的把虎符交给了刘彻。这种事儿在历史上很少见,好像也只有汉武帝这种霸气的人物才能做到吧!

虎文化和“虎符”文化在现代企业中应用,也可以很有创意。

在中国,人人爱虎而怕虎,因为虎在中国人的心中是百兽之王、山中之王。所以十二生肖中有虎,并且位居第三,名寅虎。虎还是能量、生机、大胆、庄严和势力的符号,还代表着勇猛、威武、刚强、胆魄和活力的性格特征。

中国与虎有关的典故、成语、俗语很多,也说明人们对虎的喜爱。古代君王对武力超群的爱将喜欢称之为“虎将”,对“虎将”英勇无敌的儿子喜欢夸奖称之为“虎父无犬子”。还有“龙腾虎跃”代表着生机和活力,喜欢用“虎头虎脑”形容男孩子的可爱和调皮。可以说,虎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着深厚的土壤。

虎符的形状和代表意义非常受人欢迎,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代表,在现代应用中居然也有很不错的创意。《国家宝藏》为大家展示的杜虎符,形状是一只奔跑的虎,身上有铭文篆刻,样子非常雄壮威武。这只杜虎符深受广大文物爱好者的喜爱,已经成为虎符的代表文物。

虎符: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古代军队管理制度最关键的一环

“虎符”是战场上的最高权力,可以代表君王睥睨天下、征战四海,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充分陷阵。在商业领域,虎代表着掌控和发展。尤其是在职场上,虎代表着勇往无前和开拓进取,虎符是权力、威望、魄力和勇敢的象征,用来激发员工的斗志,激励员工工作热情再好不过了。

职场如战场,让员工带上一个印有“杜虎符”的精美工牌,处处可以显示出企业的生机活力,老板会有一种叱咤风云、天下我有的感觉,高管和中层领导在调兵遣将的时候会虎虎生威、雷厉风行,员工则会有一种生龙活虎的干劲和自信。

结语:杜虎符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文物,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把“虎符”的内涵和特质,应用到职场上,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