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漫谈

先从“窃符救赵”的故事讲起。公元前257年,秦军进攻赵国,兵临邯郸城下,赵国求救于魏楚两国,魏国派大将晋鄙率军10万救赵。这时秦国向魏国施加压力,魏王屈服令晋鄙按兵不动。赵国相国见魏不肯进兵,就写了一封告急信给魏国相国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通过魏王妃子如姬的帮助,盗出魏王亲自掌握的半个虎符,假传王命,击杀晋鄙,夺得兵权,率兵会同楚军一起救赵,遂解邯郸之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窃符救赵的故事。1942年郭沫若先生曾以此故事为题写了著名的历史剧《虎符》。

“虎符”漫谈

符是古代军事调遣、命令传达的重要凭证。早在周代时就已用之。最初的符以竹子制作而成,后来用金属制成,形状也由竹节逐渐多变为虎形,称为“虎节”,也称“虎符”。 据传说最早是姜子牙发明的。古人认为虎为百兽之王,在丛林争斗中总是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军事上也多以虎为尊,于是常将这种兵符铸刻成虎的形状,因此它也被称之为虎符。

从出土文物看,东周时期有鎏金虎符,战国以后虎符一般由青铜制成。符的背部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君王或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合在一起就成为调兵的信物。两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对应,就好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这就是“符合”二字的来历。所以虎符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

秦代虎符铭文,铭于符左右两侧,两侧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读。汉代在兵符上承袭秦制,但不同的是,汉代虎符上的铭文大多刻于虎背上,骑于中缝,只有合符之后,方可通读。采用错银书,用篆书刻写“一、二、三、四、五”等字样。同时字由中间剖开,因此只有两个半符的字完全相合才可发兵。但在汉代,要发兵除了对验虎符,还要需要有玺书或诏书。虎符是发兵信物,诏书则是为了明确统兵长官的职权和任务。当然,汉代的军队调动并非只靠诏书和虎符作为信物,同时作为信物的还有“节”和“羽檄”。

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在秦代有鹰符和龙符等,形状从汉朝至隋朝多为虎符,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为避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的名讳,改用鱼符、兔符或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虎符”漫谈

“虎符”漫谈

玉虎符,现藏于济南市博物馆

虎符的防伪:

虎符的权限很大,肯定有人,尤其是敌方或叛乱者,想伪造虎符。但是按照目前史料记载,没有成功的案例。

虎符的大小尺寸同样是机密,不知道确切的数据,造出来了也合不上。而且,两半虎符的接缝处往往有特殊的文字,这是种防伪标志。有的虎符两半中间有一行字,被分成了两半,某些字特意有一定角度的倾斜。一般上面还会有不同形制的文字和不规则的凸起。这种防伪密记,增加了伪造难度。拿到了虎符,不仔细端详,难以发现。

在唐朝时,每支部队都有属于自己的虎符,就算伪造出了一个虎符,只能调动一支部队,用处不大。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古代的文字的书写。无论是哪一种字体,都是手工书写,风格各异,就算知道虎符上是什么字,也很难做到一模一样。

现存最早的铜制虎符主要有以下几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的阳陵虎符、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杜虎符、现藏于周至县文物管理所的东郡虎符、现为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的新郪虎符等。

“虎符”漫谈

杜虎符

“虎符”漫谈

阳陵虎符拓片

“虎符”漫谈

阳陵虎符

“虎符”漫谈

新郪虎符拓片

关于杜虎符,还有一个小故事。上世纪70年代初期,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少年杨东峰在村西帮助大人平整土地时,用铁锨碰到了金属硬物,拳头大小、满是泥土。他捡起来在铁锨背上磕了几下,一件动物形状的铜质器物便显露出来。他收工后带回家拿放在了自家院中的窗台上,也没怎么在意。因为当废铜卖的话器物太小太轻,值不了几个钱。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这件金属动物成了东峰的姐姐几个孩子手中的玩物,渐渐地便摩挲出了上面的金黄色文字。文字为篆书,杨东峰感觉到这可能是一件文物,于是带着它来到西宁市文物商店。文物商店的人员也搞不懂眼前的器物,便告诉他到碑林博物馆看看。杨东峰来到碑林博物馆时,恰好遇到考古专家戴应新先生。戴应新先生辨认出是一件虎符,属于很有价值的文物。问杨东峰需要什么回报,杨东峰很羡慕穿军装的人,于是要求一套红卫兵穿的军服。可是博物馆没有军服,于是给了他几十元钱。戴应新邂逅这件珍宝后,运用其学识及其日后的研究工作,印证和破解了众多的历史疑案。现在,杜虎符已是著名的文物而价值连城,珍藏在博物馆中。

“虎符”漫谈

金虎符,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出土于陕西省凤翔县。这件虎符没有铭文,且体型较小,高仅2.3厘米,长仅4.8厘米,重35.6克,为金制。为卧虎状,造型夸张。巨目大耳,张口露齿,四腿曲卧,长尾上卷,通身纹饰为凸雕和阴刻,背面还有扣槽。可惜仅存半符。)

【部分内容来自图书或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