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金融的考CPA有用嗎?考全科還是隻考會計&財管?

張興雨


做金融的考CPA還是有一定必要性的,建議去考。

現在很多做金融的都會去考CPA,就像我們做會計的有些還考了金融相關、法律相關的證書一樣,拓展自己的知識,多學個本領,多一個敲門磚,而且工作關聯性還比較高,我本人考了除了考了會計方面證書還考了證券和基金從業等證書。

強烈建議一定要考全科,把CPA拿下,不要考一部分就不考,理由如下:

CPA是必須要考完專業階段所有科目,然後再考綜合階段一門考試,才能拿到全科合格證,然後你可以申請成為非執業會員。因為全部考完了,成績也永遠有效。如果只是考了其中幾科,例如只考了會計和財管,那麼這個成績是有有效期的,五年內必須過專業階段6科:會計、審計、財管、稅法、經濟法、戰略,如果你第一年過了會計或財管,那麼5年後,你的成績有效性會自動取消,這些成績以你考過的當年起滾動週期是5年,滾動作廢成績,所以要是做金融,考慮好了,真的可以考的,要考就全部考完。

CPA也是我國財經方面最難的考試之一,企業也比較重視這方面的,很多公司招聘都是需要CPA優先或者部分崗位必要要求有CPA,在金融行業裡,這個證書也是很重要的,我們看看很多招聘網站對某些金融崗位就需要CPA方面的人才,有了CPA的人機會更多,起點也就比別人高。

下面這個招聘這個金融債券分析師明確到CPA優先。

上圖就是一個例子,我在某招聘網站找的真實截圖,還有很多這種要求的,我就不一一截圖了。網上有些稍微好點的崗位工作,一般都會要求CPA。如果你英語不好,可以先考CPA,英語好的話可以將CPA和CFA一起考了,這兩個頂級證書做金融的人們是很值得擁有的,當然除了一些必備的證券、基金、期貨、銀行等從業證之外,首選就是CFA和CPA了。

以下是證書封面樣本:


長青財經


金融行業最值錢,也是目前來說市面上含金量最高的證書,就是CFA、CPA和司法考試。 有沒有用看你現在是什麼崗位以及未來的職業規劃是做金融的哪個崗位。我把金融行業前端的崗位按大類分,主要是投行(融資)、投資、銷售。除了銷售是做人的生意以外,投行和投資兩個類別的崗位,這些證書都是有用的。投行的懂會計(包括實物)和法律的各佔半邊天下,因為IPO等發行的話都是要涉及法律相關的文件和相關的財務報表。作為投資端,看懂財報以及相關的產品合同也是必須的。當然CPA裡面還有審計和經濟法等看似和金融不太相關的,也是有用的。

所以結論是,如果只是想增加自己的財務知識,會計和財管肯定夠用了,但是如果增加自己的含金量,以後發展資本和跳槽時候的選擇權,最好可以考過CPA。


學知堂教育


對於大多數求職者,尤其是跨專業、無名校背景的求職者來說相關證書有很大的幫助。相關證書當中CPA無疑是目前性價比最高且非常有用的證書。理由如下:

金融行業包括的範圍比較廣泛,廣義上來講在相關金融機構或是企業的投資部門工作都算作投身於金融行業。現實上,我們往往潛移默化地認為只有從事那些令人羨慕諸如投行,投資這類的工作的人才算做立身於金融行業。不管如何去定義和理解,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細分領域,對於求職者來說有兩個不變的大邏輯。

1、 越好的工作競爭越激烈,什麼是越好呢?

這個定義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我們可以把錢多事多的投行部門,或是錢暫時少事多的行業研究部門,亦或是錢少事相對少的各大銀行總行的各個部門都看作金融行業當中主流的好工作。那麼上述這些部門競爭有多激烈呢?最直觀的數據來看,今年秋招各個銀行總行部門大概會收到幾萬封簡歷,經過層層篩選最後只有小几百個幸運兒得到機會。我今年也有幸拿到了某券商投行部的offer,面試時所遇到的無一不是擁有著極強綜合素質的人。因此,我覺得對好工作的衡量標準很簡單,競爭越激烈,競爭者實力越強,那麼這個工作越好。不太嚴謹地講,這個標準對所有行業都是適用的。

2、 幾乎相同的對人才的要求

對於龐大的金融行業來說,內部細分領域很多,但對人才的要求幾乎是相同的。無外乎以下幾點:高學歷,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相關的實習經歷,快速的學習能力,抗壓能力等等。

即使不同的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基本是趨同的。一個原因是這個行業的人才供給過剩。越來越多的高校擴大了金融財會經濟等碩士學位的招生名額,同時越來越多跨專業背景的人才試水金融行業。與之相對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在逐漸減少。

在經歷了2015年股市牛市的行情過後,許多金融機構當年已經儲備了過剩的人才,再加上最近的宏觀市場行情下行以及中美貿易戰惡化了對未來的市場預期,這些因素都減少了各個金融機構對人才的需求。這樣供過於求的市場導致同樣的崗位近幾年的競爭激烈程度遠高於前幾年。因此對人才要求顯著提高,既要A,又要B還要C等等。

上述我們闡述了目前金融行業就業形式的嚴峻程度,要想能在求職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去匹配自己想要的工作。那麼考證無疑是性價比最高的決策。

首先要思考我們能從什麼地方提升自己?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從18歲高考完就決定了自己學歷方面的出身了,這個標籤是很難被撕掉的,通過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歷是一種選擇,不過一旦失敗基本沒有什麼額外的收穫。考證對比考研顯然是更經濟的決策行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一旦通過考試又收穫了國家相關部門對你相關專業地第三方認證。求職地過程就是面試官與求職者匹配的過程,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面試官會通過各個維度來了解你。比如你的學歷證書就相當於一個官方的第三方機構對你學習能力的保證,你的學習成績就是對你專業知識的保證。證書也是同樣的原理,都是讓面試官直接瞭解你的一部分。

在眾多證書裡面CPA無疑是目前性價比最高也是具備廣泛適用性的證書。

尤其對於跨專業或是學歷不夠優異的求職者來說,CPA一方面證明了你的專業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同時還能間接證明你的學習態度和堅持。這些無疑會顯著提升面試官對你的印象。

綜上所述,證書在金融行業求職過程當中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對於那些缺乏高學歷和相關專業背景的求職者作用更大。


同步教學


CPA跟金融不是一個領域,且不說你不一定有資格報考,考CPA要花相當的精力,少則兩三年,多則四五年。如果你考證是為了增加自身價值的話,建議考金融相關證書。國家認證的有中級經濟師,行業認證的有理財規劃師。大概半年到一年就可以拿證,而且可以學到金融領域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