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之间决战:漠北之战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战役”,派卫青和霍去病各带五万骑兵,还有几十万步兵和大量辎重配合作战。汉武帝这时明显的偏向霍去病,把打仗厉害的士兵给霍去病。本来霍去病从定襄出发,后来听俘虏说单于向东去,就让霍去病从代郡出兵,让卫青从定襄出兵。李广向汉武帝请求参战,汉武帝因为他年纪大了,不同意,李广求了很久,汉武帝才同意。李广任前将军,公孙贺任左将军,赵食其任右将军,曹襄(平阳公主的儿子)任后将军,他们都隶属于卫青。

汉匈之间决战:漠北之战

出边塞后,卫青带精兵去和单于决战,让李广和赵食其合兵,从东路出发,而东路的路比较难走。李广对卫青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您却把我派到东路。我年轻时就和匈奴作战,现在才等到跟单于对战的机会,我愿意做前锋,跟单于决一死战。”汉武帝暗地里交代卫青,说李广年纪大了,不要让他跟单于交战。当然这件事上卫青也有私心,他的朋友公孙敖没有了爵位,卫青让他跟着自己,所以故意把李广支开,因此卫青没有答应李广的要求。后来李广果然迷路,卫青派人带李广去受审,李广说:“我跟匈奴大大小小打过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大将军和单于的军队交战,可大将军调我去东路,偏偏又迷路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经六十多岁了,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李广说完就自杀了。

汉匈之间决战:漠北之战

后世常拿李广没有封侯的事做文章。李广的堂弟李菜,才能在李广之下,可是官做到了丞相。李广的部下也有很多被封侯,可就偏偏李广没有。李广有次和一个星象家叫王朔聊天,李广说:“从汉朝和匈奴作战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参加,部队中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不及中等人,因为攻打匈奴有功被封侯的有几十个人。我李广不比别人差,却一直没有封侯,难道是我命该如此吗?”王朔说:“请您回想一下,做过什么后悔的事吗?”李广说:“我曾当过陇西太守,羌人有一次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投降的有八百人,我一天之内把他们都杀了。到今天为止,我最后悔的就是这件事。”王朔说:“使人遭祸的事,没有比杀死已经投降的人更严重了,这大概就是您不能封侯的原因吧。”王朔把李广不能封侯的原因归结于做了不好的事遭报应。我想李广不能封侯很大程度上是他自身的问题,就像程不识指出的,李广治军很松懈,行军不讲队列,哪里方便就在哪里扎营,晚上也没有人放哨。所以他自己本事很大,带兵就有些问题。

卫青越过沙漠攻打单于。赵信给单于出主意,“汉军已越过沙漠,人困马乏,我们可以以逸待劳。”单于就列好阵等待着汉军。卫青走出塞外一千多里,碰上了单于的军队,下令把武刚车(一种战车)列成环形阵,同时派五千骑兵对抗匈奴一万骑兵。这时突然刮起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卫青让左右两翼包抄,单于一看势头不对,带着几百骑兵跑了。卫青于是下令追,没有抓到单于,不过也干掉了一万多敌人,到达了赵信城(蒙古国杭爱山南麓),把城里匈奴的粮草都烧掉,回去了。

汉匈之间决战:漠北之战

霍去病的军队从代郡出发,碰到了左贤王的军队,歼敌七万多人,追杀到狼居胥山,最远追到了贝加尔湖。这一仗使匈奴遭到重大打击,形成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局面。

霍去病可作为古代将军的典范,沉默寡言,不泄露别人的秘密,有气魄,敢作敢为。汉武帝想让他学习孙子和吴起的兵法,霍去病说:“打仗只讲当时的方针策略,不必学习古代兵法。”汉武帝想给他建府邸,霍去病说了句很有名的话:“匈奴不灭,无以为家。”

汉匈之间决战:漠北之战

如果说霍去病有不足,因为他从小在宫里长大的缘故,不太关心士兵。他在塞外打仗,缺粮,士兵饿得站不起来,他还在玩蹴鞠(踢球的游戏)。霍去病年纪很轻就去世了,只有二十四岁。汉武帝很伤心,让他陪葬茂陵,并且把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形状。霍去病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霍光,霍去病在公元前119年出征时路过河东郡,与父亲霍仲孺相认,给他置办了很多田地、房产,同时把霍光带走了,安排在自己身边。霍光也是个很重要的人物,不过这是后来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