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的忽必烈为何两次征伐日本都遭惨败?难道真的因为“神风”?

大家好,非常感谢观看本期芦芦哥讲历史,我们一起领略历史的魅力!

历史上,不可一世的元帝国曾经两次攻打日本岛,但令人极为惊讶的是,这两次出击都因惨败而告终。元世祖忽必烈还想第三次征日,但最终未能成行。就这样,征讨日本的失利就成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历史。

很多史料都有记载,马背上无敌天下被冠以“上帝之鞭”的蒙古军队,却在海上遭遇猛烈台风,元军不能抵抗如此天灾,只能铩羽而归。

就算在日本,也流传着“神风”的传说。此后数百年,日本人也一直对“神风”顶礼膜拜,还兴起了大范围的拜神活动。无敌的忽必烈为何两次征伐日本都遭惨败?难道真的因为“神风”?

有人说,蒙古军队的海战就是和笑话,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对。雄才伟略的忽必烈,怎么可能在没有一点把握的情况下发动海军呢?其实当时元军的战力并不弱,元军攻打日本,甚至没有遇到日军在海上像样的阻击。

如果元蒙一打海战就废了,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不在海上阻击呢?而要等蒙古人登岸?难道他们不知道蒙古人是怎么在陆地上踏平天下的吗?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蒙古军的海上力量并不弱,还有可能很强,强大到日本人不敢在海上迎击元军。

元军被“神风”打败的故事是这样的,日本人海上打不过,只有在陆地上利用熟知地形的优势和蒙古人对抗。但是蒙古人太牛了,基本上一到陆地上就如入无人之境。日本人开始全线败退,他们一直退到大宰府(九州岛治所),这里有最后一道防线——水城。但是当蒙古军想着如何庆功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飓风席卷了蒙古军队,使得蒙古人损失惨重。只能大败而归。无敌的忽必烈为何两次征伐日本都遭惨败?难道真的因为“神风”?

蒙古的第二次征日还是不顺利,日本人也很聪明,他们知道海上陆地都打不过彪悍的蒙古人,于是就想了一个法子,在海边设置了大量海防要塞。这样一来,蒙古人就无法顺利登岸,于是,又一场神乎其神的巨大台风,使得元军损失惨重,打是没法打了,赶紧逃吧,于是乎,蒙古人只得落荒而逃。

这不是传说,这是真实历史。不管这个神风是否出现的过于巧合,总归它是出现了,而且帮助日本人打败了蒙古人,如果是我,我也会对“神风”顶礼膜拜的。

我们知道了,打败元军的不是日本人,而是神风。但是这个神风真的有这么大威力吗?足够让强大的蒙古人都无可奈何?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没有必要神话夸大神风的作用。至于蒙古人被打败,除了天灾外,也是人祸。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最新考古发现,蒙古军队在海上大败,很有可能是因为粗制滥造的舰船设计所致。

很多船体的龙骨上,铆钉过于密集,在造船时曾反复使用,甚至对于一艘船来说最为重要的龙骨,其本身质量也很低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有人敢在造军舰这种事情上动手脚,造成这样的豆腐渣工程?当然不是。

究其原因,虽然当时中国的造船业非常发达,但是造船业发达的地区仅限于江南及沿海地区,而这些地方,恰好还没有被忽必烈完全征服。忽必烈急功近利,也是因为过于低估了日本人,所以就将造船的任务交给了高丽人。无敌的忽必烈为何两次征伐日本都遭惨败?难道真的因为“神风”?

你攻打日本与我高丽有什么关系,我才不费时费力好好给你造船呢。于是,本来造船水平就不高的高丽人,就敷衍了事交了差,可想而知,这样的战船,该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可以看看一组数据,有研究发现,蒙古战舰是用10厘米到1米之间的木头搭接的,而一般的军舰,至少要使用3米的壳板平接。所以,这样的船,你不被台风掀翻谁让台风掀翻?

蒙古人过于轻视日本,在很多细节上说实话并没有把握好对日作战的策略,因此就有了两征日本而皆被神风击溃的故事,这也成了忽必烈一生的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