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理解《道德经》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马丁林2


这句话是宋代篡改的,出土的汉简里根本没这句话。宋代为了全面佛教化中国,篡改了大量古籍。改这句话的本意就是劝人放弃学习,专心修炼佛法得道成仙。华夏法统就是亡于宋朝。


羽图腾


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里面提出了很多我们常人似乎所不能理解的观点,不少人费解,甚至认为老子在胡说八道。但是也有很多有智慧的人,能从老子的言论中体会到深深的哲学智慧。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就是个中的典型。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我每天学习文化知识、每天学习各种道理,这不是正确的吗?大家都是这样的啊,孔子还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你看大家都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啊,学习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老子说为道需要“日损”,而不是“日益”?

为什么?

首先这句话的提出,老子就已经在教导你了。

老子教导你什么呢?教导你看问题不能只看一个方向,要正过来看,然后反过来看,从表面看,然后再从内里看。“

”为学日益“有没有错?

  • 没有错。

人不学,不知道。如果一个人不学习文化知识,不学习技能,那他在这个社会上就难有立足之地,难以养活自己。所以人活着必须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学习,这样我们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变化;

  • 错了。

我们刚说学习是正确的,为什么转眼又说学习不对呢?天底下那么多知识,有好有坏,能不管好坏一股脑都去学习吗?有已经被淘汰的知识,你也要去学习吗?有几十门学科,你也不管先后重要,都去加以学习吗?有那么多观点相反的理论,你是不是都学?那你学了这些知识,最后怎么运用?

所以”为学日益“不是什么时候都成立的,我们要能从中看出事物的正反两面,所谓”兴一利必生一弊“,老子故意说为道需要“日损”,就是在提示我们,要注意到“道”的微妙。

怎么样“日损”?

学道的人都恨不得一下子抓住道的精髓,一下子融会贯通,一下子就得“道”。

这是美好的愿望,实际上如果你这样急迫的想得“道”,很有可能你这辈子也摸不到“道”的门。

欲速则不达。

举个例子,我们看马云、马化腾现在无比风光,引领潮流,大家都羡慕不已,甚至以他们为榜样,但是我们能照着马云、马化腾的做法,来个“依葫芦画瓢”如法炮制吗?

肯定不行,对不对?

马云、马化腾能到达今天这样的地步,他们是在千难万险中一路摸索过来的,实验了10个、100个、1000个甚至10000个想法,最终才让他们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大门,这个大门,就可以比作是我们想得到的“道”。

而这前面无数摸索的路,慢慢把那些不合适的、不正确的想法去除的过程,就叫做“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

学道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有到无的过程,如果片面的重视我“学到了什么”,而不能从中提炼出精髓和自己的心得,这样只会和大道渐行渐远。


谈者无语


“为学曰益,为道曰损”出自老子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曰:“为学曰益,为道曰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这里先强调一下,“为学曰益,为道曰损”中的“曰”不是“日”,许多版本上都印错了,结果让人对原义产生误解。这八个字的意思不是说学业一天天地增长,而道德教化却一天天地减少,而是说做学问要用加法,而修道则用减法。



再具体一点讲,就是说做学问要厚积,越广博越好,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故曰“为学曰益”。而修道则是在博学的基础上,抽丝剥茧般地总结出事物的规律,从而从纷繁复杂的各种乱象和信息中解脱出来,化繁为简,提纲挈领,总揽要旨,故曰“为道曰损”。



修道层次越高,就越是能把握要旨,化繁为简,简化到最后,竟发现已无繁可简,这就叫“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不是懒惰不作为,而是处理矛盾能切中要害,把握要旨,矛盾自然而然就解决了。为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要无事而忙,自寻烦恼,尽量不要过多地参与人为的因素,而是用无为的方法,促使矛盾在自然的状态下自行解决,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这也就是老子一贯主张的自然无为的思想精髓。



不过无为思想也有其局限性,适用于天下太平的治世,故曰“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若为乱世,则无为思想不足用也,故曰“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曰益,为道曰损”的思想和《周易》思想一脉相承,异曲同工。《易》有三易之法,变易、不易和简易,变易、不易乃为学之法,简易即为道之法。所谓“变易”就是指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使事物万象纷纭,令人眼花缭乱。“不易”就是指事物纷纭复杂的变化当中,有其不变的规律。为学之道就是要观察了解事物运动变化的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规律。为道之道在于简易之法,就是在掌握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用最直接、简单的办法去化解和处理矛盾。《周易》把万事万物化繁为简,抽象为阴阳,用阴阳推演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用阴阳的自然消息来把握人的行止,从而促使事物的矛盾在发展中转化,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不损而简,何其简也!



“为学曰益,为道曰损”。学而不厌,大道至简,其为学是基础,为道是升华。学薄则道浅,道浅则事繁,事繁则终日碌碌无为;学厚则道深,道深则事简,事简则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之言为经典,循经典者可为圣人乎?


子夏故坛


未来和过去是不可能一样的,过去的经验只能作参考,不可以生搬硬套,宇宙中真理的标准就是胜利二字,失败是没有发言权的。所以要根据别人的经验,摸索、整理、归纳出自己的知识,而这个前提必须有大量的信息知识,所以随着学习你一天天都会掌握更多的知识,就会一天天进步,离成功就会更加接近。所以说为学日益。而如果不学习各种知识,对现实的进步视而不见,对事实置之不理,一味抱着道德经,在哪里说开口孔子曰,闭口老子说,一说文化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真理,这是结果,不是原理,无为而治,就是什么也不干,这是断章取义,把道德经看多少遍,背的如数家珍,这是墨守成规,生搬硬套,这样你就会一天天离道越远,越来越无知。所以说为道日损。\n道是宇宙的规则,规则是以胜利为前提的,失败了可能发言的机会都没有,而存在就是胜利的一种表现,现实中存在的东西都有着胜利的前提,好好思考,仔细把握,不要相信玄学,不要照搬别人的东西,那是别人的,不是你的。\n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这是我的理解,谢谢。


董艳临


原创思想,看来几乎无人能够理解老子这句话的含义。依本人之见,其实老子已经是说得非常直白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是说,做学问是日积月累,学得越多越好,故常有读书万卷,汗牛充栋之说。可是对于悟道来说,恰恰与做学问完全相反,不是越学越多,而是损之又损,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炼又精炼,越少越好。所以绝不是写个论文洋洋万言,而是只要是能够诠释宇宙,物质,万物和人类的诞生,一切的一切,字数越少越好,比如周文王诠释原始的宇宙:一阴一阳之谓道,仅用了寥寥七个字。老子诠释宇宙的诞生,到万物和人类的诞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仅用了寥寥十三个字。然而依笔者之见,只需寥寥六个字:道生玄,德守中,乃至三个字:道,玄,德,便可以诠释遍宇宙,物质,万物和人类,一切的一切!这就是老子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所以一旦你悟道,世间99.9......9%的书都不用看了,因为都是废话,需要损之又损,最终精炼成为六个字,乃至三个字!


孤猴7834527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这句话讲的是做加法与做减法的辨证关系,通俗理解就是劳益结合,工作、学习、生活均如此。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不但要向老师学习,而且要到社会中磨砺学习,以求学得本领技能,上以报国,下以养家,以全其身。“为学日益”,王弼释为“务欲进其所能,益其所习”,意为尽其所能地多学习。不但常人如此,即便是修道大家,如老子、吕洞宾、张伯端、张三丰等,除体悟修道之外,无一例外地博览群书,这从他们的作品中便可见一斑。老子是柱下史,如同今天的图书馆馆长,上古典籍,无所不窥;吕洞宾、张伯端、张三丰都是儒释道的通才大才。这充分说明“为学日益”的重要性。此为做加法,圣贤常人,莫不如此。

一个人在高强度工作学习中,费心劳神,容易疲劳,这就需要调节放松,很多选择旅游,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南朝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大自然是陶冶性情、放松身心的好去处。这就是做减法。不能好好调节放松,未必能好好工作学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为道日损”,只不过道家的“为道日损”更纯粹、更彻底。

道家的“为道日损”,也是一种学习,它是一种修道的体悟之学,是在做减法。不但要“为道日损”,而且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象杯中的水,彻底倒掉。只有做到物我两忘、隳肢黜聪、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静定,于虚极静笃中才能见到“道”,等到“一阳来复”“天一生水”。这个减法,是学习道学的一项技术活,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体验过。

修道的无为是调整状态,洗心涤虑是在为无所不为做准备、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吕祖(吕洞宾)说:“心无其心而真心见,意无其意而真意存,情无其情而真情寂。空性以立命,养命以还空”,此无为之妙也。无为者其本体;无不为者,其妙用也!知无为而不知无为之无不为,则落于幻空;知无不为而不知无不为之无为,则逐于事相,非道也。诸葛亮何以每自比管仲、乐毅?其在大军临境,犹且羽扇纶巾,淡定抚琴,其如在《诫子书》中所言“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足够强大、修道出世的军事指挥者,方寸(心)不乱是修道之妙用也。姜子牙、鬼谷子、范蠡、孙武、张良、刘伯温等,皆深得道之精髓。

吾辈学习《道德经》,当知进退、增损的辨证关系,以便更有利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


微妙玄通冰激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是老子的《道德经》里提出来的。这句话精辟的点出了学习知识和修行的方法区别:有为和无为。这也是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根本区别。不深刻的理解这点,很容易被西方科技迷惑,丢弃东方文明的优秀传统。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每个人都必须了解。


西方文明的学习方法,就是“为学日益”。这个大家都很容易懂。因为我们现代人大多数人接受的就是西方的教育方法:不断的学习知识,越学越多。活到老学到老。听起来好像很励志。现代社会也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一代代人不断的积累知识,累积成整个时代的文明。每一代人享受的都是前辈研究的成果。这样的学习方法看起来好像也很合理。但是,古老的中华民族老祖宗们,可不是这样认为。


那么,东方文明的积累方法有何不同呢?东方文明的传统学习方法,不是靠知识的积累。而是靠“悟”。这个“悟”的方法,不是靠学习的。而是需要在一种无为的状态中,用心去感悟事物背后的本质和真相。用老子的话来说,那就是“无为”然后达到“无不为”的境界。无为是一种非常规的学习方法,在无为中悟到事物的真相和规律后,就可以完整的利用事物的规律了,这就是无不为啦。当然,这种解释,大多数人可能还很难理解,只有极少数修道的人才能理解。所以,后来有些大成就者又引进了佛法,用佛法来解释这种无为的学习方法,使之更加简单易懂。


这个比较简单的经典,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就是《金刚经》。金刚经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翻译起来,就是说:一切贤人和圣人,他们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无为的程度不同。这里明确的提出了,是以无为做标准来判别修行程度的高低,和西方文明中以知识积累的多少来区别完全不同。


那么,东方文明中这个至关重要的“无为”究竟是怎么样的状态呢?还是佛教说得比较清楚。佛教的唯识论认为,人的“心”大概可以分为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和佛性四个层次。第六和第七识都是出于有为的状态,第八识属于相对无为状态,佛性属于完整的无为状态。所以,学佛者孜孜以求的就是悟到“佛性”,进入完全无为的状态。这就是修行者梦寐以求的目标。历史上多少人舍家抛业,为的就是悟到这个“佛性”。但是,很多人按照日常学习方法去学习有为法是永远无法达到的。只有“悟”才能达到。这就是禅宗常说“悟”的原因。


综上所述,所谓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其实就是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两种学习方法。大家明白后,就不会盲目崇拜西方科技了。我们中华民族有自己的宝贝,值得每个中国人自豪!


无忧行者


大道至简。在学老子时不要忘了《道德经》的写作方法。作者通常要对比的手段来讲解他的“道”是什么。这句话也可验证。老子将“为学”和“为道”作为互相矛盾的两方面放在一起,是要告诉我们,“你学得越多,离道就越远。” 因为“道”是学不来的,是“非常道”。所以,读老子一定要通读一遍《道德经》,另外,老子和孔子的哲学是完全不一样的。《论语》第一篇是“劝学”,而老子呢,无为,清心,寡欲,知足。不知道的总是比知道的多(越学越糊涂),而凡事顺其自然呢,离“道”就越走越近了。


闲看秋风999


先说答案

为学日益:

说的是,如果是要去了解天下万物的道理,那么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都能学到新的知识,这是没有穷尽的。

学习这些知识,对于了解具体的事物而言,它好像每天都能让人有所增益。

而对于为道而言,这些知识却是其知弥少,因为越是学习这样的知识,那么就越来越不可能闻道。

为道日损:

说的是损那些不道。

因为道是不行而知的。

所以,行了多远,就还得返回来,学了多少那样的知识,都得弃除掉。

这是为道之损的第一步,只有弃除了世俗的行知,返回到道中,才可能闻道。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损之又损:

为道之损,完成了第一步:

损掉世俗的行知,便能闻道。

以至于无为:

闻道之后,接着进行为道之损的第二步:

继续损掉物象名实之见,进入恍惚昏默无物无状之境,便能明道。

明道,则不见而名。

为道之损的第三步:

虽已明道,但是还要成道。

明道之人,若以道可为而成之,那么就不可能成道。

所以,要继续损掉明道之人的为道之为,如此,才能成道。

无为而无不:

闻道、明道、成道,都已经完成,说明大道已成。

圣人既已成道,则其以玄览而观天下之往复,以不言之教而运万物自然,以无为之益而养万物之生生不息。

是谓“无为无不为。”

这里的无为指的是圣王无妄为。圣王无妄为,百姓有作为,百姓自然而然的成其所成,天下便能大成。


平凡2850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8章,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研究学问,知识会一天比一天增多;修身求道,欲望会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便会达到清净无为的境地。清净无为反而可以让任何事情有所作为。治理天下就是要凭借清净无为,如果政令繁苛,就不能够治理好天下。

“为学”就是不断地向外界探索新知,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它无所谓开头也无所谓结尾,人们对知识的探求永远也没有个尽头。古人早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即便人们用尽一生的时间来学习,也无法将知识学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知识从宏观意义上而言,它能使人们对自身和宇宙的认识更接近真理。但是知识的无止境性决定了人们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真理的所在,只有“望理兴叹”了。

“为道”是在修道的过程中欲念一天天减少,直到最后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不是真正的无所事事,而是不妄为,做到了不妄为,也就合乎了道的德性,合乎自然规律的不妄为就是无所不为了。老子更早更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理智地从对外界的追求转向了内在的追求。人的欲望的无止境决定了人们对外界的追求永远也没有终点,而且人的贪欲是无限膨胀的,这就决定了人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不满足就会懊恼甚或心生邪念,最后走上人生迷途,人生的短暂不容许人们犯太多的过错和留下太多的遗憾,所以大家应该时刻剔除心中的杂念,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心即道。

“无为而无不为”贯穿于老子《道德经》的始终。虽然在我国古代有不少学者提出了“无为”的主张,例如孔子的“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孔子说,自己不做什么事情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了,他做了什么呢?他只是庄重端坐在他的王位上罢了。老子是真正将“无为”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他从哲学的高度来论证“无为”的社会意义。表面上看起来“无为”是消极的、倒退的,其实质是在前进中避开矛盾的对立面,使其畅通无阻,化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老子联系社会实际,想到了统治阶级的统治也应该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要赢取天下人的拥护和爱戴就必须采取清静不扰攘的态度治理天下,不对天下人实施强硬的手段,不对他们实行人为的干涉,顺应他们自身的特点和德性来发展,他们自然会服从管制。相反,如果统治者以人主自居,自然得不到人们的拥护,也就不可能长治久安,其统治地位自然会不攻自破。

以上是我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理解,我是一个旅游文化与科技领域的创业家,热爱中国历史文化,欢迎和我交流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