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儲君: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明代中後期皇帝“昏庸”的原因所在

明代給予很多人的感覺就是昏君特別多,集中出現在明代的中後期,這些昏君的主要特色就是不願意處理朝政,或者是迴避處理朝政。明代中後期皇帝不處理朝政的情況有多嚴重呢?我們可以按照歷史記載簡單的梳理一下明朝中後期皇帝的大致情況:

明憲宗在位23年,只有在成化七年(1471年)召見內閣大臣;明孝宗時期內閣閣臣10年才有機會去見皇帝;明熹宗在位7年,更是一次也沒有召見大臣;而明世宗和明神宗更是創下明代皇帝不上朝的紀錄,明世宗在位45年,從嘉靖十九年(1540)到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之間有6次視朝,自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之後的24年裡,明世宗只有3次接見群臣的記錄;明神宗在位48年,從張居正去世後日益厭倦政事。他不視朝,不御經筵,不親郊廟,不批答章疏,朝廷官員的空缺也是任由官位空缺。從萬曆十八年(1590)以後,明神宗只因“梃擊案”召見過群臣一次。

由於這些皇帝不上朝視事和召見百官,使得皇帝與朝臣處於長期隔絕的狀態。以至於清代史學家趙翼感慨道:“自成化至天啟一百六十七年間,除弘治間數年以外,其餘皆簾遠堂高,君門萬里,上下否隔,朝政日非。

在君主專制制度下,皇帝的核心職責是治理天下,統馭萬民,其中必然需要和國家的行政機構的各個官員進行接觸,瞭解天下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自我決策朝政大事,如此荒政的皇帝群體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更別談這些明朝皇帝還有各種各樣的愛好:

明穆宗“縱長夜之飲,極聲色之娛”;明光宗極好聲色,結果沉溺在聲色犬馬中一個月導致去世;明熹宗“好手造漆器、硯床、梳匣之屬”,以至於有“魯班天子”的稱號。

明代皇帝集體有昏君傾向,那就不可能是個人因素導致的,必然有其他因素存在。本文試圖從明代儲君所處的危險環境給明代儲君造成的心理傷害角度,解釋明代中後期皇帝昏庸的原因所在。

危險的儲君: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明代中後期皇帝“昏庸”的原因所在

明代中後期儲君生活的險惡環境。

在明代皇帝惡意打擊自己繼承人似乎是一種傳統,在明朝的國初洪武年間,朱元璋和自己的兒子朱標,孫子朱允炆之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但是在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後,明朝儲君的生存環境就變得十分惡劣。

  • 朱棣在登基之後,由於經常出征蒙古,只好讓太子朱高熾留守都城監國。但是朱棣出征在外,心裡對於後方掌握大權的朱高熾十分不放心,於是大力打壓朱高熾以壓制朱高熾的權利。朱棣暗中支持自己的其餘兒子朱高煦、朱高燧擠壓朱高熾,並且縱容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奪儲行動。與此同時,朱棣還大肆迫害朱高熾的東宮臣子,永樂十年(1412),朱棣藉口“太子遣使迎駕緩”,把東宮侍讀黃淮、侍講楊士奇等人逮捕入獄。永樂十六年(1418),朱棣又藉口太子救濟災情不力,處置朱高熾的親信梁潛、周冕等人。朱棣對於太子的刻意打壓,使得整日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朱高熾戰戰兢兢,小心翼翼。
  • 明憲宗朱見深同樣也是如此,朱見深兩度被立為太子。第一次是在明英宗北狩時被立為太子,但是景泰帝登基之後,朱見深被廢除太子之位,封為沂王。他隨著北狩歸來的父親明英宗一起被囚禁在南宮。在明英宗登基之後,朱見深才第二次被立為太子。但是朱見深的地位並沒有穩固。明英宗本人有過換太子的衝動,但是被李賢勸阻,朱見深才得以順利繼承皇位。可以說朱見深是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
  • 明孝宗朱佑樘的命運更是曲折離奇,明憲宗時期萬貴妃控制了後宮,萬貴妃在前期大肆迫害其他懷孕的宮嬪,朱佑樘的生母紀氏被寵幸後懷孕,紀氏生子時因為恐懼萬貴妃,以至於要溺死剛出生的朱佑樘,多虧太監張敏救下了朱佑樘,之後朱佑樘一直被太監撫養長大,最後被明憲宗得知才立為太子。朱佑樘被立為太子後紀氏病死,張敏自殺。明孝宗生活在這樣的宮廷裡面,心中常常懷有恐懼,連萬貴妃賜予的食物都不敢吃。
  • 明穆宗朱載垕則是被明世宗刻意壓制,明世宗因為相信道士陶仲文的“二龍不得相見”之言,對於朱載垕既不見面,也不立他為太子。朱載垕甚至在藩邸生活連自己的年例和賞賜都拿不到,淪落到要賄賂嚴世蕃才拿到自己的賞金。此後兒子朱翊鈞出生,明世宗甚至不讓百官慶賀皇長孫朱翊鈞的誕生,還拒絕為皇長孫取名字,可以說朱載垕在明世宗世代心中充滿了苦悶和難受。
  • 明光宗朱常洛更是被明神宗各種打擊,明神宗拖了整整19年才肯立朱常洛為太子。在當太子之後,朱常洛出閣讀書,由於沒有穿棉襖,冷得打哆嗦,太監卻不肯給太子生活取暖,是講官出面訓斥,太監才為太子生火取暖,此後更是發生了明朝末期著名的“梃擊案”。而且朱常洛的生母王氏由於身份低微被明神宗厭惡,明神宗把她幽禁在深宮。王氏臨終之前,朱常洛苦苦哀求明神宗許久,母子二人才得以見上最後一面。明神宗患病時甚至拒絕朱常洛的探視,父子隔閡之深使得朱常洛的心理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 明光宗朱常洛自己都生活在危懼恐慌之中,他對於兒子明熹宗朱由校更是沒有時間管教。而朱由校由於朱常洛的影響,也未能出閣讀書,以至於登基時大字不識,而且朱常洛還把朱由校交給西李選侍養育。西李選侍仗著朱常洛的寵信曾經毆打、氣死朱由校的母親王氏。而朱由校被西李撫養期間,經常受到西李選侍的虐待,以至於明光宗駕崩之後,西李選侍還試圖控制朱由校,最後釀成“移宮案”,朱由校的悲慘遭遇可想而知。

通過這些中後期皇帝的儲君經歷,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大多生活在不安當中,而且和皇帝之間關係十分緊張,這使得儲君絲毫感受不到父愛,面對是皇帝對於太子的逼迫而已。

危險的儲君: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明代中後期皇帝“昏庸”的原因所在


皇后和母妃無力護持儲君的地位和權利

明朝有特殊的後宮制度,據《勝朝彤史拾遺》記載:

太子既出閣,非上命不朝後。

明代太子出閣讀書的年齡是八歲,也就是說明代的太子在出去讀書之後,會很少有機會見到自己的母親,這使得太子十分缺乏母親的關懷。

而在明代由皇后所生並且順利繼承地位的皇帝只有明武宗,明仁宗和明宣宗都是母親在藩王府所生,而當時她們的身份並非皇后。皇后在明代屬於高危的位置,從明宣宗開始,明代皇帝頻繁廢后,這使得皇后的地位急速下降,後宮之中連皇后的地位都不穩固,那麼其他妃嬪的命運可想而知,這些嬪妃的一切完全是掌握在皇帝手中。

根據明朝的後宮制度,後宮妃子是從平民女子中選取,她們的父兄雖然會被封賞爵位,但是不能干預朝政,這使得明代后妃的勢力十分弱小,他們和其他朝代的嬪妃不一樣,根本沒有強大的家族支持,以至於在外朝沒有任何勢力,同時也沒有相應的經濟實力,完全成為皇帝的附庸,任憑皇帝的好惡擺佈。以至於我們看到明代的後宮女子時常逆來順受,忍氣吞聲,這其實不過是為了保全自己而已。

皇后與太子生母的生存環境都是朝不保夕,岌岌可危。那麼她們也沒有力量前去根本無力照顧、保護或居間調停,維護、捍衛太子,所以太子的地位也就急劇下降。

危險的儲君: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明代中後期皇帝“昏庸”的原因所在


在險惡環境中,明代儲君的心理在極度壓抑中發生了畸變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層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和成就的需求。而且這些需求是層層遞進的。明代的儲君在第一層需求生理需求雖然得到了滿足,但是第二層安全需求始終沒有辦法滿足。

因為宮廷鬥爭和父子相疑導致明朝的太子生活在恐懼,害怕,焦慮之中,而且他們大多是如履薄冰得生活在宮廷之中,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苦苦掙扎。同時這些太子從幼年到青年時期都有著不幸的遭遇,受到父親的冷遇甚至是排斥,根本沒有感受過父愛。明代儲君普遍生母地位不高,這使得他們的生母很容易受到皇帝或者皇帝寵妃的打擊。這導致儲君的生母在後宮也是委曲求全,她們根本不能給予儲君相應的母愛。明代儲君很少能夠體會家人帶來的溫馨感,可以說他們很缺少愛,甚至說不懂愛。同時由於儲君的地位和禮節,這些太子們也很難和自己身邊的臣屬建立起朋友關係。所以儲君們十分孤獨。

亞伯拉罕·馬斯洛說過:

一個愛的需要在其生命早期得到滿足的成年人,在安全、歸屬以及愛的滿足方面,比一般人更加獨立。

明代的儲君根本無法到達第三層次需求,也就是歸屬和愛的需要。他們在兒童時代無法通過家庭或者朋友來實現、滿足歸屬和愛的需。這就使得明代儲君登基稱帝之後表現出來的種種奇特性,他們不想理事,甚至是躲避百官,一個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明憲宗深愛能給自己帶來愛的萬貴妃,明穆宗縱情聲色,明熹宗玩弄自己的木匠工藝。可以說都是這樣。

危險的儲君: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明代中後期皇帝“昏庸”的原因所在


結語

明代中後期太子或儲君青少年階段長期處於高壓的緊張環境中,又缺乏父母的關愛。這使得他們的心理發生了畸變,可以說心態十分不好。這種心態其實是可以通過後天嚴格的自律生活,自我調節精神世界進行改正的。但是這一切取決於皇帝內心的自省和主體的自覺。

很可惜在明代的君主專制的政治生活裡,儲君登基之後,就獲得了幾乎不受制約的權利,他們可以肆意妄為。再加上明代中後期皇宮裡盛行的房中術和玩樂,這使得很多政治勢力比如宦官為了迎合皇帝,不斷得向皇帝進獻這些東西,這使得皇帝根本不可能自覺自醒。於是明代的皇帝和儲君就在同樣的畸變裡輪迴反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