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上·購買航母)第二章:曲線買船 一

前文回顧:

“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上·購買航母)第二章:曲線買船 一

第二章 曲線買船

要想說清楚“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的故事,就必須從大陸第一家真正接觸“瓦良格”項目的公司說起。這家公司名為北京泰信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泰信達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為吳巍。

吳巍是吉林省榆樹市人,1968年出生,1988年畢業於榆樹市實驗中學,1992年畢業與中國金融學院。

泰信達公司是一家1997年8月才成立的民營公司。這樣一家新成立不久的小公司,怎麼會和購買“瓦良格”號航母這樣一件大事扯上關係呢?這要感謝一個人,那便是香港創律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徐增平。

關於徐增平,自從“瓦良格”被國家確定在大連造船廠續建以來,有關他的信息真是滿天飛。

  我在寫“遼寧艦”報告文學時,曾經採訪了200多人,其中有一部分人在“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的過程中與該項目有過交集,除了吳巍,還有原華夏證券公司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邵淳、原海南隆泰源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宇、原華夏證券公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素紅、原香港達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原(北京)東方匯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增廈、原東方匯中公司總經理戴嶽、原東方匯中公司辦公室主任王毅民、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前大使姚匡乙、中船重工集團公司原董事長黃平濤、中船重工原總工程師兼軍工局局長鬍基政、大連造船廠原副廠長唐士源、原國防科工委辦公廳主任馬鴻琳、交通部救撈局原局長宋家慧、國家安全部原副部長高以忱、交通銀行原監事會主席華慶山,以及原總參二部北京局局長顧國強等。

為寫此書,我曾經試圖採訪徐增平,但苦於沒有他的聯繫方式。2014年春節後的一天,我去看望我在潛艇上當水兵時的老艇長、前海軍司令員張連忠。他問我:“你最近在寫什麼?”

我說:“寫‘遼寧艦’。”

他說:“我這次在廣州見到那個買‘瓦良格’的香港老闆了。”

原來,張司令在廣州時,退休的南海艦隊司令員王永國要請張司令吃飯,王司令對張司令說:“有個香港老闆想見你,你見不見?”

張司令很奇怪:“他見我幹什麼?”

王司令說:“他聽說你當海軍司令的時候,是主張搞航母的。他就是買‘瓦良格’的那個老闆。”

張司令一聽是這麼回事,便說:“那就見見吧!”

於是,徐增平參加了前南海艦隊司令員與前海軍司令員的飯局,並送給張司令一些資料。我對這些資料很感興趣,就讓張司令拿給我看。張司令剛從南方回來,那些剛帶回來的資料就堆在客廳的桌子上。

“都給你吧!”張司令說。

我一看,有一本書、兩個光盤、幾張照片。書是《瓦良格迷局》,我有,就沒要;照片是徐增平與一些什麼人的合影,大部分人我不認識,也沒要;我不知光盤裡是什麼內容,就把光盤拿走了。

我對這兩張光盤寄予厚望,結果讓我大失所望。一張光盤是廣東一家市級電視臺做的關於“瓦良格”的專題節目,沒有對徐增平的現場採訪,解說詞是我早就熟悉的網上的那些內容,畫面也是早就看過的幾張徐增平在烏克蘭船廠拍攝的照片,翻來覆去地展示一遍又一遍。另一張光盤是一個級別不高的幹部去拜訪徐增平的錄像,沒有剪輯,沒有解說,就是一盤素材,畫面效果也很差,關鍵是看不出這次拜訪有什麼意義。也不知徐增平把這種東西當禮物送人是什麼意思。

後來我找張司令的秘書衡大鵬處長要徐增平的電話,衡大鵬說:“他給了我一張名片,我看首長對他不感興趣,我就把名片扔了!”

我問:“司令對他怎麼不感興趣?”

衡大鵬反問我:“首長說沒說徐增平還送給他一包錢?”

我說:“他沒說。什麼錢?多少?”

衡大鵬說:“應該是港幣吧!一個信封裝的,很鼓。我沒打開看,不知道多少錢。首長讓我退回去。我給徐增平打電話,我說首長不要,你必須取走。後來他派司機來取的。又給首長送來兩件襯衣。等司機走了,我向首長彙報,首長讓把襯衣也退回去。我說襯衣不值錢,不值當的。就沒退。”

不收禮品,這是張司令的一貫作風,別說是赤裸裸地送錢了,他肯定不會收的。

一個很鼓的信封,能裝多少港幣呢?我曾收到過一筆5萬元港幣的稿費,50張千元大鈔,裝在信封裡,很薄。這次採訪,有幾個人跟我說過,徐增平出手很大方,我沒好意思問徐增平“大方”到什麼程度。都是將軍級的人物,以徐增平的辦事風格,我估計三萬兩萬他是拿不出手的。我猜測,那個很鼓的信封應該是10萬港幣。

衡大鵬從南海艦隊退休司令員的秘書那裡給我找來徐增平的電話,我怕貿然打過去不禮貌,就給他發了一個短信:

徐增平先生:您好!我是海軍作家李忠效,我從我的老艇長、海軍張連忠司令員處找到您的電話。他還給了我您送他的兩個光盤。我去年接受海軍首長派的寫“遼寧艦”報告文學的任務,目前已採訪一百五十多人(作者注:當時採訪尚未結束),各方面的都有,因為沒有您的聯繫方式,沒能找到您。我希望您能接受我的採訪,方便時請給我回電。我的資料您可以在網上查到。

4分鐘後,我收到徐增平的回覆:

收到,可能我正式採訪要在年底才可以,之前我們可以先見個面認識一下,應大力宣傳遼寧艦強軍夢,喚醒國人加強國防建設才是根本,謝,徐增平。

一晃就過去了半年多,到年底了,該是可以採訪徐增平的時候了,於是我於2014年12月10日給徐增平發了一個短信:

徐增平先生:我是海軍作家李忠效,5月8日你曾回覆我短信,說到年底可以接受我的採訪,不知你何時有空?

沒有迴音,也不知他收到我的短信沒有。一晃又過去了半年,我於2015年5月16日又給徐增平發了短信:

徐增平先生:我是海軍作家李忠效,兩年來,我已完成寫航母的書《遼寧艦》(寫該艦續建工程)、《陸上航母》(寫艦載機陸上試驗訓練機場建設工程),馬上要寫《“瓦良格”來中國》(寫購買和拖帶工程)。前期參與此事的主要人員,除了你,大部分我都採訪到了,各種說法都有,我也希望能聽聽你的一家之言。我看到網上關於你接受媒體採訪的報道,不知真假,很多內容與我掌握的情況不一樣,希望與你核實。我的書將作為航母的歷史留下來,我希望這部歷史能接近真實事件原貌。如果近期不能接受採訪,可否把你的信箱告訴我?我把採訪提綱發給你,請你書面回答一些問題。打擾啦!

仍然沒有迴音。中國有句俗話:事不過三。因此我沒有再聯繫他。


我很認真地擬定了一個採訪提綱,本來想發給他看看,可我不知道他的信箱。現在我把這個採訪提綱收在書中(參見本書附錄一:《本書正文中涉及的有關文件》之一《採訪徐增平提綱》),如果他看到了,想接受採訪了,可以按照這個提綱談一談,有關內容我將在本書再版時補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