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序 · 歷史的記憶和文學的記憶

“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序 · 歷史的記憶和文學的記憶

(長篇報告文學)"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 —— 中國航母“遼寧艦”前世真相調查

序 · 歷史的記憶和文學的記憶

文 / 田珍穎

讀罷紀實文學《“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心潮起伏,熱血沸騰。所以,我以八十大歲,勉力扛筆為此書寫序。

之前,“瓦良格”來中國的故事,被渲染成:一位港商,買了此艦,捐給國家。這港商也因此戴上了政治的花環;

但,之後,2015年,就有了《“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的書稿的傳閱。這本由軍旅作家李忠效完成的紀實文學,以無可辯駁的事實,揭開了複雜曲折的真相,否定了“之前”那段編造,讓歷史迴歸理性。

讀著《“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的書稿,作者那帶有顛覆性的寫作實踐,證實著它的艱難。

長期用各種媒體宣傳的那段偽歷史,已經霸佔了人們的習慣認識,何況還有政治花環的掩蔽。推倒它而揭開真相,談何容易!李忠效在寫作動機剛剛萌動時,就受到了朋友們的各種警告勸阻,均謂之:路途艱險!但這位穿著軍裝的筆耕者,卻一改平時的隨和、厚道,堅定地走上了求索“瓦良格”來中國的真相之路。他說:我不能讓我國第一艘航母的歷史,被人歪曲。

一個軍人的擔當,讓他扛起如椽大筆。

寫作的過程,是邊破邊立、大破大立的過程。當大量的資料、採訪錄音、文字筆錄堆集在案頭時,他意識到,必須從中尋找、求索、鑑別、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才會使真相展露,假相破滅。

他同時研究那段偽歷史的文字,看它是怎樣黑白顛倒的。

在這樣多次的正反的推敲中,他發現了一個玄機——時間。偽歷史的製造者,躲避著時間,模糊著時間,從中將事件塗抹得面目全非;而真相恰是在時間連接的鏈條裡,嚴謹地排列著過程。

西方人有句諺語,說:時間能使隱藏的事件顯露,也能使燦爛奪目的東西黯然失色。李忠效決定用“時間”打開歷史的大門。

但,這又是一件談何容易的事。因為時間久遠,當事人或少有準確的時間的記憶,或幾個人對同一事件記憶的時間不一致。“時間”,絕無捷徑可提供,但它是一條可以信賴的通途。無論在立論還是在駁論中,“時間”將以它堅定的本質,為歷史的真相作證。

於是,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時間”的力量:

“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序 · 歷史的記憶和文學的記憶

時間力挺了事件的準確性,讓歷史的真實性,成為全書的含金量——

比如,海軍副司令員賀鵬飛在得知中央高層不同意買航母時,他提出找一個港商出面“曲線”購買“瓦良格”的設想。這件事是購買“瓦良格”的一個關鍵的起點。作者是在採訪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總工胡基政時得知這一寶貴資料,但胡基政只記得說話的場合是一艘潛艇的交接儀式之後,卻記不得具體時間。於是,作者先後從海軍裝備部和海軍司令部的有關部門查找出該儀式的時間,互相印證後,因與胡基政所說的年份有出入,他又尋找已退休的當年經歷此事的老同志驗證。最後循跡找到當年親耳聽賀鵬飛講此話的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黃平濤核實,黃平濤以他的記憶複述了賀鵬飛談話的全過程,最後確定了這個重要時刻的準確時間:1998年5月8日。這時,離最初獲得這個信息的時間,已過去兩年多;當初提供此信息的胡基政同志,已病逝。

當這個“時間”正式出現在書稿上時,事件的準確性被高高託舉著;同時一個報告文學作家負責任的寫作態度,也顯示無疑。

在這本書裡,“時間”還經常作為不二的論據,顯示了它的正義和真實--

比如:被高調渲染的港商低價賣了自家的豪宅,購買了“瓦良格”。這是很能煽情的一段偽歷史。

“時間”的出場,果斷地審判了這個謊言。

從港媒及網絡上“時間”在查證中排列:

1998年,該港商斥2.2億港幣之資買下全港聞名的“港版凡爾賽宮”別墅;1999年5月29日港報報道稱,該港商交完購房款;1999年底,該港商標價2.6億港幣出售該豪宅。請注意下面這個時間:1999年10月24日,華夏證券公司為主體的一方,早已交清購船款,並拿到包括船主證、造船證在內的全部“瓦良格”法律文件。從這一天開始,“瓦良格”已屬於中國。

此刻,“時間”問:該啞口無言的是誰?

在這本書裡,“時間”還經常會助力敘述,將一個複雜的事件,層次分明地梳理清楚,簡約了許多文字的負載。

比如,國企華夏證券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邵淳,在借款給號稱“購買瓦良格”的某港商後,發現其挪購船款於他用,邵淳憤怒、警覺,決定採取措施,保證這筆鉅額公款的安全。這件事,經歷了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五、六個大小單位,十幾個有關之人。

作者在多次採訪和反覆查證中,發現所有經過的階段,皆有“時間”提攜:

1999年2月,邵淳發現該港商挪用了購艦款;

當年4月29日,邵淳一方主動出擊,兵臨華夏證券與該港商合資的澳門創律投資有限公司。利用澳門的商法與合同法,迫使該港商讓出80%的股權,使國企華夏證券一方掌握了購船的控制權;

當年8月3日,澳門創律公司領導層改組,該港商只得到普通經理之職;

當年10月9日,創律公司大股東召集會議,免除了該港商在公司的一切職務;

從此以後,華夏證券一方保護了國家鉅額資產的安全,排除干擾,一路挺進,幾次派員,直赴烏克蘭,紮紮實實地將“瓦良格”拿到手。

……

就這樣,在“時間”的引領下,作者走南涉北,千里行程,得到了上百份可為證據的文件,甚至包括當時幾方來往的銀行匯票複印件。

作者說,每一個“時間”,都引領著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積累著沉甸甸的各種資料;每一份資料,都記錄著事件的真相。而這些真相的鏈接,才是“瓦良格”來中國的真實歷史,才是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真正歷史。

這樣,我們會看到,在這部書中,“時間”絕不僅僅是結構的形式,它無可辯駁地成為這段歷史的實質,標示著這段歷史的真相,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的記憶。


寫《“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的動機起於何時?

2013年初,軍旅作家李忠效奉命採寫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的報告文學。在他最初的構想中,“瓦良格”只是書稿裡的一章。

不想,採訪進入到2013年4月(這是一個確鑿的時間!),他的採訪名單中出現了一個名叫唐士源的人--大連造船廠原軍工副廠長。這個當年曾在驅逐艦上服役多年的東北漢子,從一個普通造船工人,一直幹到副廠長,親手造出很多驅逐艦等大型艦艇,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為國家建造航母。2000年4月,曾親赴烏克蘭,為“瓦良格”的歸航簽署了各種法律文件;在“瓦良格”過土耳其海峽受阻後,2001年9月,他又帶領一個小分隊,趕往土耳其,為“瓦良格”安裝各種通訊導航設備,直至護送“瓦良格”進入愛琴海;而當“瓦良格”改裝為“遼寧艦”時,唐士源是最具資格的見證人。唐士源的種種經歷都是作家李忠效的寫作資源,而最令作家意外的是,唐士源的口述歷史,竟然讓作家打開視野,開始面對一個對“瓦良格”、對“遼寧艦”都可稱為強大無敵的“國家隊”。作家原有的“港商買艦”的固有認知被動搖了,他以一個報告文學作家特有的敏感,捕捉到“瓦良格”背後影影綽綽的隱藏,於是,他決心再闢途徑,尋找“瓦良格”來中國的真相。

果然,他揭開了一個長期被偽歷史遮蔽的秘密;他看到了一段充滿英雄主義的真歷史;他知道要寫這段真歷史的艱難,但是他毅然地在電腦上敲出了《“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的題目,將原定的只有一章的“瓦良格”,寫成了一本書。

這是一本紀實文學,它要遵循“紀實”的真實性,又要展現文學的形象性,於是面對歷史的真實,他將這本書的文學描繪定位於:塑造英雄的群像。

這是一支有堅定信仰和超強執行力的隊伍。他們的英雄主義充滿了時代的精神。國家意識、國家意志,使這支英雄的隊伍,完成了“瓦良格來中國”的這個國家行動。

於是,作家沿著“國家”這個確定的定位,把這本書的起筆,落在劉華清老人的身上。從水兵成長起來的海軍作家李忠效,對曾任海軍司令員的劉華清將軍,充滿了敬意。寫航母,怎能不寫這位已故將軍的航母夢?於是,劉華清生前對國家應當建造航母的兩次論證,把“瓦良格”、“遼寧艦”的出現,推到了一個戰略的位置上;而劉華清幾次派人、派團,前往烏克蘭,考察“瓦良格”,則是這場航母演變的序幕。

時任海軍副司令員的賀鵬飛,是“瓦良格”來中國的直接推手,他派人考察“瓦良格”;當得知中央高層不同意購艦時,他又設想了“曲線購艦”的方案。在此之前,他曾三次親赴烏克蘭,認真考察“瓦良格”。他對“瓦良格”非常瞭解,他認為,“瓦良格”上的四臺主機,每臺就值2000萬美元。因此在邵淳對港商借款買船之事百般思量時,他毅然會見邵淳,說明“瓦良格”的重要性,以使這個購買航母的寶貴機會,不致喪失。

劉華清、賀鵬飛,雖著筆不多,但作者將購買“瓦良格”的國家意識、國家意志,重重地打烙在這個事件的開頭處。並以此定位,寫出這支英雄隊伍中許多傑出的人物。

華夏證券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邵淳,是作者描繪的重要人物。他是促使“瓦良格”來中國的真正的踐行者。當他懷著一箇中國公民的航母夢,當他被賀鵬飛的報國之心感動時,當他決定借給港商上億元的鉅款時,他知道自己雙肩擔著道義:一邊是國家的重大利益,一邊是他會付出的沉重代價。果然,他的壯烈情懷中,從此注入“悲壯”二字,在“以儆效尤”的嚴懲令下,他被審查,被停職。他負著冤案,看光陰一去十八年!但作者描繪邵總之筆,並不僅限在沉重之中,反而把大無畏的時代精神,作為這位悲情功臣的主調。在邵淳發現港商騙款而果斷地阻遏,那智慧和果敢中,充滿了一位國企老總的霸氣。

作者始終將邵淳挺立的身影顯示給我們。尤其是在“瓦良格”駛近大連港時,邵淳千里驅車前往,適逢大霧鎖海,他登上附近的山頭,遙望海上的龐然大艦,此時的邵淳,多麼高大,因為他身後站立著多少華夏人!多少和他一起為“瓦良格”負重的戰友!多少懷著航母夢的中國人!

這種精神的光芒,在完成本書的初稿後,於2017年有了一個昇華的綻放。使原來十七萬字的初稿,章節大增,直至我們現在看到的近三十萬字的成書,它成為一本蔚然大書。

這個大量的增幅,來自作者有擔當的寫作態度。

2015年,當初稿開始傳閱徵求意見時,聞訊而來的有關當年“瓦良格”項目的當事人,連環般地奔湧而出。於是,李忠效傾力展開了採訪,他自購了掃描儀,揹著電腦,帶著錄音筆,尋蹤著每一個與“瓦良格”有關的人。這其中最讓他永留傷感的,是中船重工集團公司原總工胡基政。作者第三次採訪他時,這位年過七十歲的老人,已重病纏身,剛剛做過一次大手術,身體瘦弱。他用虛弱的聲音敘說著運送“瓦良格”過海峽的艱難日子。當年,他作為前方領導小組的成員之一,和各部委派來的同志,天天開會研究對策,步步推進,終使“瓦良格”來到中國。

當作者表示,因為許多當事人都年事已高,自己是在“搶救”這段歷史。胡基政拍拍自己胸脯說:我就在被搶救之列呀!2015年8月,這本書尚未收筆時,胡老溘然長逝。

每當想到此,李忠效都慨然長嘆:胡老留下了歷史,留下了精神,但他無力挽留自己的生命!從此,那種原本從動筆時就壓在肩上的使命感,驟然加重了。於是,採訪和寫作,都加速進行,常常在轉換下一個採訪對象時,他在路途上完成採訪提綱。當採訪本的數量達到20冊時,許多人物開始躍然紙上。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國家隊”,一水兒的來自國家各部委及有關單位。

時任中船重工總經理黃平濤是“瓦良格”歸航工程的第一個承擔者。當中央決定將“瓦良格”從黑海造船廠拖回來時,黃平濤,這位中船重工的領導,立刻意識到,這是大任所降,他將帶著劉華清、賀鵬飛這一代代航母追夢者的意志,去迎接“瓦良格”;

國防科工委辦公廳主任馬鴻琳是這個浩大的歸航工程前方領導小組牽頭人,在各個與航母歸航有關的現場,在需要領導拍板的重要時刻,馬鴻琳都會在第一時間表示:“我簽字,我負責。”這六個字裡,飽含著個人擔當和國家意志的不可動搖;

交通部救撈局局長宋家慧在這次航母歸航的過程中,留下堪稱驚險的一個鏡頭--深夜,船隊通過馬爾馬拉海的時候,他發現荷蘭拖船航速緩慢,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他在距離拖船兩米高的“瓦良格”上,縱身跳到荷蘭拖船的前甲板,闖入駕駛臺,大聲怒斥外國船員的有意拖延,命令他們加速,使“瓦良格”能夠在翌日中午12點之前,駛抵達達尼爾海峽入口處,預留5小時時間,安全通過達達尼爾海峽。

……

這樣的人物,在書中一行行地排列著,我們無法記住他們每個人的姓名,卻永遠難忘這支“國家隊”,為國貢獻的勇敢和慷慨之心。

在讀《“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一書時,常常會被感動得流淚。不是為了什麼驚險的情節,而是為的這支英雄隊伍的精神。

在當下這個以“去英雄化”為時尚的文藝現實中,讓英雄主義揚帆航行,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創作實踐。

寫到此,我該佇筆。因為我發現,滿篇序文,缺少評論元素的學術含量。但我並不想修改和補充,因為我寫的都是我讀這本書的真實感受。絕不矯情。我願以此與讀到本書的朋友互為交流,以保留一段歷史的記憶和文學的記憶。

2018年12月 北京紫芳園


“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序 · 歷史的記憶和文學的記憶

海軍作家 李忠效

"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 —— 中國航母“遼寧艦”前世真相調查 作者簡介

李忠效,筆名:鍾笑。海軍政治部創作室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歷任潛艇輪機兵輪機班長、輪機軍士長、宣傳幹事、創作員、潛艇副政委、創作室主任等職。1974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78年開始從事專業創作,1989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主要著作有:長篇紀實文學《我在美國當律師》、《我在加拿大當律師》、《聯合國的中國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報員沈安娜口述實錄》、長篇小說《酒浴》、《冀上家園》、《從海底出擊》,作品集《升起潛望鏡》、《藍色的飛旋》、《核潛艇艇長》等20餘部,並有電影《恐怖的夜》(編劇),電視連續劇《海天之戀》(編劇)、文獻紀錄片《劉華清》(總撰稿)等影視作品多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