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1000萬的公司 拿出5%進行股權激勵,發行價1元,價格合理嗎?


公司發放股權激勵,按照本輪融資估值價格購買。這種情況的多嗎?值得買嗎?

價值1000萬的公司 拿出5%進行股權激勵,發行價1元,價格合理嗎?

一、跟投資人用一樣的價格買股權激勵買合理嗎?

我們公司現在給核心員工做股權激勵。需要按照本輪融資估值的價格購買。只有很少的核心員工才有資格購買。

公司已經進行到E輪(preipo)融資,現在正在執行A股上市計劃,pe大概在20左右。之前公司B輪、C輪、D輪時公司員工購買股權的價格也是按照當時的融資估值計算的,每輪的估值價格都漲了。

價值1000萬的公司 拿出5%進行股權激勵,發行價1元,價格合理嗎?

我們公司能夠進入到這個名單,可以參與買股的人數在整個公司還是非常少的,所以有這個機會還是挺難得的。買的是股權。

我想問問:

1、跟投資人用一樣的價格買合理嗎?這種情況多嗎?

2、如果公司上不了市,會不會有問題?

二、公司做股權激勵是用股權還是期權?

核心判斷點,這到底是股權(或者RSU,限制性股份)還是期權。如要說得更像人話一些,獲得這個資產目前是否需要立即掏錢,還是可以有選擇權在未來幾年內隨時購買。

價值1000萬的公司 拿出5%進行股權激勵,發行價1元,價格合理嗎?

如果是前者,這個公司毫無誠意,對員工也沒提供任何激勵,與在員工範圍內搞股權眾籌沒有區別。甚至可以說有點邪惡,通過讓員工投入現金的方式來鎖定核心員工。特別是如果這是RSU的話,那公司創始人有點心機梗,因為員工和投資人用一樣的價格,買到了價值更低的資產。除去員工沒有投資人股份中包含的各種特殊權利,RSU的流動性等因素也有問題。

那你出一樣的錢買的是股權,成為公司的股東,至少要註冊成為股東吧,我國對未上市公司股東人數有限制。所以我懷疑沒法讓買了股份的員工都在工商局註冊成為股東,更大可能是讓員工成為參股這個公司的另一家有限合夥企業的股東,這樣怎麼樣?自己看著辦。

價值1000萬的公司 拿出5%進行股權激勵,發行價1元,價格合理嗎?

如果這是期權。公司的做法無可厚非,行業裡面一些比較鷹派的投資人往往會要求,本輪發放期權的行權價格等於最近一輪的融資價格,特別是在公司融到D輪或者E輪,公司的期權或者股權流動性高且價值巨大,投資人不捨得一下子給出這麼大利益而沒有回報。但是一些比較鴿派的投資人,往往建議本輪發放期權的行權價格在最近一輪的融資價格上打折,相當於在發放期權的一剎那就讓被授予者感受到切實的利益。

具體購買期權退出機制需要結合股權期權協議,但總體來說,購買期權是一種股權投資,收益主要來源於股份分紅和退出時轉讓價格,之所以題主說上市,應該是寄希望於上市後以高價退出盈利。上不了市會不會有問題呢?需要看企業利潤,看期權分紅,如果期權每年帶來高額分紅,上不了也沒啥關係。總之,看企業經營情況。

三、小米B輪的時候雷軍讓出部分股份給員工購買

另外如果創始人特別善良而且有遠見,會在創業初期就從自己的股份裡留出來足夠的員工期權,在發放的時候往往讓行權價非常低甚至為零,因為這部分期權在每一輪被攤薄而不佔用投資人的份額。所以再鷹派的投資人也很難干涉這個。

價值1000萬的公司 拿出5%進行股權激勵,發行價1元,價格合理嗎?

而如果創始人沒有留足夠的期權或者根本沒留,期權要從公司大盤子裡提供,則需要攤薄包括投資人在內的所有人,鷹派投資人很可能站在保護自己利益的角度,要求這部分期權的行權價格參照最近一輪的估值,否則相當於這部分期權對應的股權是零價格或者在自己投資基礎上折價獲得的。“我跟你講一真事,小米B輪的時候雷軍讓出部分股份給員工購買,有個應屆畢業實習生買足份額後去求著老闆買更多份額,這個人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就財富自由了,很多沒有買的人後悔至今。”

確實孤陋寡聞了,但是如果讓員工以與投資人同樣的價格,而且特別是在C輪及以後較靠後的輪次,花現金來購買公司股份。覺得還是不太厚道。

藉此機會給大家推薦企業成長學習資料《全員激勵與頂層佈局》;主要幫助中小民營企業進行目標設定,組織架構優化,崗位價值評估,績效指標的設計,從無到有,從虛到實,再到合夥人進入退出機制的設定最後形成一套讓員工自動自發像老闆一樣為公司操勞的可執行的方案!

如果您感興趣,請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鏈接即可,開啟您企業發展學習之旅,有任何股權問題可以私信諮詢!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小編分享的企業發展乾貨知識!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分享成為一種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