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錯覺一:深圳很大,到處都很發達

錯誤一,深圳很大,深圳面積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是四個一線城市中最小的城市,只有北京的八分之一;錯誤二,深圳到處都很發達,其實深圳的建成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左右,這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還有40萬棟村民自建房,有上千個大大小小的工廠,而真正建成的發達地方不足總面積的10%,也就是200平方公里(現代化建築)。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1:印象中的深圳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2:實際的整體景象

錯覺二:關外漲的更快

我們看圖說話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3:深圳近幾年房價各區均價及各區漲幅

我們可以發現,南山均價最高,但寶安漲幅最大,和2014年相比,漲幅最高的是寶安162.6%;其次是龍華139.5%;和2016年相比,漲幅最高的則又是南山119%。

錯覺三:賣房後可以逍遙自在,從此無憂無慮幸福一生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4:調查業主賣房原因

根據數據顯示可以得知,賣是為了更好的買,中國人尤其是被買房激勵過的中國人,已經走在了買買買的路上,實在是難以停歇下來。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5:調查各位群體對深圳未來房價預測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6:貝殼研究院對深圳未來房價預測

錯覺四:深圳買房的月供都在好幾萬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7:各大人群月供壓力調查表

根據深圳買房家庭徵信報告,月供8000-20000元是主流群體,而不是2-5萬或更多,高槓杆並非深圳主流。

錯覺五:深圳房價都是上千萬的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8:貝殼研究院用戶調研

很多時候大家都會覺得買深圳是用盡全力,但實際上都會留有餘地。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9:深圳成交套均面積及總價

從2010年以後,深圳成交的套均面積都在80-85.5平之間,因為深圳早年贈送都是0.5到1個房間,所有在深圳主流成交的戶型是2-3房,當然也因為4房或者更大比較少。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10:深圳成交總價及單價分佈

從成交均價看,深圳成交均價在200-500萬為最主流,其中400萬上下是絕對主流成交價格區間。從成交單價上說,4-7萬單價為主流成交價格,低於4萬則位置太偏,高於7萬則價格略貴。

深圳2019年套均成交價356萬。300-600萬的房最受市場歡迎,也就是首付90-180萬。有近3成的人,準備入手的房子總價在300萬以下。如果參考2018年更細分的數據,總價200-400萬在成交中佔比47.1%,還有18.2%的成交在總價200萬以下。

錯覺五:深圳房子超級好賣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11:深圳買房及賣房週期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12:貝殼研究院深圳買房及賣房週期

實際上,深圳房子的成交週期在2-3個月,而買房需要1個月,而不是倒過來。

錯覺六:深圳都是40歲以上的人才有錢買房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13:深圳買房年齡結構分佈

伴隨著深圳房價邁入6萬+,深圳二手房平均入門年齡5年來首次降到33歲以下,而即便是年齡最大的一年也是33.3歲。數據顯示,25-35歲買房人群佔到總購房群體的三分之二以上,而40歲以上的反而佔比很低。也就是說,深圳還是年輕人的深圳,大部分買房的人年齡都在30歲上下。正宗的深圳年輕人,當然也不擔心買房。

錯覺七:深圳買房掏空了深圳存款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14:深圳近幾年存款餘額表

深圳存款全國第三,比五年前增加123.25%,全國第三,超過很多省。

錯覺八:2019年深圳市場比較淡

2019年,有關深圳房產的八大錯覺


圖15:深圳近幾年二手住宅每個月交易量

二手市場是樓市的晴雨表,深圳每年大約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來自二手,今年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77149套,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都創近幾年新高!

當然,誰也沒想到今年深圳還收到三個大禮包,第一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中深圳是領頭羊,第二是818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第三是雙十一減稅,別人是淘寶搶貨,深圳則是搶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