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东方文化倾向于人性本善,你怎么看?

迷迭香Love


真正的英雄是看透了生活的真相依然选择相信生活的人。对于美帝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美帝是真恶


羊肉串烤鸡心


中西方思维,认识的最大区别,西方人的思维具有哲学性。这可以从西方的几位大哲学家的观点体现,恩格斯认为,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我比较认同西方人的人性论。大家想想,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在社会上的一切活动,为什么还要受各种规矩,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约束?为什么还要从小施于道德教育?恰恰是人性本恶,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人在社会中的活动,就必须对其进行教育,培养,并用道德,法律,法规加以矫正,约束。否则,人性本恶会越来越恶。

人性本善或本恶?从一个人处于婴幼儿(尚未接受教育培养阶段)最能体现人的本性,本真。人生来就有自私,占有欲,排他性,不是吗?你观察一个婴幼儿,天生就想要东西,抢东西,多占多得就乐,少占少得就哭,闹,还有与同伴在一起,大的总想欺负小的,等等纯真的行为恰恰是人性最原始的表现,所以,人性本恶,才应该去教育,去塑造,对吧?

因此,西方文化还是更有哲理。


天马行空80476


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我们就在父母的呵护下逐渐长大。我们好比一张白纸,上面可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好最靓的图画。然而也可不负责任地任意涂鸦,胡写乱画。更有甚者,不要了这张纸,象拉圾一样随便丟弃,任其自消自灭。由此可见后天家长怎么对待这张纸尤为重要。教你善你就善,教你恶你就善不了。家庭生长环境和父母后天教育才是孩子性善性恶的根源。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庄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从古至今儒家和法家就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现在也无定论。而我认为人之初性本我。不为别的,只为生存,求生决定自我。家庭教育,后天生长环境,社会教育和影响是决定人们性善性恶的关键。所谓的性就是天性,人一生下来,只有生存本能,没有性善性恶之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守着好就学好,挨着坏就学坏。所以才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我们从上学开始,就走出了家庭,这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学校教育我们积极从善。如果性本善还用教育吗?反之性本恶教育还有用吗?环境和社会是表现人们善恶的大舞台,也是大染缸,也是人们学习善的大课堂。人的本性是由生存法则决定的。古人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有一定道理的。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也可能去做坏事,或者杀人越货。这种恶就是后天形成的,善恶也可以互相转换。比如黑道赚了钱,发了大财大力做慈善。本来一良民为了不饿死,去抢别人东西吃。如《悲惨世界》书中的冉阿让为姐的孩子免受饥饿因善而恶,偷了一块面包坐牢十七年,终身被警察沙威追捕。

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安定和谐,一方面有法律的约束,惩罚那些为非做歹的恶人。另一方面是对公民进行从善的教育,从善积德。所以说环境和社会教育与影响才是人们性善性恶的关键,而不是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也不是东方文化倾向于人性本善。我主张一人生下来无善无恶,没有底色,生存本能决定人性本我。人们为了生存把我放在第一位是一种自然天性,所以我认为人性本我。


文化领域创作者飞花娟


这两种观点造就了~中国以德治国,西方以律治国;先德而后律,方才是文明进步的体现,哪些动不动都说外国人素质高什么的,其实是他们法律健全,惩罚措施厉害,才造就了他们自律,这些从哪些西方人在中国的种种表现就可以看出来。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先学怎样做人再学治国理政,而现在包括中国的偏西方重成绩的教育已经到了急待改革的关口了,想一想如果教育出来了一些有文化的流氓,是多么可怕的。





洞悉时空


人之初性本善,后天的环境教育很关键。人其实有两面性,善恶只在一念间,只是哪一个被点燃。有修养的能控制化解,生死攸关利益面前任性会暴露无遗。真善是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有牺牲精神。



奋斗的一年900


恩格斯曾说: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

人属于动物界,具有生物性,受欲望和本能的驱使。但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同时有着丰富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因此,在人的本性中既有善的成分,也有恶的成分。

探讨人性,小孩是最好的观察对象。在未经过教育熏染成为社会人之前,小孩的绝大部分行为都是天性的自然表露。我们可以看小孩子既有纯真可爱、善良大方的一面,也有暴戾乖张、自私残忍的一面。

比如:当看到有人伤心难过的时候,小孩子一般都会安静下来,表情凝重,面露恻隐之情。

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绝大多数小孩子都乐意伸出援手。

这些是人性中善的表现。

小孩子对小蚂蚁、小虫子、小蝴蝶等小昆虫都很好奇,经常捉来玩,但玩厌之后,他们会残忍地把蝴蝶的翅膀扯掉,把蚂蚁、虫子踩死捏死。

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小孩有时候会抢夺别人的东西,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小孩。

这些都是人性中的恶。

正因为人性善恶并存,所以才需要教育。

通过教化使人性中善的成分逐渐增多,恶的因素被抑制和克服,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张老师谈教育那些事


人性本善还是恶?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回归现实。

一、人性本恶,所以社会需要法治

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荀子,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提出人性本恶,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两个人,李斯、韩非,这两个人在荀子的思想基础上发散发挥,并付诸理论与实践,李斯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韩非则成就法家集大成的《韩非子》一书,促进了中国法制思想的发展,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人性本善,所以社会需要德治

儒家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性天赋美德观念,因后天环境影响,导致天赋的掩盖。所以儒家主张教育感化激发人性本来面貌。

汉武帝之前,儒家思想不受重视,人性本善因而没有起到应有的社会重用,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被社会广为认同,不过历代统治者多数是把它当作一种奴化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骨子里还是以法家思想为主,也就是所谓外儒内法。

尽管如此,人性本善的儒家学说对社会还是作出了相当积极的作用,达到了孔子当初用道德完善社会秩序的初衷。

三、善恶同体,德治、法治相得益彰

经过不断验证实践,人们越发认识清楚,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都有其道理,都能够对社会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德治与法治最终手牵手走在了一起。


谋略残卷


大家好,我是“沧浪有话说”的住持,原来是“沧浪”,刚改成“前度刘郎今又来”。就这个问题,聊点个人看法,与各位交流。

东方在人之初性的善恶问题上有三个观点。告子提出人之初无善恶之分,孟子提出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本恶。西方圣经里面提出性本恶。我赞成告子的观点。


01 人的初始就是一张白纸

当人来到世界,所具有的只有本能,就是白纸一张,他所有的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后天形成的,与生长的环境、受的教育、人生的经历等休戚相关。借用伟人的一句话: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人脑子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种实践中来。看了伟人这段话,我想就不用再作赘述了!

02 人是在成长中变化的

孔子的学生子路,原来就是一个小混混,经常寻衅滋事,有次还把孔子消了一回。但是,他师从孔子后,最后位列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后在卫国结缨遇难,舍身取义,享受儒家祭祀。

西方的性本恶,源于圣经里面提出的“原罪”说,是说亚当夏娃偷食禁果后,人类就开始有了罪身。在这点上,荀子的说法和这个类同,意思是,人性的恶是与生俱来的。

但是,我认为,人生下来,只有本能,谈不上善恶!正如前文所说,随着接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人生的经历等,人是一直变化的。

观点总结:所谓人之初,认为性本善也好性本恶也好,都是唯心观点。人之初,没有善恶观念。所有的都是后天形成并会变化的!


前度刘郎今又来


对中西方人性观的一点认识

所谓人性观,即认为人性究竟是本善的还是本恶的,不仅是哲学思辨的焦点,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对人本身的认知、探索、理解,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常人论。

一、何谓人性。

人性,顾名思义,指人的本性,是指人与生俱来最本质的观念、内涵或外延。人性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作为中性词,人性是目的与智慧的统一体,是运用自身智慧以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二是虽事物以艺术形式批评,就是到作品中去发现、命名这样的人性概念。

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

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如“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比如性恶论,其代表人物便是荀子,他的基本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能导致人求私存利,而个人追求私利物欲是社会纷争和动乱的根源。因此,社会才有必要建立起严密的礼法制度来改造约束人性之恶。还有就是人性自然论,如老子的人性自然——主张无为、寡欲、绝圣、弃智、不争不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将一切权力集中到“善为道”的圣贤手中。还有韩非子,他说:“……故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慢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韩非子》 ),因此韩非子主张顺着人性自然而然地发展,他认为正因为人具有好利恶害的本性,所以就要因循人性,利用法律制度的赏罚机制来控制引导人的行为。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在孔孟之后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他们的人性善的思想主导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成为历代帝王将相治国安邦之道。直至现在,它对中国人的习惯、法律和世界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

同样西方对人性也有比较多的思考,但是真正对西方人的人性观点起到普遍、巨大、长久影响的应是基督教教义。在基督教思想中,“原罪”是理论核心。《圣经》中所揭示的“原罪”是人类脱离自然状态走入社会时所带有的“罪”,此罪将永远与人类同在,直到获得上帝的拯救。在圣经中有一些经典的描述,“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胎的时候,就有了罪。”。可以看出基督教认为的是,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人们必须接受耶苏基督,必须要向主忏悔,然后就可以上天堂,而避免受地狱里的各种磨炼之苦。

文艺复兴时期,马丁·路德(1483年——1546年)总结道:“我们所有的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在罪恶中被孕育和被产生出来;罪恶把我们从头到脚都浸渍了。”加尔文更是激烈地说:“人类全部本性就好像是一粒罪恶的种子,在人身上的每样东西—理智与意志,心灵与肉体—都为贪欲砧污和浸透;或者更简短地说,人本身不是别的,就是贪欲……”。柏拉图认为“没有法律,人们将无法区别于野蛮人”。西方人深信人性是本恶的,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选择了超越一切人的法律。社会就必须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来预先设立行为规范。无论君主或臣民,无论对圣贤或凡人,谁都没有资格凌驾于法律之上置身监督之外。而且,按照这一理论推而广之,一个人的权力越大,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也越大,也就越需要严格的约束。正是基于以上人性观,西方中世纪基督教以压制和排斥人的自然欲望和利益需求为核心,以丑化和否定人性的利益原则为宗旨。 

三、中西人性观有互补性

由于对人性的善恶这两种不同观点,造成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中国文化重礼制,西方文化重法制。

客观地说,这两种思维其实都不是完善的,各自都有缺点。中国的人性观虽然能给人以某种希望与尊严,也能造就少数的清官明君,但其明显缺陷在于脱离现实违背人性压抑人性,其必然结果是使人性扭曲而变得虚伪,并为封建专制等级的人治提供了文化心理基础;而西方的人性观是人性本恶、和平等化,它更为客观,自然能赋予个人和社会以强大的发展动力,并为其制度化、法治化提供了文化心理基础。但同时也使其缺少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在某些程度上导致人的物欲膨胀,并直接助长了人们之间的争勇斗狠。由此可见,中西方的人性观是异质的,两者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的今天,中国应保持客观理智、开放的态度,善于扬弃,学习创新。既要继承中国人性观的优良传统精神,又要对传统人性观进行反思,更要积极吸取西方人性观的精华。



然琴部落


我的看法是人性本恶。原因:第一,受精,你死我活,亿万精子只有最强的并机会最好的一个活下来;第二,着床,只有最强的能做到;第三,孕期,如果是两个或多个胚胎,每一个都是一切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从来不为其他的着想(有一种鲨鱼,孕期相互为食,十多条吃的最后只剩一条);第四,出生后饿了哭、渴了哭、不舒服了哭,一切为了自己;第五,再大点需要的东西想要就要、不给就抢!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教育、好好培养,自己更要好好学习、好好修炼,克制自己恶的一面,如果克制不住社会就会给与谴责和惩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