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拆迁挖出石椁,揭开了尘封千年的秘密

小区拆迁挖出石椁,揭开了尘封千年的秘密


铁刹山汉墓群位于云龙区铜山路以北铁刹山上,过去是铁刹小区重型厂宿舍院内。因房地产开发, 2005、2008—2009、2012、2015年四次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74座,出土文物1000余件。铁刹山47号墓便位于铁刹山的西南坡,是一座石坑竖穴石椁墓。

小区拆迁挖出石椁,揭开了尘封千年的秘密

(铁刹山47号墓清理边箱现场)

棺椁都是中国古代的葬具,二者常合称,但就像“坟”与“墓”一样,“棺”和“椁”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说文》段注云:“木椁者,以木为之,周于棺,如地之有郭也”。“棺”就是我们常说的棺材,用于即盛放死者的木制葬具,用来殓尸,而“椁”则是套在棺外的或绕棺四周的匣子。

小区拆迁挖出石椁,揭开了尘封千年的秘密

(网络图片)

远古社会,人死后并不用棺椁。《易经·系辞下传》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藏)之中野,不封不树。”意思是说远古时期人们下葬很简单,没有封土堆,也没有种植树木。


木棺出现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至龙山文化已出现木椁,用于氏族中之头领。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生活资料的丰富,棺椁开始使用,有石棺、陶棺、木棺、树皮棺等。而木椁、石椁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夏商周时期,棺椁继续发展,至西周一套完整而严格的礼制确立。到了汉代,棺椁制度日趋完备。诸侯王、公主、贵人用楠木,平民用桐木或杂木,而贫困者只能用瓦棺。

小区拆迁挖出石椁,揭开了尘封千年的秘密

在徐州博物馆二楼的天工汉玉展厅的丧葬用玉部分,陈列着一件铁刹山47号墓出土的石椁,内部木制棺已经腐烂不见,在石椁内摆放的是一套葬玉组合,包括铜镜、玉枕、玉面罩、玉蝉及玉璜。同时在石椁的旁边,是一个稍小一点的石制边箱,里面摆放有当时陪葬的陶壶、陶盘、陶匜等近20件陶器。

小区拆迁挖出石椁,揭开了尘封千年的秘密

(石制边箱出土的陶器)

铁刹山47号墓被发现于铁刹山的西南坡,室是石坑竖穴石椁墓,南北长3.4米左右、东西宽2米多、深度2米左右。石坑竖穴石椁墓即在竖穴底部凿出石坑,坑边留出台阶覆盖石板,形成椁室,葬具木棺置于其中。这种类型的石椁墓也会有不同的类型,比如单椁墓,带边箱单椁墓和双椁墓室。铁刹山47号墓即为带边箱单椁墓,石椁在竖穴墓道底部西侧,用石板建造的边箱在东侧,紧挨着石椁。边箱上盖板比石椁盖板低约20厘米。边箱盖板为一块两米多长、近80厘米宽的整石板,中间偏南的位置因回填土压力,裂开了一个三角形的缺口。石椁盖板由三块厚度约30厘米的大石板南北并排组成。从质地上看,这些石板都不是出自铁刹山上。这座石坑竖穴墓保存完好,结构特殊,还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

小区拆迁挖出石椁,揭开了尘封千年的秘密

(铁刹山47号墓清理石椁现场)

清理掉边箱内的积土,我们发现组成边箱的石板内壁雕琢得非常平整,石头上一行行的錾花仍旧清晰可见。边箱内两头比较空,中间位置则摆放着一些随葬陶器,多数陶器都已破碎。当移走3块巨大的石椁盖板,西侧的石椁露出了“真面目”,这里正是墓主人长眠的地方。石椁内壁同样被雕琢得非常平整,石板之间拼接十分紧密。在石椁内最北端的石壁边发现一面直径14厘米的已断裂的铜镜,镜身均匀布满绿锈。在铜镜南侧是大小不一的一堆玉片,这是玉枕和玉面罩。两块组成玉枕的长方形玉片完好,上面覆盖着组成玉面罩的青玉质地的玉片,四角有连接用的小孔,大致还可以看出人脸的形状。墓主人入葬时头在北脚在南,脸部盖有玉面罩、头枕玉枕,所以玉面罩和玉枕重叠在一起。在石椁中部,考古人员清理出两枚大小一致、完好无损的青玉质地的玉璜,是墓主人下葬时握在双手中的。能够用玉面罩、玉枕入葬,反映出墓主人是西汉时期的贵族。

小区拆迁挖出石椁,揭开了尘封千年的秘密

(铁刹山47号墓石椁内壁雕琢平整)

小区拆迁挖出石椁,揭开了尘封千年的秘密

(铁刹山47号墓石椁中出土一对玉璜)

小区拆迁挖出石椁,揭开了尘封千年的秘密

(铁刹山47号墓石椁中出土重叠的玉面罩和玉枕)


徐州地处鲁南丘陵,境内冈峦密布,为建造石构墓葬提供了就地取材的便利条件。同时由于石材较木材更坚固和价廉,更符合汉代人营建千秋之宅的思想,石椁墓葬虽历数千年,至今仍完好的保存了独特的墓葬形式。

徐州广播和徐州博物馆联袂打造文博探索类节目《徐州宝藏》

播出时间:

【本周六】

FM103.3—8:50 18:50 20:50

FM91.6— 12:00 20:00

【周日】

FM93— 10:55 14:55 18:55

FM105— 22:45

本期撰稿:胡月|播制:张强|编辑:智慧

「 特别鸣谢 」徐州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