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兒子給爸爸的“抗疫”禮物

十歲兒子給爸爸的“抗疫”禮物


編者按:作為市衛健委指定的市級防控專家之一,內江市二醫院感染科主任李顯勇從打響新冠疫情防控戰第一天開始就衝在了第一線,他毫不猶豫地放棄春節回到成都家中過年的打算,從一月二十二日(農曆臘月二十八日)以來一直奮戰在市抗疫工作的最前沿。心懷大愛的他,卻不小心辜負了一個小小孩童的期盼——他十歲的兒子李馥宇,早已迫不及待地等著父親回家。然而,到了跟爸爸約定的日子,李馥宇卻只等到了爸爸的一個電話。對父親的想念沒有得到回饋的孩子,單純地為爸爸的失約而失落不已。可後來,他寫下了這封給爸爸真情流露的道歉信,記錄著這個跟爸爸鬧彆扭的孩子最終懂得了理解和體貼爸爸的心路歷程。

十歲兒子給爸爸的“抗疫”禮物

十歲兒子給爸爸的“抗疫”禮物

十歲兒子給爸爸的“抗疫”禮物

李馥宇寫給爸爸的信 字裡行間滿是對爸爸的愛和理解


爸爸,對不起。

1月23日是春節的前一天,也是爸爸回家團圓的日子。我左等右等,都8點了還沒看見他回家的蹤影。我迫不及待的拿起手機給他撥了過去。一聲,兩聲……只聽見手機裡嘟、嘟的聲音,於是我看了看電話,確認號碼沒有打錯又撥了過去,他卻直接掛了。“爸爸這是怎麼了,遇到什麼事了嗎?”我著急萬分。直到晚上11點,他才打過來,我心急如焚的接起電話我就開始埋怨起來:“爸爸,你怎麼還不回來,電話也沒人接?”爸爸沒有解釋,說:“兒子,我春節不能來陪你,也不能回爺爺家。”我聽了更急了:“你不是說好了嗎?”爸爸安慰我說:“剛剛出現了一種病毒,它看起有點像花冠,叫冠狀病毒,它非常厲害,爸爸是學傳染的,要和叔叔阿姨們一起留下來工作。”我還沒來得及說話,就掛了。

於是我第一次聽見了冠狀病毒的名字,但不知道它,只知道爸爸春節不回來了,但我心裡還是很鬱悶。接下來幾天,他好像很忙,我們打電話幾乎不接。他也只有偶爾在晚上十點過打一個電話報平安,有時好像有人在喊他,又掛了。我心裡很不高興,認為他有了工作,連兒子都不要了。直到有一天晚上,他打來了視頻電話,我因為生氣而不願意接,只聽見媽媽在關心他,問他的眼睛怎麼腫了。爸爸說:“我昨天熬了一個通宵,今天一直在開會,下午又去其他醫院檢察(“察”更正為“查”),可能沒休息。”我再也忍不住了,接過電話一看,他本來炯炯有神的眼睛變得黯淡無光,臉上也有了皺紋。爸爸說:“兒子不要生氣了,這次冠狀病毒,確實很嚴重,我和科室裡的叔叔阿姨都很辛苦,等病毒沒了,我就回來陪你,好嗎?”忍著奪眶而出的眼淚,默默地答應了。

又過了幾天,媽媽欣喜的大叫“快來看看!新聞裡有你爸爸的報道。”我拿到手機看了起來,爸爸雖然罩著防護服和口罩,但我一眼就認出來了。他們打著沒有硝煙的戰爭,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我為爸爸的行為而驕傲,為我的自私道歉。爸爸對不起,您辛苦了。

編者按:收到這樣的一封來自兒子的信,李顯勇百感交集。每個人都渴望著小家的那一份團圓,但當身負重擔之時,他不得不為了“大家”的團圓,犧牲了那一刻的美好。不過,更讓他感動的是,為了給爸爸加油,李馥宇在媽媽的指導下學習了爸爸“戰鬥的對手”——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並通過自己的方式做了科普,作為支持爸爸工作的一份禮物。李馥宇在文中用自己的理解寫出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危害、預防措施,並用稚嫩又堅定的語氣表達了贏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的信心。從賭氣,到理解,到為爸爸感到驕傲,最後自己化身為爸爸的“戰友”,這一份來自兒子的支持讓李顯勇更加堅定地站在最前線,心無旁騖地完成每天高強度的工作。截至目前,在他與其他專家和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內江市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已成功治癒出院6例。

十歲兒子給爸爸的“抗疫”禮物

十歲兒子給爸爸的“抗疫”禮物

十歲兒子給爸爸的“抗疫”禮物



給爸爸的禮物:李馥宇的科普文

他寫道:“親愛的新型冠狀病毒先生,您好!雖然您長著一張圓圓的、團團的、形似花冠的樣子,但你的心地太壞。您肆無忌憚地攻擊我們的祖國媽媽,並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攻擊著我們同胞的身體……”“首先我們要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挖鼻孔、摸嘴巴,讓您無處安家。接著,我們少外出,不聚會,不旅遊,隨時帶上口罩,讓你沒有生根的地方。而且,我們所有人不吃生食,不吃野生動物,所有物品用酒精消毒,你們只能逃之夭夭啦!......”落款:“一位勸你早日離開的同學:李馥宇。”

十歲兒子給爸爸的“抗疫”禮物

愛看書的李馥宇


編後:“人類因愛而生,為愛而存,而愛是永不止息。”對於每一個暫時捨棄陪伴家人、衝鋒在前的勇士來說,正因牽掛著背後茫茫人海里的心中所愛,才有勇氣成為這場“抗疫”戰線裡拿著盾牌擋在最前面的鬥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