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教師劉亞萍:我的第一節“課程思政”線上教學記丨“防疫有我·空中課堂”

從2月10日開始,我們學校組織師生開展“空中課堂”學習活動。就這樣,我的第一節“課程思政”在線直播授由此拉開了帷幕……

中學歷史教師劉亞萍:我的第一節“課程思政”線上教學記丨“防疫有我·空中課堂”

本文作者、寶雞市高新中學歷史教師劉亞萍

課前——艱難而充實的準備

我2月9日上午接到學校通知,給學生進行線上授課,同時我也接到了我的具體授課要求:給學生上一節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課。於是,一大堆問題撲面而來:用什麼軟件、怎麼用?和學生如何建立聯繫?如何保證幾個班甚至一個年級同時上?我是一個歷史老師,怎麼從歷史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有關疫情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呢?確定怎樣的內容、預設怎樣的教學目標、通過哪些途徑實現?設計怎樣的教學環節?學生的興趣點在哪裡……帶著一系列的問題,我開始了為期4天的集中學習和備課。

首先:學習軟件。現在能夠用於直播的授課軟件很多,大同小異,在教學同行中口碑比較好的就有希沃白板、qq、釘釘、語課堂等,我之前沒有嘗試過網上直播課,所以就把這些軟件挨個研究了一遍,這一下子就消耗掉了我一整天的時間。最終在和同事網上教研後,我選擇了釘釘,這個軟件最終也成了學校統一使用的軟件。釘釘這個軟件平臺比較穩定,功能也比較齊全。語音對話、屏幕共享、攝像頭、投屏、多班多群聯播、師生互動、個性化佈置作業、智能簽到等應有盡有,操作也比較簡單。選好這個軟件後,我們迅速建立了班級釘釘群,孩子們很配合,所有學生都很快加入了自己的班級,然後就是調試階段,我和學生都是第一次用,所以孩子們都很認真,在調試過程中不斷的給我提出問題和建議,經過溝通和改進,最終成功建好了我們的“空中教室”,我們師生都因為這種新的學習環境很激動。

其次:備課。學校只給了授課的大方向: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沒有具體的要求。經過反覆的考量後,我確定了幾個原則:①我是一個歷史老師,從歷史的角度去引導學生是我的長項,我不能把這個課上成思想品德課;②當下從防控疫情方面組織課堂內容會更有效;③必須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重點,設定教學目標;④把家國情懷教育、個人前途教育、人類命運反思設定為本課的難點;⑤既然是網絡課,要把網絡信息的能量發揮到最大;⑥拋磚引玉,引發學生的共鳴和長遠思考是最佳期望。有了這些基本的原則之後,我開始按部就班地查找資料、做成PPT課件——這節課我寫了5000多字的講課稿,把上課要說的每一句話都寫在了裡面,主要是為了讓自己的語言更加準確和連貫。此外,我還必須考慮學生的興趣點和接受能力,根據我對學生的瞭解,這一代孩子都是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對網絡信息的接受能力遠遠的大於我們,他們對知識的趣味性和拔高性的要求更高。於是,我就私信了我的學術助理群,詢問了他們對這節課的期望,徵求他們的意見,也劇透了一些我的課程設計。見他們對此反響不錯,我才最終定了稿。

2月10日當天我沒有課,我進到直播間認真聆聽道德與法治老師和語文老師的課,這些課給了我很大啟發。我在我的課程設計中刪除了與思政課老師重複的內容,借鑑了語文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的角度,到2月12日晚上,我的第一節在線授課的準備工作才完全就緒。

2月13日上午,我的直播授課如期而至。這節1個小時的課,我足足備了4天的時間,期間我接觸和學習了新的軟件應用功能,掌握了基本的直播授課方法,準備了一節歷史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的疫情直播課,這個過程是忙碌的、艱難的、但更是充實的,讓我單調的居家隔離生活充滿了生機。

課中——新鮮而紮實的體驗

這節課我是15個班多群聯播,我給課題命名為《春的聲音》,剛一上課我就通過屏幕給學生們共享展示了充滿生機的綠色畫面,學生們一下子就感到了視覺衝擊引起的感覺上的振奮:“好漂亮啊,美!……”隨即我話鋒一轉問他們:“我們2020年春的聲音中最大的雜音是什麼?”學生回答:“新型冠狀病毒”。這裡我給學生們展示了疫情發生後全國疫情發展情況的地圖示意圖。之後導入本課主題道:“但是,同學們,嚴重的疫情並不能阻礙我們發現春、感受春的力量,今天就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去正確認識疫情,去傾聽我們迎接春的聲音”。

第一環節:讓我們理性認識——災難並不可怕

在這個環節的導語中,我說:“同學們,當前的疫情很嚴重,我們有很多同胞都困於這場病毒,甚至因此而失去生命。但是這只是人類歷史中無數次瘟疫的再現,我們無需怨天尤人,我們應該理性分析,正確認識。歷史最大的魅力在於當人們面對災難,恐慌無助時,它會給我們指明方向,點燃希望。”接下來,我給學生們播放了一段視頻:《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十大瘟疫》,他們看得很認真,不斷有人給我發出感嘆或驚訝的表情。之後我給學生們介紹了我國古代東漢末年和明末清初的兩大瘟疫情況,也涉及了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的禽流感。看完資料,我提出了幾個問題:1.災難可怕嗎?2.這些災難共同的危害是什麼?3.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次疫情?問題一出來,學生們馬上展開了網絡討論。最終我們達成了基本的共識:災難很可怕,但是所有的災難都能夠度過,人類最可怕的不是災難而是沒有預防災難的意識和克服災難的力量。我們相信,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科學防控、樂觀對待、有力出力,有聲發聲,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第二環節:讓我們眾志成城——迎接春的聲音

在這個環節,我用事實說話。首先,我播放了一段新華社的微視頻,我給它命名為《國家的力量》,其中涉及國家力量如何力挽狂瀾,措施得當、全心全意為人民的生命安全部署和投入。看到這些的時候,我看到學生群中有“共產黨萬歲、祖國萬歲、中國加油、舉國旗、舉拳頭的互動不斷出現”。其次,學生們看到了第二段視頻配文字資料《天使的力量》,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醫護人員以及無數“逆行者”,他們身先士卒衝在了抗擊疫情的一線,他們不為名譽,不畏死神,只為一份神聖的職責。這時,有個學生的回覆讓我很感動,他說這些人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再次,我給播放了一段我命名為《善意的力量》的視頻,內容是中世紀黑死病肆虐整個歐洲時,英倫半島一個小村莊因為善意的隔離和不逃竄而給英倫半島北部帶來安全的故事,我想借此告訴孩子們,我們不能衝鋒到一線,就讓我們心懷感恩,堅持居家隔離,把善意的力量傳遞下去。這讓孩子們更深刻的理解了隔離的重要性,很多孩子都在互動中表示“配合隔離、堅決服從”。接著,我給大家看了一個小小的遊戲《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學生們一下子被點燃了,甚至有人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接著,我出示了一組圖片,看到了我們寶雞市在抗擊疫情中的“27位逆行者 ”,寶雞市各界在疫情發生後的行動和聲音,看到了我們寶雞市防控疫情的良好效果。

在這個環節的最後,我總結道:“同學們,我們國家有力量,我們“勇士”有力量,我們人民有力量,我們在眾志成城的抗擊疫情中奏響了大中國最強勁的時代交響樂,這就是春的聲音,你們聽到了嗎?”孩子們紛紛表示贊同,用各種表情表示認同。我由衷的感覺到了,我們師生隔著網絡,被一股強勁的正能量感染著,這就是我這節課的目的,鼓舞士氣,傳遞迎接春的智慧和力量。

第三環節:讓我們反思歷史與現實——積蓄未來的力量

在這個環節,我展示了大量的歷史上各種災難爆發的原因,分享了最新研究表明的這次疫情的起因。讓學生們看到人類的無知、傲慢、貪婪是造成每次災難的罪魁禍首。在這裡,我提出本節課我最後想給學生們的課後探究問題:1.你認為人類應該如何與大自然、與社會、與自己和睦相處?2.作為中學生,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準備,如何強大自己,為未來中國,為未來人類避免和戰勝災難奉獻自己的力量?

因為時間問題,這兩個問題沒有在課堂上展開討論,我把他交給了孩子們,相信孩子們一定會有自己的見解,這也是我們這一節課的昇華目的,提問在課堂,答案在課外,投石是為了聽回聲,希望孩子們能夠深思熟慮,用行動的力量回答這些。

最後,我激動地用下面一這段話結束了本節課: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強大的中國,何其幸運!這次嚴重的疫情對我們國力和凝聚力展開了一次嚴峻的考驗。在這次疫情發生後我們再一次知道了什麼叫作國家力量、知道了什麼叫作捨生取義、知道了什麼叫作用生命守護生命、知道了萬眾一心的含義。

……

同學們,每一場災難都不是無緣無故的發生,縱觀人類歷史上的瘟疫,要麼是從未接觸的兩個種族之間感染,要麼就是捕食某種動物造成……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明天和災難我們不知道哪一個先到,這次是病毒,需要的是醫學知識、科技力量,下一次的災難會以什麼樣的面目再來,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你們是未來中國的希望,你們是什麼樣,中國就是什麼樣,你們充滿光明,中國就不會黑暗。

歷史上的每一次災難都使得中華民族更團結、更具有凝聚力,我們是勇敢智慧的民族,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課後——反思積澱再進步

這節課是我執教15年來上的第一節網絡直播課,對我自己的職業和教學生涯意義重大,非常值得好好總結反思一下。

第一,值得肯定積澱的地方

1.一節成熟的課一定是深思熟慮,反覆推敲的結果。這節課最大的優點在於,我在備課過程中充分地準備和全面的考慮,使得課堂立意站位較高,資料豐富準確,應用效果良好。

2.敢於嘗試,勇於改進,在新事物面前沒有退縮,堅持反覆嘗試,對軟件和課外歷史教學新形式和新內容的探索很有成效。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虛心借鑑,勇於改進,使得自己的設計比較合理,完整。

3.能夠站在歷史的角度,引導學生用歷史的方法解讀現實,上了一節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課,把健康、理性、正能量傳遞給了孩子們,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是一次比較成功的嘗試。

4.始終把愛國主義、理性主義教育與責任教育貫穿始終,讓學生在感恩與自信中萌發了前進的力量和方向,這和看到抗擊疫情的力量給予我們的希望一樣是春的聲音,只是這聲音萌發於現在響徹於未來。

5.釘釘軟件使用比較穩定,熟練,為本節課錦上添花。

第二,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1.對軟件的功能開發不夠充分,應該繼續研究更方便和更有利於學生的功能。

2.和學生的互動不夠充分,師生之間老師講的多,留給學生交流和思考的空間不足。

3.文字性的直觀的留有痕跡的內容少,視頻和音頻的偏多,讓學生會產生繁雜的感覺。

4.定位高大,在接地氣方面應該下功夫,資料比對中應該給孩子們提供一些我們都熟悉的地方、人、事,會更有效的激發學生的主人翁精神。

5.作業設計中應該給孩子們提供一些可以身體力行的,產生實際效果的活動方案,只空泛的思考顯得課堂落實不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以上反思雖是自己一家之說,但是其中的得失,自己也是很清楚的。萬事開頭難,值得慶幸的是,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這第一步的寶貴經驗和教訓,我將書在紙、記在心裡、改進在行動。


相關閱讀:


作者:劉亞萍(陝西省教學能手,寶雞市高新中學歷史教師)

中學歷史教師劉亞萍:我的第一節“課程思政”線上教學記丨“防疫有我·空中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