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做太子33歲去世,每提到此人,孫權就淚目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你來我往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這些事情,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沒有不知道的。其中坐鎮東吳的孫權,雖然電視劇中的戲份人氣不如曹魏蜀漢,卻是三國之中最幸運的一個。


20歲做太子33歲去世,每提到此人,孫權就淚目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國號魏;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史稱蜀漢;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史稱東吳。

稱帝方面,東吳慢了一拍,可是三國之中卻是最後一個退出歷史舞臺的。

公元263年,蜀漢滅亡;公元265年,曹魏被廢,西晉成立;公元280年,東吳滅亡,三國結束中國一統。魏蜀吳國力之間差距明顯,蜀漢的滅亡,劉禪脫不了關係。東吳的滅亡,孫權的孫子孫皓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孫皓的昏庸暴虐,沉溺酒色專於殺戮,東吳或許能多存在幾年。為這樣的後代,孫權或許會流淚,畢竟不爭氣,家業都給敗光了,打一頓也不解氣。生氣之餘,孫權則會為另一個人淚目,那就是孫登。


20歲做太子33歲去世,每提到此人,孫權就淚目


孫登,何許人也?孫權的長子,會稽王孫亮、景帝孫休的異母兄長。比起昏君孫皓來,知名度不夠高,可是在魏蜀吳三國接班人之中,他是不輸於曹丕的人物。

12歲懂辭官,20歲做太子

對於孫登的喜愛,孫權是表現在臉上的。公元229年剛稱帝的時候,孫登就被冊立為了皇太子。兒子不少,孫登生母的地位還較為卑賤,何以孫權會看重孫登呢?

孫登後來的賢名,才幹和能力,自然是成年之後表現出來的,可是在12歲的時候,孫登就展現出了不一般的胸襟氣度。

早先,孫權向曹魏稱臣的時候,被封作吳王。長子的關係,孫登被封為東中郎將,掛牌萬戶侯。誰也沒想到,小小年紀孫登居然辭去爵位不受。孫權詫異,曹魏也萬萬沒想到。


20歲做太子33歲去世,每提到此人,孫權就淚目


在後來的政治博弈中,曹丕有自己的小算盤,想把孫登要過來作為人質。畢竟三國爾虞我詐,手裡沒有點兒資本怎麼行?可是孫權死活不答應,在黃龍元年,孫權稱帝后,孫登就作了皇太子,時年20歲。

禮賢下士,一次斷案露賢名

孫登喜歡讀書,身邊聚集了當時東吳不少青年才俊,可是絲毫沒有尊卑觀念,不擺架子。

按照常理和規定,讀書學習的時候,太子的老師要衣冠整齊出鏡,可是孫登嫌禮節過於繁瑣,直接讓穿常服。和朝裡同輩人,孫登也可以同塌而眠,同車出行。

據說有一次,孫登和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開玩笑玩樂。一個向對方扔牛糞,一個回敬以臭雞蛋。這樣的君臣關係,真是不多見啊!


20歲做太子33歲去世,每提到此人,孫權就淚目


對於孫登這位太子,吳國老百姓也是深有好感的。據《折獄龜鑑》記載:

吳太子孫登,嘗乘馬出,有彈丸過,左右求之。適見一人操彈佩丸,鹹以為是。辭過不服,從者欲捶之。登不聽,使求過丸,比之,非類,乃見釋。

意思是說,孫登出門,突然飛過來一個彈丸。正好一個路人甲站在不遠處,手上彈弓彈丸一應俱全。屬下認定是此人醫圖不軌,對方死不承認。孫登讓拿過彈丸來,比較一下,不是一個大小就把對方放走了。

這份兒聰慧賢名,不是比劉禪強?加上後來戰事期間,孫登後方管理的成績,深得民心,也深得孫權的喜愛。如果沒有意外,東吳的前途肯定會好於歷史,可惜沒有如果。

在公元241年的時候,孫登去世,年僅33歲。臨終時候他想到的,還是向孫權舉薦賢才。11年後,孫權去世,之後的時間裡,每次談到孫登,孫權都會流淚不止。失去了一個好兒子,東吳也失去了一個繼承國運的賢君明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