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裡面的道理要分開聽:三避三不避要牢記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著名的球星貝克漢姆和他的女兒上熱搜的那件事,大家議論的內容是

父女兩人“過分親密的舉動”,雖然說中西方文化差異比較大的,外國人即便是父女在外也表現得很親密。但在我們中國人眼中,似乎對於老話“男大避母、女大避父”這句話深信不疑,因為我們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明確的教育我們男女不一樣,即使是父親和女兒之間也要保持距離。

這樣的思想似乎深深地刻在了我們骨子裡,女大避父成為每個家庭的家訓,但是實施起來很多人摸不清楚邊界在哪裡,那麼今天我們來講講,成年女兒如何避開自己父親最為妥當?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裡面的道理要分開聽:三避三不避要牢記

1. 三避:避親密接觸、避當面更衣、避太過親密

即便是自己的父親,也確實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依賴是可以的。但是三避一定要做好,免得招人家閒話。

比如:等孩子到了3歲左右,就開始萌發性別意識了,這時就可以嘗試和父母分開睡了,那麼每當進入父母房間、或者父母進孩子房間時,一定要先敲門,給孩子一個準備。另外夏天在家的時候,天氣很熱,很多男性會直接光著膀子;而女性都愛穿裙子,或者穿吊帶背心;但是在孩子面前,衣著一定要大方得體,不要想著是自己的父親就可以不避諱。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裡面的道理要分開聽:三避三不避要牢記

當大家看到漢姆和自己的小女兒如此親暱時,不僅中國人覺得不得體,最開始公開說這件事情的是西方的媒體採訪貝克漢姆,要一個合理的解釋;並且認為此舉,會給觀眾帶來很不好的影響,但是當時貝克漢姆解釋的是,因為自己的女兒很可愛、也很粘人,所以自己才會這麼疼愛她,沒有父親會拒絕女兒的!

但是公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孩子小不懂事,分不清彼此關係中的界限;但是大人一定要守住底線,保持和女兒之間的距離,東西方文化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保持一致。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裡面的道理要分開聽:三避三不避要牢記

2. 三不避:不避哭訴、不避依賴、不避生活本身

這裡是三個不避。女兒究竟還是貼心小棉襖,而且女人似乎很喜歡訴苦,通過和別人這樣的分享,就可以降低事情本身帶來的痛苦,所以為人父母,當孩子遇到不順心的時候,還是一定要認真聽,幫助她們解決問題。

當女兒慢慢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心事,可能會更願意跟媽媽訴說,所以很多事情會避著父親,但這不是一種疏遠,是種自我保護意識。父親也應該為女兒高興才對。成長之路漫漫,如何少得了父愛的陪伴,父愛如山能夠給人堅實的力量,只有父親才能夠更好地保護好女兒。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裡面的道理要分開聽:三避三不避要牢記

三避三不避十分重要,除此之外,父母也要努力培養女兒獨立、堅強的性格,這些品質能夠在父愛的滋潤下萌生。

各位父親,你們贊同這樣的觀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