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有我|脫下軍裝換“藍裝”,95後網格員抗“疫”一線顯擔當

“疫”線有我|脫下軍裝換“藍裝”,95後網格員抗“疫”一線顯擔當

(速新聞記者 高媛媛 通訊員 周娜 李敏 周南)“您好,麻煩您搖下車窗,測量一下體溫。”

“回家後勤洗手勤消毒,減少出門,做好個人防護!”

2月19日晚上7點半,在宿豫區來龍鎮光明村村口的防疫卡點,網格員周子建已經過了交班時間,但他今天又熱心地替人值起了夜班,登記車牌號、測量體溫、順便囑咐上幾句,顯得十分嫻熟。

“疫”线有我|脱下军装换“蓝装”,95后网格员抗“疫”一线显担当

25歲的周子建是一名退役軍人,2012年,他離開家鄉到江西當了5年兵,退伍後脫下軍裝,穿起了“藍馬甲”,成為光明村第三網格的一名基層網格員。

別看周子建年紀不大,卻早已對防疫工作爛熟於心。從1月26日參與值班以來,每次的入戶宣傳、卡點值班、日常巡查,他從未缺席。在得知村裡的重要卡口需要24小時執勤時,周子建總是主動要求承擔夜間值班工作。

“疫”线有我|脱下军装换“蓝装”,95后网格员抗“疫”一线显担当

雖已立春,乍暖還寒。由於卡口設在橋上,用電不方便,有村民自發捐了兩個電瓶以充當臨時電源,還提來一個炭爐給值班人員取暖。

臨時電源,只夠簡易帳篷上的小燈泡用電;簡易帳篷不夠牢固,遇到颳大風,就被吹得歪歪扭扭的。最冷時,周子建就靠著跺跺腳、烤烤火暖暖身子,實在不行就進帳篷裡避避風。

然而,艱苦的條件並沒有讓周子建打退堂鼓,“我是網格員裡面年紀最小的,精力足,而且相比一線的醫務人員,我這點辛苦不算什麼。” 周子建說。

“疫”线有我|脱下军装换“蓝装”,95后网格员抗“疫”一线显担当

提起工作,周子建說,也曾受過不少“委屈”。“一開始大家預防意識比較弱,尤其是一些年紀大的人,總是不願意戴口罩。”

於是,周子建和同事們拿起擴音器走街串戶當起了“小喇叭”,一戶戶的上門勸解,並通過懸掛橫幅、張貼海報、發放宣傳單等形式提升村民的防控意識,每天不間斷巡查,每家每戶都要留意到。此外,村民家中有什麼困難,他都及時幫助解決,確保網格管理全覆蓋,防“疫”工作不留死角。

努力沒有白費。現在,村民出門都戴起了口罩,進出村子主動登記、測溫,村裡的防疫工作開展得越來越順利。同時,隨著天氣漸漸暖和,守夜的日子也將變得不再那麼難熬。

“我現在的願望就是能 ‘守’住防線, ‘守’來希望,把好村口的關卡,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希望早日迎來春暖花開!”周子建充滿信心。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沒有人是旁觀者,周子建只是眾多90後、95後抗“疫”大軍中的一員,和他一樣堅守一線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一個個逆行的身影,展現出新時代青年的青春擔當。

“疫”线有我|脱下军装换“蓝装”,95后网格员抗“疫”一线显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