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人类的贡献而言谁更重要?

百花争春我为先


不过既然题主出了这个关公战秦琼最后谁能赢这道题,那就让它们不同时期不同行当的人来穿越到一起比一比谁对人类的贡献更重要?这个问题的实质比拼的是"物质与信仰"(精神生活)谁更重要(贡献大)?



我的回答一是:他们曾经的贡献同等重要!

对现在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讲,物质是信仰(文化精神食粮)的基础,信仰(精神食粮)又是人生活下去的意义与希望!物质与信仰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没有物质生存不了,人生没有信仰心里空虚又活不下去,现在物质财富极为丰富,但自杀的人不在少数就是证明。


二是、他们贡献重要性在不同的时期意义不同,重要性也随之变化!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的重要性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在人类或者说国家人民温饱问题未解决的时期,‘民以食为天’袁隆平院士的同属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类的温饱问题,其贡献无疑是最大最重要的了!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温饱问题的解决,物质生活的丰富。人类社会的食物讲究健康有营养!人类的精神生活身心是否健康就成了现在社会的主要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健康的正能量的积极信仰(文化精神食粮)的引导与帮助,如此情况下莫言老师代表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方的信仰(人类的精神食粮)就变得至观重要了!



相反杂交水稻之父的重要性就相对降低了,如果现在袁隆平院士搞得不是杂交水稻而是转基因主粮化的研究属实的话,那他将会从原来受人尊敬的国家功勋变成民族罪人了!


就别扯什么贡献重要性了,只能说转基因主粮化带来巨大不可逆转的危害性了。

望:所有的专家教授能拾起你们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心,真正显示出你们为人民为人类的生命健康(身心健康)所做贡献的重要性!而不是被利益集团所收买来祸国殃民!


zhenyam


实话实说,我在16岁时开始学栽秧打谷(60年),当时亩产2百至3百斤,到了70年左右开始种袁老发明的珍珠矮,亩产达到了7百斤左右,全村人高兴得跳,在过中秋节时,全村有一半的人家吃了顿白米干饭,解放以来破天荒啊!我已块八十岁的人了,经历了艰苦断粮的日子,我从骨子里感谢袁隆平及一大批农业科学家,他们功高日月!年轻人,尊重他们吧!!


老曾229847790


诺贝尔文学奖有意思吗?,如果设一个《红楼梦文学奬》,相当时间内将保持零记录,很难想象中外再会出现这样的作品。没有杂交水稻中国人都会饿死,现在有杂交水稻没人挨饿?我年届80,难以忘怀的是小时候的米饭好吃,常说没有菜也可吃两碗,生活在江苏农村但不愿到上海去,因为上海吃《洋秈米》——大概是外国杂交水稻,解放后太仑出一位全国劳模陈永康,种的水稻叫《老来青》,稻杆又粗又高,推广种植好吃得不得了。那时喂🐔用稻谷或米,一家煮🐔,全村或整条街都闻到香味。现在吃饭叫“莫乃何”——只能吃。


徐汇义


我70后农民,10岁以前吃啥,天天棒子面,或者高粱面,真是难吃,尤其是高粱面吃了难消化,蒸熟了热着吃还行,凉了咬不动,一咬一排牙印,太硬,打头上可以打破了头,83年以后分产成包才种水稻,能吃上大米饭,只能用自己的大米去市里换白面,生活用品现在什么都能买到,没分产承包之前什么都买不到,什么都凭票付食本买,油票糖票肉票布票粮票煤本,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我记着食用油凭本供应,每人每月二两,肉可以说只有过年的时候吃一点,那个年带人们活着真是不容易啊,那时候粮食产量低和现在没法比,真是有了科学家的努力,我们的粮食产量提高了,可得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手机用户56745473923


我今年30岁了,我是一个俗人。

我始终觉得先吃饱饭才有一切。首先这二者的贡献都非常的伟大,但如果在这二者之间选一个,我选则袁隆平先生。

第一,吃饱饭才有一切。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的幸福生活,一切的幸福体验,都是建立在填饱肚子的基础上说的可能有点俗,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想想看,如果肚子都填不饱,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只能靠边儿站。

第二,不能忘本。

我作为一个80后,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生活,90后一代人的幸福生活,00后一代人的幸福生活,其实全是我们的爷爷的那一辈,父亲的那一辈,他们拼出来的,没有他们用血汗的辛苦付出,根本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不要忘记了现在的衣食足是在我们的父辈,爷爷辈大爷那一辈的血汗拼出来的。

第二,中国人是世界上是伟大的!

我们整个华夏大地上,养育了接近14亿人口,这14亿人口,要想吃饱饭,必须有大量的耕地,而我们现在能有的耕地全部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可以说用全国1/10的土地养育了全国人,在这种基础上,如果不考提升亩产量,我们可能连吃饱饭都是个问题。而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真真正正养活了中国人,造福了世界人。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经济基础,一定是国泰民安,大家民富安康,才能有机会搞建设现在一切的,科技力量。经济发展和富国强国全是建立在民生的基础上,没有这一切,一切的富国都是空谈。

最后呢,总结来讲还是那句话,无论是莫言先生还是袁隆平先生,他们对整个人类的贡献都是伟大的,一个是精神层面的,一个是基础物质层面的,两个都非常的关键,但物质层面是基础。精神层面是生化,没有物质层面就没有精神层面。







胡老师怎么说


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饿肚子!每年总有几个月断粮,上小学时每到青黄不接的暑假,老祖母总是拄着拐棍厚着老脸将我送到还能吃上饭的亲戚家寄食,生怕饿坏我这个长孙。初中时就开始跟着父母到处借粮食,帮着将借到的谷子背回家。那时产量也特别的低,收割完一大片田地,也只能获得几担谷子。后来有了杂交品种,产量越来越高,直到分田到户后,才完全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若要说到莫言作品,除了被改编成影视剧的《红高粱》在电视上看过外,其余的真的已无任何印象了。经历过以前极度穷困的时代和现在极度追求物质金钱的时代,恐怕大多数国人都会觉得即使十个莫言也抵不过一个袁隆平的重要!


中缅边境天涯浪友


人的需求是分次第的。

对于人来说,活下来是第一位的,当一个人连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生存最重要。

当一个人仅仅是可以生存的时候,解决温饱——能够吃饱、穿暖很重要!

衣食足才知荣辱,如果温饱都有问题,活都活不下来了,连荣辱都不重要。

面对生命,世间的一切都不重要,生命是第一位的。

没有物质的基础,何来精神的追求?

我出生在70年代中期,生活在大山里面的农村,小时候最大的渴望就是天天可以吃饱饭,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天天吃米饭、吃肉。可是那时候我吃的主食的包谷饭,用石磨磨出来包谷饭,而且还不能保证时时有。吃肉过年才会一定有,一般的过节都不一定有。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一般个子都不高?因为在长身体的时候很多人的营养跟不上,还要大量的劳动,根本没有营养去支撑长身体 。

袁隆平改变的是生存问题,解决是温饱问题,他的贡献让天下许许多多的人从吃不饱饭变得可以吃饱饭、从吃不起大米到可以吃大米。

人类的追求就是先满足物质追求,再提升精神追求。人类的发展就是用机器或设备去代替人的劳动,把人从创造物质的过程中解放出来,然后去享受精神文明快乐。

莫言的贡献是在精神上,而不是物质上,袁隆平和莫言本身就不具备可比性。什么是比较?是把同类型或相近的两个东西放在一起去衡量,才有可比性。而题主的这个比较好像是在问“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哪个比较重要?”。

如果非要去比较,我认为对于整个人类的贡献来说,没有袁隆平人类的损失非常大,而没有莫言我们依然可以生活得很富足,很快乐!


以上回答由【闲品红尘】原创回答,请大家支持、关注、点评(点评必回)!


闲品红尘


我觉得袁老的杂交水稻的贡献更大。我作为一个90后,应该说是避开了缺衣少粮的那个年代,但是作为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我从小就看爸爸和土地打交道,也从小就听父母和老人讲述他们经历的那些困苦饿死人年代的事儿。

爸爸说,以前只有地主富人家的孩子才能念书,才去念书,穷人家的孩子不是放牛羊就是干农活,根本没有钱,没有意识去读书识字,只有那些能吃上饭的老一辈人才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念书,而其它大人小孩更多的却是羡慕他们不用忍饥挨饿,有东西可以吃饱,爸爸和姑姑因为家庭条件也念了几年书,但是最后都因为穷,家里没有劳力挣公分没粮食吃,而放弃念书,我问爸爸后悔吗?他只说没啥后悔的,人最重要的能养家糊口……

说到这里,我只能说人只有在丰衣足食,吃穿不愁的时候才回去关心学问,或许有人说,知识文学才是更久的精神文明,才会在人类的发现进步中起到恒久的作用,但是面对粮食食物,那些都是虚的,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专家学者,没有一个是不食烟火的,都是在填饱肚子的前提下,才有命才有经历去研究和讨论精神文明。还有如果一个国家政府民生问题都不能解决,那就不要提国计问题,而粮食农业问题也一直是国家最关心的问题。


焦糖玛奇朵152071748


我是个70后,广西人,在一个煤矿长大。在我的童年耳朵里充斥着粮票,布票,肉票~在91,92年粮食价格开放之前,我每个月,都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拿着粮本去粮站去买米。你们没有看错,是《粮本》,那一本令无数中国家庭魂牵梦萦的粮食来源啊!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粮食定量都在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你不可能在粮站之外买到任何主食,出差到外地除了单位介绍信还要有粮票,不然你既使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饭吃。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候粮站的粮食是配给制的,一百斤粮食只有六十斤大米,剩下的四十斤有时候是玉米(那时候的玉米绝对不是你们今天吃的玉米),有时候是面粉,那种面粉不是白的,可以问问你们的父辈,有时候是面条,是粮站自己加工的,也不是白色的,用水泥袋纸包装的(水泥袋洗干净晾干)。那种面粉,面条算不上好吃,但能填饱肚子,我的童年的早餐吃的都是这个,至于玉米只能拿来喂鸡了。直到八十年代末期才有一些胆大的农民伯伯挑着自己家的大米到粮站门口和煤矿职工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一比一)和我们拿大米交换面条。在当时,你去我的那里的农村做客,桌子上有一碗面条的话那你就是贵客了哈!我94年毕业时20岁,92斤,一米五七,97年我一米七二,176斤,肚里有食是多么幸福啊。没有挨饿过的人没有资格评论袁隆平,当你饿得头昏眼花的时候你跟我说爱因斯坦,讲真,小学时我就知道爱因斯坦了哈,我到现在还知道爱因斯坦,可我得先吃饱饭吧!你可以说我是什么小农意识,可普通老百姓图个什么,不就是肚里有食,兜里有钱嘛,图个实在,图个安分。你去跟他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农讲爱因斯坦,讲什么拯救地球的重任在他肩膀上,你看看他不撕了你。


FY云中漫步


作为工薪阶层的我,每天上十小时的班,按部就班的工作,月底了领一份工资。仅靠这个人的工资也仅够维持家的正常开支。似乎挺悲催的,感觉哪里够资格去评论莫言和袁老的孰轻孰重呢?

但是看到大家的回答,我实在忍不住想多句嘴。个人认为就两位前辈研究的领域来讲本身是有质的区别:一个研究的是精神方面;一个研究物质方面。但从他们的成就和贡献来讲却是一样的,无论是要吃饱肚子还是要充实大脑都一样重要。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对我噗嗤一鼻,觉得我在装轻高。但我仅是发表个人的看法,是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对他们作出评价的。如果解说主持人在讲解球赛的时候抱着主观情绪来讲解,这势必对另一支球队的不公平。

但在物质水平极低的年代,不可否认袁老的作用是伟大的。在这个年代人们只想着吃饱肚子,哪有功夫谈文化。那是不是说袁老就比莫言重要呢?想想现在,我们衣食无忧了,那我们在干什么呢?不都是成天拿着手机打游戏,追电视剧,看小说......这便是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莫言和袁老应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代表,我们应抱着客观的心态去评论两个人的功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