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战“疫”,湾里担当】身先士卒作表率,凝聚合力共防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招贤镇党委书记王仪镇始终身先士卒,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冲锋在一线,筑牢坚实的防御屏障,坚决把疫情挡在外面,全力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

强引领,重动员 在疫情防控中有作为

高举党旗飘扬在一线

1月30日晚,在刚刚成立的红湾社区防控临时党支部,王仪镇给支部帐篷插上了党旗,把帐篷筑成了堡垒。在招贤镇大街小巷、村里村外,这样的堡垒共有50余座。每个堡垒都由党员担任卡口长,把守进出小区、村庄的路口,开展人员车辆进出登记、体温测量、外地人员车辆劝返等工作,扎实落实联防联控各项职责,把隐患坚决堵在外头,为广大群众支起一道坚实的生命屏障。

【全民战“疫”,湾里担当】身先士卒作表率,凝聚合力共防疫

带领党员冲锋在火线

一有任务,第一个冲上前的总是他。疫情爆发后,他第一个站了出来,在大年初一晚上就组织力量投入疫情防控。在他的号召下,招贤镇普通党员共递交请战书203份,加入防控队伍。党员们在他的带领下做登记、量体温、广宣传、守卡口,他忙碌的身影遍布全镇村(社区)各个角落。

动员社会驰援在前线

此次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他注重发挥党支部作用,动员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效果明显。截止目前,招贤镇共动员妇女同志134人、贫困户23人、退役军人42人投入战“疫”,收到社会捐款54.09万元,各类物资折合人民币数万元,有力的支援了前线防控工作。

严要求,作表率 在疫情防控中勇担当

一个坐不住的“外地人”

每天,不论天晴还是下雨,白天还是晚上,他都要到辖区村(社区)去转一转,督查防控工作开展的怎么样。经常在卡口上被不认识的党员或者志愿者挡下来,“你不是我们村的人,特殊时期不准进去”。久而久之,全镇各个卡口值守的人员都认识了这个“外地人”。特别是招贤镇辖区的红湾社区,常驻2443户9657人,大多数是外地人。针对这种人口多、面积大、管控难的社区,他每天坚持到卡口一线了解情况,与社区干部一道找问题、想办法,经常是忙到深夜。

一个不回家的“坏男人”

每到深夜,他的夫人总打来电话,询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总回答说:“老婆你先睡,忙完我就回来”。这个美丽的谎言,一骗就是十多天。这十多天里,不是他不想回家,而是他牵挂着全镇的防控工作,这里离不开他,他必须留在一线,战到最后。

一个爱守夜的“傻大憨”

深冬的夜晚,他在食堂吃过晚饭后,都会回到辖区的卡口上去转一圈,看望值守干部,查找防控问题,甚至有时和值守干部一道值班。回到办公室后对白天发现的问题又进行梳理,找镇班子成员商量解决的办法。也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到凌晨,他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

【全民战“疫”,湾里担当】身先士卒作表率,凝聚合力共防疫

熟业务,勤指导 在疫情防控中提标准

做熟悉业务的老手

有一句口头禅他总挂在嘴边:我要是搞不懂,还怎么教大家做?随着防控工作的深入,上至中央,下到湾里区,各级都下发了许多疫情防控的文件,他总是第一时间端在手里,仔细专研,努力吃透学精文件精神,运用到防控实践中。有拿不准的地方,他就主动问区里,和同事们一起探讨。渐渐地,这样的次数不断减少,反而咨询他的人多了起来。

做掌控全局的舵手

每天早上一上班,他就要组织招贤镇防控指挥部成员和各村(社区)蹲点的片长召开镇指挥部例会,在会上传达上级疫情防控部署,通报前一天督查指导情况,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并对同志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部署下一步防控措施,全盘调度防控工作,做到全镇一盘棋、一个标准。如在防控期间,招贤镇辖区先后有三名老人去世,他及时提出“外村亲友一律不进村吊唁,本村亲友一律不办酒接待”的要求,并责令严格落实到位。对外地返乡人员交通卡口接人,他也要求做到“不能出具非武汉来证明一律劝返,非我镇原住民常住户一律劝返,接人一律隔离满14天”,至今落实效果明显。

做不揉沙子的行家

每天他都要抽几个小时,到全镇各个卡口去指导防控工作,翻一翻出入登记是否规范,看一看人群是否聚集,瞅一瞅公示公告是否张贴。事无巨细,只要发现问题,他都明确的指出来,要求当天整改到位。同时说过的话他总记得,隔天又会再来,看看到位了没有。

建机制,快反应 在疫情防控中高效率

出台防控机制

1月26日深夜,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起草了《招贤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八大机制》,涵盖信息发布、分工包片、卡口设置、全面摸排、取消休假、资料报送、物资供应、督查调度,防控工作方方面面需要的他都尽可能想到并写进方案里。

发动群众举报

返乡人员信息摸排工作量很大,有可能出现漏报的情况。同时疫情蔓延迅速,由于存在恐慌心理,少数返乡人员很有可能瞒报行程。为了做到摸排一个不漏,他在全区率先发起有奖举报,鼓励老百姓踊跃举报漏报、瞒报的外来返乡人员,一经核实,每起奖励1000元。

亲历一线调度

至今,招贤镇共遇到了2次防控险情,在他的带领下均化险为夷。一次是1月30日上午接到通知,辖区红湾社区诺森伯兰小区有确诊病例居住过。他立即带领社区第一书记赶去现场查看,连夜带领干部做好封楼准备工作,协调各方力量摸排确诊病例在湾里区活动轨迹和接触人员,对12户46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直至全部安全解除隔离。另一次是2月5日下午接到通知,辖区保利皇冠酒店有确诊病例入住过。他又第一时间联系酒店负责人,摸排到9名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立即对他们实施居家隔离,到目前暂未发生发热咳嗽等症状。

重服务,严监管 在疫情防控中稳秩序

为复工企业搞服务

随着企业复工的需求不断增多,他逐一走访辖区企业,把上级下发的企业复工文件送上门,向负责人宣传当前企业复工的政策,提醒他们企业复工需要符合哪些条件,镇里和哪个责任领导对接,同时也再三强调,只要有一项要求不符合,坚决不允许复工。

督开门店家抓防控

疫情防控期间,对于一些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菜场、商超还是要保持开业。为确保经营商家严要求落实防控要求,他走遍辖区的菜场、商超,提醒顾客戴好口罩,监督商家测量体温,检查是否哄抬物价等,督促商家严格落实上级多项防控要求。

抓通行证办理严审核

在湾里区下达全区交通管制命令后,保障居住在招贤镇辖区,又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正常通行迫在眉睫,仅红湾社区2443户、9657人中就有不少是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他立即组织人手对需要办理通行证的人员进行登记,又从严把关,规定住在同一小区、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员3-5人发放一张车辆通行证,1户只发一张车辆通行证,即保障他们的正常通行,又减轻区里把守进出卡口工作人员的压力。

【全民战“疫”,湾里担当】身先士卒作表率,凝聚合力共防疫

体下情,送温情 在疫情防控中保运转

关注防控干部冷暖

面对夜晚的严寒,干部们的保暖问题始终牵动着他的心。他及时交待镇防控指挥部综合组,购买冲锋衣285套,取暖器、电热毯、烧水壶、保温壶各50个(床),棉被200床,一次性雨衣1000件,协调帐篷20余顶,把这些御寒物品发放在卡口值守的每一名干部手中,干部们值夜班再也不冷了。

发动关系筹集物资

眼下,各类防控物资比较紧缺,防控开始的时候连口罩都不能如数供应,干部们只能省着再省着用。面对这一情况,他又坐不住了,四处联系各行各业的同学朋友,哪里买得到口罩?哪里有消毒液卖?一个个的打电话、发微信,一下子仿佛成了代理商。通过他的多方寻找,终于为镇里协调购买到口罩1.6万个、消毒液600升,缓解了一线干部的燃眉之急。

关爱同志鼓舞干劲

疫情防控不容有失,干部们也一个都不能倒下。他时常跟干部们说:这些天来,你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我都看在眼里,大家都辛苦了。但是疫情防控不是一蹴而就,很有可能是场持久战,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要做好自我防护,千万不要疲劳作战,更不要带病作战,大家一定要好好的。这样暖心的话,更加鼓舞士气,干部们更加坚定打赢这场人民战“疫”的决心和信心。

从大年初一到现在的二十天里,他把所有的精力倾注到招贤镇疫情防控中,全镇共有外地返乡人员899人,其中武汉返乡人员116人,全部安全度过隔离期,至今没有出现过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