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皇后为何二度丧子?

抽屉酱


其实在清朝,皇子女们的存活率并不高。

所以,富察皇后二度丧子并不稀奇。

乾隆皇帝一共有27个儿女,17子,10女。但这27个儿女并非个个顺利长大。

皇五子永琪,就是那个五阿哥,26岁就身故了。

皇九子未命名即殇。

皇十二子,24岁故。

皇十三子,三岁故。

皇十六子,三岁殇。

皇长女,幼殇。

皇次女,幼殇。

皇五女,幼殇。

皇八女,幼殇。

如此一细数,加上富察皇后所生两个皇子,乾隆皇帝的27个子女中,居然有10个早逝!

这充分证明,那个时候的医疗水平太差,孩童们的身体稍有差池,即有可能引发大患送命。

但富察皇后贵为中宫,所生嫡子也难保性命,除了富察的身体底子不好,基因不强(乾隆貌似身体不错)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不得而知。宫中凶险,皇后与继承人的的位置众目睽睽,这之间有什么猫腻,也只能猜测一番……


钱多多读文史


清朝没有嫡长子不能继位的说法,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就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的大统,也是唯一一个。

富察皇后即乾隆原配孝贤纯皇后,满洲镶黄旗人,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富察氏的父亲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弟弟是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

史书对富察皇后的评价很高,如: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即便是乾隆皇帝,也是“每加敬服,钟爱异常”。

富察皇后16岁入宫,与乾隆皇帝感情深厚,先后育有两子两女,分别为皇次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不幸的是两位皇子和一位皇女先后夭折,而富察皇后也在乾隆十三年东巡途中去世,享年37岁。

富察皇后为什么二度丧子,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很大关系,古代婴幼儿死亡率很高,据资料记载,古代女子生孩子难产的几率约为30%,一旦难产,一只脚就踏进鬼门关。

而在孩子出生以后,各种问题更是接踵而至,最多的是“破伤风”,一向有“七天风,八天扔”的说法,古代没有抗生素,婴儿免疫力又很低下,一旦被感染就只有等死的份。而传染病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麻疹、天花、猩红热、肺炎、伤寒等在古代都是常见病,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十分危险的,好在疫苗的诞生阻止了这一切。

除此以外,古人讳疾忌医,经常求助于各种巫术迷信,不仅救不了孩子,还耽误病情。

康熙有35个儿子,幼亡超过10个。雍正生约10个儿子,幼亡超过5个以上。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平均寿命27.7岁。

皇族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可想而知。



日慕乡关


乾隆三年,富察皇后所生的皇子永琏去世,年仅九岁,官方记载的原因是“偶患寒疾”,乾隆十二年,富察皇后所生的第二个皇子永琮因天花而妖亡,年仅两岁。同一时期,其他妃子所生皇子都能成年,富察的皇子却接二连三地妖亡,仅仅是巧合吗?

满清帝王将相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表面上看,富察的两个皇子都是因疾病而去世,深究下去其实是受大清医疗环境的限制。

十八世纪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已经逐渐走出中世纪,医疗科技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反观大清,君臣以上国心态,实行闭关锁国,拒绝同世界接轨,一次次地错过发展机遇。

即使开明的康熙皇帝,在打开一个对外交往的小窗口时也是诸多限制。康熙曾经身患疟疾,得益于西方传入的金鸡纳霜才痊愈。但是这位帝王却没有推广西医和西药的想法,而是将其藏于深宫,这也导致其宠臣曹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去世。

在与世隔绝的大环境下,大清的医生闭门造车、医学技术止步不前,远远落后于西方,连寒疾也攻克不了,著名的词人纳兰性德也逃不过寒疾的折磨。

如果满清的君臣有宏大的世界格局,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对外交流,相信大清的医疗防治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越,永琏也不会被区区寒疾带走,永琮也不会轻易染上天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台面上公布的原因是生病,但不一定是真的生病,大清官方经常会为了掩饰某些事而改变原有的真实记录。

富察出生名门望族,自身容颜和素质都是超一流,深受乾隆宠爱,还是宫中的皇后。如此地鹤立鸡群,难免让个别妃子心生嫉妒,凭什么你富察要什么有什么,凭什么你就高人一等,我哪点不如你。富察皇后一旦被盯上,就会暗箭难防。

富察的第一个皇子,雍正赐名为“永琏”,连乾隆都说这是“隐然示承宗器之意思”,将来把克成大统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乾隆立储的时候虽然严格保密,但这只是公开的秘密,大家心里都清楚诏书上写的谁。

乾隆的皇子不止一个,能当皇帝的就一个,永琏接班,其他人就上不去。在母凭子贵的宫廷,只有自己的儿子成了皇帝才能地位永固。要把自己的儿子推上去,只有先除掉最大的对手。后来的永琮,从名字也能看出,继位人非他莫属。

乾隆过于明显地提前暴露接班人,是对富察皇后的疼爱,也将她置于危险的境地。侯门深似海,后宫的妃子,各个都心机深沉,不排除是某个妃子处于嫉妒或给自己的儿子开路,对富察皇后所生的皇子下手。

时运不齐,命运多舛

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人的运势就如同国运一样,都会经历起起伏伏,从发展走向鼎盛,然后走向衰落,中间也会出现小波动。富察家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满门忠烈,家里人才辈出,世世代代都享尽荣华富贵。

物极必衰,盛极必反,富察皇后从小就好运连连,出生名门、锦衣玉食、母仪天下,也可能透支了未来的福运。等到成年后,祸不单行,皇子接二连三地去世,自己正值盛年也烟消云散。

富察皇后与她所生的皇子去世,给了乾隆很大的打击。从乾隆十三年起,整个大清帝国的航向开始发生改变。


秋媚读史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的结局真的好悲凉,她在失去第2个孩子后,承受不了打击,跳楼自杀。她的经历让每一个人都为她心疼不已。失去孩子的原因也让人觉得可惜。

如果皇后没有失去2位孩子,真的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大家都爱这位善良的皇后。但古代是靠孩子上位的。皇后的孩子一出生就注定被很多人盯着。第一位孩子还只有几岁的时候因为风寒夭折。第二位孩子被小人用一把火害死。细想她失去孩子,大概离不开这几个原因。

1、古代的医疗技术:皇宫中的医术不是最好的么,怎么还会导致皇子夭折呢?古代的医术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看病的太医可能还被各宫妃子收买,再加上古代孩子夭折是很平常的事情。皇后也没有学习基本的感冒知识。所以第一个孩子就这么失去啦!

2、帝王家的珍贵血统:皇宫里的人儿从小养尊处优,连走路都可以抬着走,那体质,免疫力肯定十分的差。本来感冒是个很正常的事情,但小皇子遇到可就是一场大劫。加速了皇子的夭折。

3、皇后的宠爱招来嫉妒:皇上宠爱皇后,下人们也尊敬皇后,又生了一个皇子,皇上准备让这孩子当太子。 皇位只有一个,后宫里的孩子可不少,大家只得想办法把皇子害死。所以才2度的永琮死在了大火当中。

大概是这3个原因,让富察皇后失去了自己孩子。古代帝王家的孩子也真的好可怜,还没出生,就被大家想着法子谋害。最后皇后实在承受不起这失子之痛,自杀啦。


我是唐果吖


富察皇后丧子是在医疗技术水平受限的情况下,天不与福、运气不好

孝贤皇后富察氏是乾隆皇帝元配妻子,出身满洲镶黄旗大族沙济富察氏,她的爷爷米思翰、伯父马齐等都是康雍两朝重臣,父亲李荣保为察哈尔总管。雍正五年,雍正帝亲自把富察氏指婚给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七月十八日在紫禁城西二所(即后来的重华宫)完婚。

孝贤皇后共为乾隆生育了二女二子,他们分别是:

皇长女:雍正六年十月二日所生,早夭,未封

皇二子端慧皇太子永琏:雍正八年六月二十六日,乾隆嫡长子,乾隆三年夭折

皇三女和敬固伦公主: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日,乾隆五十七年薨

皇七子悼敏皇子永琮:乾隆十一年四月八日,乾隆十二年除夕夭折

由此可见,富察皇后的四个孩子夭折了三个,只有和敬公主平安长大。

由于清朝自顺治到乾隆,都不是嫡子即位,因此富察福晋生了弘历的嫡长子之后,雍正非常高兴,亲自给这个孩子赐名永琏(当时他早已秘密立弘历为储君),乾隆对此自然也很得意。因此乾隆登极不久,就在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把七岁的嫡长子永琏立为储君。虽然他形式上仍然是秘密立储,但其实已经把意思透露给诸位重臣了。

二阿哥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为人聪明贵重。气宇不凡。当日蒙我皇考、命为永琏。隐然示以承宗器之意。朕御极以后。不即显行册立皇太子之礼者。盖恐幼年志气未定。恃贵骄矜。或左右謟媚逢迎。至于失德。甚且有窥伺动摇之者。是以于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遵照皇考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面谕。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扁之后。

不料乾隆三年十月十二日,九岁的永琏忽感寒疾,一病不起从而夭折。永琏得的疾病是受寒,可能是感染引起了肺炎而不治。在《金川纪略》里则记载了永琏具体得病的原因,原来乾隆三年九十月间,乾隆带永琏去北郊阅兵骑射,永琏年纪还小没有受住早冬寒气,因此染疾。

嫡长子永琏之死对乾隆当然是个打击,他认为“永琏虽未行册立之礼,朕已命为皇太子矣”,所以永琏的葬礼按照皇太子规格办理,永琏被追封为端慧皇太子,乾隆还为他修建了一座规格很高的端慧皇太子园寝,他后来夭折的幼年子女都随葬于此。

由于乾隆皇帝对嫡子的追求整个宫里都知道,连他的宠妃贵妃高氏都以乾隆“不获嫡子为忧”,他的这种心态可能给富察皇后带来了莫大的心理压力。富察皇后在青春盛年长达十余年没有怀孕,而乾隆十年又发生了一件让乾隆觉得不吉利的事。这年乾隆宠妃高氏去世,乾隆给她上谥为“慧贤皇贵妃”。没想到一旁伺候的富察皇后突然哭着向皇帝为自己讨要“贤”谥,好端端的活人在生前来讨要死谥显然不是吉利的事,因此乾隆震惊不语。其实从这事就看得出,富察皇后性格比较敏感忧郁,对自己过于求全责备,可以说自己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不过乾隆十年下半年,多年不育的皇后再度怀孕,并于乾隆十一年四月八日佛诞日再度诞下嫡子七阿哥。乾隆当然非常高兴,他情不自禁写诗庆祝,因为他又可以圆嫡子即位梦想了。乾隆为这个孩子取名永琮,“琮”是祭祀用的高级礼器,显然如果不出意外,乾隆肯定会立七阿哥为储君。

但是老天这次是戏弄了一把孝贤皇后,得而复失可能比没有得到更痛苦。在佛诞日生下的这个嫡子永琮并没有得到神佛的保佑,他在乾隆十二年年末种痘时没有挺过凶险,最终夭折于除夕之夜。为了避免在节庆给宫里染上悲剧色彩从而影响太后和皇帝心情,贤惠的富察皇后连哭泣都不敢,强颜欢笑装作若无其事。乾隆认为永琮是他期待的继承人,所以他的葬礼比一般夭折皇子稍微从优,赐谥悼敏皇子,随葬于端慧皇太子园寝。

永琮夭折后不久,乾隆在二月份按照既定计划,带着皇太后和皇后东巡祭祀孔子和祈福泰山,然而羸弱的皇后在泰山山顶受寒染疾,她担心影响太后和皇帝心情一直强行忍耐,最后在济南病倒,在济南时她还接见了一个小神童,这个孩子使她想起两个早夭的儿子,终于触景生情心理崩溃。但她一直强撑着装作若无其事,最后在回京的德州水路上突然暴死。

虽然孝贤皇后之死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及时治病养病,导致小病拖成了大病造成了恶果,但儿子夭折显然摧残了她的精神,也影响了身体和心理健康程度。


春和九如


这个真的不好说,古代医疗卫生条件差,大多早夭,个人私下猜测一下,满洲是有八旗的,富察皇后是镶黄旗的,爹是大员,弟弟是傅恒。所以从皇帝角度考虑,如果帝位给了富察的儿子,外戚权利会极大,有可能改朝换代,如果不是皇后的儿子,新皇帝继位位置会很不稳,皇后的势力太大了,所以不管哪方面皇帝有可能不需要这个儿子,或者皇后生不出孩子。从其他的贵妃考虑,皇后本身出身高贵,他的孩子生下来是嫡长子,天生有优势,而且娘家人又是权利极大,如果他去抢帝位,除非他大逆不道或者是白痴基本不可能输,所以某些人可能铤而走险弄死他,反正古代夭折率极高,死了也怀疑不到自己头上。还有一个野史上的,乾隆下江南弄了个寡妇还是命妇到船上乐呵乐呵(参考曹操弄了张秀的婶子),富察皇后痛骂了一顿乾隆,皇后差点都投江了,窃以为乾隆气不过在皇后生病之后故意拖延弄死他,毕竟富察皇后不是死于什么恶疾,在有太医的情况下还能死了,不得不怀疑是不是有人搞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